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ca0930
中国的现代的牛品种主要有黄牛、水牛、牦牛、犏牛这几种。黄牛:黄牛是中国最常见的一种家牛,也是分布最广、功用最大的牛种。一般分为蒙古牛、华北牛和华南牛三大类型。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用来耕地或拉车,肉供食用,皮可以制革。其在中国的饲养头数在大家畜中或牛类中均居首位,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国。在农区主要作役用,半农半牧区役乳兼用,牧区则乳肉兼用。中国的黄牛大约有25种,排在前五名的有:南阳牛、秦川牛、鲁西牛、延边牛和晋南牛,合称为中国五大良种黄牛。水牛:中国水牛原为国国南部水稻区的重要役畜,绝大多数分布于东南和西南两区,以在淮河以南的水稻产区最多,占全国水牛总数的97.7%。中国水牛均属于沼泽型,体格粗壮,被毛稀疏,多为灰黑色。角粗大而扁,向后方弯曲。皮厚,汗腺极不发达,热时需浸水散热,故名。腿短蹄大,适于水田耕作。中国水牛一般在2岁开始调教,3岁正式使役,4~12岁为使役能力最强的时期,使役期可达12~18岁。其役力、泌乳量和耐粗性都比黄牛高。苏北的海子水牛、上海水牛、湖南的滨湖水牛、四川德昌水牛、云南德宏水牛为优良品种。水牛角可入中药。牦牛:牦牛是青藏高寒草原上的特有牛种。其身体大小似黄牛,胸深而阔,肩峰高,腰背微凹,前肢明显较后肢粗壮.最大的特点是周身满被长毛,特别是肚子两边及胸、臀部的毛更长,几乎垂到地面。毛色多黑、深褐色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牦牛是藏区重要的运输工具,藏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牦牛乳颜色略黄,含脂率高(平均在6%以上),适于制酥油及各种奶制品。藏民的主食糌粑,就是用牦牛奶混入青稞粉制成的。此外牦牛肉可食,毛可制披衣、帐篷和绳索,绒可制毡。犏牛:犏牛是牦牛和黄牛交配所生的第一代杂种,仅分布于青藏高原的某些地区。其兼具牦牛耐劳和黄牛易驯的优点。外貌极似黄牛,也像牦牛,毛的长度及密度介于两者之间,但体格较两者都要壮,其役用价值和产乳量较牦牛高。犏牛属于远缘繁殖的种间杂交种,一般没有生育能力。
yiliudewendu
牦的读音是máo。
牦牛(学名:Bos mutus或Bos grunniens,英文名称:wild yak),属于哺乳纲、真兽亚纲、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牛亚科动物,是以中国青藏高原为中心,及其毗邻高山、亚高山高寒地区的特有珍稀牛种之一,草食性反刍家畜。牦牛能适应高寒气候,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除人类外)哺乳动物,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
生活习性
牦牛能适应海拔3200~4800米,大气压68420.85~55435.28Pa,氧分压14505.43~11679.01Pa,含氧量14.9%~11.44%的生态环境。其胸廓发达,心肺发育指数大,借以保护胸、腹内脏器官、外生殖器官、乳房及各关节,以防受冻。据测定,在海拔3800米的草甸草场上日放牧9.5h,牦牛日采食鲜草27.86±1.42kg。
Alex@美食
01 mao 牦 [mao],一种牛,身体两旁和四肢外侧有长毛,尾毛很长。我国西藏出产,当地人民用来拉犁和驮运货物。肉和乳都可供食用。全身有长毛,腿短。 牦牛[mao niu] (学名:Bos mutus或Bos grunniens,英文名称:wild yak),属于哺乳纲、真兽亚纲、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牛亚科动物。牦,一种牛,身体两旁和四肢外侧有长毛,尾毛很长。我国西藏出产,当地人民用来拉犁和驮运货物。肉和乳都可供食用。全身有长毛,腿短。牦牛叫声像猪鸣,所以又称猪声牛。西方国家因其主产于中国青藏高原藏族地区,也称西藏牛。牦牛尾如马尾,所以又名马尾牛。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高原运输工具,为当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是青藏高原牧民的重要生活和经济来源,也是当地畜牧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种。牦牛作为一种“全能”家畜,在遗传上是一个极为宝贵的基因库,对人类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全世界现有牦牛近1600万头,其中中国有1500余万头,是世界上拥有牦牛数量和品种类群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5%以上,占中国牛只总数的1/6。原始牦牛在距今三百多万年前的更新世生存,广布于欧亚大陆东北部。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而南移至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并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下来,演化为现代牦牛。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