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8

哟西小得瑟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之家创始人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空想城城主

已采纳

如今失败的婚姻让他变得心灰意冷,他进入了少林寺败在了方丈主持的名下,成为了一个和尚。

英语之家创始人

154 评论(12)

小不点儿淘气

在离婚之后,他也改变了自己家暴的坏行为。之后依然在经营着疯狂英语。最后与前妻复合了。

305 评论(15)

土豆泥nice

李阳,大家应该都认识吧,李阳其实被人们称为是英语教父,他是疯狂英语的一个创始人。前几年的时候,李阳的疯狂英语受到了很多人的追崇,不过在前几年,人们才知道李阳背后的一个人性。2011年的时候,李阳被曝是个施暴者,当时他的美国妻子直接将李阳告上了法庭,并且想要瓜分李阳的财产。施暴者这一角色出现,让李阳的名声逐渐跌落,也受到了万人的批评,而如今距离施暴事件已经过去了几年,李阳现状如何了呢?

一、李阳的成长

李阳是1969年出生于常州的一个普通小孩,他们的家庭也非常的简单朴素。当时那个年代的大人都在用尽自己的心血,去建设新中国,建设祖国。因此李阳从小都是跟着奶奶爷爷长大,缺少了父母的疼爱,李阳非常的羡慕别的爸爸妈妈能够陪在自己孩子的身边,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父母永远都不会出现。

久而久之,李阳成了一个自卑而孤独的人,但是他将这种自卑和孤独深深地埋在心里,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知道。在李阳刚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人们往往觉得李阳是一个自信的人,所以无法想象这种人后来会有施暴的状况。

二、李阳的人生巅峰

李阳在自己的一个实践中意识到,大喊大叫的学习方式能够让自己提升。因此李阳也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认为英语给他了很多的希望。从那个时候开始,李阳的疯狂英语就此诞生,疯狂英语的口号是,想要让3亿的人都讲一个流利的英语。所以这一口号也得到了很多英语爱好者的推崇,2008年时,李阳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最巅峰时期。当时他的疯狂英语成为了奥运会培训的一个供应商,李阳需要对150万的志愿者进行英语培训,因此他也被成为中国“英语教父”。在舞台上,李阳成为了一个自信,幽默的人,他认为英语能够带给别人希望,而在这个期间,他也遇到了自己的妻子。

三、李昂的婚姻家庭

1999年的时候,Kim来到中国,当时遇到李阳,非常的钦佩他,因为觉得他在工作的时候非常的迷人,所以2005年的时候,李阳与Kim2人在美国结婚,婚后两人的生活非常的甜蜜,他们两个既是伙伴又是亲人的关系,同时婚后还生育了三个女儿,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顺利,在结婚六年之后,居然爆出了李阳家暴的消息。其实在婚姻这么多年期间,李阳一直都有对Kim进行施暴,但是每次施暴之后,他都会承认错误,所以Kim经常下一刻就会原谅他。最后,Kim才忍受不住,将李阳告上了法庭。李阳最终被法院判定为家暴者,离婚后孩子也归女方抚养。

而如今李阳怎么样了呢?李阳在法院面前并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离婚后的李阳退出了疯狂英语的管理层,还担任了疯狂英语的幕后。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两人最后居然还复婚了,或许Kim是想要让自己的女儿有个完整的家庭吧,无论是怎么样,都希望家暴这一行为不再出现。

282 评论(15)

落跑蚂蚁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俞敏洪的个人简介

俞敏洪,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民盟成员。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大学学历。1985年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哈尔滨、襄樊、太原、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的十八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业务涵盖教育研发、图书杂志出版、在线教育、教学软件开发、文书写作、留学咨询等多个领域。

俞敏洪创业故事

新东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北京时间9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于20.88美元。新东方董事长、持有公司31.18%股权(4400万股)的俞敏洪的资产一跃超过1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作为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声名赫赫。十几年来,它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人评价说,“在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青年命运的转折点上,站在东西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这样的赞誉现在看来也许并不为过,但对于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却根本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

俞敏洪的授课风格被学生们总结为“激励型”,他常常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自己的经历。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 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来学习了,可以在电灯下读书了。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绩已经进入前几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中国随后出现的留学热潮,让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1988年俞敏洪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他全力以赴为出国而奋斗时,美国对中国紧缩留学政策。以后的两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大减,再加上他在北大学习成绩并不算优秀,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对此,俞敏洪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被逼下海

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为了挽救颜面不得不离开北大,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但正是这些折磨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尽管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反而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这一年他29岁,他的目标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描述了俞敏洪这段创业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当时他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到今天,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在全国拥有25所学校、111个学习中心和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师分布在24个城市。目前累计已有300万名学生参与新东方培训,仅今年就有87.2万名。外语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在新东方营收中所占比例高达89%,是该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和增长动力。

俞敏洪说,“新东方走到今天,不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最初只是为了糊口,招几个学生办个小小的补习班而已。新东方到了今天,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新东方为何能从竞争激烈的英语培训市场脱颖而出,俞敏洪说自己最成功的决策,就是把那帮比他出息的海外朋友请了回来。

“任何一个人办了新东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谅。因为我在同学眼里是最没出息的人。我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结果他们就回来了。”

1995年底,积累了一小笔财富的俞敏洪飞到北美,这里曾是他心牵梦绕的地方,当年就是为了凑留学的费用,他丢掉了在北大的教师职位。在加拿大,曾经同为北大教师的徐小平听了俞敏洪的创业经历怦然心动,毅然决定回国和俞敏洪一起创业。在美国,看到那么多中国留学生碰到俞敏洪都会叫一声“俞老师”,已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同学王强也深受刺激。1996年,王强终于下定决心回国。

在俞敏洪的鼓动下,昔日好友徐小平、王强、包凡一、钱永强陆陆续续从海外赶回加盟了新东方。经过在海外多年的打拼,这些海归身上都积聚起了巨大的能量。这批从世界各地汇聚到新东方的个性桀骜不驯的人,把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了新东方。

俞敏洪笑言自己是“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如何将这些有个性的人团结到一起,并让每个人都保持活力和激情,是俞敏洪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俞敏洪说,在新东方,没有任何人把我当领导看,没有任何人会因为我犯了错误而放过我。在无数场合下,我都难堪到了无地自容的地步,我无数次后悔把这些精英人物召集到新东方来,又无数次因为新东方有这么一大批出色的人才而骄傲。因为这些人的到来,我明显地进步了,新东方明显地进步了。没有他们,我到今天可能还是个目光短浅的个体户,没有他们,新东方到今天还可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培训学校。

像所有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一样,新东方几年后也遇到了一次次人事危机。2001年8月,新东方创业三位元老之一的王强决定出走。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这段事实:“在场的人都清楚,新东方可能正沿着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道路向下滑行,可能面临一个私营企业由于决策失误、理念不合、利益纷争而导致的内部分裂,有可能出现盛极而衰、灰飞烟灭的庸俗结局。”庆幸的是,在俞敏洪的极力挽留之下,王强最终没有离开。

新东方的“内乱”没有就此结束。2003年,北京新东方学校另一位副校长、著名TSE(英语口语测试)教学专家杜子华离开了管理层。2004年,新东方的另外两外干将——江博和胡敏也低调离开新东方。

新东方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俞敏洪身价已逾10亿,其他董事会成员徐小平、包凡一、钱永强身价可能也将上亿。以后,在资本力量的左右下,这个“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的故事能否顺利延续呢?

新东方精神

如今,新东方已经成为无数人梦想的发源地和实现梦想的场所。成千上万人通过在新东方艰苦的学习,圆了自己的留学梦。

新东方的英语培训一同冲向全国各地的,还有新东方精神。一位同行在参加完新东方去年的梦想之旅后总结道,新东方最重要的就是告诉了我们,尽管生活沧海桑田,依然不要停止追求自己的梦和理想!

新东方精神到底是什么?俞敏洪说,“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是我生命中一连串铭心刻骨的故事:是在被北大处分后无泪的痛苦,是在被美国大学拒收后无尽的绝望,是在被其他培训机构恐吓后浑身的颤抖,是在被医生抢救过来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更是在痛苦之后决不回头的努力,在绝望之后坚韧不拔的追求,在颤抖之后不屈不饶的勇气,在哭喊之后重新积聚的力量。”

俞敏洪认为,人活着需要有一种感觉,新东方之所以被很多人接受,也是因为新东方有一种感觉存在,凡是到新东方来过的人,都在新东方感觉到了一种活力、一种顽强和一种豁达。

“十年风雨辉煌路,百年教育报国心”。俞敏洪希望新东方能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

不过,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因“老罗语录”而名噪一时的新东方前教师罗永浩表示,“我认为媒体上说俞敏洪是最富有的英语教师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俞敏洪从来都不是一个英语教师,他只是一个商人。”

罗永浩在他的博客上写道,“我当初刚来新东方的时候,新东方在社会上成功地制造了一个一群理想主义者创业的美好形象,我来的时候对新东方有很多很好的向往、期待这样的东西。来了之后慢慢发现这个机构其实就是一个100%的纯商业机构,当然我不认为纯商业机构有什么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唯利是图的、没有原则的商业机构,总是宣传什么‘百年教育报国心’就比较恶心了。”

新东方就是这样在争议,甚至相互攻击中慢慢成长,过去是,将来可能也会是。

几年前,俞敏洪曾写道,“现在新东方做大了,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反而越来越多了,有些困难是因为中国的客观现实造成的,但有些困难存在完全是因为我的无能和性格缺陷所致。放眼看去,我开始明白,只要新东方存在着、发展着,我所面临的困难和痛苦将会无穷无尽。多少次痛苦万分时,我下定决心要放弃新东方,希望离新东方越远越好,多少次在我离开新东方一段时间后,又对她如此的魂牵梦绕、日夜思念,只要听不到新东方的消息就茶饭不思,坐立不安。”

创业故事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俞敏洪是国内英语培训的头牌学校新东方的创始人。一路高唱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俞敏洪老师,终于在2006年9月7日迎来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纽交所上市。据测算,上市后,44岁的俞敏洪资产至少高达1.21亿美元,可谓“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俞敏洪的励志故事,《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中,有详细记录。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

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 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不会说话,只会喝酒。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实际上,酒醉了是很好对付的,但是精神上的痛苦就不那么容易忍了。醉了、哭了、喊了、不干了……可是第二天醒来仍旧要硬着头皮接着干,仍旧要硬着头皮挟起皮包给学生上课去,眼角的泪痕可以不干,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

就这样有了今天如日中天的新东方!

310 评论(11)

妖精狮子

导语:在中国刚刚步入国际舞台上,中国与那一些发达的国家进行建交最需要的就是语言交流,而要语言交流就需要学习英语,于是英语就成为了广大中国学子学习的第二种语言。尤其是在中国与外国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就需要很多会说英语的人去沟通交流。故而在打开国际贸易的时候,中国一些企业是需要大量的英语翻译,那些企业为了能够无障碍的与外国人进行沟通,聘请那些会说英语的人,以至于英语翻译成为一门新的职业,以至于英语成为了全国学子的考试科目。很多家长,在那个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把英语学好,但是学习英语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孩子为了要学习英语不惜花重金去英语培训班。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英语培训机构,例如新东方。但是在新东方之前,还有一个人叫做李阳。他发誓让3亿人学会英语,是疯狂英语创始人,她现状如何了呢?

一、家庭生活

李阳的家庭很普通,他的父母是西部建设的工人,因此小时候的李阳很少与自己的父母团聚,因此李阳是一个比较缺爱的孩子。大年三十,李阳非常渴望能与自己的父母吃一顿团圆饭,但是这样的渴望是奢求,因为他的父母远在新疆,所以能够回家的次数非常的少,以至于李阳从小到大都非常的独立,他在学习上也从来都没有让父母操心过,随后他便考上大学。在他读大一大二的时候,他的英语并不好,曾经他还因为英语成绩差一点留级,于是他开始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所以他钻研了很多方法,最后创造了一套非常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这一套英语学习方法,让李阳获得了很高的成绩。

二、疯狂英语

因为自己成功,于是他想起了国内有很多学子都在为学英语而发愁。在他毕业之后,他创办了疯狂英语学习班。一开班人数很少,但是那一些选择来到他班级的学生的最后都获得了很高的成绩,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合伙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在全国各地都开始发行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英语教学方法课程和教材。因为他渐渐的成为了那些学习英语的大神,同时英语在中国越来越重要,于是他在人们的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以至于他在北京所进行的演讲人数上10万人,很多学生通过李阳的英语学习法,最后获得快速提分,最后李阳在学习英语方面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三、现在如何

在他最火爆的时候,却传出了他家暴的事情,以至于他的事业峰回路转,事业快速的跌落。最后他成为了一名和尚,他的法号是延依,如今他依然在寺庙里面修习。

结束语:一个人不光有泼天大的本事,还需要借鉴老祖宗说的修身养性,这样才能够有一个平和的发展道路,不至于成为自己事业上的阻碍,好的修养和气度,最终会助自己一臂之力。

21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