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6

心之愿c
首页 > 英语培训 > 最大的台风英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xinrose

已采纳

台风分为几个等级叫什么名字

台风分为几个等级叫什么名字,台风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台风是有等级之分的,很多时候在放天气预报的时候,人们总是不是的台风等级有什么,下面分享台风分为几个等级叫什么名字

台风分为六个等级,分别叫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

1、热带低压(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6~7级,(10.8~17.1米/秒)。

2、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级,(17.2~24.4米/秒)。

3、强热带风暴(Severe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10~11级,(24.5~32.6米/秒)。

4、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13级,(32.7~41.4米/秒)。

5、强台风(Severe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50.9米/秒)。

6、超强台风(Super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米/秒)。

台风(英语: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广义上而言,“台风”这个词并非一种热带气旋强度。将中心持续风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均称台风。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泛指热带气旋本身。当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便给予其名称。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据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1959年至2004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台风发生的个数与月份有关,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生成,出现最多台风的月份是公历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2020年7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均无台风生成,是中国1949年以来首次7月“空台”。

台风等级划分6个等级。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 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六个等级。

台风的危害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大风,热带气旋达台风级别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

暴雨,台风是带来暴雨的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可能产生150~300mm降雨,少数台风能直接或间接产生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如1975年第3号热带气旋登陆后倒槽在河南南部产生的特大暴雨,打破了部分地区的.降雨记录。

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9608和9711号台风增水,使江苏省沿江沿海出现超历史的高潮位。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标准: 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三)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四)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五)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最大的台风英语

236 评论(9)

锐客家族

自然灾害是人类所不可避免的,地球纪录上最强的热带气旋台风泰培被称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台风。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历史上最大最强的台风,希望你们喜欢。世界历史上最大最强的台风:泰培 台风泰培(英语:Typhoon Tip,台湾译名:狄普)是全球有确切纪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强度第二,中心海面气压最低的热带气旋,生成于北太平洋西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称之为超级台风泰培(Super Typhoon Tip)。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当时日本国内一向不以命名称呼台风,所以当时日本气象台对内称呼该台风为第20号台风,并在记录里记为昭和54年第20号台风。 台风泰培的发展历程 台风泰培(Typhoon Tip)是有确切纪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第二大是台风尤特),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且因其生成位置位于西太平洋,因此被称为超级台风泰培(Super Typhoon Tip)。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当时日本国内一向不以命名称呼台风,所以当时日本气象台对内称呼该台风为第20号台风,并在记录里记为昭和54年第20号台风。 1979年10月初,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区域的季风槽相当广阔及活跃,槽中有三个扰动,分别是台风莎菈(Sarah)、热带风暴罗杰(Roger)及台风泰培(Tip)。台风莎菈影响南海,大致向西移动,其中心最高风力达每小时205公里,未有影响泰培。而热带风暴罗杰与泰培有较多的相互效应,它影响东经135度以东的西北太平洋,其中心最高风力达每小时85公里。 台风泰培的形成初期 Roger早于10月2日上午在关岛之西南约300公里处形成,同日下午它在关岛以西约420公里处增强为一热带低气压。其后Roger于10月4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同日下午达到颠峰,其中心最高风力达每小时85公里。同日泰培在卓克岛之东南约300公里处(北纬6.3度,东经154.1度)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它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随后它在卓克岛之东南约190公里处增强为热带低气压。当时它受发展得相当成熟的Roger影响,缓慢向东南移动。 受到Roger影响,季风槽延伸到东经160度附近,当时是有广泛而强大的跨赤道西南气流存在,显示季风槽当时异常活跃。然而Roger较为强大而抢夺了西南季侯风所带来的大部份水汽和辐合流场,因此泰培初期发展受到抑制。 开始增强及直趋关岛 热带风暴罗杰(Roger)于10月6日移至中纬度地区,对泰培影响相对减少,因此泰培逐渐增强,它于10月6日增强为一热带风暴。而Roger于10月7日移至日本附近,显著减弱及进入西风带并转化为温带气旋。 随着Roger减弱,东经135度至东经140度,由赤道至Roger中心成为一广阔的低压槽状态,并呈一大型鞍型场状态,地面槽以东为强烈的副热带高压脊,西面为大陆性反气旋,因此西南季风会集中而强烈的汇聚于该槽间;而当泰培移入该槽间,可得到强烈的大尺度辐合,以及高温高湿的水汽支援。泰培在地面槽以东的强烈副热带高压脊影响下,大致向西北偏西移动,朝向关岛。它缓慢增强,并于10月8日下午增强为一强烈热带风暴。其后它直趋关岛,对关岛构成严重威胁(关岛是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总部所在),因此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作出60次的飞机观测。泰培在10月9日下午10时,于关岛以南约46公里处掠过,当地吹暴风,录得风力平均为每小时90公里,阵风则达每小时118公里。 爆发增强 泰培掠过关岛以南海域后,于10月9日下午进一步增强为台风。随后泰培移至上面提及的由西南季风及高层反气旋所组成的强烈辐合和高空辐散之区域当中,得以迅速增强。当时它的增强速度比起预期还要快,10月9日至10月11日期间,泰培的中心气压下降了98百帕斯卡。10月11日,泰培进一步增强,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估为超级台风,中心风力被评估为每小时240公里。10月11日泰培转向西北移动。 台风泰培的灾害影响 对日本影响 ·110人死亡、5人失踪、543人受伤 ·139栋房屋倒塌,另有1,287栋受损 ·床上浸水8,157栋、床下浸水47,943栋 ·耕地受害25,451公顷 ·船舶受害19只 在达到最高时速后,泰培逐渐减弱并向日本沿海靠近。大量的不间断的降水,导致了本州岛多处塌方和泥石流。泰培减弱为热带风暴并于10月19日在日本登陆。泰培一共造成了110人死亡,并给日本的农业和渔业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重大损失。 对中国福建省的影响 泉州风雨和受灾情况:一般,主要为风灾。 7919号"台风泰培"为转向台风,台风泰培10月19日08时在 日本登陆,风力超过12级。影响期间,福建省沿海风力达到6~7级,阵风8~9级。受冷空气和台风共同影响,11~18日,平潭以北沿海几乎天天都刮偏北大风,持续时间之长是解放以来所没有过的。 全省受影响情况:大风对渔业破坏性很强,损失较重。据平潭县反映,大风打碎帆船1条,损伤123条,打碎木船42条,损坏55条,打碎或流失鱼网418张,人工养殖紫菜绝收252.6亩,受灾人口约达2.5万人。 台风泰培的受灾情况 110人死亡、5人失踪、543人受伤 139栋房屋倒塌,另有1,287栋受损 床上浸水8,157栋、床下浸水47,943栋 耕地受害25,451公顷 船舶受害19只 在达到最高时速后,泰培逐渐减弱并向日本沿海靠近。大量的不间断的降水,导致了本州岛多处塌方和泥石流。最终泰培减弱为弱风暴并于10月19日在日本登陆,但它所带来的损失一点也不少。泰培一共造成了110人死亡,并给日本的农业和渔业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重大损失。 猜你喜欢: 1. 最畅销的书排行榜 2. 世界历史上等级最大的地震 3. 面积最大的国家前10名 4.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 5.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133 评论(13)

莎拉爱吃沙拉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幸好台风能够预报紧急信号,让人们有充分的准备预防。台风来袭时如魔鬼一般放肆的撕扯着整个世界。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台风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台风海燕(2013年第20号超强台风)

超强台风海燕(英语:Typhoon Haiyan,国际编号:13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当地华语译名:尤兰达)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8个被命名的风暴,为有记录以来西太最强台风。“海燕”一名由中国提供,是指海燕鸟。海燕的强度超2010年台风鲇鱼,成为西北太平洋有纪录以来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香港天文台最初说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60公里(以10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仅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逊于鲇鱼之每小时270公里;后来更于“2013年11月热带气旋概述”把海燕强度向上修订至每小时275公里,以每小时5公里之差,超了鲇鱼。中国中央气象台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70公里(以2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高于鲇鱼之每小时260公里,后来于2014年6月12日更新台风路径及强度至每小时280公里,以每小时20公里之差,超过鲇鱼[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评定海燕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315公里(以1分钟平均风速计算),高于鲇鱼的每小时295公里,更超越1979年台风泰培之每小时305公里,成为1979年台风泰培后,34年以来首个1分钟平均风速超过每小时300公里的热带气旋。海燕更一度达到德沃夏克分析法中的T.80。若把下表内官方气象部门评定强度综合考虑,海燕巅峰强度超过鲇鱼和泰培(不过气压比泰培高)但与台风帕翠莎打平手。

台风登陆

超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4点40分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275KM/H(10分钟平均),305KM/H(1分钟平均)最大阵风达379KM/H,手持气压计达到878百帕。如果这些数据得到证实,将会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的最强登陆台。

由于海燕以巅峰状态登陆菲律宾,海燕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登陆时风速最高的热带气旋。而其猛烈风力及引起的大规模风暴潮则在菲律宾中部造成毁灭性破坏,官方确认超过6100人死亡,菲国莱特省一名警官估计约1万人罹难,而菲律宾红十字会更表示失踪人数高达25000人。风暴过后1个月,灾区死亡人数仍然持续增加。

强台风“海燕”的中心2013年11月10日上午8点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偏东方大约155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

2013年11月11日海燕”于早晨5时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 (40米/秒)。上午9时进入广西境内。

据广西民政厅救灾处介绍,截至11日14时30分统计,受灾地区有北海市海城、银海,防城港市上思、东兴、防城,崇左市凭祥,南宁市江南、上林等4市8县(市、区),灾害合计造成2.8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802人,因灾死亡1人(溺水,海城区涠洲镇);倒塌房屋3户7间,严重损坏房屋4户6间,一般损坏房屋28户40间;直接经济损失710.4万元。

另外,据广西气象台11日介绍,受“海燕”和冷空气影响,10日8时至11日9时,广西南部出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其中超过300毫米的有8个乡镇,其中防城港防城区垌中镇降雨量达451毫米,防城港钢城区扶隆乡389毫米,上思县十万山公园320毫米,上思县南屏乡320毫米,钦州灵山太平镇308毫米,上思县叫安乡304毫米,北海海城区北海港304毫米,上思县平福299毫米;200-300毫米的有37个乡镇,100-200毫米有171个乡镇。北部湾海面出现9-10级、阵风12-13级大风,广西南部部分地区出现6-7级、阵风10-12级大风。

受强降雨影响,广西南部沿海多条河流水位上涨快,防城河、北仑河、明江上游和南流江支流武利江超警戒水位分别在0.13米到2.26米之间,其中东兴河于11日13时左右出现超过8米(警戒水位5米)历史最高洪水位。广西水文水资源局介绍,受到降雨影响,广西南部的江河水位仍在持续上涨,沿岸应做好准备应对中小河流暴雨洪水和局部山洪。

受“海燕”影响,2013年11月10日夜间到11日白天,南海中西部和西北部、北部湾、琼州海峡及海南岛沿海、广东西部沿海、广西沿海将有7至9级大风,其中北部湾的部分海域将有10至12级大风,“海燕”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有12至13级,阵风可达14至15级;广西、海南岛、广东西南部及湖南中部和西南部、江西中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广西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

强度减弱

海燕的中心11月11日早晨5时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沿海登陆,9时进入广西境内,10时广西宁明县境内变为强热带风暴,上午11时变为热带风暴,下午8时50分变为热带低气压。

停止编号

海燕11日20时在广西南宁市区境内变为热带低压,其后其强度持续减弱,中央气象台于2013年11月11号23时对其停止编号。

发展过程

2013年11月2日,一个热带扰动在马绍尔群岛西南部海面上生成。同日早上,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9W。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低压区。

11月3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上午10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发展机率升级为“MEDIUM”。下午1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31W。

11月4日上午3时30分,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海上烈风警报。上午9时1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海燕。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11月5日上午8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台风。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台风。

11月6日上午2时4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台风。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台风。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台风,是继台风天兔、台风范斯高、台风利奇马之后本年度西北太平洋第四个五级台风。

11月8日上午7时,海燕在菲律宾雷伊泰省杜拉格沿海登陆。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四级台风。11月9日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台风。

11月10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台风。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台风。

11月11日上午2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并于越南广宁省下龙市一带沿海登陆。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并发出最后警报。下午2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下午8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11时,中国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11月12日上午2时,日本气象厅表示海燕已经消散。

台风影响

菲律宾当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四号风暴信号

11月6日下午11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已进入责任范围的海燕评定为台风,发布第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命名为Yolanda,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

11月7日上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二号风暴信号。上午11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三号风暴信号。下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四号风暴信号。海燕是继台风天兔吹袭巴丹群岛后,2月以来第2次发出最高级别的四号风暴信号。

11月8日上午7时,海燕在雷伊泰省杜拉格沿海登陆。

11月9日上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解除四号风暴信号及三号风暴信号。上午11时,菲律宾气象部门解除二号风暴信号。下午3时30分,海燕离开菲律宾气象部门责任范围,发布最后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并解除一号风暴信号。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最新死亡人数为1744人。不过有官员估计,单单在重灾区礼智省独鲁万市,就已经有至少10,000人死亡。根据菲律宾红十字会估计,独鲁万市罹难人数可能超过1,000人,市内房舍几乎全遭摧毁。中部萨马省估计也有200人丧生。雷伊泰省估计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万人。

11月11日,菲律宾全国进入灾难状态。超过2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加入救援行动。

2013年11月15日上午6时的一份灾情通报称,海燕已造成菲律宾2360人遇难,3853人受伤,另有71人失踪2013年11月15日晚上8时,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发布最新一份灾情通报称,海燕已造成菲律宾3631人遇难,12487人受伤,另有1179人失踪。其中,187万人流离失所,仍在避难中心内外接受救济。受损的房屋数量也大幅增加到27万多栋,其中逾15万栋房屋完全被毁。

2013年11月27日清晨,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布消息,救援人员在中部省份又找到260具灾民遗体。海燕在该国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5500人,另有1757人失踪、近3万人受伤。 减灾委表示,在新增死者中,有207人来自重灾区之一的莱特省塔克洛班市。

2013年12月03日,台湾省当局NGO国际事务会执行长吴荣泉表示,“中华民国”政府在第一时间捐助20万美元,联系民间团体捐赠物资且委请“国防部”快速派遣C-130运输机分批装载(共计18架次)共680公吨物资,也派遣军舰载运逾500公吨物资到菲国。截至昨天为止,各界赈灾捐款以及当局政府民间所捐物资价值达到新台币3亿元(约1000万美金)。慈济人医会也投入灾区为受灾民众进行医护处理。慈济基金会20日开始在重灾区之一独鲁万市推动“以工代赈”,累积近二十万人次,以工代赈让灾民的重建生活逐渐步上轨道,居民一起复建灾区、协助物资发送,清理街道,重型机具可进驻做进一步清理。灾民以自己力量重建家园,慈济给予灾民非常大的鼓励。联合国人道救援网页头版、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台湾的慈济慈善团体帮助菲律宾灾民重建。灾民们表示:“钱总有一天会用完,但你们带给我们的,信任与希望,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

2013年12月17日晚上至18日早上,海燕风灾重灾区塔克洛班市居民为死者举行烛光悼念会。

越南

海燕于11月11日凌晨5时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沿海登陆。11月10日海燕吹袭越南中部期间,已经造成6人死亡,包括一名采访风暴的记者。2013年11月11日06时,“海燕”中心位于北纬21点3度、东经107点3度,也就是在越南北部广宁省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达到35米每秒的风速,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8级大风范围半径约220公里。“海燕”未来将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将逐渐减弱。

中国大陆当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11月8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11月8日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11月9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1月10日下午3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红色预警信号。11月11日上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蓝色预警信号。11月12日上午6时,中央气象台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广东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茂名、电白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雷州、徐闻、湛江、遂溪、吴川、廉江

海南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2013年11月10日下午,“海燕”与海南擦身而过,海南岛普降暴雨甚至大暴雨,其中琼中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历史同期罕见。

监测显示,海南中部部分地区雨势十分猛烈,截至2013年11月11日05时,琼中24小时降雨量达278毫米,为特大暴雨量级,历史同期罕见。此外,陵水降水量为233毫米、三亚174毫米,也都达到了大暴雨的量级。省会海口降雨量也达到了99.7毫米,接近大暴雨的量级。据历史资料统计,11月海南出现如此强的降雨比较少见。2013年11月10日“海燕”逼近,海南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进入海燕”核心风圈当中,海南岛普遍出现了8级以上的阵风,三亚阵风风力甚至一度达到了16级。由于风大雨急,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三亚还一度出现了交通、电力中断的情况。据南海网消息,截止10日11时20分,三亚机场受影响航班达147架次(其中进港84班,出港63班),进港取消57班、延误27班(备降5班),出港取消48班、延误15班。

广西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台风“海燕”已于11日上午9点钟进入广西境内,10点钟在广西宁明县境内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就是北纬21.9度、东经107.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0百帕。[2] “海燕”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2013年11月11日傍晚以后逐渐转为东偏北方向,强度逐渐减弱。2013年11月11日中午到明天中午,北部湾北部、广西中南部及沿海将有7-9级大风,阵风10级,部分海域或地区将有10-11级大风,阵风12级,琼州海峡、海南岛北部沿海有7-8级大风,阵风9级;广西、广东中西部及贵州东南部、湖南大部、江西中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广西、广东西部、湖南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广西中东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30毫米)。

受“海燕”影响南宁多个航班延误11条公路中断

11月11日,受台风“海燕”影响,南宁机场多个航班延误,公路客运站往北海等方向的部分班车停运,全区专业公路有11条中断交通。11日上午9时起,南宁机场的雨势和风势不断增强,造成成都、重庆、昆明、海口、上海飞来南宁的5个航班备降贵阳、桂林和广州,直至下午4时过后,才陆续抵达南宁,延误3~6小时,600余名旅客出行受影响。当日,南宁飞往北京、深圳、西安、贵阳等地的12个出港航班,出现不同程度延误,但延误时间不长。

台湾受海燕外围环流及东北季风影响,台湾新北市海边出现俗称“疯狗浪”的5米巨浪,龙洞地质公园附近有16人遭卷入海中,其中8人被救起时已经死亡。巨浪一共导致8死8伤。

香港和澳门

受到海燕的广阔环流和东北季风共同影响,海燕进入南海后,虽仍距离香港和澳门超过900公里,但香港在11月9日傍晚开始普遍刮起偏东强风,高地更受到烈风影响,澳门三条跨海大桥也开始持续吹强风。由于当时香港全面吹偏东风,而非东北风,可见当时是海燕主导香港境内强风,多于东北季风主导;但在海燕还没进入距离香港800公里范围的情况下,香港天文台未能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天文台在当晚7时10分发出强烈季风信号。海燕在翌日(11月10日)凌晨4时左右进入距离香港800公里范围,香港境内强风持续超过75小时;但由于海燕路径上对香港威胁有限,加上强度减弱,天文台不能转发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多处地区风势强劲,令境内海岸翻起大浪,有人无视泳滩红旗高挂及救生员警告,坚持游泳,1人被大浪卷走失踪。该名被卷走的青年于11月11日下午4时左右在泳滩的防鲨网外被发现,证实死亡。

虽然海燕在越南北部登陆,但是海燕改向偏东移动,加上东北季风亦有所增强,香港风势在11月11日变得更为强烈,广泛地区受到强风影响,离岸出现短暂烈风,高地(例如昂坪)更一度直逼暴风程度。天文台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测风网络8个指定自动气象站有4个测得强风,若天文台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便已代表三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达标。长洲、机场、启德、西贡测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分别为每小时57、52、42、41公里。另一边厢,澳门风势亦同样继续加强,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在同日下午3时半悬挂强烈季风信号。由于澳门风势在翌日(11月12日)逐渐减弱,气象局在翌日下午6时半除下强烈季风信号。当日日间香港多处地区仍受强风吹袭,但晚间香港境内风势亦终于缓和,天文台在同日晚上10时45分取消强烈季风信号。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永久退役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基于风暴造成当地逾6000人死亡,故把Yolanda退役。2014年1月29日至同年2月1日举行的第46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台风委员会亦通过将“海燕”退役。公布并在2015年的会议上通过由“白鹿”取代;同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亦把当地名称“约兰达”退役。

204 评论(9)

倓里格倓*

是威马逊台风,于2014年7月10日登陆我国广东地区,是我国建国以来所面临的大台风。

26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