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油什么大不了
01
绘本这样学
英文绘本的使用,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听妈妈讲故事。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选择幼儿英语绘本,作为睡前故事,每天读给孩子听。
第二种:表演绘本故事。这时,孩子已经有了一些英语词汇基础,借助绘本的图画,可以听懂简单的英文绘本故事。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父母应该尽量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模仿 TPR闪卡 (全身肢体反应)亲子互动,通过肢体动作,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有的时候,图片还是不够直观,可以找一些实物作为道具,或者做实物和绘本图片配对,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同样一本绘本,就有多种演绎方法,让孩子每天都充满期待。
02
自问自答
当孩子还不会说英语的时候,父母可以借助 “苗爸英语启蒙TPR闪卡” 或是“英语启蒙口语提问卡”,自问自答,因为有图片对照,孩子容易听懂大意。
就这样说上两个星期,等孩子兴趣比较高的时候,父母要抓住机会,与孩子进行英语对话。先从简单的一般疑问句开始,孩子只需要回答:Yes 或者是 No 就可以了,甚至是能够用手指出正确的图片也算过。
最后,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把回答补充完整,引导孩子进行完整回答。例如:
问:Do you like Peppa Pig?
刚开始,孩子可能只会说Yes 或者No,父母就自言自语地说:Yes, I do. 或者是:Yes, I like Peppa Pig. 鼓励孩子跟读,但不要强迫孩子,孩子即使不愿意跟读模仿,听多了也就会说了。
03
打造家庭英语环境
苗爸以前曾经推荐过一种打造家庭英语环境的方法,就是给家里的所有物品贴上英文标签,这样孩子无论是在哪个房间,都有机会接触到英语。
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父母来说,只需要张贴一些不太熟悉的物品就可以了。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是词汇量比较大的父母,许多日常生活物品的英语表达方式,仍然是不认识,或是不知道正确的发音。
于是,有宝妈别出心裁,自制点读贴贴在各种物品上,或是贴在英文标签上,让孩子自己拿着点读笔一个一个去点。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孩子学英语的兴趣,经过多次重复之后,不需要点读笔,孩子也能够看着物品或是英文标签,说出英语名称了。
04
听读结合
在孩子识字之前,即使听不懂,也要坚持给孩子读英文绘本或分级读物。刚开始,孩子可能并不感兴趣,或是只有短暂的好奇心,然后就跑到一边自己玩去了。
这时,父母依然不要轻易放弃读绘本,也不要逼迫孩子来听你读绘本。你只管读你的绘本,偶尔哈哈大笑,孩子自然会被你的笑声所吸引,然后过来听你读故事了。
除此之外,前一天晚上跟孩子一起读的英文绘本,第二天白天的时候,利用零碎时间播放绘本音频。每周反复听一个故事,直到孩子可以听上句说下句了,就鼓励孩子复述绘本故事,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05
语法问题
在英语启蒙领域,关于语法问题,长期以来就存在两个流派的争辩,应试派和自然派。应试派启蒙强调语法是英语的基础,必须先学好语法,再开始读写。自然派启蒙提倡通过大量听力和阅读输入,通过自然地模仿,掌握英语语法规律。
其实两个流派的观点各有道理,只是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侧重点不同罢了。就以英语时态为例,在孩子上小学之前,不必进行专门解释和训练,等到学校开始讲语法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懂了。
特别是在和孩子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时候,最常使用的就是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过去时。有些表达方式经常使用,孩子就会当作是固定搭配,慢慢模仿了。例如:
I am washing my face.
我在洗脸。
Go to bed quickly.
快点上床睡觉。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nd bought some apples.
我去了超市,买了一些苹果。
06
口语语伴
无论孩子看多少英文动画片,读多少英文分级读物,如果没有一个英语口语语伴,是很难练好英语口语的。记得疯狂英语李阳有句名言:天才就是重复遍数最多的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英语口语训练。
说到口语语伴,有人会想到外教,或是中教,但是,最好的英语口语语伴,非父母莫属。父母做孩子的语伴,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1)时间的保证
(2)亲切感
(3)学英语生活化
要想使口语交流无数次重复,上面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对于一个刚刚会说话的孩子,父母每天指着自己说:mom,要不了多久,孩子就能将英语mom和人对接上了。然后再边做动作边说:Mom is brushing teeth. 孩子自然就明白意思了。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我们明天再见!
沅希Angela8
写在前面
在很久以前,苗爸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千万不要轻视一个持续努力的人,所谓的优秀,只是持续努力的叠加效应。
不可否认,这些坚持也为我带来了一些广告收益,但还远不够养家糊口。相信大家做自媒体,无论是写文章,还是拍视频,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使自己的生活更好一些。
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大多数人在坚持了一个月,甚至半年之后,因为看不到希望,而渐渐放弃了。苗爸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我的工作与爱好是合二为一的,而且,当坚持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之后,就不觉得困难了。
从家庭英语启蒙研究这个角度来说,苗爸已经坚持了13年之久了,期间尝试过无数种启蒙方法,使用过几十种启蒙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苗爸最大的感受:英语启蒙,听说为王。
今天,苗爸分享的是“儿童英语口语的终极解决方案”,下面我从3个方面进行论述。
01
图像思维
外国人学中文,最头疼的除了发音之外,就是书写和记忆了。对于中国人来说,书写和记忆并不是很难,因为中文属于象形文字,很多时候,我们通过字形,就知道意思了。
换句话说,图像比较抽象的符号容易理解和记忆。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在识字之前,阅读绘本故事和看动画片,也能理解意思。
通常来说,实物和动作(动画)比图片易于理解,图片比文字易于理解。所以,在英语启蒙的时候,我们常说:名词看实物,动词TPR。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母语或外语启蒙。
因为受到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孩子的思维方式属于“图像思维”,所以,我们在给孩子进行启蒙的时候,不能总是将英语翻译成中文,而是利用实物和动作相结合,即TPR(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帮助孩子理解。
把一切语言在脑子里图像化,学apple的时候,脑子里要出现“苹果”的画面,而不是中文。学wash your face的时候,马上浮现“洗脸”的情景。这个习惯,或叫意识,非常重要。是英语式思维的起点。
孩子的理解过程,一般是从图片和实物过渡到生活场景。 “苗爸英语启蒙TPR闪卡” 包含近200个日常生活场景动作短句,被称为英语启蒙开口神器。例如:
Press the button. 按按钮。
Blow your nose. 擤鼻涕。
Wipe your sweat. 擦汗。
Take the lift. 乘电梯。
父母先要做示范,边说英语边做动作,孩子就明白意思了。然后再父母说英语,鼓励孩子做动作,帮助孩子积累听力词汇。最后是父母做动作,让孩子说英语,引导孩子开口说英语。
02
少做翻译
因为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有限,又缺乏家庭英语启蒙经验,大多数父母在教孩子学英语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一边看或读英语,一边翻译成中文。
这种 翻译教学法 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半个多世纪了,在英语启蒙资源相对匮乏的十余年前,这的确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教学方法,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学英语的。
但是,如今的家庭英语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变,大家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轻松地接触的各种媒介的英语资料,特别是音视频资料,这些为我们使用母语式自然习得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提供了可能。
所以,除了不得不做的翻译题,翻译任务外之外,尽可能少地把英语和中文联系在一起,用画面或实物场景解释英语,重要的是学会用英文解释英文。
这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还是有较大的难度的。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去为了孩子改变自己,这也是什么难事。我们只需每天积累几个词汇的英语释义就可以了。
许多儿童英文图解词典都有常见词的英文释义,例如Oxford Reading Tree Dictionary,其中关于hungry和umbrella的英文释义如下:
If you are hungry, you want to eat.
如果你饿了,你想要吃东西。
An umbrella keeps you dry when it rains.
下雨的时候,雨伞使你不变湿。
苗爸曾经分享过许多英语谜语,家里的生活物品,比较适合用来练习英语谜语,例如:
chair: It's something with four leg and you can sit on it.
03
整句输出
问:What's your hobby?
答:Swimming.
上面的问答是家庭和学校英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无论是询问上面问题,孩子一般都使用一个词,或两个词来回答。
但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应该鼓励孩子尽可能说完整的句子。例如上面的问句,口语这样回答:I like swimming very much. 我非常喜欢游泳。
虽然我们在真正场景下,并不是每句英语都必须是完整句,但前期培养整句输出习惯非常重要,前期学会说完整的句子,后期可以用词组甚至单词回答。
如果前期就使用单词,或词组来回答,后期遇到到正规场合,需要使用完整句子表达时,就会感觉有些困难,或干脆不知道怎么说。
大白口语提问卡大多数问句都是一般疑问句,最简单的回答就是Yes,或者是No, 如果是两岁左右的宝贝,这样回答完全没有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开口。
如果是稍微大一些的宝贝,建议父母鼓励孩子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利用这个机会,锻炼整句输出,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还有一种训练孩子整句输出的方法,就是 “看图说话” ,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孩子的想象力的发展。苗爸曾经见过一个小朋友对着一幅画,说了好几分钟。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