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之神芭蕉桑
恐怖主义定义有三要素:第一,非法暴力;第二,具有政治动机;第三,滥杀无辜。 美国国务院2000年4月公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模式——1999年》报告中,提出了这样的恐怖主义界定:“恐怖主义一词意指亚国家集团或秘密代理人攻击非战斗人员的蓄谋的具有政治动机的暴力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影响公众。” 英国1989年颁布的《预防恐怖主义法》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为:“恐怖主义是指为了政治目的而使用暴力,并且包括为了使公众或公众的一部分置于恐惧之中而使用暴力的行为。” 法国国际恐怖主义研究中心的定义为:“恐怖主义是指对人员或财产采取非法的暴力手段,威吓和强迫政府和人民,以达到改变或推进政治、宗教和社会状况的目的的行为。” 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1985年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为:“为了政治目的而持续袭击人们和他们财产的行为,特别是暗杀、杀人、敲诈勒索、纵火、爆炸或其他旨在实施这种犯罪行为的暴力行为。” 中国1999年出版的《辞海》对恐怖主义的解释是:“主要通过对无辜平民采取暴力手段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和宗教目的犯罪行为的总称。较多采用制造爆炸事件、劫机、扣押人质等方式造成社会恐惧,打击有关政府和组织,以满足其某些要求或扩大其影响。” 恐怖主义是政治目的。具有某种政治目标是恐怖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也是区别于一般的经济或刑事暴力犯罪的主要标志。所以,离开政治目的谈恐怖主义是不可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