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的燕子
通常研究员用的词是,而不是Researcher(开发人员)Analyst,一般在发改委叫做调研员党委书记有严格的翻译,为Secretary of the Party committee鄙视用电脑翻译骗分的
赵鹏飞1976
研究员和教授平级,都是高级职称。区别在于,一般大学中的研究所或者科研院所中的研究员只是单纯搞研究,没有给学生授课的任务,而教授则不同,既要搞研究也要给学生上课。教授可以兼做研究员,但研究员不一定能当教授。
木易小青争
在中国大陆,在不同性质的研究单位,研究员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中国科学院的职称体系里,研究员是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岗位的一种,他(她)们通常都会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各设置12个等级,研究员岗位设4个等级,分别对应国家通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一级到四级, 对应于教育事业单位的教授一级到教授四级。其中研究员一级应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岗位设3个等级、助理研究员(工程师)岗位设3个等级、研究实习员(助理工程师)岗位设2个等级。在这种场景下,研究员通常翻译为Professor或者Full Professor。在部分大学(如北京大学等),受西方大学影响,设置了Tenure-track 的职位,但职位体系与原有的职称体系在名称和内涵上不对等,考虑到教师在学术工作上的需求,允许助理教授或Tenure Track副教授同时可拥有“研究员”学术头衔,他们通常在六年后接受国内外同行评审,通过后可晋升为Tenured副教授(个别极优秀者可直接晋升为教授),Tenured副教授也可同时拥有“研究员”学术头衔(教授明显不需要“研究员”这个学术头衔)。所以部分学者(助理教授或副教授)会根据自己的学术头衔,自我翻译为Professor。 实际上,在西方, 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Full Professor都可以称为Professor。在部分公司(如IBM研究中心),在博士毕业后即也可获得研究员职位,通常英文翻译为 Research staff member。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者通常称为副研究员,研究员,高级研究员或者主任研究员,通常英文都可以通称为Researcher。在香港、美国或者英国的科研机构中,通常将博士后研究人员,或者不属于Faculty 的科研人员也称为Research Fellow 或者Research Associate。部分人也会将这些称号 翻译为研究员或者副研究员。需要指出的是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也翻译为Research Fellow。与大陆中国科学院体系不同的是,中央研究院通常不培养研究生。高等教育中研究员资格拥有者的通用称谓:研究员(Research Fellow),副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一般翻译成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 ,一般译成“副研究员”,是有一定层次但却并无阶层上下含义的名词,在美国、英国研究机构中也很通用。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国际东西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