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的双子
北京市每年接待海外游客300万人,涉及26个语种,除了英语、日语等大语种外语导游,其它小语种导游简直捉襟见肘,葡萄牙语导游5个,希腊、蒙古、越南、瑞典、阿尔巴尼亚语导游则各只有1个,其它像西班牙语、朝鲜语、俄语、泰语、印尼语的导游也不多。
而在近4000名普通话和地方语导游中,地方语导游也是凤毛麟角,据悉,北京市只有粤语导游100人,闽南语导游11人,客家话和台山话导游各1人。
高级导游的数量也有待提高。在北京目前7000-8000导游中,高级导游只有200多人,中级导游也不过500-600人,其余都是初级导游。旅游管理部门期待高素质导游尽快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导游职业的受宠,报考导游资格证书的人数也是逐年翻番。而报考导游资格证书的人背景差别很大。最小的考生18岁,最大的达73岁,学历最低的是高中,最高的是硕士,行业跨度大,工商各界、研究所、高校、公务员均有人报名,这么多人并不都是为一辈子从事这个职业,有些人持证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空余时间兼职导游,有些只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人生阅历。
外语导游发展前景如何小编就说到这里了,祝愿各位导游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考,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导游的发展前景等相关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熊猫家的小姐
出境领队工作很辛苦,如果想成为领队需要先考取领队证。收入差别很大,外语导游收入比中文导游高,国语导游里专做港澳台同胞的国语导游收入又比一般初级导游强。做好了的那几个业内人都知道,垄断局面在慢慢形成。
近几年旅游业发展飞速,外资旅行社慢慢也在进驻国内,国外游客也开始慢慢看好中国这块地大物博旅游资源丰富的土地,外语导游应该比国语导游前景大好,如果有人脉能有些大单位的客户的话,或者在某个国家有强大客源流量,外语导游可以过上小康以上的生活水准,年纪大了,自己做旅行社或者改行去外企,这都是比较不错的出路。
(一)涉外导游是文化的传播,知识的传递。外国游客出于接触新事物的好奇,经常向涉外导游提出各种问题,很多涉外导游由于知识含量不够,经常会被问得哑口无言。合格地涉外导游,绝不是照本宣科地给游客们背诵一遍关于某一景点的讲解词便告终。
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深度不够。由此可见,涉外导游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情绪和导游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并能把知识讲授给游客,做到寓教于乐,才会使游客在旅行中兴致常存。涉外导游不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美学知识也尤为重要。外语导游要发挥自己的知识储备,将中国的景观和西方文化联系起来,因势利导,
(二)在调查的基础上做好预测工作,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准确的预测有助于从大量的复杂因素中发现市场供求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从而为制定旅游规划、经营策略提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依据。使旅游企业了解旅游市场环境、旅游商品的生命周期、本企业商品的竞争能力及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为企业进一步制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避免盲目性以及由盲目性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三)加强和完善面对游客的信息服务。除了要对需求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信息处理外,加强供给市场的信息服务也不可缺少。从世界旅游发展趋势来看,散客已日益成为国际客源市场的主流,散客对供给市场的信息服务要求甚界上的一些旅游大国都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并互成网络,可以提供旅行、住宿、娱乐、购物等一系列服务。我国各地要尽快建立旅游信息中心并联成全国性网络,为游客提供最佳的信息咨询服务,这样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客源。
(四)推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供给。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外语导游游市场的需求状况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为适应这一发展,我国旅游业必须根据本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供给市场,开展具有特色的专项旅游。 发展外语导游。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劳动岗位,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宣扬优秀文化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还有利于我们同世界加强交流,便于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从而进一步推动过改革。
总之,外语导游的意义十分重大。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民族文化的推崇,更为了世界的和谐。所以我们应大力发展外语导游,提倡发展国际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