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huihui
虽然语言迟缓并不属于自闭症的核心诊断标准,但是“沟通障碍”却是自闭症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 沟通包含但不仅限于口头语言上的交流,对于还没有语言的孩子来说,肢体语言、非言语动作都可以替代语言来进行沟通。 大部分自闭症孩子的语言发展在每个阶段都很缓慢,且有较大障碍,尤其是在主动表达阶段。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自闭症孩子虽然有口头语言,但是并没有什么含义,很多时候家长也会反应说孩子喜欢说“火星语”。 这就表明ta这种语言还不具备功能性,在语言这种沟通工具的使用以及语言的清晰度、语速的控制、连词组句等都存在较大问题。 自闭症孩子的语言障碍 01. 语言发展迟缓 有些程度好一些的孩子偶尔会有语言,可以说出简单的单字,但不能连成句。或者重复性语言过多,一句话中多数词汇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所谓的“火星语”。 02. 不能在恰当的情景说恰当的话 有些孩子虽然能认识字词,但是他们经常会说出不匹配当时情景的、不相关的话。比如,别的小朋友都在讨论动画片,自闭症的孩子可能会突然开始背唐诗、背书等等。所以这种也不能算是功能性的语言。 03. 沟通能力有明显障碍 04. 无双向交流 最常见的表现是别人叫他时没有反应、没有眼神对视、不理会别人,总是自己独自玩耍。不能参与其他小朋友的集体 游戏 或者合作 游戏 。 05. 言语功能有明显异常 自闭症孩子在说话的音量、语速、节奏及音调上都多少有些问题。经常出现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慢、没有音调声音平平等问题,还经常会省略词语。如说“我要去超市买东西。”这句话,他们经常会说成“超市,买。”而且经常说不清楚。说话的时候,丹田不发力,嘴型不经常变化,气息很弱,所以听起来会含糊不清。 06. 人称代词混淆 自闭症的孩子难以理解抽象概念,尤其是“你”、“我”、“他”这样的人称代词容易混淆不清。比如对孩子说:“你叫什么名字”,他有可能会说“你叫淘淘”,或者直接跟着仿说。 而沟通能力是 社会 交往以及人际交往中最基础的技能,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适龄阶段没有发展相应的沟通能力,那么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孩子将来上幼儿园以及小学的学习生活。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进行语言方面的相关训练,今天就给你介绍6种最适合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训练的方法: 自闭症语言训练方法 模仿孩子 家长在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的时候可以先试着模仿孩子的声音和行为。这样可以鼓励他发声,或者“跟我们做一样的”并且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提高自身的模仿能力。 但我们模仿的行为必须是正向的,也就是说当孩子在一旁玩积木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在他旁边跟着他做。但是我们不能模仿孩子乱扔或者推倒积木的行为。 简化语言 简化我们的口头语言能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意思,同时也有利于孩子模仿简单的句子。 比如孩子在玩球,我们不能说“哇,妈妈跟你一起玩球好不好,多好玩呀!”自闭症的孩子无法一下子理解这样的长句子,我们就需要尽量简化我们的言语,可以说:拍一拍球,滚一滚球。 如果孩子已经可以正确使用单词,那我们可以在句子中增加一些词组和他交流。 通常来说,家长使用的词组应该比你的孩子多一个单词。 不断对孩子说话 我们需要不断地用人说话的声音来当做孩子的一种刺激物,培养语言环境以及说话的语调和语感。 这个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主要目的不是让他此刻就理解语言的意思,让他熟悉亲人的声音之后,更容易引导语言的发生。 增加肢体互动 在训练孩子语言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身体或者肢体上的互动。 家长可以用手或轻软物体扫过儿童的手心、脚心、颈部、掖下等部位,最好是能让孩子笑出来,并同时引导孩子说“好痒”。 最直观的能记住词汇的方法,就是去感受。 音乐兴趣辅助 许多自闭症的孩子对音乐都有一定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动机来进行训练。 但是我们要注意,让孩子主动参与音乐 游戏 中去体验和表达,只是被动的聆听无法起到作用。 辅助语言训练要选择节奏鲜明的歌谣。自闭症儿童的视觉接收能力优于听觉,因而,训练中光有音乐是不够的,最好是有相应的动画,这样能增强孩子对语言的理解。 家长要充分利用孩子好动的特点,在他们听音乐的时候,教他们用拍手、跺脚、数数等方式参与音乐活动。 孩子在身体动作中感受音乐时,家长可以选取歌词中最短小、音乐意味最浓、节奏感最强的字和词来激发他们仿说,或者教他们唱,会取得良好效果。 情景激发需求 及时强化 家长在家庭中要为孩子创设各种情境,来增强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兴趣。 例如,淘淘想喝水时,妈妈就可以举起水杯教他说“我要喝水。”放学时,老师挡在学校门口,教他说“我要回家。” 同时,记得要及时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并奖励他爱吃的食品或者活动进行强化。刚开始的时候,淘淘可能还需要借助于老师的口头提示。 但一段时间之后,提示的程度和次数就慢慢少了。两周后再出现相同情境时,淘淘就能自动表达“喝水”或“回家”的需求了。 写在最后 家长们不要急于让孩子直接开口说话,我们首先需要培养好一些最基础的技能,比如孩子的嘴型模仿能力,气息控制能力,最重要的是调动他们想要开口说话的“动机”。 时常创建场景,激发孩子想要表达自己 需求的欲望,再慢 慢引导孩子用正确的肢体动作或者口头语言来表达。
电锯小天王
(一)注重环境优化,创设融合性保教的大环境:在融合性保教的大环境中包含了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创设。1、物理环境:物理环境的创设中包含了个别训练和集体环境的创设两大方面。(1)个别训练:对自闭症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训练方式。在一日活动中,个别训练与集体教学是相互融合的,每天都要保证一段时间进行个别训练。因为自闭症幼儿的能力和需要的差异也很大,只有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提供难度不同的教学材料,才能真正地使孩子有所得。A、创设专门的个别训练室:训练室中配置一些个别训练的材料,并分割成易、中、难三个不同的层次,如图文配对连接、图卡字卡等。B、确立个别训练计划:确立孩子当前最需要训练的内容,达到的目标。如针对孩子发音不准,说话含糊,存在构音困难,在个别训练时,我们让幼儿进行发音训练,听清发音,仔细观察发音时的口型和舌位,然后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口型和舌位,反复练习,体会发音要领,掌握发音方法。而且还对他制定了分阶段的、详细的训练计划:如第一阶段模仿声母、韵母和音节的发音;第二阶段模仿生字的发音,如饭饭、手手等;第三阶段模仿单词的发音,如吃饭、洗手等;第四阶段模仿老师说一句完整的话,学习简单的句子,如“我在吃饭”、“我要喝水”等。(2)集体环境的创设:A、户外活动:带领孩子参与到户外各类活动中,创设和普通孩子一起活动的机会。自闭症幼儿的动作能力特强,他们的运动量也很大,很喜欢到操场上玩大型运动器械,我们就每周安排两次与普通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在活动中鼓励普通孩子与他们交流。老师也有意识地引导自闭症幼儿与普通孩子一起交流,让他们跟着普通孩子一起学习排队,玩跷跷板,并学念简单的儿歌。(念跷跷板的儿歌)B、统合训练室:自闭症幼儿都存在着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创建统合训练室,运用器械对他们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帮助孩子趋于稳定和平衡,为语言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2、 人际环境:人际环境中包含了两大依恋:师生依恋和同伴依恋(既同伴支持)。同时创设各类游戏环境也是人际环境的一部分。(1)师生依恋:师生依恋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基础。它包含了接纳、身体接触、情感支持三方面内容。A、接纳:自闭症幼儿由于身心的特点,情感极不稳定,不易接近周围的人,对情感的体验也不深刻。要想对其进行教育干预,双方的相互接纳是前提,要让他们在内心里接纳老师,信任老师,只有这样才会在以后的训练中顺利听从指令,接受训练。敏敏是个B、身体接触:自闭症幼儿他们不喜欢身体的接触,而身体的接触是建立情感的基础,是进行语言训练的第一步。恺恺是一个自闭症幼儿,喜欢一个人玩耍,眼睛不愿与老师对视,不喜欢别人碰他。为了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老师要想尽甜言蜜语,为孩子准备他喜欢的食品和玩具,并适当的满足他的某些需要,在孩子被吸引住的一刹那,老师可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再顺势把他搂在怀中,表示老师是多么的喜欢他。这时,孩子一般都会愿意与你接触,也不会有太激动的情绪。因为他知道,老师不会伤害他,老师是喜欢他的。C、情感支持:情感的支持将使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它也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a鼓励: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运用最多的策略是鼓励。能力再弱的孩子也有他的“闪光点”,从发现他们的优点入手,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不断强化其积极向上的认同心理,不放过一个微小的动作,只要是行为意义积极的,都可用“做得好”、“你真行”、“你真棒”等语言进行鼓励。b创设成功的机会:对于语言发展特别迟滞的孩子,适当降低标准,使孩子有成功的机会,这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会使孩子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当孩子获得点滴进步时,则可适当地夸大孩子的进步,因为孩子能有进步,对他来说是不容易的,老师的夸奖“进步真大”能调动孩子心理中的积极因素,使孩子期望自己能有更大的进步。(2) 同伴依恋(即同伴支持):自闭症幼儿入园后接触最为频繁的对象是他们的同龄伙伴,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语言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更胜于老师的教育。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有利于孩子交往的客观环境,为他们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它包含了与正常儿童的游戏、正常儿童的示范等内容。A、与正常儿童的共同游戏:由于自闭症幼儿人数不多,在集体活动中缺少气氛,所以每周安排自闭症幼儿和正常孩子一起活动。如每周一次的角色游戏、体育活动、学习活动,每月共同进行一次的主题活动……在共同的游戏中,正常孩子的积极热情会感染他们,充分的调动起他们学习积极性。如为了提高自闭症幼儿自我认知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男”、“女”的区别,老师请来了普通班级中的两位男孩和女孩,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区分“男孩”、“女孩”的不同。B、正常儿童的示范:示范是对自闭症幼儿进行语言训练的又一策略,而正常孩子的示范又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在辨别“男孩”、“女孩”的活动中,老师先问正常孩子:“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为什么?”在孩子正确地示范说出后再引导自闭症幼儿说说,这时他们能积极地模仿着,也乐意地学着说话。(3)创设各类游戏环境:创设角色游戏、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的环境,为自闭症幼儿提供语言学习的机会。A、角色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为了引导自闭症幼儿玩角色游戏,老师经常带他们到普通班级参与角色游戏。当孩子们跨入普通班级门口时,老师首先提醒他们与班级老师打招呼:“老师早”、“老师好”等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模仿其他小朋友扮演喜欢的角色,如医生、超市的营业员等。为了使游戏进行下去,角色与角色之间要发生联系,而自闭症幼儿又没有能力去联系、沟通,这时,老师要鼓励普通孩子去与他们沟通,向他们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老师的提示下C、区域活动:每天的区域活动也是自闭症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为在活动中,孩子们能依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选择内容。在活动中可采取大带小的形式,即中大班的孩子带领自闭症幼儿一起参与活动,相互之间要沟通,哥哥姐姐要问弟弟妹妹玩什么,还要教他们学说玩具的名称,如“娃娃”、“积木”、“皮球”等,让这些孩子即玩得开心,又从中得到了练习说话的机会。(二)训练策略:策略一:用游戏法提高自闭症幼儿接受性语言能力,学习听懂指令并能执行。对自闭症幼儿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从听懂话、理解别人的语言开始。游戏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可以为其创设一定的交流情境,激发其说话的愿望。活动1:小鸟飞为了让幼儿理解词“飞”,“大风”“快”“慢”等词或词组。老师就设计了游戏“小鸟飞”:鸟妈妈带领小鸟们张开翅膀飞呀飞,大风来了飞得慢些,老鹰来了飞得快些。小鸟们边跟鸟妈妈飞边说:“小鸟飞呀飞,小鸟飞呀飞……。”训练初期,他们不太愿意配合,老师可手把手地带领他们一起飞,还请普通班的幼儿一起参与,在一种非常融洽的气氛中鼓励、引导幼儿跟着一起游戏。活动2:击鼓找物老师用小棒击鼓,让孩子围着圆桌顺着一个方向走动,鼓声一停,则让孩子停下,并按老师的指令去找物。如“把皮球拿过来”、“把球给我”等。因为孩子对敲鼓很感兴趣,老师就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当孩子拿对了就抱抱他,或者向他微笑表示表扬,最后让他敲一下鼓,然后再进行游戏。活动3:小动物找朋友为了训练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可通过《小动物找朋友》这游戏进行练习。游戏开始时让孩子藏在椅子背后,老师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然后叫一小朋友的名字,如:“喵喵喵,***,在那里?”要求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能说:“到”或者伸出头来。如果孩子没有反应,老师则走到椅子背后给予再次的重复,如果孩子能说出“到”或伸出头时,老师就表示:“你真棒,小猫和你做朋友!”游戏初始阶段,可以两个老师配合或和家长一起对他们进行训练。策略二:用游戏法提高自闭症幼儿的模仿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及他我的认知;指导幼儿能用请求语和老师交谈。对自闭症幼儿来说,他们的一切学习就是模仿。而且他们善于模仿,模仿能力比较强。老师为他们创设游戏的环境,让他们在特定的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学习模仿动作,在做做玩玩的中从而习得模仿性语言,形成语言定势,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A、模仿动作: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通过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模仿指认五官。如老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眼睛。”让孩子也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眼睛”学说简单句。在多次模仿的基础上,孩子就能自己指出五官,并能模仿说简单句了。老师还可用歌曲《五官歌》让幼儿来学说名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B、模仿语言:游戏《我会说》老师创设游戏的情景:一个小朋友(由中班幼儿扮演)在看书,忽然,他大声地说:老师我要喝水。然后反复说几次,老师引导自闭症幼儿模仿,用此办法还可模仿说:我要玩------等等。另外《传话游戏》也是孩子模仿老师语言的一个很好的游戏。策略三:用游戏法提高自闭症幼儿的游戏能力,从而促进其应答性语言的发展。孩子游戏行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言的发展。在孩子的游戏中,老师以游戏的口吻介入孩子的游戏,进行指导和点拨,在提高孩子游戏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如在《娃娃家》游戏中,老师带领他们学做小客人,这时大班孩子会热情的招待他们,老师可在一旁提示孩子,鼓励他们学说道谢的话。开始孩子对于老师的提问会没有任何反应,大约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能跟着说,这时,老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再过一段时间,只要得到暗示他们就能自己说:谢谢。接着,老师可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如:鼓励幼儿主动去请求别人帮助。随着游戏的深入进行,孩子的游戏能力逐渐提高,他也想用语言来交流,当老师的提问时,孩子也愿意回答你。坚持一段时间,孩子的游戏水平会逐渐提高,同时说话的兴趣也同样会提高。经过一年时间的对自闭症幼儿语言训练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1、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1)接受性语言的发展:通过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大大提高了。原来孩子对老师的语言不能理解,毫无反应,现在逐步地从单纯性的语言发展到连续性的语言了。如听到自己的名字会说“到”或举手示意,对老师的“把门关上”、“坐到椅子上”等单纯性指令能马上去执行;对于“把门关上,把皮球拿过来”等连续性指令孩子也能乐意地去执行。(2) 回声性语言的减少:自闭症幼儿具有回声性语言的特点。训练前,他们的语言基本上都是回声性的,如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通常是:“什么名字?”问:“你几岁了?”回答是:“几岁了?”通过一年的训练,孩子的这种回声性的语言大大减少了,说明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提高了。2、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人称代词的使用不在混淆了:以往孩子不能正确地区分“你、我、他”等人称代词,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混淆。如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是:“你叫***。”问:“今天谁来接你回家?”回答是:“爸爸接你回家。”通过训练,孩子现在能正确地区分“你、我、他”等人称代词了。(2) 能正确的区分所属的概念:训练前孩子说:“喝水。”经过训练以后则会说:“我要喝水。”或“***要喝水。”以前说:“***,汽车。”现在会说:“***要玩小汽车。”或“我要玩小汽车。”训练前说:“不要了。”并把手中的玩具给旁边的同伴,现在会说:“我不要积木了,给浩浩(旁边同伴的名字)玩。”(3) 能初步和同伴进行交往:随着孩子理解性语言的提高,他们表达自己意愿的要求也有提高。在游戏等活动中,他们也愿意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活动,能在老师的提醒下,尝试着用礼貌用语和别人交往。如会说:“谢谢”、“早上好”等。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