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ruojing
孩子两岁的时候,我给儿子买了几本原版英文绘本,兴致勃勃的想要给孩子进行英文启蒙。不过很快受到了打击,我既然听不懂给几岁孩子英文书。为了不让孩子重蹈覆辙,我开始反思自己这么多年学英语的方法,学习其他人的成功经验,不断总结反思。在陪孩子学习英文过程中,我最大的心得体会是,“听”对英文学习实在是太重要了。
一、英文学习,需从听入手:英语学习,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不过在实际中我发现,很多成年人想要提高英文,仍从阅读入手。很多刚开始学习英文的孩子,也跨过听这个阶段,直接让孩子跟读,背诵。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母语从来不存在听力问题,为什么学习英语却成了最严重的问题了呢。根本原因在于:学习母语是从耳朵“输入”,学习英语则是从眼睛“输入”,这也是造成哑巴英语的原因。
二、听力材料选择有讲究:当年大学毕业后,想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四处寻找资料。很多人推荐的是voa,新概念,英语九百句这类。坚持几天以后,终因太枯燥而放弃。现在网络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任何一个年龄段,任何方面的资源都可以找到。在选择听力资料时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有趣的资料,再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资料,很容易坚持下去。
三、长期坚持。任何好的方法想要取得效果都不开时间的积累。英语学习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无所收获。但若能静下心来,每天持续学习,坚持一年都会有很大惊喜。
李小墨Lena
借鉴一下他人的英语学习经验来回答吧~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一本书是《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我昨天刚刚看完。这种非专业中文书看得很快,3个小时足够。大家可以利用周末半天时间翻阅。个人感觉这本书干货不多,主要就是在讲个人奋斗历程。想通过这本书的方法学习英语的同学很可能没什么收获,因为一开始我也是抱着这种想法的。作者2009年已经到了美国读研,我们现在已经2017年了,很多书籍、方法都不适用了。但是,书中非常可取的一点就是,作者本人从小学到大学都很普通,是我们场说的averageone,但是通过自己努力学习英语,最终申请到了WUSTL,攻读社会学,这个专业全美排名第一。因此,这本书带给人的最大收获就是:如何从普通人变成出色的人。看完感觉很励志,恨不得立马抱起书就开始读,拿起单词就开始背。坚持下去就是最好的。所以,加入周末共读吧~我们一起读书~寒假过后,你会发现收获满满~要不要看看坚持的力量?本期电子书密码:hv38
奔跑的窝妞妞
我是英语老师KK,已经带过很多学员。通过自己学英语的感悟以及和学员们的沟通交流,分享三个心得体会。
1. 不要脱离生活学英语
英语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学英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和别人顺畅的沟通交流。因此,英语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时不能脱离生活。比如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上学到的经典打招呼用语:"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这么说。而且,这句话在生活中,也不是我很好,而是我不怎么好。所以,要想和别人愉快的说话,就要研究外国人在生活中真正会说哪些话,比如我们可以观看贴近生活的美剧:《摩登家庭》、《绝望主妇》等。
2. 输入重要,输出更重要
很多人提到学英语,第一个反应是背,背单词,背句子。并不是背东西不好,而是只背不用是学不会英语的,因为会用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相对于输入而言,输出更重要。就像没有一个孩子学说话,是靠往脑子里不停得塞东西,而不运用,都是要不停的模仿,不停的说,多运用多输出,记住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了。
3. 抓住一点去努力
我有很多学员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音准、音调、流利度、语法等等都想一把抓,结果把自己搞的很疲惫,过了几天就放弃了。切记:面面俱到 = 精力分散,如果什么都想做成,往往什么都做不成。就像旅行一样,我们每次都只能去一个地方。因为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顾此失彼是常态。比如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就把音标学好,每天学几个音标读法,这样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正反馈,会积极地促进自己走的更远。
更多知识请关注公众号:KK英语大爆炸(id:kkenglish2015)
A-水灵儿^O^
记忆中最早接触英语这门课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那时我们的小学刚刚从三年级普及英语教学。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当时的我对英语能够说是一窍不通,只记得小学的课本上有很多的图片,教师布置作业就是把图片画出来,然后写上它的英文单词。
例如:床(bed)、伞(umbrella)、鞋(shoots)、铅笔(pencil)之类,都是一些很基础的单词。那时的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倒是每次教师用录音机放磁带的时候,我很喜欢,也不明白为什么。就是喜欢读,喜欢模仿磁带里的发音。能够说,小学的我除了读,我什么都不会。
上了初中,英语被当做三大主课之一。恰好的我的班主任也是英语教师。无形之中,英语变得重要起来。虽说也是从abc教起,但我刚开始的英语成绩却也平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初一下学期开始努力,每一天往教师办公室跑,向她请教。
课上我也用心主动发言,为此还得到了她的表扬。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觉得我找到了英语的“门”,觉得豁然开朗了。这也成为我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随之而来的,是成绩的一天天提高。在成绩的刺激下,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这门课。当然,付出是有回报的,我收获了接近满分的中考英语成绩。
扩展资料:
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单词和语法规则,而是在课堂上我们要参与。在上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积极的参与,对话,讨论发言要敢于开口,不怕出错,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更不要放弃每一次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不会说的也要勇敢的去说。其实学习英语主要是胆子大,脸皮厚。因为英语只有说出来才知道自己学到哪里,自己的发音是什么样子的?
有情感的朗读和背诵课文(句子和短文)英语知识点比较多,需要大量的记忆。如果你不及时的复习,就很容易忘记其中的一些语法。所以。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定要经常复习,要合理的安排复习的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复习之前学过的比较早一些的知识点。
cloverEcho
作为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一直学到大学毕业,工作后还继续从事英语教育的人来说,对于学英语有颇多的感受。
1大学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应付考试,没有真正学会运用语言。
特别是初中和高中,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从来没有去看过一本小说,也没有热爱过英语,只是知道自己要考试,所以必须要学。
以高中为例,其实,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把所有的语法点全部学完了,做题的时候都会,然而要说为什么的时候,还会有蜜汁自信说“语感”。其实所谓的“语感”不过是自己一知半解的另一种说法。因为不懂,所以才解释不了。
2学习知识,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老师所教内容
老师教的不一定是对的,然而自己却没有思考。
读高中时候,老师讲最多的就是非谓语动词了,老师常常说v-ing修饰物,v-ed修饰人。其实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但是自己也不动脑就完全接受了,现在想想,其实非常容易就可以推翻老师的讲法。
比如发展中国家是developing country,发达国家是developed country。两个都是形容物的,没有形容人。自己经常看到这两个词语,但是却没有进行思考,导致错误的知识点一直在脑海中。
3学了那么久,还是不会写
小学的英语忽略不计,从初中到高中,学了6年,到了大学写作文,依然觉得不会写英语。一提笔就语法错误,诶,自己高中时候不是还做文章改错题么?为什么到了自己写作仍然可以语法错误满篇?
因为高中并没有教你如何写作文,只教会了你如何应付高考。所谓高考作文也是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的,比如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背一下,就可以去考试了。
所以,总体的感受是,学了很多年英语仍然不会用,直到大学,开始看英文小说,才觉得,原来英语这么美!
所以,作为语言本质就是用来交流的,所以应当学会运用英语,把英语渗透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这样才能体会学英语的乐趣,而不是为了考试学英语。
jessica8918
英语作文日常交流的语言之一,很多是时候很用到英语,下面就和我一起谈谈学英语的收获和感受吧,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个学了这么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我的感想还是很多的,主要从下面两部分来谈。一是我学习英语的经历,二我学习英语的经验及方法。
记忆中最早接触英语这门课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那时我们的小学刚刚从三年级普及英语教学。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当时的我对英语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只记得小学的课本上有很多的图片,老师布置作业就是把图片画出来,然后写上它的英文单词。例如:床(bed)、伞(umbrella)、鞋(shoots)、铅笔(pencil)之类,都是一些很基础的单词。那时的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倒是每次老师用录音机放磁带的时候,我很喜欢,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读,喜欢模仿磁带里的发音。可以说,小学的我除了读,我什么都不会。
上了初中,英语被当做三大主课之一。恰好的我的班主任也是英语老师。无形之中,英语变得重要起来。虽说也是从abc教起,但我刚开始的英语成绩却也平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初一下学期开始努力,每天往老师办公室跑,向她请教。课上我也积极主动发言,为此还得到了她的表扬。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觉得我找到了英语的“门”,觉得豁然开朗了。这也成为我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随之而来的,是成绩的一天天提高。在成绩的刺激下,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这门课。当然,付出是有回报的,我收获了接近满分的中考英语成绩。
这种对英语的喜爱也一直延续到了高中。刚进高中时的第一堂英语课令我印象极深。英语老师讲完课文之后,让我们retell(复述)课文的大概内容。随后一片沉默。当时觉得英语成绩还不错的我积极地举起了手,向老师讲述了这个故事。我们用英语对着话,好像全班只有我们两个在交谈。随后,老师和全班同学为我鼓了掌。也正因为如此,我顺理成章地当上了英语课代表。从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渐渐地把英语当做了我驾轻就熟的科目,就不那么认真地去学了,有些浮躁。不久我就得到了教训,一直引以为傲的英语成绩跌落下来。这让我认识到,脚踏实地地学习是多么重要。从那以后,我又恢复了以前学英语激情与努力并存的学习状态。
首先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学英语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这可能是老生常谈了,但确实是我学习英语的体会。但就是这说起来如此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却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正所谓大道至简,其实学习需要的只是简单的道理,比如说上课要认真听讲,有问题要及时问老师等等。我认为只要把这些最基本的事做好,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应该说,我的英语成绩在班上算不上突出,三模的时候还只考了120分左右。因此,我觉得值得一说的是高考前的复习。大家都知道,英语中的短语、特殊句型之类的很容易遗忘,如果说在高一高二还可以通过多看多背来记忆,那在时间相对紧张的高三复习阶段,再靠多花时间是很不现实的。所以必须要靠科学的方法来记忆。我的建议是每天晚自习时将今天记的笔记或讲义看一遍,特别是记的重点及做错的题目。到周末时将这一周英语内容认真看一看。我认为这样的记忆效果较好。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不同的方法必定蕴含相似的道理。说到学习方法,有一点需要同学们注意,到了高三最后时候,自己的学习可能会受他人影响,特别是当自己成绩没有明显提高时,会受到那些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同学的影响,模仿甚至照搬他们的方法。这一点是不行的,必须要坚持自己的方法,即使有改进,也必须在原有的学习方法基础上改进,切不可伤筋动骨地另搞一套。
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要坚持每天的阅读训练,这一点很重要。一是可以让自己习惯看长篇的英语短文,提高阅读速度;二是可以积累生词,这对今后的阅读很有好处,三是能提升自己的英语语感。拥有好的语感对答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说单选、完形,总会碰到自己不熟悉的,这时候语感就会起很大作用。
最后一点,就是考试时的状态。比起其他学科,英语考试时的状态显得更加重要。我的经验是考试时保持心静如水的状态,特别是做听力时,既不能太过紧张,也不能太放松,听力做得好差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答题。
以上就是我对英语学习的一些想法,一家之言而已。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大家自己去思考,去感悟。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