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71

柠檬心的颜色
首页 > 英语培训 > 2021山东英语改革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筷子93

已采纳

高考英语试卷基于学科特点,重点加强对阅读理解、应用写作、语言表达版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权能力的考查。“各套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精选篇章,强化阅读理解能力考查。下面是我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类型一:一年两考,考试内容包含听说测试+笔试

实行省市有2020年的上海、广东;2021年的北京、江苏。听说测试在高考前进行,采用机考;笔试与高考同时进行。

这种类型能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听说读写都占据分值,突出语言学科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应有的位置上,避免高分低能,“哑巴英语”。但对考生素质、学校教师资质、考务工作安排等都有较高要求,适用于教育资源集中的发达地区,也是未来高考英语模式的理想目标。

类型二:一年两考,考试内容包含听力+笔试

实行省市有2020年的浙江、天津、山东;2021年的河北、福建、湖南、湖北、重庆;2023年的辽宁。听力占据一定分值,部分省份听力与笔试分开考试。

这种类型是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普遍采用的英语考试模式,最主要变化是一年举行两次考试,选择最高成绩计入高考成绩中。英语试题杜绝繁难偏旧,成绩两年内有效。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前复习压力减轻,让学生有更多精力集中在语、数两科。

类型三:一年一考,听力计入考试成绩

2020年除上海、浙江、天津、北京、山东外,大部分省市都继续施行英语科目一年一考,听力占30分。这是传统的考试模式,即将在新高考改革中逐渐被取代。

类型四:一年一考,听力不计入考试成绩

辽宁(2020-2022年)、山西、河南、江西、吉林、陕西、内蒙古、甘肃、黑龙江、四川、新疆、西藏等。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基层中学对学生的听力训练不够,所以听力成绩不计入考试成绩。但是,录取时相关高校和专业如需参考,由省教育考试院提供院校参考。

第一部分、听力(30分,共两节,计入总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包含阅读和七选五,共两节,40分);

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包含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共两节,4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第二节 (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 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第四部分、写作(包含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10分)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2021山东英语改革

176 评论(12)

MyronKiven

top of Mickle Fell for a week. The gale is enough to

83 评论(14)

疯哥觅食

英语新课程标准2021是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标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指导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组织研制的标准,由教育部办公厅于2021年3月23日印发。

英语课程目标:

1、职场涉外沟通目标:掌握必要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具备必要的英语听、说、读、看、写、译技能,能够识别、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和多媒体手段。

2、多元文化交流目标:能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多元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语言思维提升目标:通过分析英语口头和书面话语,能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了解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等思维方法,辨别中英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异同,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

326 评论(13)

长平公主

可以登录国家教育官方网站,然后点击21年高考的改革政策,然后上面有非常详细的条款

123 评论(12)

蜜糖Rose

f your eyes, my dear

173 评论(8)

lifang88322

改革路线

此次高考改革路线图的内容包括:

1、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2、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3、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4、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5、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2021年,除了香港、台湾和澳门之外,其余的31个省份高考模式如下:

1、传统高考省份

2021年,黑龙江、吉林、河南、陕西、江西、云南、重庆、青海、山西、贵州、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安徽、广西、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将继续传统高考模式,也就是语数外加文综(3+文科)、语数外加理综(3+理科)的模式。

以上17个地区高考总分规定750分,语文、数学和外语满分均为150分,文综(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理综(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

2、新高考省份

上海市

实行“3+3”和“6+3”的考试模式,语数外三科必考,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6门学科中选3门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上海市高考2021年总分为660分,其中语数外三科均为150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自主选择的3门科目,满分均为70分。

浙江省

实行“3+3”和“7+3”模式,语文、数学、外语(英语、德语、日语、法语、俄语等)必考,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和技术7门学科中选3门,作为高考选考的科目。

2021年浙江高考总分为750分,语数外满分均为150分,其余7门学科每科均为100分。

3、新高考试点省份

2021年,北京、山东、天津和海南等4个地区继续实行“3+3”和“6选3”高考模式。语数外必考,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6门学科中选3门作为考试科目。

以上4个省市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的学科,每科满分为100分。

2021年高考3+1+2省份有哪些?

2021年采取“3+1+2”的省份包括湖北、福建、重庆、湖南、辽宁、河北、江苏、广东等8个省份,这也是新加入新高考阵容的8个省市。一般高考综合改革是从高一新生开始的,也就是说以上省份2021年高考要按照“3+1+2”模式,需要在2018年学生秋季入学正式开始实施。

新高考“3+1+2”模式解读

以上8个省份2021年高考为3门统考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其中:

(1)统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俄语),每科满分150分,按照卷面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

(2)首选科目包括:物理、历史,两门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按照卷面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

(3)再选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等,每科满分为100分。卷面原始分按照等级赋分规则转换为等级分数后计入高考总分;

等级赋分计算方法:

(原始分区间最高值-原始成绩)÷(原始成绩-原始分区间最低值)=(赋分区间最高值-等级成绩)÷(等级成绩-赋分区间最低值)

等级赋分起始分只有30分,分为A、B、C、D、E等5个级别。

实行新高考,有什么好处?

第一、传统高考,只有选择文科和理科,没有自主选择具体科目的机会。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以选择文科里面的某一科目,再选择理科里面的一些科目,只要选择3门就可以。如果选择的3门科目都是自己擅长的,那么高考就容易考高分。

第二、新高考模式下,考生有两次外语的考试机会,其中第一次考出了理想成绩,便会计入高考总分内。因此考生可在接下来时间内冲刺其他学科,即便6月的外语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也不会影响高考成绩。

第三、传统高考模式下,部分考生由于偏科导致了整体成绩不理想,因此与部分高校擦肩而过。而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选择机会更多,不喜欢的科目可以不选。

部分省份实行新高考模式,虽然不像传统高考那样必须选择文科和理科,但新高考选考科目时,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兴趣爱好和对各科科目的喜爱程度来选择。

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选科不甚了解,陷入了选科“困难症”。

有些学生选科角度是来源于对于未来能学好某个学科的“十分自信”;有些学生是对于未来从事某项工作的美好憧憬;更有部分学生选科角度是实在不喜欢某位任课老师,所以排除某科目。

当然,更多的同学陷入了某两个科目之间的艰难取舍。其过程,可谓艰难与激烈。

对于新高考改革后的选科,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认识自己的学科偏离

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个话题可以暂时非常简单的概述为:我是“偏理生”,还是“偏文生”。

如果你是“偏理生”,你可能更喜欢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也能用理性去处理很多棘手的问题。将来的你,想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程类、医药类等专业领域。

如果你是“偏文生”,你可能更喜欢充满感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对于“人”的思考和观察很多,同时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另外,好像记忆力也挺强的。将来的你,想从事管理类、法学类、文学类、历史研究类等专业领域。

理解自己偏理还是偏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会起到不一样的作用。

二、认识自己的学科能力

学校如果组织过跨校大联考,一定要根据组委会发布的成绩信息,按照新高考的模式进行赋分计算。尽量让自己选考的科目在最靠前的档位上。

如:考生小点,在5万人联考中,化学为A,地理为B,生物为C,政治为D,建议选择化学和地理。

再如:考生小心,在5万人联考中,化学为A,地理为B,生物为B,政治为C,首先排除政治,在地理和生物中间进行选择。而,这种选择也是目前留给同学们最多困扰的地方。

三、选科需要考虑专业覆盖

从全国各地2020年拟在京招生的615所本科院校(军队院校除外),共计6117条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数据中,如果你的首选科目是物理,那么可以覆盖89.3%的专业;如果首选科目是历史,可以覆盖专业则迅速下降到50.58%。就专业覆盖面积而论,首选科目是物理无疑占据了较大的优势。如果选择了历史作为首选科目,同时又很坚定的要进行历史学、哲学、文学等文科属性较强的专业学习选择全文的再选科目进行学习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想延伸专业广度就一定要搭配一个偏理的学科。

同样根据全国各地2020年拟在京招生的615所本科院校的招生数据来看,除物理之外专业覆盖面最广的学科就是化学,达到了62.9%。

四、选科要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

如考生李华,是一名偏理科的同学,学习能力较强,将来想从事理学方面的研究。于是,首先确定了首选学科物理。同时,在联考中李华的化学、生物、地理、政治都为A。此时,建议李华首选化学和生物,因为偏理学科的学习特点类似,学科关联性较强,尤其是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的交叉经常能产生重大科学突破。其次可以选择化学和地理。地理学科也是偏文学科中注重逻辑的学科,只是与物理、化学学科的关联性不大。不推荐政治,政治学科是一门纯文学科,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与理科有较大的差别,慎选!

依照以上四种原则,相信对同学们的选科会有一定帮助。

寸辛选科搭配推荐

偏理生

物理+化学+生物:纯理科组合,物理原始赋分,对于物理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物理+生物+地理:搭配理科较为容易的生物以及偏文学科,但是学习模式与理解较为接近的地理,适合想学必选物理的专业,但是物理成绩一般的学生。

历史+化学+生物: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组合,适合想学理工科,但是不想和学霸们比拼物理原始分成绩的“伪”理科生们。

偏文生

历史+政治+地理:纯文科组合,适合文科属性极强的同学。

历史+化学+地理:搭配一门除物理之外专业覆盖面积最大的学科,同时选择一科与理科学习方式较为接近的地理学科。

高中生如何了解自己的学科能力与专业倾向?

答案是:通过专业志愿测评,提前了解自己的学科能力与专业倾向。

每个人在面对升学志愿报考时,在专业、职业兴趣和适合的工作领域等方面,一般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

选科、升学,不仅是实力的较量,也是抉择的较量,许多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注意专业的冷热,而忽视自身的人格特点(即自己最适合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选择了一个不适合的专业,即使能顺利地升上大学,也可能将来从事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而懊悔终身。

我们的人格类型、兴趣与就读专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专业兴趣的学科、专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愉快地在该专业学习、钻研。专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专业兴趣是升学志愿报考决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兴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过好学生生涯、成长成材的重要因素。

寸辛升学志愿报考测验可以帮助学生做好自我兴趣的有效评估,从而成功地进行学科志愿选择,从整体上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寸辛升学志愿报考测验帮助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从适应个性特征的角度,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最适合就读的专业,提高高考专业志愿填报、高中选科的目的性、考研专业填报、准确性和针对性,提前规划职业生涯,从而让学生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成就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290 评论(13)

hansile2002

2021高考“大变化”,英语分数不计入总成绩,不是真的。虽然中文才是我们的母语,但是英语是现在国际交流很常用的语言。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英语的学习不可能停止。

32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