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0

wangmiao1211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启蒙心得体会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ifer487

已采纳

作为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一直学到大学毕业,工作后还继续从事英语教育的人来说,对于学英语有颇多的感受。

1大学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应付考试,没有真正学会运用语言。

特别是初中和高中,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从来没有去看过一本小说,也没有热爱过英语,只是知道自己要考试,所以必须要学。

以高中为例,其实,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把所有的语法点全部学完了,做题的时候都会,然而要说为什么的时候,还会有蜜汁自信说“语感”。其实所谓的“语感”不过是自己一知半解的另一种说法。因为不懂,所以才解释不了。

2学习知识,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老师所教内容

老师教的不一定是对的,然而自己却没有思考。

读高中时候,老师讲最多的就是非谓语动词了,老师常常说v-ing修饰物,v-ed修饰人。其实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但是自己也不动脑就完全接受了,现在想想,其实非常容易就可以推翻老师的讲法。

比如发展中国家是developing country,发达国家是developed country。两个都是形容物的,没有形容人。自己经常看到这两个词语,但是却没有进行思考,导致错误的知识点一直在脑海中。

3学了那么久,还是不会写

小学的英语忽略不计,从初中到高中,学了6年,到了大学写作文,依然觉得不会写英语。一提笔就语法错误,诶,自己高中时候不是还做文章改错题么?为什么到了自己写作仍然可以语法错误满篇?

因为高中并没有教你如何写作文,只教会了你如何应付高考。所谓高考作文也是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的,比如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背一下,就可以去考试了。

所以,总体的感受是,学了很多年英语仍然不会用,直到大学,开始看英文小说,才觉得,原来英语这么美!

所以,作为语言本质就是用来交流的,所以应当学会运用英语,把英语渗透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这样才能体会学英语的乐趣,而不是为了考试学英语。

英语启蒙心得体会

96 评论(11)

爱紫色的射手

英语启蒙一直是中国孩子的难题,家长总是花费了无数心思去挑选,却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教材种类多样,各有各的优势,往往适合别人孩子的未必适合自己,到底是教材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总让人烦恼,不停的更换教材,学习没有效果,家长就焦急又彷徨。 作为一个过来人,在陪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想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其实我觉得,英语教材最重要是能不能让孩子觉得感兴趣,在生活里也愿意说,而不只是看单词,句型。 中国人从小学开始就接触英语,从小上课,上补习班,但是到了大学,很多人考不过四六级,甚至是哑巴英语。语言难吗?当然不难,因为这是英美人都在使用的工具,学不会不是聪明和不聪明的问题,完全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很多混血家庭里的宝宝,从小就是两门语言切换自如,因为他们从小就开始练习语言,家里人都说,所以孩子对语言也有兴趣。而不是像中国的教育系统,上课的时候听,下课就不用,只用来应付考试。 所以,只有让孩子真正感兴趣,主动去说,没有那种刻意去学,去背的感觉,这样的教材才是好的教材。我儿子萌萌四岁开始接触英语,我也是给他买了英语点读教程,你说的教材我都有考虑过,个人觉得培生少儿和牛津树都不错,我选了牛津树。 l 培生少儿英语培生少儿英语的装帧像孩子喜欢看的画册一样,图片也很精美,看的时候不太像是有意识地学一门课程。因为我们都知道一套经典教材是《新概念英语》,培生团队就是新概念的研发团队,我觉得这个团队做出来的教材比较有保障。 l 牛津阅读树牛津阅读树也是画册装帧,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我给孩子在用的是这一套。 我最看重两点: 第一,它是英国本土在使用的教材,可见整个教材从知识体系,到趣味程度都经得住考验。 第二,内容是经典童话故事,萌萌非常喜欢里面的童话故事。故事的好处不仅是学英语,对理解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帮助。萌萌看完以后还会跟我讲里面的情节,教材里的词和句子很自然就说出来了,他不觉得是在刻意学习。所以我个人非常喜欢牛津树这套教材。 l 外研社丽生外研社丽生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因为一看见就觉得像我小时候的英语教科书,比较乏味。而且它背后不是一个团队,主要是一个作者写的,就这两点考虑,我个人觉得没有培生少儿和牛津树那么好。 l 英国海尼曼 Heinemann特点:各种简单且不断重复的单词和句型,又在重复中不经意的输入一些组句语法,让孩子在没有接触语法的前提下,学会正确表达。 内容:海尼曼的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地理,不仅仅有卡通图片,还有很多本都是真实的图片。它既是英文学习读物,也是科普读物,算是分级读物中的精品。 有真切生动的实景照片,编排很见心思。每本书从12页到30多页不等,薄薄的,让孩子轻松阅读。生词难度等都经过精心安排,学习循序渐进,难易穿插,可以在轻松愉快的阅读的同时学习到新的知识。 分级:GK,共70本,分为Level A,Level B,和Level C三个层次; G1,共110本,分为Level A----Level J,十个层次; G2,共118本,分为Level B----Level N,十三个层次。 这些科普性知识,构建了孩子的背景知识。可以一边看精美的插图,一边按类别认识很多单词,又能了解很多科普知识。如果是用来做亲子英语的入门教材,推荐GK级别,它分为level A、level B、level C三个不同水平,每个等级在封底左下角标着,这样也方便家长为孩子挑选合适的等级。 总结来说海尼曼的故事性不强,理工科味道比较浓厚,严谨但不够活泼,但是语句重复性多,比较适合做小宝宝的启蒙读物。 l 廖彩杏书单我个人认为,廖彩杏书单比较适合稍大的孩子。 廖彩杏的两个双胞胎儿女是从五岁开始启蒙的,五岁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且看图理解能力增强——这也是为什么廖彩杏说,不必翻译。 我家萌萌5岁的时候,看很多中英文绘本,在我不讲的情况下,也能理解得差不多。 大家看一下廖彩杏的书单,里面的英文绘本涉及到睡前故事Goodnight Moon;非常有爱的绘本Owl Babies、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Runaway Bunny等;科普读物I am系列和认识太阳系的The Salar System系列书;开拓孩子的视野、了解异国文化的Handa’s Surprise、Handa’s Hen和非常好玩的绘本Click, Clack, Moo: Cows That Type、恐龙系列等,涉猎非常广泛。 我也给孩子买过泡泡英语教材和剑桥英语,但是孩子反映不太喜欢这两种,因为不如牛津树图画精美,书也比较厚重,对孩子的耐心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最后我想说一句,其实看一套教材好坏,不仅要靠自己感觉,还要看使用的人多不多。这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判断标准。像培生和牛津树,全球都使用,那肯定比一些小范围内使用,或者是近几年出版的教材更有优势,bug也更少。这是我的心得。 我整理了一些之前收集的牛津自然拼读世界、牛津阅读树、BBC英语大全、海尼曼绘本+音频、廖彩杏书单100本(高清PDF绘本+mp3+动画)等100G英语资料, 需要的可以移步微信公众号:葡萄妈日记,即可免费领取。

144 评论(13)

casa1363007

学习英语语言学我体会到,要学一门外语,无疑要记很多东西。词汇是一门语言的基础。学习英语的重中之重就是词汇的掌握。有了单词,才会有句子,有了句子才会有文章,最终才能掌握这门语言。

那么海量的单词,记住才是关键。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语言表达系统,只有记住了这些,才能把握外国人的语言习惯,才能学好英语。

扩展资料

英语语言学课程由三个知识模块组成:理论启蒙、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理论启蒙模块内容涉及英语的词汇知识、语音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语体知识、英语变体、英语学习策略等。

基础理论模块由英语语言学概论执行,内容涉及语言的各种属性、语言学的学科知识、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与心理、语言与文化、语言习得等。

研究方法模块通过介绍语言学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从事语言研究的本领。该课程的目标包括系统传授现代语言学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从事语言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169 评论(8)

等开到荼蘼

我是英语老师KK,已经带过很多学员。通过自己学英语的感悟以及和学员们的沟通交流,分享三个心得体会。

1.  不要脱离生活学英语

英语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学英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和别人顺畅的沟通交流。因此,英语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时不能脱离生活。比如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上学到的经典打招呼用语:"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这么说。而且,这句话在生活中,也不是我很好,而是我不怎么好。所以,要想和别人愉快的说话,就要研究外国人在生活中真正会说哪些话,比如我们可以观看贴近生活的美剧:《摩登家庭》、《绝望主妇》等。

2.  输入重要,输出更重要

很多人提到学英语,第一个反应是背,背单词,背句子。并不是背东西不好,而是只背不用是学不会英语的,因为会用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相对于输入而言,输出更重要。就像没有一个孩子学说话,是靠往脑子里不停得塞东西,而不运用,都是要不停的模仿,不停的说,多运用多输出,记住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了。

3.  抓住一点去努力

我有很多学员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音准、音调、流利度、语法等等都想一把抓,结果把自己搞的很疲惫,过了几天就放弃了。切记:面面俱到  =  精力分散,如果什么都想做成,往往什么都做不成。就像旅行一样,我们每次都只能去一个地方。因为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顾此失彼是常态。比如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就把音标学好,每天学几个音标读法,这样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正反馈,会积极地促进自己走的更远。

更多知识请关注公众号:KK英语大爆炸(id:kkenglish2015)

9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