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爱玩007
黑人一般不喜欢被区别对待,所以你直接用英语说hello,hi,nice to meet you就行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适用于第一次见面)很高兴见到你。
nice to see you again(适用于曾经见过,但不太熟的人)很高兴再见到你。
how have you been?(适用于有一阵子没见面的朋友) 你过得怎么样?
long time no see(适用于很久没见的朋友)好久不见
how is it going?近况如何。
how's everything with you?你的一切如何?
hi! are you having fun?嗨,你过得愉快吗?
how have you been (feeling)?你近来如何?
so far so good到目前还好。
greetings with people met often问候常见面的人
hi, there!嗨,哈罗!
赏析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
生于长岛。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
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青年时期,他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欢游荡并和船夫、舵手、渔民、杂役、马车夫、机械工等结交朋友,自称是美国的“吟游诗人”。
1855年出版《草叶集》第一版,收诗12首。南北战争期间,他自愿到华盛顿看护伤员,战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多年。
1873年身患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直到逝世,卧床达20年之久。但他的乐观主义,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是诗人惠特曼为悼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
就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刻,反动势力雇佣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很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
在欢庆胜利之时悼念自己的领袖,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壮的。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废奴斗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
赏析 1.作者简介 惠特曼(1819~1892),19世纪美国杰出的民主主义诗人、出生在纽约附近长岛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迫于生活很早就出外谋生,当过杂役、木匠、排字工人、新闻工作者和编辑等,他只受过几年初等教育,后来靠自学阅读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但哺育他成长为时代歌手的,主要还是美国沸腾的社会生活。
他的主要作品有《为了你,民主》、《大路之歌》、《今天的军营静悄悄》、《起义之歌》、《啊,法国之星》和散文《民主展望》等。这些诗歌都编在《草叶集》中,这部优秀诗集成为美国近代文学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典范。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在艺术上进行大胆革新;打破长期以来诗歌因袭的格律,首创后来称为“自由体”的新诗形式,即以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大量采用重叠句、平行句和夸张的形象语言,并吸收了一部分劳动人民的语汇和少量外来语,大大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 2. 写作背景 1783年,美国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后,国内存在着雇拥劳动制和黑人奴隶制。 1860年11月,以反对奴隶制而著名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南方几个州宣布脱离联邦政府而独立,1861年4月,又首先出兵叛乱,引发了内战。林肯总统上任不到半年,就领导联邦政府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了四年的奋战,击败了南方叛军,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的成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林肯总统为美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功勋卓著。在全国欢庆大胜利的时刻,对民主怀有刻骨仇恨的南方奴隶主派间谍暗杀了林肯总统。
在林肯总统死后,惠特曼写下了《啊,船长,我的船长》这首诗,以表达对林肯的痛悼与怀念之情。 (二).文本分析 1.思想内容 全诗三节,逐层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林肯总统的热爱和深切的悼念之情。
(1)航程结束,大船凯旋,船长却倒下了。噩耗伴随着胜利的巨大欢乐而来,人们为船长的死而悲恸、痛惜。
诗人把美国比作“大船”,林肯比作“船长”,把林肯率领联邦政府军战败南方叛军的过程比作是“度过了一切风险”的“艰苦航程”。这里诗人用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做大船,把林肯比做驾驶美国这个大船的船长,把南北战争比做艰苦的航程,通过大船的胜利返航表现林肯的功绩,形象地赞颂林肯,表达对他的爱。
这一节描绘了大船的形象:稳定、威严而英武;突出了航程之艰苦,胜利的来之不易。借此来肯定船长林肯的伟大功绩。
在这一节里,在抒情方式上,诗人直称林肯为“我的船长”“我们的船长”,表达了一个士兵,一个水手,抒发对自己的统帅亲切爱戴之情。 (2).人民群众为大船凯旋而热情欢呼,钟声军号齐鸣,旗帜飘扬,鲜花飞舞,但船长倒下了,人们是多么悲痛! 这一节描写的欢庆胜利的场面极为壮观,通过侧面描述人民群众对林肯的爱戴、敬仰之情,来赞颂林肯。
在抒情方式上,这一节里,诗人称林肯为“亲爱的父亲”,把他当作最亲近的人,这比上节只称林肯为船长感情更近一层。对林肯直接称为“你”,这第二人称与“父亲”的称呼相配合,直接与林肯对话,感情热切而真挚。
(3).航船下锚,大功告成,而船长永远倒下了。 这一节诗人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林肯的成绩,并表达了自己万分悲痛之情。
诗人终于从想象(梦境)中回到现实中来,明确地知道“船长”真的是死了。在这一节里,诗人把林肯改称为“他”,表明诗人清醒的绝望、极度的悲痛。
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来描述林肯这个人物的形象,赞美林肯的业绩,表达对林肯的敬仰与爱慕之情。 2.《啊,船长,我的船长》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1.反复咏叹。
诗中以“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为主句反复咏叹,其中又有人称上的差别。
这首诗是休斯乘车去墨西哥的旅途中一气呵成的,他自己说“用了十分钟至一刻钟时间”。
诗人在谈到这首诗的写作过程时,从他父亲对自己同胞的那种“奇怪的厌恶感”,说到他不理解父亲的想法,因为“我是个黑人,我非常喜欢黑人”。接着,诗人谈到列车缓缓从密西西比河上的铁桥上驶过,他由这条古老的河想到黑人的命运,想到林肯总统为了废除奴隶制,亲自乘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到新奥尔良,他又想到黑人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河流──非洲的刚果河、尼日尔河和尼罗河。
诗就这样产生了。读完全诗,不难看出,诗人叙说了美国黑人从“盘古开天”、非洲祖先,一直到成为美国黑人的全部文明史。
黑人是一个古老的种族,他们在大地上辛勤劳动,对人类历史也作出过贡献。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黑人的苦难和斗争,但却可以激起黑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以唤起他们争取自由的热望,可以增强他们为美好未来而斗争的信心。
这首诗写得凝练、深沉,节奏徐缓,但却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力量。
描写非洲的句子有以下这些:
1、非洲是充满活力的地方,非洲是一片充满神奇魅力的大地,作为人类最早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有神秘的金字塔、地球上最壮丽的大峡谷、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世界上最著名的维多利亚大瀑布,所有的这一切,都等着热爱人类文明、喜欢大自然原始旷野的人们的光顾。
2、非洲是世界第二大陆。它形如一个巨大的不等边三角形,南窄北宽,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和大西洋环绕四周,沿海岛屿不多,最大的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
3、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2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10.325亿)。
4、南非:南非是非洲最有钱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5957亿美元。南非财经、法律、通讯、能源、交通业较为发达,拥有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股票交易市场,黄金、钻石生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5、南非实行自由贸易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始会员国。欧盟与美国等是南非传统的贸易伙伴,与亚洲、中东等地区的贸易也在不断增长。
6、作为西非国家,塞拉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就有引人瞩目的金伯利岩(就是产钻石)。除此以为,铁矿、铝土矿、金矿等资源,也非常地丰富。
7、塞拉曾是英属殖民地,不得不说,曾经的英联邦其实给很多地方带去了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曾经的弗里敦也是被誉为西非小巴黎,大约在五六十年代,塞国独立前,弗里敦听说是很精美的地方,白人们经常来度假。
8、在非洲生息着不同肤色的居民,有黑人,也有白人,还有黄种人,其中黑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9、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跑的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10、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处,有个非常大的野生动物园。一千八百万平方公里的马赛马拉,蓝天、白云,壮美草原,这时,你会明白,为什么人类会着迷于非洲。在这样无比华丽的夕阳里,导游莫里斯告诉我,很多人是因为生活不如意才来这里寻求改变。
11、在非洲有一种球状植物会随着沙漠中的风奔跑,它可能已经枯萎数载,但它有水就能存活,它就是复活草。
12、印象中的非洲,除了穷苦,就是酷暑难耐,几乎不适宜人居住。追本溯源,这个看法估计来自非洲拥有撒哈拉大沙漠。它是世界上最大沙漠。不过撒哈拉大沙漠尽管很大,但并不囊括非洲的全部。就算它遮天蔽日,也只占到非洲大陆总面积的32%。非洲其余的面积还是适宜人居住的宝地。那些位于赤道上的国家,美若天堂。
13、非洲的全名叫“阿非利加洲”。意思是:阳光灼热的地方。
14、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于1980年建国,它曾经是非洲最为富裕的农业大国,GDP年均增长率4%,超过当时全非洲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被誉为"非洲面包篮"。
15、津巴布韦以盛产优质鳄鱼皮闻名,是公认的"鳄鱼之乡"。
Negro Speaks of Rivers
by Langston Hughes
I've known rivers:
I've known rivers ancient as the world and older than the flow of human blood in human rivers.
My soul has grown deep like the rivers.
I bathed in the Euphrates when dawns were young.
I built my hut near the Congo and it lulled me to sleep.
I looked upon the Nile and raised the pyramids above it.
I heard the singing of the Mississippi when Abe Lincoln went down to New Orleans, and I've seen its muddy bosom turn all golden in the sunset.
I've known rivers:
Ancient, dusky rivers.
My soul has grown deep like the rivers.
----------------------------------------------------
梦想: Dreams(中英对照)
兰斯顿·休斯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if dreams die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That cannot fly.
紧紧抓住梦想
梦想若是消亡
生活就像断翅的鸟儿
再也不能飞翔。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when dreams go
Life is a barren field
Frozen with snow.
紧紧抓住梦想
梦想若是消丧
生活就像贫瘠的荒野
雪覆冰封,万物不再生长。
艾米莉·狄金森诗选 个人比较喜欢
我从未看过荒原
我从未看过荒原--
我从未看过海洋--
可我知道石楠的容貌
和狂涛巨浪。
我从未与上帝交谈
也不曾拜访过天堂--
可我好像已通过检查
一定会到那个地方 。
I never saw a moor
I never saw a Moor--
I never saw the Sea--
Yet know I how the Heather looks
And what a Billow be.
I never spoke with God
Nor visited in Heaven--
Yet certain am I of the spot
As if the Checks were given--
云暗
天低又复云暗,
飞过雪花一片。
穿越车辙马圈,
去留择决艰难。
谁人这样待风,
令其整天抱怨。
自然犹如我等,
时常没戴皇冠。
Beclouded
THE sky is low, the clouds are mean,
A travelling flake of snow
Across a barn or through a rut
Debates if it will go.
A narrow wind complains all day
How some one treated him;
Nature, like us, is sometimes caught
Without her diadem.
逃亡
我一听说"逃亡"这个词
血液就加快奔流,
一个突然的期望,
一个想飞的冲动。
我从未听说敞开的监狱
被战士们攻陷,
但我幼稚的用力拖我的围栏--
只不过再失败!
Escape
I NEVER hear the word "escape"
Without a quicker blood,
A sudden expectation,
A flying attitude.
I never hear of prisons broad
by soldiers battered down,
But I tug childish at my bars--
Only to fail again!
希望
" 希望" 是物长着羽毛
寄居在灵魂里,
唱着没有词的曲调,
绝无丝毫停息,
微风吹送最为甘甜
暴雨致痛无疑
能够使得小鸟不安
保有此多暖意。
听它越过奇妙大海
飞遍严寒田地
可它不要我面包屑
哪怕饥饿至极。
"Hope"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And sings the tune without the words,
And never stops at all,
And sweetest in the gale is heard;
And sore must be the storm
That could abash the little bird
That kept so many warm.
I've heard it in the chillest land,
And on the strangest Sea;
Yet, never, in extremity,
It asked a crumb of Me.
枫糖17苹果派
黑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美国和加拿大也有黑人比例仍然很高中美洲的黑人比例也很高在一些国家甚至高达95% 其中墨西哥没有黑人在南美洲除了阿根廷没有黑人在所有其他国家都有黑人在亚洲几乎没有黑人在欧洲有很多黑人在英国其次是法国德国西班牙这是关于黑人出生和长大的。那些国家的黑人有几百年的历史。中国也有黑人。他们都是改革开放后外企的黑人雇员。那不算,
soldierwill
黑色人种(Black people)即黑种人,又称尼格罗人种,尼格罗人种、赤道人种,是根据体质上可遗传的性状而划分的人群,人类分类学说里的一种。黑种人一般肤色黝黑,头发黑呈波浪或鬈曲,鼻子宽扁,鼻根低矮或中等,鼻突出度小、鼻孔横径较大,凸唇,口宽度大,嘴唇厚,胡子和体毛较少。黑人的种族分类主要有苏丹尼格罗人、班图尼格罗人(两者占黑色非洲人口的绝大部份)、科伊桑尼格罗人、库希特尼格罗人(属于黑白混血种族)、澳大利亚原住民等。在中世纪时期和中世纪以前,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后来因为欧洲国家的帝国主义和重商主义,大批量的黑人被迫作为奴隶送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对黑人的称呼,英语中以前用Negro,本为西班牙语的“黑”,但有强烈的蔑视色彩。有些历史悠久的黑人团体,至 今还沿用这个单词,例如:United Negro College Fund。美国媒体通用的名称是: African American(非裔美国人)。Black(黑色的) 也可以接受,Nigger(下等的) 则完全是贬义词。但是,有些黑人之间,也互相用这个单词称呼。种族分类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黄种人,起源中亚和东亚,但也有说起源东非维多利亚湖沿岸,主要特征是黑色且较为硬直的头发,眼有内眦褶,体毛不发达,肤色较浅。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以及位于南北美洲的大陆。白种人白种人,主要特征是呈大波浪状且较为细软的毛发,毛发颜色主要有:白、金、红、棕、黑等主要的五种大色调,颧骨不明显,鼻高唇薄,通常为长颅型,肤色较浅。白色人种主要起源自白人化之后的北非土著,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化和定居,扩散到北非、西亚、中亚、南亚、欧洲以及16世纪以来逐渐扩散至整个大洋洲和南北美洲。黑种人黑种人,起源于非洲,包括尼格利罗人和科伊桑人的最古老种族也被归入为黑种人,主要特征是黑色呈小卷曲状的毛发,一般分成南非和北非两个类型,前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鼻矮,通常为圆颅型,肤色极黑;后者分布在非洲萨赫勒地区,鼻小唇厚,通常为长颅型,肤色较黑。黑人为建立文明与帝国为何难?看看撒哈拉、挑战下野水牛就知道了冷兵器研究所赞83阅读1.2万非洲人可以有多少种黑法?地球知识局赞230阅读3.3万种系划分两大族系黑种人又包括两大族系:苏丹族系和班图族系。二者在非洲的分布大致以赤道为界。苏丹族系居赤道以北,特点是肤色纯黑;班图族系居赤道以南,特点是肤色浅黑。如南非的黑人领袖曼德拉大家比较熟悉,其肤色就不是很黑,因为南非黑人属班图族系。还有两个被归类为尼罗格人的古老种族分别为尼格利罗人和科伊桑人,尼格利罗人是中部非洲最早的居民,科伊桑人则是南部非洲最古老的居民,他们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种族,但因为受到后至移民的排挤,现在他们的人口已经非常稀少了,仅存的部落分别分布在热带雨林与荒漠中。尼格利罗人(Negrillo):尼格利罗人通常被称为俾格米人,但俾格米人并非他们的正式称呼,而是泛指所有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超过5英尺(约1.52米)的民族,非洲俾格米人的正式称呼是尼格利罗人。尼格利罗人是中部非洲最早的居民,班图人扩散至中非后,尼格利罗人受到排挤、迫害,人口大量减少,现在仅剩60万人,分布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等国的密林中。尼格利罗人属于尼格罗人种尼格利罗类型,他们的最突出的特点是身材矮小,成年人平均身高仅1.4米,是世界上最矮小的民族。他们的体型颇像未发育完全的孩童,头大腿短,人人都长着圆滚滚的肚子,肚脐眼凸起。关于尼格利罗人为何身材如此矮小,一直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他们身材矮小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关。研究者曾经以为在尼格利罗人中矮个可能比高个更有优势,比如矮个生育力更强,但事实正好相反。科伊桑人(Khoisan):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种族,为赤道人种的一个古老支系,发源于西南非卡拉哈里沙漠北部与赞比西河之间地带。其体貌特征与一般非洲人明显有别,他们肤色较浅,呈黄褐色,面部扁平多皱,颧骨突出,眼睛细小,多内眦褶,带有蒙古人种的很多特征。身材矮小,成人平均身高仅145~150厘米。目前主要分布于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南非境内,以狩猎采集为生,有本民族的语言。科伊桑人的人口约有30万,主要包括霍屯督人、贝达马拉人和布须曼人。科伊桑人过去分布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和森林中。班图人扩散时,他们退居到南方。后来,受到欧洲殖民者的屠杀和奴役,人数急剧下降,幸存者被迫退居荒凉的卡拉哈里沙漠地区。黑奴贸易大西洋奴隶贸易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叶末,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为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黑非洲掳走大批黑人,将其远程贩运到美洲等地,这就是血腥的非洲奴隶贸易。由于奴隶贸易主要是在大西洋东西两岸进行,西方国家一般称为“大西洋奴隶贸易”。奴隶贸易奴隶贸易延续4个世纪之久,使亿万非洲人丢掉生命,给非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是非洲历史上一段最黑暗的时期。奴隶贸易为西欧资本家带来了巨额利润,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在非洲历史上,奴隶买卖很早就出现。公元1世纪的《红海回航记》一书就有关于来自非洲之角的奴隶的记载。7世纪末,阿拉伯人进入北非后,也曾把抓来的黑人贩运到阿拉伯国家以及波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欧洲,14世纪已经有西班牙人贩卖从北非带来的黑奴,尔后葡萄牙人也开始了这项贸易。奴隶贸易经历第一阶段:自15世纪中叶迄17世纪中叶,这一阶段的贸易主要被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垄断。1441年,葡萄牙人A·贡萨尔维斯率领一艘船沿非洲西海岸向南绕过布郎角上岸,从那里带走了10个黑人回到欧洲。从此,葡萄牙经常派出一些船只去西非海岸进行掳掠。进入16世纪,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大陆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杀害了大批印地安人,迫切需要廉价的劳动力来开发殖民地,于是公开鼓励从非洲输入奴隶。1510年,最早的一批非洲非洲黑人(约250人)被带到西印度群岛的伊斯帕尼奥拉岛。从此,贩卖黑奴的规模就越来越大。16世纪是西班牙、葡萄牙在海上称霸的时代,奴隶贸易为他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因此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竞插手。英国、荷兰和法国力图打破西、葡的垄断。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歼灭,西班牙、葡萄牙的海上优势一落千丈,荷兰取而代之。荷兰从16世纪以来到17世纪中叶,几乎垄断了海上的奴隶贸易。非洲奴隶贸易图第二阶段: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下半叶,是大西洋奴隶贸易的高潮时期。奴隶贸易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赚钱最多的行业,成为非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活动。参加奴隶贩运的国家,除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外,还有英国、法国、普鲁士、丹麦、瑞典以及美国、巴西等。到18世纪80年代中叶,从非洲输出的黑奴隶平均每年近10万人。欧洲殖民者把非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有机地串联起来,成为当时盛行的三角贸易。三角贸易由三个航程组成:第一个航程为从欧洲国家的港口到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区。欧洲人以廉价的制成品如酒、军火、棉织品以及各种装饰品等换取奴隶,或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奴隶;第二个航程是把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各地,同其交换矿产和农产品;最后一个航程是从美洲回到欧洲,把从美洲带来的工业原料和种植园农产品在欧洲市场出售。第三个阶段: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大西洋奴隶贸易逐步走向衰落。18世纪末,欧洲废奴运动蓬勃兴起。英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其他国家也相继宣布禁令,但追求暴利的欲望使奴隶贸易实际上并未终止,走私贸易随之猖獗。19世纪上半叶起,美国成为主要贩卖黑奴的国家。大批非洲黑人从那里被贩卖到红海、波斯湾沿海国家,并长途贩运到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大陆。19世纪50年代,黑非洲每年向古巴、巴西等地输出的奴隶达5万以上。19世纪下半叶,奴隶贸易基本被刹住了,但并没有最后绝迹,零星的贩卖活动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甚至20世纪初。奴隶贸易年表1619年首批非洲黑奴抵达英属北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1861年 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与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矛盾日益激化,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4月南北战争爆发,其矛盾的焦点便是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废。1863年为了扭转南北战争联邦军的颓势,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年内战结束。总统林肯遇弑身亡。《美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宣布奴隶制为不合法。1868年《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给予所有非洲裔美国黑人公民权。1870年男性黑人获得投票权。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种族隔离不违宪,为南方各州的种族隔离政策开绿灯。1955年黑人妇女帕克斯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一辆巴士上,拒绝让座给一位白人,结果被捕,事件触发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带领进行长达一年的抵制行动,成功要求蒥内所有巴士废除种族隔离。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阿拉巴马州示威时被捕入狱。他在华盛顿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1964年总统约翰逊签署《民权法》,取消公共场所的种族隔离政策。马丁.路德.金获颁诺贝尔和平奖。1965年黑人民权领袖马尔科姆·X被谋杀,终年39岁。参议院通过《投票权法》,打破束缚黑人投票的枷锁。1966年马萨诸塞州的布鲁克成为首位黑人参议员。1967年马歇尔获委任为最高法院首位黑人法官。1968年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遇刺,终年39岁。1990年威尔德当选为首位黑人州长,领导弗吉尼亚州政府。1991年 迈克尔杰克逊的单曲《Black or White》意外的打破了种族歧视。2008年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他将成为美国首位黑人(父黑人,母白人)总统。2009年 美国当地时间6月25日下午二时左右,北京时间6月26日凌晨,美国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因心脏停搏去世。由于关注人数极多,有关他死讯的新闻导致多家网站瘫痪(1958年出生,享年50岁)被掠的奴隶,在贩运到美洲以前,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从内地贩运到沿海集中地;在集中地接受奴贩挑选;转运在贩奴船上。奴隶从内地送往沿海的集中地,一般都有一段长距离路程,奴隶贩子为了防止奴隶逃跑,给奴隶带上沉重的脚镣,有时还有铁链把奴隶双双拴在一起,也有的奴隶贩子让奴隶扛上几十千克重的商品,如象牙、兽皮、高粱、蜂蜜之类,找不到合适的产品时甚至让他们背上一块大石头或一袋沙土。最后一个阶段是装载贩奴船上。从尼日河三角洲一带起程到西印度群岛,顺风时要七、八个星期,奴隶们挤在闷热的船舱里,卫生条件极差。贸易废止17、18世纪奴隶贸易即受到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家J·洛克、C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的谴责,教友派、福音派等宗教团体也纷纷批判其反宗教的野蛮性质。18世纪下半叶,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反对奴隶贸易同废除奴隶制度的呼吁汇合在一起,形成波澜壮阔的废奴运动。参加这个运动的人,有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但也有从经济角度出发的。后者认为种植园奴隶频繁暴动和过高的死亡率,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有效地制止奴隶贸易,英国派遣海军在海上巡逻。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又分别同欧洲主要的贩奴国家,如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签署协定,规定对载有奴隶嫌疑船只可以拦截检查,以惩罚从事奴隶贸易的商人。1862年,美国同意签署这份协议。19世纪80年代,美洲输入奴隶最多的古巴、巴西也宣布禁止奴隶贸易和解放奴隶的法令。在1885年柏林会议和1890年布鲁塞尔国际会议上,西方国家又通过了反对奴隶贸易的总决议,这样,长达4个世纪、使非洲遭受无法估量损失的世界性奴隶贸易才逐步被废止。南非人民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在二十世纪90年代彻底埋葬了种族隔离制度,这标志着非洲人民长期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新世纪之初,我们相聚在具有光荣的反对种族主义传统的南非,探讨和制定反对种族主义的战略和措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意义。殖民主义、外国侵略、奴隶贸易和种族隔离制度都是种族主义的典型表现,在历史上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亚洲,无辜百姓深受殖民主义和外国侵略的蹂躏,从太平洋到印度洋,从东南亚到中东,没有一个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能够幸免于难。在非洲,殖民主义的铁蹄几乎践踏了每一寸土地,奴隶贸易以无数非洲人的血泪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土著人纯朴平静的生活,大批印第安人惨遭屠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几乎被剥夺殆尽。反对种族主义然而,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经过亚非拉人民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近百个国家挣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联合国成立后,连续发动向种族主义作斗争的三个十年活动,并于1963年通过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等重要文件,极大地推进了全球范围内反对种族主义的进程。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1956年领导蒙哥马利城黑人成功抵制了当地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行为。1963年8月,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率领20多万名黑人向首都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8月28日,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发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的正义呼声。[1]1960年3月21日,南非德兰士瓦省沙佩维尔镇的非洲人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南非当局推行种族歧视的《通行证法》。通行证法是南非当局颁布的几百项有关种族歧视的法令之一,规定年满16岁以上的非白人必须随身携带通行证,证件不全者随时会遭到逮捕。游行群众遭到南非当局的野蛮镇压,有70多人被枪杀,240多人被打伤,造成了震惊世界的惨案。1966年11月9日,第2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把每年3月21日定为“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这是为了纪念1960年3月21日南非沙佩维尔惨案、反对种族歧视而确定的。涌入北美的移民现状在涌入北美的移民中,非洲人群体是不情愿的。他们当中有50万人是在1619至1808年间被作为奴隶贩运来的。随着美国内战在北方的自由州和南方的奴隶州(其中有11个已脱离联邦)之间的爆发,结束奴隶制的进程于1861年4月开始。1863年1月1日,战争进行了一半,亚伯拉罕·林肯总统颁布了《解放宣言》,宣布在那些已脱离联邦的州中取消奴隶制。随着1865年《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的通过,奴隶制在整个美国被取消。但是,即使是在奴隶制结束后,美国黑人也仍为种族隔离和低水平教育所阻碍。为了寻找机会,美籍非洲人掀起了一个国内移民浪潮,即从南方的农村迁移到北方的城市。但许多城市的黑人却无法找到工作;根据法律和习俗,他们必须与白人分开居住,生活在被称为贫民区的破败街区内。2002年,白人家庭净资产是8.8万美元,是拉美裔家庭的11倍,接近非裔家庭的15倍。据统计,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黑人人数是白人的3倍。黑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白人少6岁。美国的少数民族受到就业和职业歧视。2003年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收到有关工作场所种族偏见方面的指控29000件。美国劳工部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2004年11月,黑人的失业率为10.8%,白人是4.7%,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来自于至少38个国家的未成年人从事着奴隶性劳动。在美国无力负担医疗保险的4500万人中,700万是非洲裔美国人,占美国非洲裔人口总数的近五分之一,这个比例比白人高77%。[2]根据《2005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显示,在美国的司法、医疗、就业和职业等领域,存在着种族歧视现象,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处于美国社会的底层。 2005年1月28日,一群来自亚洲的青年在美国纽约参加反对当地电台播放“海啸之歌”的抗议活动,数百名亚裔人士、部分纽约州议员、纽约市议员聚集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狂热97”广播电台所在地,强烈抗议该台在前一周连续4天播放侮辱海啸灾难遇难者并带有种族歧视内容的“海啸之歌”,要求结束“早晨的琼斯小姐”广播节目并呼吁联邦政府对该电台进行制裁。 [2]美国种族偏见和偏执造成社会矛盾激化,仇恨犯罪增加。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4年11月22日公布的对16%的执法单位有关报告的统计,2003年美国发生的总共7489件仇恨犯罪案中,有3844件与族裔仇恨有关。《洛杉矶时报》2004年5月3日报道,受“9·11”事件及伊拉克战争影响,2003年,全美共发生针对穆斯林的仇恨事件1019起,同比增长69%。加州针对穆斯林的仇恨事件共221起,同比增长近3倍。美国司法领域种族歧视司空见惯,既然白人歧视黑人,同时也有歧视白人的逆向歧视。
1234大兄弟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仅有大量来自西方的白种人,还有着不计其数的拉丁裔、亚裔和非洲裔。而对美国黑人的了解想必很多朋友都是来源于NBA,在NBA打球的很多都是黑人,他们灵活的动作,炫酷的球技都让人过目不忘。还有很多黑人从实演艺、音乐等,总之美国黑人是很有才的群体,那么美国黑人和非洲黑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美国黑人
其实他们的联系主要是在血缘上,毕竟美国黑人都是从非洲被掠夺过去的,他们的祖先生活在16到19世纪的西非、安哥拉、刚果等地,那时的黑人被欧洲人大量贩卖到美洲去做苦工,其中多半的人被卖到美国。
这些人飘洋过海非常凄惨,很多非洲女性在船上就被迫怀孕,到岸后生下了很多混血儿,因此美国黑人和非洲黑人有着直接的血缘联系,即便迫使她们怀孕的是欧洲白人,但他们和非洲黑人还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美国黑人
在美国生活的过程中黑奴逐渐被解放,原有的黑奴开始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开始和白人、黄种人相爱并结婚生子,所生出的孩子也都成了混血儿。在如今的美国黑人中有16%左右欧罗巴血统,这让美国黑人看上去要比非洲黑人白一些,眼眶更深邃、头骨显得更方一点、身体也更加强壮。
而非洲黑人虽然也身强力壮,但身高要比美国黑人矮,皮肤更黑,头骨更圆。
非洲黑人
同时由于美国黑人和非洲黑人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非洲黑人更接近原始状态,很多部落还处在刀耕火种的生活之中。
美国黑人有相当大的比例接受了文化教育,说英语,懂技术,生活条件要好很多,毕竟美国是当今的超级大国,民众受教育程度较高,而非洲黑人国家整体发展还比较滞后,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