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8

海晴whisper
首页 > 英语培训 > 小学英语xscyy100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易小青争

已采纳

我有!!!!!!!!!!!!!!!!!!!!!!!!!!!!!!!学习语言越早越好。儿童思想单纯,听觉敏锐,模仿力强,心理障碍与怕羞感较少,所以,抓住时机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非常重要。许多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早期的英语学习,但很快会发现,除了教材外,找到合适的参考书是一件苦差事。大量的国外儿童英语学习资料,不完全适合我们的孩子。我们推出的《小学英语学习系列》是以京、津、沪、广东等小学英语教材为依据编写的,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其编写的宗旨是:既能达到《小英纲要》的目的要求,打好基础,培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又能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小生活各方面的素质,与国外教材接轨《小学英语阅读100篇》共收录了100篇短小精悍的短文。这些短文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每篇短文后都有新单词注释,而且每个单词除了标有国际音标外,还有按照《国际音标变化表》给出的变化后的音标。同时,每篇短文都附有练习,这些练习题型新颖,能够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书后附有练习答案,可供小学生自行核对。 愿每位拥有本书的小学生,从小就能轻轻松松地学好英语! 参考资料:曹伦华 新课标小学英语阅读100篇

小学英语xscyy100

187 评论(8)

廖小可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一、米和厘米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法时: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 从(个位)加起。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4、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定顶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3、认识锐角和钝角4、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4、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6、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画是直角(一点、二线、三标记。)7、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把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8、所有的直角大小都一样。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2个锐角和1个钝角。第四、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5×4=20 或 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乘数 × 乘数 = 积其中4和5都是乘数,积是20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5、加法: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加数 = 加数减法:被减数 — 减数 = 差 减数 = 差 + 减数 减数 = 被减数 — 差乘法:乘数 × 乘数 = 积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7、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例:一共有多少个?加法算式:3+3+3+3+2=14乘加算式:3×4+2=14乘减算式:3×5-1=148、 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9、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 ? 用 几×几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用 几×几。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2个几相乘的积就是几乘几。 例如:2个6相乘的积就是6×6=36.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长方体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会是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圆柱从正面、侧面看,看到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圆形。球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圆。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针细长跑的快,时针粗短跑的慢。分针指12,就是几时整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一圈),所以 1时 = 60分。比大小:3时(<)300分一刻钟是15分,半小时是30分,1小时是60分。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时,分针从12走到1,走了(5)分。时针从12走到3,走了(3)时,分针从12走到3,走了(15)分。时针从 1 走到4,走了(3)时,分针从 1 走到4,走了(15)分。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12)时。分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60)分或(1)时。写时间:两种几时几分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补充】分针从1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到1,走了(60)分或( 1 )时。时间:时针走过数字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多少分。例: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着7,这个时刻是( 8 )时( 35 )分。8时少5分是(7:55) 7时过10分是(7:10).画分针时针需要注意:①分针时针用一长一短(长短区分要明显)的直线表示即可,不用加箭头;②时针的位置,不是整时钟面,在时针指在相邻两个数的中间,当小于半时时,指针指向接近较小的数,当大于半时时,时针指向接近较大的数。以7:35为例,因为35分大于半时,所以时针指向更接近数字8,分针指向数字7.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1、用1,2,3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6 个两位数。分别是12、13、21、23、31、32。2、用4,0,7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4 个两位数。分别是40、47、70、74。3、3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种坐法。(用1,2,3表示这3个人,可以写成123、132、213、231、312、321)4、3个人握手,每两个握一次,一共握3次。4个人就要握6次手。可以用连线法。5、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3种可能。也可以连线。分别是5+7=12、5+9=14、7+9=16。相关练习:语文数学英语相关文章推荐每天坚持陪孩子学习十分钟,影响孩子的一生。

259 评论(11)

提拉米苏丫头

5个元音字母:a、e、i、o、u当letter i 和letter e中间出现辅音字母的时候,元音结构o-e就发/əʊ/的音。03鼻子 鼻子 nose n-o-s-enose笔记 笔记 note n-o-t-enote可乐 可乐 Coke C-o-k-eCoke希望 希望 hope h-o-p-e hope家庭 家庭 home h-o-m-e home元音结构o-e,发音/əʊ/,同学们,记住了吗?我们下期见~

274 评论(10)

晚点寿司

oe发音时间长a, e, i, o, u 非重读音(schwa sound),当一个元音在非重读音节里时,有时会发此类音,非常类似汉语拼音里的e,但发音很轻

358 评论(13)

helloJ80430

FFTFCBBB

26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