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囡囡
我最早接触到的“中式英语”是:I give you same colour see see!(我给你点颜色看看!)现在“中式英语”比比皆是,“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知名度很高。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当中国人发明了“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这个看起来有些雷人的词汇就带领着Chinglish(中式英语)一路前进。 中式英语引国外追随者 中式英语指的是那种语法不对、拼写错误带有中文习惯的英语,主要见之于中国许多地方的标牌。瑞克是中式英语的坚定拥趸,他坚称,自己对中式英语的兴趣是出于“喜欢而非嘲笑”,大多数网民似乎也抱这样的态度,他们喜爱而不是鄙夷中式英语。 将来老外也会用day day up今年,互联网上曾展开了一项“票选十大中式英语”调查,结果显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3417票高居榜首。有媒体统计,7成参加投票的网友表 示赞成中式英语的使用,认为中式英语既有趣又被大家口耳相传,将来老外也会这么用。全球语言监督会主席帕亚克曾对媒体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它现在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long time no see是标准英文词组 在对待中式英语的态度上,一些外国人并没有觉得它们是严重的错误,他们的观点是:有趣,甚至有意义。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必定会入乡随俗、受到使用者的影响,不管其母语使用者是否同意。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 一位中文名为纪韶融的德国青年非常来劲,他还出了本名为《日常生活中的中式英语》的书。在纪韶融看来,如果以后有朋自远方到中国来,再也看不到“Wel─come to Presence”(欢迎光临)这样的中式英语,而只剩下一个干巴巴的Welcome,那将是多么的索然无味。他还在著作里颇具善意地分析了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他认为,不管是汉语拼音,还是中式英语,都是一种装饰,不必太认真。
yannychan108
《牛津英语词典》中一共收入了245个由汉语引进的英语词,这么说其实有点不准确,因为这245个词汇中,其实有一个句子,典型的. Chinglish(中式英语)。
这句中式英语不是我们大家所熟悉并津津乐道的Long time no see,更不是bu zhe teng,而是no can do。《牛津英语辞典》对no can do这句中式英语的解释是:
It is not possible, it cannot be done; “I can't do it.”
说来这句话进入英语的时间相当早,可以追溯到由美国幽默作家Charles Godfrey Leland (August 15, 1824 – March 20, 1903) 在1876年编辑出版的Pidgin English Sing-Song(《别琴英语歌谣集》)一书。顺便说,“别琴”(pidgin)这个词的来源据说与中国人有关。当初外国人带着中国梦来到广州做生意,张口闭口business,当地中国人也跟着学说business。但因为模仿的不准确,在老外听来好像是pidgin,于是就把pidgin这个词代表一种语法和词汇都大大简化了的英语。
此后,有多位作家在作品中提到或者用到了no can do这个词。比如英国罪案小说家Elizabeth Ferrars (6 September 1907 - 30 March 1995)1962年出版的Busy Body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Sorry, no can do—not tonight.
No can do还有更简洁的形式no can。林语堂先生在1933年写过一篇In Defense of Pidgin English(为洋泾浜英语辩护)的文章(The China Critic, VI (July 22, 1933), p. 743),其中提到英国作家萧伯纳对洋泾浜英语的评价。据说萧伯纳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洋泾浜英语“no can”(不能)比正宗英语“unable”(不能)要清晰明了。比如一个女士告诉你她是unable to come(不能来),听者还会心存侥幸,说不定这位女士还会改变主意,但是要是她冷冷地说句no can,那就啥都别想了。
牛津词典专家严格把关,讨论是否同意将no can do收入牛津英语词典,最后结论是yes, we can,终于在1976年将no can do收入了《牛津英语词典》,成为目前唯一一句进入了大雅之堂的中式洋泾浜英语。
附:《牛津英语词典》no can do词条
no can do, phr.
Etymology: < Chinese Pidgin English no can do ( < no adv.1+ can v.1+ do v.), after Chinese bùkěyǐ(frequently used in the positive-negative cluster kěyǐ-bùkěyǐ, lit. ‘is that possible or not?’). Compare can do at can v.1 8c.
美丽先生的店
第一部分:不必要的单词 好的作家普遍认为优秀的写作都是简洁易懂的。 (题外话:十分推荐The elements of Style 这本畅销书是讲如何写作的,书中的主旨就是强调用词简练) 本书认为几乎所有的英译中文章抑或中国人写的英文文章都会包含不必要的词汇。翻译初稿往往通篇都是不必要的词汇,而最终版本或多或少也会有他们的痕迹。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多余的词汇,比如食品上的标签、商厦的公司名称。中式英语的一大特征就是使用不必要的词汇。 接下来,我们对不必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以及冠词等词汇进行讲解说明。第一章 不必要的名词和动词 1.名词 在我们所写的抑或所翻译的英语文章中,不必要的名词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以短语的形式出现的,这就意味着它还携带了本不应该出现的冠词和介词。所以当你把本不应该出现的名词去掉时,你也就把多余的冠词和介词省去了。 大部分多余的名词还是很容易发现的,因为它们的意思往往在原句中已经体现出来了。 比如: 1) 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A: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 B: 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小可爱能发现哪个版本更好吗?为什么是B呢? 因为to accelerate=toincrease the pace of 2) 农业大丰收 A:there have beengood harvests in agriculture B: 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A和B哪个版本更好一点呢?Mmm,感觉第一个?那再想想? B的版本要更好一点,因为harvest往往指的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或者服务业。3) 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A:living standards for the people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rise B: living standards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riseA和B哪个版本更好一点呢?是不是很显然是B呢?生活水平肯定是指人的嘛,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大猩猩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所以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所储存的知识。其实你知道的已经很多的,大胆地往前走~上面提到的冗余名词是很容易就看出来的一类名词,接下来要讲的多余名词就有点难度啦!我们来看看谁是火眼金睛~ 1)这对于加强国防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A: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national defense B: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national defense 感觉A、B两个版本哪个好呢?你有没有试着翻译一下下呢?你的译文又跟哪个更接近呢? B的版本要更好一点。因为“加强国防建设”中的“建设”很明显是中文习惯说法,如果对应到英文中去的话,“加强国防”什么呢?是不是隐含意思就是“加强国防”建设呢?2) 解决的关键在于削减开支 A:the key to the solution lies in the curtailment of expenditure B: the solution is to curtail/cut back on expenditure 小可爱试着自己翻译一下下? 现在比较一下A、B、C(你的译文)三个版本哪个好呢? 还是B版本翻译的更好一点哈,不过,小姐姐看不到你的译文,说不定你的译文比B版本翻译的更妙呢~好好加油哦 “Key”这个词表示有用的,详情看脚注哈~但是“solution”这个词含义里已经包含了解决问题之道,那肯定也是有用的是不是,所以”key”这个词就可以省掉了。至于文中说的lies in是冗余之词,小姐姐认为,平卡姆考虑的应该是怎么简洁怎么来,Be动词一个词能够解决的,就不要用两个词来替代,但是这里小姐姐需要补充一点,应为英语提倡用词多样化,所以当“是”的含义第一次出现时,我们可以用be动词,但是在之后可用“serve as; represent; regard to; lie in等词替代”,以体现出我们写的文章抑或翻译的文章的地道~下面重头戏来啦,快做好小板凳好好听~ 范畴词闪亮登场!范畴词往往是我们最容易翻译的、也是最不应该出现在英文中的词汇,概念说的干巴巴的,我们直接上例子好了~ 经济领域的改革 A:reforms in the sphere of the economy B: reforms in the economy;or economic reforms “经济领域的改革”领域一词是不是很明显的范畴词呢?如果翻译成英文“经济改革”后,那是不是隐含意思就是经济领域呢?不是领域的话,你还能想到哪个词语呢?哈哈,欢迎留言哦~2.动词篇 貌似有句俗语说过,动词名词不分家嘛~那么名词有的问题,动词兄弟怎么能缺呢,是不是?所以跟不必要的名词类似,大部分不必要的动词出现时往往是以词组的形式出现的。这些动词往往非常够意思,想着只有“我”出镜那可不行,名词兄弟、冠词小妹、介词小姐姐怎么着也得一起出镜,我们有福同享嘛,如果真发生了这种情况,句子中是不是就多出现了许多没必要的词汇了呢? 冗余的动词老弟往往以下面两种形式出现: 1)不必要的动词+名词 2)不必要的动词+不必要的名词+其他连接句子的词汇下面呢,我们先来见识一下第一种形式“不必要的动词+名词”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We must make an improvement in our work”。 在这句话中,谓语动词“make”为弱势动词,强势动词improve原句处理成了名词“improvement”。按平卡姆的简明英语来说,具有动词性质的名词可直接处理成句子的谓语动词,而省去不必要的弱势动词。 这里有小可爱问了:“弱势动词”“强势动词”是什么鬼?动词还有弱势、强势之分?是不是更云里雾里了?小可爱不要走哦,先留步再看两分钟嘛~我现在就来解释一下弱势动词和强势动词。 强势动词: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或较强的感情色彩,用以描述具体的动作或行为的动词。例如:reform,introduce,purchase,support.弱势动词:感情色彩较弱,行为上看起来比较抽象的动词。例如:make,have,give,see. 弱势动词可能有很多意思,比如make可以表示make friends with,也可以 make a cake,也可以make sb do sth,总而言之,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很多种意思。在英译汉时,这些词没有太多实质上的意思,所以将其划分为弱势动词。在将汉语翻译为书面英语时,汉语的强势动词转换为英语的弱势动词+强势动词的名词化形式。例如:我们将改革经济体制。翻译这句话时我们不能说we will reform our economic system。而是应该说:we will carry out reforms in our economic system。这种方法叫做动词的过渡,是一种传统的英语表达方法,但是现代简明英语(比如本书)已经不建议使用这种过渡现象。 所以看到这里,你认为“We must make an improvement in our work”该怎么改呢? 是不是应该改为“We must improve our work.”呢?能感觉到更简单一点嘛? 下面小姐姐再举几个例子,大家来感受一下,能不能抓住感觉~ 1. A:they should conduct a careful examination of… B: they should carefully examine… 2. A: to bring about a change in this state of affairs. B: to change this state of affairs 3. A: until China realizes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B: until China modernizes its industry刚刚介绍完了主动语态,现在被动语态要隆重出场啦!我们的动词老弟是很够意思滴,出镜时总得拖家带口的,肯定不会把被动哥哥落下的。 刚刚已经感受到了主动语态中动词的多余,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被动语态 1.A:approval should be given to all these projects B: all these projects should be approved 2.A: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can be found only through… B: thes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only through…下面是组合(不必要的动词+不必要的名词)挥着小手向你走来。 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一队成员:to make To make aninvestigation of= to investigate To make acareful study of= to study carefully To make adecision to= to decide to To make aproposal that= to propose that 有没有发现make后的名词都有动词形式呢? 这时候,你就可以把make去掉,把后面的名词改为动词形式,重新组句。第二队成员:to have 紧紧跟着第一队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来来来,我们来感受一下它们的热情 To have a dislike for= to dislike To have trust in= to trust To have an influence on=to influence To have the need for=to need 小可爱肯定发现了have后的名词都有动词形式。 这时候,你就可以按照make的套路,把have去掉,把后面的名词改为动词形式,重新组句。当然,除了make、have组合外,还有其他不太出名的小团体也想露露脸,我们就当做自己善心大发,卖它们个面子,勉强看看它们吧~ To give guidance to=to guide To provide assistance to= to assist To conduct reform of=to reform To register an increase=to increase我们介绍完了“不必要的动词+名词”这一支广受大家欢迎的组合,下面我们来看看新晋组合“不必要的动词+不必要的名词+其他连接句子的词汇”。 先来上道点击率很高的头菜“我们努力实现现代化目标”,对应到英文中往往字字对应“Our efforts to reach the goal of modernization.”。但是呢,好好想一想,我们中文是不是很喜欢用“目标”、“问题”、“状态”等范畴词呢?在中译英时,是不是应该把这些范畴词去掉呢?因为加不加它们,英文句子中都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了,反正都是刷存在感,既然已经有它们的影子了,那么就不用再多加一笔了嘛~ 那么“Our efforts to reach the goal of modernization.”这句话该怎么改呢?还记得昨天小姐姐絮叨的修改方法吗?不记得了? Boohoo(呜呜呜)…… 来吧来吧,小姐姐再来唠叨一遍。这次要记住了哦~ 如果发现动词后的名词有动词形式的话,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句子中的动词去掉,把后面的名词改为动词形式,重新组句。 所以原句应改为“Our efforts to modernize”。 这个新晋组合出现时,往往得多带个名词兄弟或者动名词哥们出来,它们可能认为好不容易上个台,能多捧一个是一个,到时候谁火了再互捧一下~ 这个组合的小弟陆续上台,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它们的多余…… 1. A: our troop used the method of slow advance B: our troops advanced slowly 2. A: we adopted the policy of withdrawal B: we withdrew (or decided to withdraw) 3. A: we need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clarify in ideology B: we need to be clear in our ideology我们一直在说“如果发现动词后的名词有动词形式的话,这个时候可以把句子中的动词去掉,把后面的名词改为动词形式,重新组句。”但是,有时动词后面的形容词或者动词才是挑大梁的。Mmm,不信?那我们就来看看实例好了~ 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嘛~ 形容词做顶梁柱: A: this measure will have a restrictive effect on the activities of speculators. B: this measure will restrict the activities of speculators. 动二(句子中出现的第二个动词,类似于电视剧里的男二)挑大梁: A: we failed to take care to ensure that there must be an all-round balance between the various planned targets B: we failed to ensure an all-round balance between the planned targets 对于动二的例子,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there must be和various在B版本中被省略掉了嘛?来,好好想一下,这里小姐姐留个悬念,欢迎留言哦~ 在这里,平卡姆说的话特别幽默,小姐姐一定要打上来让大家看看,她说:“They(refer to unnecessary words) add no more to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than a cough. The writer is merely clearing his throat before he comes to the point”。现在我们来唠唠动词短语。 大家肯定发现了,动词短语后面又加了个动词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政府外宣类文本中更为常见。但是经过前三天的学习,大家有没有发现往往动二才是顶梁柱,动一抢了头牌,还没多大用处。(此处为动二鸣不平呀……)平卡姆认为动一只是在拖延时间,没必要加上。 这里,我们举几个例子来感受一下: 1. A: it is especially necessary tomake great efforts to assimilate the achievements of other cultures. B: it is especially necessary to assimilate the achievements of other cultures. 分析:如果只看A是不是感觉哪哪都挺好的,哪哪都对?但是当你看到B了以后,是不是感觉要不要“make great efforts to”都OK呢?就算不加上做出了巨大努力,你做某件必要的事情时,是不是也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呢? 温馨小提示:除了make great efforts to,你还能想到哪些类似的词组表示相同的作用呢?这里提示两个超级常见的词组:try our best to; do our outmost to;小可爱要是能想起来别的词组,不妨在文章下面留言哦,集思广益总是最赞的~ 那这些词组怎样改成相应的动词呢?make great efforts to,try our best to, do our outmost to是不是都表示致力于,努力去做呢?所以可以用:endeavor to, strive to或者work hard to.其他类似的动词词组,小可爱们也可以自己试试看不能改成相应的动词~ 2. A:all enterprises must pay attention to promotingexcellent workers B: all enterprises must see to it that excellent workers are promoted 分析:大家能感受到这句话强调的是什么吗?强调的是“pay attention to”还是“promote excellent workers”呢?答对的今天给自己加个冰淇凌奖励哦~ 对的,强调的是“promote excellent workers”。那既然强调的是这一信息,那么你就算不写将注意力转向它,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注意力是不是肯定就在它身上呢?所以在简洁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就不用再费笔油把它写上啦~ 类似的词汇有哪些?小姐姐在这里还是举两个例子,其余的就靠你们在评论区助力啦~ 类似的词汇: lay stress on; attach importance to。对应到哪个相应的动词呢?stress;emphasize。 大佬(专指平卡姆)有话要说:她认为像“make great efforts to”“pay attention to”这些动词词组用的太随意了,根本就没必要用,又费时间又费笔油。它们只会把句子弄得复杂不堪,让大家抓不到重点。所以它们就应该消失!不要让我再看见它们……(里面有小姐姐自导自演片段,大家get到重点就好。) 大佬在书中说:虽然她希望大家多多注意这些冗余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有很多英语母语者也会犯。大家看到外刊等英语资料有这个情况时知道这一点即可。虽然母语者也会犯这些错误,但是我们既然翻开了这本书,就要好好领会学习其中的要点嘛~ 你说对不对,小可爱? 讲了这么久,有没有想对自己的译文或者别人的译文进行批改的冲动呢?谁说官方译文都处处完美呢,我们学习了本书,就可以在各种官方文本中找出错误啦,这样子会不会提升一点点自信心呢?(大咖翻译的文本你都能找出错误,你也是很厉害滴嘛)现在我们来看看在我们修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必要的名词和动词在我们的第一版翻译中是极为常见的,《风格的要素》的作者(就是第一天开头作者推荐的那本书 the elements of style)认为句子里不应有多余的词汇。(书中原句是:“A sentence should contain no unnecessary words”)所以当你重读你的译文时,对于你认为不必要的词汇,就直接删除,自信一点,只要你能找到依据,那就勇敢一点,总要踏出第一步的嘛。你看你已经看了五天这本书了,是不是早已离起点有一定距离了呢? 下面我们来具体讲一讲修改时的注意事项。 1.当你要删除你认为的“冗余”词汇时,一定要找出根据,确定它是不必要的词汇,再进行修改删减。 原因是:前四天你所看到的词组其实都是有实际意义的,要不然你也不会用它们用的那么嗨对不对~肯定会有一定的含义。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无异于画蛇添足,但偶尔也正好能派上用场。平卡姆一直强调“简洁”“简洁”“简洁”,所以才会对这些词大加批判,但是此时她提出,少年,你现在要修改自己的译文了嘛?且慢,我还得叮嘱你一点,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我所说的也只是一般情况下,你看还有特殊情况~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被平卡姆偏爱而没有被“砍头”的词汇。 1. at presentit is necessary to… 这句话中at present(现在、如今)或许意味着后面所必要的事情(necessary)或许是暂时性的。 2.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self-reliance, all army units should… 画横线的部分熟不熟悉?是不是就是前几天被平卡姆大加批判的名词词组老弟?但是在这句话中,平卡姆认为自力更生(self-reliance)只是一种能力,并没有原则之言,所以这一词组加在这里还是蛮合适的,不用删 不用删。 3. 我们昨天还严厉制止的make great efforts to,try our best to,do our outmost to等动词词组偶尔也是可以出现的,比如:We mustmake great effortsin education;看到这句话你会不会说,上次是这一动词词组后又跟了一个动词,所以这一词组没什么大用处,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带动二的句子:We must make great efforts to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平卡姆认为这句话有可能意味着这样任务会特别的艰难,所以加上更锦上添花。 (讲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到脑子已经晕了呢,到底什么时候加,什么时候不加呢,就像之前@FirefliesTown小仙女一样,大家肯定会有这样的疑惑: 什么时候动词用名词化结构会好一些呢?因为经常说英语是静态语言,而且用名词会显得正式,可是确实会啰嗦...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 小姐姐认为:这本书主要是写给英文写作者看的,希望他们的文字可以干净利落,直击要害,而不要拖拖拉拉,看了半天才让读者知道意思。但是政府类的文书一般要强调稳妥委婉,而不是简洁。所以经常会出现名词化结构。但是有一些问题比如文章中指出的Make improvement这种比较明显的冗余最好还是要避免。总之一句话,政府类翻译名词化结构多一点,但是自己写别的文体时还是要看具体语境多注意简洁。CATTI考试看的是你是否把意思表达出来了。只要意思表达出来,没有错译漏译语法错误即可得分,如果词语再用的新一点,句型再用的好一点,一般分数都不会低滴~ 所以加油哦,小可爱。 回到书中,平卡姆再三强调当你删减词语时,一定要反复确认,问自己三个问题: 1.该词在原文中是否有实际含义? 2.它对于原文的连贯是否有作用? 3.它是否是中译英逐字对应的版本呢?下面来说一个反例: The bourgeoisie followed a policy of vacillating; 分析:画横线的动词短语有一点让人啼笑皆非,因为犹豫(vacillating)是人的本能,这哪里称得上是一种政策呢?那么这句话该怎么改呢,经过了前三天的学习,小可爱肯定能改出来了。那就是:The bourgeoisie vacillated. 最后呢,我们以一个正面例子结尾: We must follow the policy ofputting quality first. 这句话原作者有可能强调的就是政策一词,所以此处我们应保留policy,但是词组应该为“We must make it our policy to put quality first”。 今天的内容学完后,是不是有一点傻傻分不清楚呢?一开始还信心满满的,决定要对自己的中式英语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平卡姆今天又突然补充道,且慢,不要冲动,还是有特殊情况滴…… 总之,我们翻译时还是要看具体语境,用词方面参考刚刚小姐姐回答FirefliesTown问题的答案就可以啦。 书中还有20个修改例句以及20个针对性练习,小姐姐就不po上来啦,去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中式英语”即可获得电子版书籍,修改例句在第16页,练习在23页,要好好做作业哦,么么哒~
老王弃治疗
.you don’t bird me,I don’t bird you你不鸟我,我也不鸟你2 Women pig good, good a home;men pig good,good a world.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3 what’s up?你上了吗?4 we two who and who?咱俩谁跟谁阿5.how are you ? how old are you?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6.people hate big name,pig hate big fat.人怕出名猪怕壮7.you have seed 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brothers ! together up !你有种,我要给你点颜色瞧瞧,兄弟们,一起上!8.you me you me彼此彼此9.You Give Me Stop!!你给我站住!10.know is know noknow is noknow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WATCH SISTER表妹12.American Chinese not enough美中不足13.one car come one car go ,two car pengpeng,people die车祸现场描述14.heart flower angry open心花怒放15.go past no mistake past走过路过,不要错过16.deepblue press黯然销魂掌17.If you want money,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I have one!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美丽华华
我最早接触到的“中式英语”是:I give you same colour see see!(我给你点颜色看看!)现在“中式英语”比比皆是,“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知名度很高。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当中国人发明了“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这个看起来有些雷人的词汇就带领着Chinglish(中式英语)一路前进。 中式英语引国外追随者 中式英语指的是那种语法不对、拼写错误带有中文习惯的英语,主要见之于中国许多地方的标牌。瑞克是中式英语的坚定拥趸,他坚称,自己对中式英语的兴趣是出于“喜欢而非嘲笑”,大多数网民似乎也抱这样的态度,他们喜爱而不是鄙夷中式英语。 将来老外也会用day day up今年,互联网上曾展开了一项“票选十大中式英语”调查,结果显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3417票高居榜首。有媒体统计,7成参加投票的网友表加载全文举报/Report留言板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APP专享米三多442嘿嘿笑死好文开心一乐,雅俗共赏呀。嘿嘿笑死好文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但凡腋下异味,不管遗传或后天,牢记这方法,受益一生但凡腋下异味,不管遗传或后天,牢记这方法,受益一生3.3万 广告我的更多文章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APP专享[转载]天文学家称“世界末日”应在2013?近处踏青还是提囊远行今夜被无眠[转载]除旧迎新的中国半年,是什么概念?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