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金鹰
导语: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巧妙的导入,会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应,能够扣住学生的心弦。为此,锤炼导课艺术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更是打造精彩课堂的突破口。
一、课堂导入的内涵
新课的导入,在英语教学中也叫“引入”,它是课堂教学伊始的3-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所有教学活动的总称。“导”指的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用巧妙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式。“入”即是将学生引导到学习的课题上来,让学生从导语中捕捉到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的头绪,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进而积极地接受教师的启发诱导,从而愉快地进入师生交流。
二、课堂导入的理论依据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模式,其中的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和可理解输入假说(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为课堂导入提供了理论支撑。前者指出了情感(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等)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效果之间的关系。后者指出:二语习得者遵循自然顺序(natural order),通过理解比自己当前的水平稍难一些的输入,即i+1(i是习得者现有的二语水平),来自然地习得该语言。所以在导入一节课时,要激活学生已有知识“i”同时输入学生理解的语言,是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和关键。
三、课堂导入的现实依据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目标追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协调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然而,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新知的导入,方法单一,有些教师甚至直接呈现新知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些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新知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导入过程生硬,为导入而导入。从新知导入现状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找到新知导入的不同策略,丰富新知教学的认知呈现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四、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
(一)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导语设计要目的明确,应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针对性是要针对教学内容,使设计的导入与教学内容构成有机的内在联系,不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使导语的内容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结合,揭示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要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导入。这就要求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防止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漫无边际,生拉硬套,牵强附会。
(二)短小精悍,突出简明性
导入仅仅是一堂课的引子,一般不宜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为此,要优化新课导入,真正做到“导情引思”,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在内容上要高度概括,高度提炼,精而又精;语言上要简洁洗练,不要拖泥带水,冗长拖沓。
(三)要有趣味性和艺术性
新课的导入不仅要新颖独特,引人入胜,还要有趣味性,通过充满情趣的导课,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有艺术性,这就需要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使新课的开始就能扣动学生的心弦,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住学生。同时在形式上也要突出多样性,切记千篇一律。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随时变化,从而才使得导入更有吸引力,更有利于下面环节的展开。
五、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及案例分析
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导入的方式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做到灵活多变,生动新颖,切忌千篇一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将探讨以下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
(一)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就是指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转换成“游戏”,通过游戏的感性活动,引导学生从游戏中揭开新知。为了在准真实情景中进行教学,老师往往不得不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游戏性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在准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下面这个教学片断反映了教师如何应用游戏来导入新词的学习,其教学内容是yellow。
片断实录:在教授颜色类单词时,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游戏:当学生已经学完red和green两个单词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红的和绿的两盏交通灯,并说:“If we see the red light,we must stop.If we see the green light,we can go.”接着就请全体学生起立,一起做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T: Green.(大家一起做踏步的动作。)T: Red. ( 大家不动。)
接着老师画了个黄色的灯,并说:“look,the yellow light,what shall we do? Yeah.We can wait.”说完,教师做了个等待的动作,接着全班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游戏。Yellow一词就是这么被引出的。
教学赏析:教师通过这个生活中的交通灯游戏,既巩固了前两个学过的单词,又自然地引出了新词yellow,很妙。
可见将游戏引到教学中来,并不意味着仅仅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要抓住游戏与学习的联系点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运用语言,使游戏与学习达到和谐的统一。
(二)对话导入法
对话导入法是指在新课内容呈现之前,师生围绕与新知有关的一个和多个话题,使用英语“自由”交谈,既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又为新知识技能发展做好了铺垫。
片断实录:上课一开始,老师设计了几个问题。但是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是由学生向老师提问,老师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S1: Miss Xu, what color is your coat? T: It is red. S2: You look nice in red. T:Thank you. S3: How are you today? T: Not bad, thank you. S4: Miss Xu, what is the time now. T: It is nine o’clock.
在英语课上,因为有许多学生怕在众人面前说英语,使得对话教学常常在学生处受到冷落。如果改变了对话的形式,让学生问老师,课堂的气氛会大为改观。当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当他们的提问被认可,并从老师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时,你会发现学生的'满意感溢于言表。这句话所蕴含的教学道理可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来阐明“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
(三)歌曲导入法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满足的同时,会产生兴奋的情绪。许多教学内容用演唱歌曲等形式进行导入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美妙的音乐能唤起学生的知、情兴奋点,使他们精神饱满、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下面一则教学片断反映了运用歌曲进行导入的教学过程:在教学PEP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A let’s talk部分时,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初步感知句型,同时熟悉书中各主人公,下面这位老师采用了歌曲导入的教学形式。
片断实录:Step 1:greeting: hello! I’m Sarah.(老师头戴 Sarah的头饰做自我介绍,并与学生一一握手。)Step 2:I have a nice present for you. Listen, what’s this?(播放歌曲hello!的录音,教师同时哼唱并做简单的动作。)Steps 3:follow me, please.(引导学生跟教师一起哼唱,并配上招手、握手等动作。)Steps 4:sing the song with your good friends.You can take out the pictures of Sarah,Mike,John and so on
歌曲《Hello》不但在创设学习氛围上卓有功效,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对课文中即将出现的主人公有初步的了解。戴上头饰可以将歌曲变成一个简单的对话,通过调换歌中的主人公,还可以扩展练习其他内容。在导入阶段应用这种方法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歌曲除了齐唱外,还可以以师生或生生对唱的形式出现。
(四)律动导入
律动导入法借助身体动作和其他直观手段积极创设语言情景,体现了“在做中学”的原则,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二十六个字母时,为了打破学生对字母学习的成见,让字母“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也跟着“活”起来,下面这位教师在新课导入时,采用了做字母体操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字母。
片断实录:Step 1:let’s do ABC exercises. Follow me.(Students follow the teacher to say and make the alphabets together with ABC song.);Step 2:Quick response: Teacher says the alphabets and asks someone to show the alphabets;Step 3:Pair work: One says, and the other does ABC exercises.
根据英语教学理论,字母体操应该是得益于TPR(全身动作反应法)产生的,是一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调动多个感官参与学习的好方法。运用于导入环节时,字母体操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任何内容的教学导入阶段,特别是在字母教学中,可以起到极好的巩固作用。
(五)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就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图表、模型或幻灯形式来导入新课,这一导入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的,既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种新课导入方法在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均可使用。
PEP小学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有很多学习用品类单词,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单词,学习新单词,教师设计了一个猜一猜游戏:What’s in my bag? 在其中用到了实物。
片断实录:T: now, let’s play a game! What’s in my bag?S: great!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个书包,告诉学生里面装满了学习用品,请学生们猜一猜他们分别是什么。当老师提问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想知道包里是什么。学生们不断喊出已经学会的学习用品类单词,并设法猜到今天老师要教的那个单词的实物。这个方法使老师毫不费力地引导学生去念生疏的单词,几次下来,学生非但不会厌烦念单词,反而乐此不疲。
总之,一堂成功的课,必须工于开端,使其具有一种诱人的力量。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保持和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这种首次感知的重大作用。希望以上的探讨能为小学英语教师今后的课堂导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Megumi2046
关于英语语音你还记得多少?小学英语老师怎么备课英语语音的知识?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英语语音课教案,欢迎阅读。
小学英语语音课教案【1】
一、教学目标设计
1、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
四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英语学习,有了简单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具备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2、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c部分pronunciation的内容,是一节单纯的语音课型。
四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26个字母及例词,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其中的21 个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
本节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通过仔细读单词,自己总结出元音字母aa和ee的发音规律,让学生获得成功感,进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标解读
小学四年级应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一级标准。
虽然在课程标准的一级标准里对语音没有明确要求,但有关小学语音教学的二级要求中对语音目标的要求是:(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音标“[ei] [æ] [i:] [e]和例词cake, snake,grapes, face,apple , bag , cat , hat, we,me , he , she,egg , bed , desk , pen”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促进他们养成动脑、动口和动手的好习惯,初步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开口,主动模仿。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音标“[ei] [æ] [i:] [e]和例词cake, snake,grapes, face,apple , bag , cat , hat, we,me , he , she,egg , bed , desk , pen”
教具准备:
课件、单词卡片和磁铁。
二、教学模式设计
授课的主要内容为《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c部分pronunciation的内容,是一节单纯的语音课型。
本节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通过仔细读单词,自己总结出元音字母aa和ee的发音规律,会读课本中的16个例词和四个音标[ei],[æ] ,[i:]和 [e]。
让学生获得成功感,进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案设计如下:
step1、warming up
1、greeting each other。
2、sing “ abc ” song.
step2、presentation
1、教师询问:how many letters are there in english? how many vowel letters are there in english? what are they?
2、出示课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元音字母aa 和ee的发音规则。
(what do the “aa” and “ee” sound like in the word?)播放课件或磁带,学生听。
3、播放课件或磁带,学生跟读之后回答:what does “aa” and sound like in these words?引导学生回答:aa sounds like [ei] in cake ,grape,snake,face。
aa sounds like [æ] in apple , bag ,cat ,hat .
4、老师边示范教读音标[ei]、[æ]和相应的例词。
5、以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读。
cake, face, name , make plate , take, snake ,grape.
6、以同样的方式教学字母ee的发音。
ee sounds like [i:] in we,me ,she ,he 。
ee sounds like [e] in bed ,pen, desk egg。
7、全班齐读课本pronunciation中的单词。
step3、practice
游戏“找主人”
1、游戏“找主人”
教师准备单词卡片。
分别发给不同的学生。
让学生根据我们学习的发音规则,将卡片放在正确的位置。
(今天我们的单词小朋友,出去玩了之后,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请帮单词小朋友找出自己的主人。
找对一个加二分。)
2、读一读,判断下面每组词划线部分的读音是否相同。
(1)hat face ( )
(2)cake apple ( )
(3)desk me ( )
(4)three we ( )
3、读一读,找出划线部分发音不同的单词。
(1)a . we b. three c. red
(2)a . name b. map c. cake
(3)a . he b.bed c.she
(4)a . grapes b. make c.that
step4、production
let’s read:
1、i’m a cat.i’m a fat cat.i’m a fat black cat.i’m a fat black cat in a hat.
2、 good,better,best.never let it rest.till good is better .and better best .
教学方法是学说顺口溜和tpr教学法。
设计意图:学说顺口溜不仅可以使知识变得简单、生动、印象深刻,而且通过这样的训练,真正将语音教学落到实处。
step5、summary
what did you learn in this class? we learned aa and ee’s pronunciation.
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的小结,帮助学生将本课的信息进行加工、储存,从而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培养小组团队精神,激励学生大胆开口,积极活动,为小组争得荣誉。
step6、homework
做活动手册上的`习题
教学方法是学说顺口溜教学法。
设计意图:学说顺口溜不仅可以使知识变得简单、生动、印象深刻,而且通过这样的训练,真正将语音教学落到实处。
三、第一次教学片段
根据教案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为:能够听懂,会说,会读音标“[ei] [æ] [i:] [e]和例词cake, snake,grapes, face,apple , bag , cat , hat, we,me , he , she,egg , bed , desk , pen”能力目标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促进他们养成动脑、动口和动手的好习惯,初步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开口,主动模仿。
本节课在实施的过程中,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一节非常传统的课,按部就班,从头到尾就是填鸭式满堂灌。
而且教学形式十分单一,都是采用啊“老师教,学生跟”这种教学模式。
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没有完成预设教学程序,在练习环节设计三个活动,结果只做了一个并且还有点乱。
也没有成预设教学目标,只有少数学生的发现总结出元音字母aa和ee在单词里的基本发音规则,准确读出例词。
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不够活跃。
四、课后反思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英语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
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不可忽视的。
而我的这一节课在巩固练习部分虽然也设计了游戏活动,但对真正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不太有效,而且占用时间太长。
在巩固练习部分还有两个练习题,有一定的难度,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做出来,所以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课堂气氛也很沉闷,教学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因此,小学语音教学课一定要有好的教学方法。
若没有好的教学方法,语音学习就像和背单词一样枯燥无味,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必须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通过听、说、做、说、演、唱、玩、比、读等多种语言学习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音标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和理想效果,要使学生学得好,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如何去教。
小学英语语音课教学案例【2】
一、教学目标设计
1、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
四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英语学习,有了简单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具备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2、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C部分pronunciation的内容,是一节单纯的语音课型。
四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26个字母及例词,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其中的21 个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
本节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通过仔细读单词,自己总结出元音字母Aa和Ee的发音规律,让学生获得成功感,进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标解读
小学四年级应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一级标准。
虽然在课程标准的一级标准里对语音没有明确要求,但有关小学语音教学的二级要求中对语音目标的要求是:(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4、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