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2

shangna52088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翻译不同版本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游钓1000

已采纳

两种不同的翻译版本 Tw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英语翻译不同版本

245 评论(14)

满堂红李娜

2.3.2 四个英译本的介绍 第一个译本是由朱春申翻译,他传达了原文的审美观念,并在《荷塘月色》的译本中选用了最合适的词语。第二个译本是著名的译者王淑升翻译的,第三个译本是由杨宪益和他的妻子戴乃迭翻译的。他们的翻译体现出:译出语言要忠实于译入语言的深层意义以及原文的文化:译出语言可有些许洋味,他们的审美思想在《荷塘月色》中很好地体现出来了。第四个译本是李明在2005年翻译的。因此在这个译本中,有很多新思想和新方法。 3 讨论 3.1 语音 3.1.1 韵律 汉语是一种带声调的语言,英语是一种带重音的语言,散文的韵律相当重要。对于英译本来说,展现汉语译本的韵律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C:“像闪电般。” E1:“like streak of lightness.” E2:“with the suddenness of lightness.” E3:“in a flash.” E4:“like a streak of lightness” 在汉语译本中,四个汉字会加快韵律。读者能看到并感受到其震颤,正如汉字译本中的韵律一样,在E1里也有四个重音节。翻译能给读者视觉和感觉上的强烈感觉。在E2中,作者将四个音节挑战到九个,这使得句子速度变得更加的慢。E4的韵律几乎和E1相同,E3的韵律比其他三个快。 3.2 词汇 3.2.1 重叠词 在汉语译本中,叠音词展现了声音与意义的美感。在英译本中,译者使用形容词或副词而不用叠音词。 叠音词是汉语中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它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它的作用是强调情感,加重韵律。在英语中很少有叠词。它的大部分是拟人化,如bubble-bubble。在汉译本中有27对叠音词。其中十对在第四段。他们可描述睡莲的状态、颜色、芳香、叶子和水。但在英译本中,译者将叠音词都改成了普通词。例如,汉译本中的“亭亭”传达了跳舞女孩苗条的身材。“星星”描述了满天星的美丽。英译本没能翻译出作者对睡莲的爱与文章的美丽。这是由于不同的语言特点导致的。 3.3 修辞 “隐喻或明喻可以使话语变得美不胜收,它可以深化作品的主题和宗旨”(GWTurner, 1973:133)。在这里,把第四段作为例子来进行分析。在作品的翻译中,修辞的运用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3.3.1 明喻及通感 C:“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E1:“A breeze stirs,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 E2:“Their subtle fragrance wafted by the passing breeze,in whiffs airy as he notes of a song coming faintly from some distant tower.” E3:“The breeze carried past gusts of fragrance,like the strains of a song faintly heard from a far-off tower.” E4:“When a breeze passes,it wafts breaths of fragrance,which are 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far-away building.” 中文版的尝试使用通感来用缕缕清香比喻渺茫的歌声,使得人们在文字中感觉得到池塘的美丽。所有四个英文版本均采用了明喻以取代通感。他们通过嗅觉和听觉来表达基本的效果。选择不同结构的句子和不同的词语都会使翻译程度不同。E1翻译得很好,它使读者感到莲花的动态美。“drifting from a distant”还运用了头韵的修辞手法。E2翻译的不太理想。翻译的过长、甚至降低了通感的程度。E3翻译的词语过于简单,如“carried”和“heard”也过于肤浅。总体来说,E4的翻译是最好的。 3.3.2 暗喻 暗喻源于希腊。在暗喻里如“like”和“as”这些明显的词语是不可能找到的。在中文版里,“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显示了叶子的静态。他们无法像人类和动物一样站立。第二句并没有翻译这句话,它会影响到文章总体的感觉。第三句使用了词语“serried”来表明叶子密切的程度。这个词是相当忠实于中文版的。但“bent”却不在情景之中。在第四句中,“Jostling and overlapping”夸大了原文的含义。第一句的翻译总体上是最恰当的。虽然这些话不是很华丽,却表达了作者的意愿。 4 总结 从文体分析角度来说,由朱纯深翻译的译本是最忠于中文原文的。选词几乎都很正确。它使用了许多翻译技巧、句子结构和修辞。他的翻译再现了中文原文的文体并体现了原文的音美和意境美。第二个由王淑升翻译的译本就有些欠缺、尤其是在结构上。在他的译本中,第三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被删除了。这样使得文章结构和意义都变得不完整。第七自然段是关于采莲的情景。《采莲赋》在中文原文中是一首非常重要的诗。由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第三个译本结合了中西方文化,译者再现散文的神和美、尤其是容易被散文忽略的细节。这表现了译者对原文恰到好处的理解力。在译文中有一些洋味,比如正式语、非正式语以及一些古英语。在某种程度上它减少了散文的中国味。由李明翻译的第四个译本中是最新的。因此,在这个译本中有其他三个译本的影子。其中的一些词语用的和其他三个译本一样。参考他人的长处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如果不能恰当地使用,译者很容易丢失自己的翻译风格。 参考文献:[1]刘世生,朱瑞青. Patterns in language: 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Turner. G.W.(1973). Stylistics. Great Britain:Penguin Book[3]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朱纯深.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最新增订本)[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

87 评论(10)

以心为马

两种不同的翻译版本Tw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109 评论(13)

飞天舞88

two different versions -----不必加translation,因为version本身就是“译文, 译本”的意思。

23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