•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0

Alice兔籽宝宝
首页 > 英语培训 > 罗非鱼英文介绍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酸奶娃儿

已采纳

淡水鱼。 中文学名:罗非鱼 拉丁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 英文名:Tilapia 别名: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吴郭鱼、福寿鱼、金凤鱼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辐鳍鱼纲 辐鳍鱼亚纲 鲈形目 鲈形亚目 丽鱼科(慈鲷科) 罗非鱼属 分布区域:原产于非洲 原产于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外形类似鲫鱼,鳍条多棘,形似鳜鱼。福寿鱼属广盐性鱼类,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对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栖息在水的底层,通常随水温度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有着优良的适应能力及强大的繁殖力。 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英文里统称为Tilapia。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 罗非鱼可以生活在非常脏的地方,在中国,城市排水口的地方这种鱼很多,因此携带很多病菌,所以野生罗非鱼在中国是不安全的。虽然市面上多数罗非鱼是养殖的,但也不排除有人在很脏的水域捕捞罗非鱼来卖。 但美国人非常喜欢吃罗非鱼,美国不存在罗非鱼携带大量病菌的问题。美国罗非鱼消费量位列水产品第四位,仅次于对虾、三文鱼和金枪鱼。罗非鱼没有刺,汞含量低(水产第五低,鱼类第二低),营养丰富,是美国人喜爱的原因。要指出,中国养殖的罗非鱼的主要用于出口,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就是美国,美国市场上的罗非鱼主要来自中国。详见文章: 美国人爱吃的罗非鱼——有啥秘密? 广东和海南是中国罗非鱼的第一和第二大产地。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 1 尼罗罗非鱼 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背鳍边缘黑色;尾鳍终生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呈垂直状;喉、胸部白色,尾鳍末端不达臀鳍的起点,体侧具有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一黑斑;尾柄高大于尾柄长。尼罗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 2 奥利亚罗非鱼 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喉、胸部银灰色;背鳍、臀鳍具暗色斜纹;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奥利亚罗非鱼比尼罗罗非鱼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高;特别是它们的性染色体为ZW型,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产生全雄罗非鱼,故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 3 莫桑比克罗非鱼 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它与尼罗罗非鱼的区别在于:尾鳍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头背外形呈内凹;喉、胸部暗褐色;背鳍边缘红色,腹鳍末端可达臀鳍起点;尾柄高约等于尾柄长。因引进过程中忽视提纯育种工作,造成品种退化,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 4 红罗非鱼 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它身体具美丽的微红色和银色小斑点,或偶有少许灰色或黑色斑块。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杂食性,繁殖力强,广盐性,疾病少,个体大,体色美,肉味鲜,在广东和港澳地区很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又被叫作珍珠腊或腊鱼。 5 奥尼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外形与母本相似,生长快,雄性率高达93%,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且起捕率高,现正成为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 6 福寿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具有杂食性、疾病少、生长快和产量高等优点,但因体色黑和含肉率低影响其养殖的发展。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 罗非鱼一般人群都可食用。老少皆宜,每次100克左右。罗非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骨刺少,没有肌间小刺,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味道俱佳。此外,也可做全鱼、鱼片、鱼丸,可蒸、煮、炸、烤、做汤或微波烹饪。 肉质要有弹性。 鱼鳃呈淡红色或暗红色。 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 外观完整,无鳞片脱落之现象。 新鲜,无臭腥味者为新鲜的。 罗非鱼以红烧、清蒸为最好。 巧去鱼腥味: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去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1 红烧罗非鱼 用料: 罗非鱼、葱、姜、老抽、红塘、醋、盐、味精、蒜 做法:把鱼洗净,划十字花刀(这样更能入味)。锅里放油,下入葱.姜.大蒜煸炒出香味。下入鱼略煎,加入老抽.醋.红糖.盐.水小火炖15分钟,收汤出锅。出锅后撒上葱丝,辣椒丝就好了。 2 香煎 用料: 罗非鱼、蒜蓉、料酒、盐、酱油 做法: 罗非鱼宰杀干净,加料酒稍腌一会。 下油锅慢火煎透。 出锅前加些盐和酱油、蒜蓉再焖两分钟,即可。 3 酱烧 酱烧罗非鱼 用料: 罗非鱼 1条(约500克)、姜、蒜、黄豆酱2大匙、盐 少许 做法: 热油锅,爆香生姜 罗非鱼用厨房纸巾吸干水分,放进锅里,慢火煎至金黄 翻面,同样煎至金黄 在鱼上面放上蒜白段,加入2大匙黄豆酱 加入没过鱼身一半的清水 加入1小勺盐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焖煮至剩少许酱汁 装碟,放上蒜青丝,趁热吃 [6] 4 火锅 鲜椒罗非鱼翅锅,是鱼火锅的一种,与一般的鱼火锅不同之处在于,只选取罗非鱼鱼翅部位,这一部位是一天24小时都在活动的活肉,肉质紧实有弹性,刺少肉嫩,口感滑而不腻,富含胶原蛋白。鲜椒罗非鱼翅锅另一特色就是针对罗非鱼翅的肉质和口感配制的鲜椒底料。其鲜椒底料由古法土坛、自贡井盐腌制的泡姜、泡椒以及12味秘制香料,配以融合18味秘制香料的菜籽红油炒制而成,同时添加鲜椒、鲜姜、小米椒,使整个锅底浓郁鲜香、辣味十足。 【根据网络信息整理】

罗非鱼英文介绍

193 评论(12)

西兰花007

福寿鱼学名Tilapia nilotica♂× T. mossambica♀,俗名南洋鲫、非洲仔、罗非鱼,英文名Nile mouthbreeder、Tilapia, 日文名テイラピア、チカダイ、イズミダイ 。该鱼属于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有称丽鲷科,丽鲷属),是珠江水产研究所于1978年7月,把自泰国引进的尼罗罗非鱼作为父本,莫桑比克罗非鱼为母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福寿鱼体形与尼罗罗非鱼相似,呈灰绿色。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主要适合我国南方地区养殖。 食性同亲本,对饲料质量要求不高。以少量的精饲料配多量的粗饲料,就能满足要求,还能摄食池塘底部和水中残饲碎屑,是池塘的“清洁工”消化功能较强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比罗非鱼生长快,但又比奥利亚罗非鱼慢,目前已经较少养殖。福寿鱼改良品种吴郭鱼,体长可达57公分,一般在15~30公分 ,繁殖期3月至11月。 鲫鱼,又称鲋鱼,鲫瓜子,鲫皮子。肚米鱼鲫鱼(鲤科)Carassius auratus[地方名]草鱼板子、喜头鱼、鲫瓜子、鲋鱼、鲫拐子、朝鱼、刀子鱼、鲫壳子、金鱼(江苏金坛)。[形态特征]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因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腹部背部是白黑的,背部是黑的.天敌从水上方往下看,由于黑色的鱼背和河底淤泥同色,故难被发现;天敌若从水下方往上看,由于白色鱼肚和天颜色差不多,故也难被发现;经常看到有些文章里形容清晨时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就是这个道理。属于保护色。[产地、产季]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鲫鱼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江苏、浙江一带称河鲫鱼,东北称鲫瓜子,湖北称洗头鱼等。鲫鱼分布很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鲫鱼的适应性非常强,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高温水(32℃)或低温水(0℃)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强碱性水域,盐度高达4.5%的达里湖,仍然能生长繁殖。福寿鱼一般市场价为5至8元每斤.

18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