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6

yvette0112
首页 > 英语培训 > 文化包容性英语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一只喵

已采纳

包容性的英文: containment;Inclusiveness

inclusiveness 读法 英 [ɪnˈklu:sɪvnɪz]  美 [ɪnˈklusɪvnɪz]

n(名词). 包容;包容性

短语

1、the spirit of inclusiveness 包容精神

2、Stakeholder Inclusiveness 利害相关者

3、multi inclusiveness 多重符合

4、inclusiveness relation 内包

5、Mutual Inclusiveness 包涵关系

Inclusiveness 反义词 narrow

词语用法

1、narrow的基本意思是“狭窄的”,可指空间、场所、物品或范围的狭窄。用于比喻可形容人“思路狭小”“眼光短浅”“看问题狭隘”或“有偏见”等。

2、narrow还可作“勉强的,险胜的”解,通常作定语。

3、narrow用作动词的意思是“(使)变窄”,指数量、距离、程度等与原来相比缩小。

4、narrow可用作不及物动词,也可用作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

词汇搭配

1、narrow abruptly 突然地变窄

2、narrow appreciably 可觉察到地变窄

3、narrow impracticably 行不通地变窄

4、narrow markedly 明显地变窄

5、narrow perilously 冒险地变窄

文化包容性英语

137 评论(13)

呼伦小贝尔

This is an inclusive city.

115 评论(11)

999966开心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而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中国历代思想家多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在诸子百家时期,儒家在初创之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闹得不欢而散。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孔子正视文化差别,主张用先进的华夏文化消除差别,实现华夷一统。他教育弟子子夏,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提倡君子坦荡荡,胸怀要宽广。孔子传播自己的学说失败后,虽然慨叹要乘桴浮于海,但是他还是在那里仔仔细细地整理各种文化典籍,使得《五经》能够保存下来,他不因为《诗经》中的齐文化内容而删掉齐诗,这正是他胸怀宽广的体现。他对儒学以外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吸收确实有大家的风范。绝不像比他晚几百年的西方恺撒大帝那样,只会喊“我来,我看,我征服!”对别国的文化缺乏尊重、缺乏包容精神。孔子还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之“学”,无疑也包括向外族人民学习。孟子把孔子誉为“集大成”者,对孔子思想中的包容性大加赞美。他继承了孔子的这种胸怀,认为海洋的博大胸怀是人类应该效法的,发出了“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慨叹,其很多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思想。

171 评论(12)

AndyBarrel

include other countries' culture

320 评论(8)

紫蝴蝶CYF

accept other countries' cultures.祝楼主更上一层楼

26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