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07179
1、拼音:gǎn jué yù xiàn。
2、英文参考:sensory limen;sensory threshold。
3、注解:
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觉阈限用来度量感受性的大小。一种刺激要引起感觉,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量,而且必须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引起感觉。感觉阈限有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之分。绝对阈限是指刚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刺激强度太小不能引起某种感觉,刺激强度太大也会导致某种感觉的消失。
那种刚刚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下阈,或叫刺激阈限(RL)。刚刚导致某种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上阈。差别阈限(DL),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阈限作为一种反应过渡到另一种反应过渡到另一种反应的物理维度上的界限,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在一个过渡区内变化着的,需要经过多次测量才能确定的统计值。在心理物理法的实验中,通常用恰好能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值的均数来表示。
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是:有50%的次数能引起某种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某种感觉的那样一种刺激值;同理,差别阈限则是:有50%的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差别量。
阈限来源
阈限最早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阈限(Liminality)一词源自拉丁文“limen”(英语threshold,意思是极限),指“有间隙性的或者模棱两可的状态”。
阈限首先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又叫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与感受性成反比。
可以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特指人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临界值。绝对感觉阈限测量感觉系统的绝对感受性,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亦称感觉的下绝对阈限;差别感觉阈限测量感觉系统的差别感受性,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变化量,亦称最小可觉差(J.N.D)。
阈限,更是一个重要的人类学概念,著名的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在总结范·盖纳普原创的“通过仪式”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学的“阈限”概念,此后“阈限”一词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
阈限性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社会文化结构向待建立的社会文化结构过渡间的模棱两可的状态或过程,是文化杂合的空间。综合特纳等人的理论,阈限的时空具有模糊性、开放性、非决定性和暂时性的特征,并且具有在不同结构性状态之间转换的功能。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感觉阈限;百度百科-阈限
天壹老师
英语utilization threshold翻译成中文是:“利用率阈值”。
重点词汇:utilization
一、单词音标
二、单词释义
三、近义词
四、短语搭配
五、双语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