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生京三郎
孢子(英语:Spore,汉语拼音:bāo-zǐ)是一种脱离亲本后能发育成新个体的单细胞或少数细胞的繁殖体。孢子一般有休眠作用,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自有的传播能力,并再在有利条件之下才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孢子一般都是微小的单细胞。由于它的性状不同,发生过程和结构的差异而有种种名称。通常是直接由“ 菌丝结合形成双核菌丝,以后双核菌丝的顶 端细胞膨大成棒状的担子。在担子内的 双核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最后在担子上产生四个外生的单倍体的担孢子。此外,有些低等真菌如根肿菌和壶 菌产生的有性孢子是一种由游动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而成的厚壁的休眠孢子。当营养生活进行到一定时期时,真菌就开始转入繁殖阶段,形成各种繁殖体即子实体(fruitingbody)。真菌的繁殖体包括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形成的无性孢子和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产生的有性孢子。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无性繁殖是指营养体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它的基本特征是营养繁殖通常直接由菌丝分化产生无性孢子。
Toffee0528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ete)是一群多种多样的真菌,全世界有1100属,16000余种。都是由多细胞的菌丝体组成的有机体,菌丝均具横隔膜。担子菌亚门是一群多种多样的真菌,全世界有1100属,16000余种。都是由多细胞的菌丝体组成的有机体,菌丝均具横隔膜。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产生两种形式不同的菌丝:一种是由担孢子萌发形成具有单核的菌丝,这叫做初生菌丝。以后通过单核菌丝的接合,核并不及时结合而保持双核的状态,这种菌丝叫次生菌丝。次生菌丝双核时期相当长,这是担子菌的特点之一。担子菌最大特点是形成担子(basidium)、担孢子(basidiospore)。在形成担子和担孢子的过程中,菌丝顶端细胞壁上生出一个喙状突起,突起向下弯曲,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叫锁状连合(下图),在锁状连合的过程中,细胞内二核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由分裂到融合,形成一个二倍体(2n)的核,此核经二次分裂,其中一次为减数分裂,于是产生4个单倍体(n)子核。这时顶端细胞膨大成为担子,担子上生出4个小梗,于是4个小核分别各移入小梗内,共发育成4个孢子——担孢子。产生担孢子的复杂结构的菌丝体叫做担子果(basidiocarp),就是担子菌的子实体。其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如伞状、扇状、球状、头状、笔状等。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