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9

每天只睡4小时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听力课怎么讲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cp1211小窝

已采纳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对话,对话的内容不做限制,且每个人所述的话总共不得少于三句。为加深学生对对话方式的理解,教师可要求一名学生与其进行简单的对话,如学生向教师问好“Good morning.”教师则回答“Good morning. 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学生则回答“Milk,bread and banana.”教师又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have for lunch?”学生回答“Eat noodles.”就一个主题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听力能力均得到相应的锻炼,并促进了听力教学效果的提高。

英语听力课怎么讲

277 评论(15)

miumiu大酱

一、走出误区 听、说、读、写是学习任何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不分家。传统听力课都是以训练听的能力为主。教师放录音,学生写答案,最后订正。这种千篇一律的授课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呆板,学习效果不佳。而听与说相结合的课堂,会使学生不仅要听,还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加入说的部分。说的内容要与所听到的内容紧密相关。在“listening tasks"部分中培养学生整体理解篇章和理解特定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正确领会课文的主题思想。随后还设有“speaking tasks”部分,重点培养学生连贯表达能力,教师可要求学生就听到的课文内容发表感想。学生还可以参考书中配有的正、反两方观点的样板短文及“language focus"中的例句进行交谈,从而使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在听懂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长期坚持实际应用语言能力、日积月累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可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综合训练 言语听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听力理解能力受听力材料特征,说话者特征、学习者特征和过程特征等众多因素影响(束定芳等,1996)。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听力技能的掌握程度对其听解效果尤为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语言知识”和“非语言手段”进行思维和推测,理解说者话语意义的意义,从而获取信息(garman,1990)。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各项听说技能。 1. 听力课,是关键 上好听力课是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最重要一环。在听力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原则。要以课堂上精听为主,不盲目追求进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识别英语语音中的连读、重读、弱读、吞音、同化、失去爆破、语音语调及英、美语音的差异。语流中这些变化常常是干扰学生听力理解的一大障碍。有的学生常常不能平滑而无间断地读下一整句,他们是逐个单词重读的组合,不成语调、语流。因此对于连读就更陌生,即使是最简单的连读也听不出来。例如,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第三册第三课中有一个听写句子:i can assure you that he did say it,其中can assure 连读为[kn`]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知[kn]是什么,有的写成can't sure, 有的写成can't show等等。 2. 抓大意,记要点 要求学生能把听到的声音迅速与字母对应起来,教他们掌握读音规则。有的学生听音时,只能模仿出所听到的声音,却不知道是哪个单词,通过掌握读音规则,可把此“词”推测出来,加快反应速度。教师要教给学生听出句子的关键成分,即位于句子前部的通常是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当学生集中精力听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时,其它部分即使听不懂,也能比较容易地推测出其意思。 3. 精泛听,相结合 在经过一段听力训练后,要求学生将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对于精听的内容要反复听,力求听懂每一个单词、短语和句子,听不懂的地方决不能放过去。当学生完全听懂之后会有一种成功后的愉悦感,会增强学生提高听力能力的信心。精听训练要求教师教学节奏要放慢,保证其效率。泛听是通过大量的听力实践,巩固学生在精听训练中所掌握的听力技能,让学生体会一个完整的语言交际过程。课上时间不够,可要求学生课下多听,学生可使用与教材配套的听力教材,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听力教程》中的a、d部分《新编大学英语》的《自主听力》等。这些泛听材料可加强学生的听觉记忆,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理解、接受信息的习惯。随着学生听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复述所听过的材料,复述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单词、一个词组、一个句子或是一段情节。复述训练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待命”状态,学生处于紧张兴奋状态、精力高度集中,反应敏捷,记忆效率高。通过复述,学生会主动积极地思考,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学有所获,从而产生成功感和自信心。 4. 精读课,听与说 精读教学是融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阅读教学,即要理解文字的表层意义,又要挖掘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即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教师不应只注重课文的分析、讲解,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读课上应提倡提问与讨论,而提问与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断进行话语轮换的过程,可消除课堂上注入式教学气氛沉闷现象,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听说实践机会。美国心理学家curran提倡集体学习。他认为集体学习能为学习者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增强学习兴趣与动机,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通过提问与讨论可使教师了解学生预习、复习和掌握的情况,也可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明确学习方向、有的放矢。在精读课中,穿插听写练习是提高听力的好方法。听写材料可先易后难,先从单词、句子以及对话开始,逐渐过渡到听写短文。学生在听写过程中是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听力的效率很高,这样可训练学生耳灵手快的能力及写作能力。教师还应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训练,如“领读、仿读、跟读”等方式。这样学生可通顺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及意群均能准确地把握,也可学到地道的英语发音,并不断纠正自己的某些不正确的发音。

278 评论(9)

天堂的阶梯

在平常的听力讲评课上,我们往往采用的方法是:将磁带录音重新播放一遍,不时在中途停下来,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深入的讲解;或者下发听力材料,让学生反复阅读听力材料,找出答案的依据.学生往往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往往只关注正确的答案.如此讲评花时较多,收效不大,如何改进目前这一状况呢?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听力讲评的兴趣呢?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计划设计 1.讲评前要做的工作:进行错误率的统计,决定重点讲评的题目;选择准备重听题目的材料(先录制或利用数码设备);分析学生出错的可能原因;针对材料设计新的问题. 2.讲评中. (1)分阶段进行适当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在听前要稳定情绪,克服畏惧、紧张的心理,以保证自己在紧张而又自然的状态下发挥出水平.在每段录音开始之前,抓紧时间浏览相关的题干和选项,确定听音的重点,使听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在听音过程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正式放音后,学生最好不要将视线停留在题干和选项上,以免顾得上看却顾不上听,影响对材料的理解,要从整体上对每段话的中心和寓意有所理解.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应迅速回忆并整理所听的内容,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答案做出判断.(2)对于错误率高的题目,让学生重做一遍.(3)请学生分析所选答案,教师或其他学生点评.(4)选择二次错误率高的听力材料,利用预设的新题目,进行深化训练. 3.讲评后.学生利用本节课所获技巧,完成课后相关听力;学生分析研究自己的错误原因,调整自我解题策略. 二、具体的实施情况 在听力训练中加入了听力策略的指导,具体指导方法如下: 1.情感策略训练.认识到听力理解在英语学习和实际交际中的重要性;对听力训练持积极的态度,充分利用每一次听英语的机会;克服对英语听力理解的畏惧心理,树立练好英语听力的信心;在听的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听不懂的地方时不急躁;能正确对待听力测试的成绩,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1)明确听力训练的阶段性学习目标.例如,能听懂老师用英语授课,能听懂同学用英语谈话,能听懂或看懂难度适当的电台和电视英文节目.(2)通过反思找出自己听力理解中的薄弱环节.例如辨音能力差、词汇量小、语言知识基础不牢、短时记忆能力不强、对背景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等.(3)遇到困难马上寻找帮助,比如与老师或同学交流学习体会和经验. 3.认知策略训练.(1)根据不同的目的或要求选择相应的听力策略.如整体听、选择听或精听等.(2)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例如记笔记,边听边记关键词和重要信息,或听懂一段话后概括并记录其主要意思等.(3)根据语境或一些其它的线索进行预测.例如,考试时能借助图例、标题或问题的选项,对听力材料的话题或下文的内容进行预测.(4)能借助联想把相关的新旧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联系已有的知识理解听力材料.(5)能借助非语言信息进行推理.例如,根据说话者的语气、语调和说话态度等线索,推测谈话发生的地点以及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实施,学生对听力活动兴趣明显增强,听力讲评费时较以前减少,效率明显提高.现有的听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08 评论(14)

黄小琼琼

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才能专心认真学英语。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教材、绘本英语、动画英语、故事英语、游戏英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注重英语听力训练材料的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听力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时,不仅要注意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话题、功能知识的讲解,也要结合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教学。

114 评论(15)

MM头Selina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基本能力。我国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但是我国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只重视英语的读写,而忽视英语听说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会认单词,做阅读和填空题,但是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都非常差。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听力的有效教学方法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英语听力的基本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保证学生有足够“听”的语言量,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学生的上课发言以及考试反馈,我感觉学生应该加强英语听力方面的训练。结合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老师的经验,我认为小学生活泼好学,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小学阶段无疑是培养学生听力的最佳时期。

首先,先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听”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说”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听说训练包括听音答问、听后复述、听后解释和听后辩论等。小学阶段主要锻炼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回答。

其次,尽可能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力求自身语言表达准确、流利,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听的环境。只要每一位学生注意老师的英语说话特点,比如语音语调、表情、手势等,就很自然理解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在听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养成听的习惯。学生听得投入,才会学得有趣,才有兴趣尽量模仿语言进行交流,体会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快乐。

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小学英语的课时安排,每周三课时,学生不是天天能接触到英语,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只靠上课时听两三遍远远不够的,还要课后加强听读。我们所使用的配套磁带和光盘里面的发音准确,语音语调好听。在听录音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做有准备之战。每位学生养成每天听读的习惯,对每天所学的内容至少听读三至五遍,并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听读练习。

总之,小学生英语听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不可能靠短期强化、突击训练取得较好效果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它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只有这三方面结合起来,小学生的听力水平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保证学生有足够“听”的语言量,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学生的上课发言以及考试反馈,我感觉学生应该加强英语听力方面的训练。结合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老师的经验,我认为小学生活泼好学,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小学阶段无疑是培养学生听力的最佳时期。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听力

一、当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方面,当然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师对新课标听力教学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

很多高中英语教师不能把长期听力教学目标与单一听力教学目标较好地联系起来。对新课标中听力要求逐渐提高的事实没有全面把握,所以没有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梯度的系统安排,教师没有做到对听力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导致教师所选的听力材料忽难忽易,缺乏系统性,让学生无法适应,更不用说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了。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听力技能缺乏足够的重视。部分高中教师仍偏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听说能力的锻炼。

(二)教师听力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明确具体,可以实现,并且可以检测。教学目标设定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英语听力教学的成败。教师应注意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尽量具体到某个训练技巧甚至某个知识点。只有这样经历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师对于听力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仅仅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或者提升学生的听力技巧,教学目标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训练方式过于单一

在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英语听力训练模式过于单一。目前很多中学都通过做考试模拟题的方式进行听力训练,即每次教师将听力材料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播放的内容进行作答,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对答案,教师重新播放一次听力材料。这种训练方式过于简单而机械,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得不到教师的指导,教师没有向学生讲解做听力练习时的注意点。并且这种训练模式完全以考试为目标,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而且这种训练模式过于枯燥,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也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四)学生词汇量不足,且存在语音和语速障碍

学生自身的不足也是导致英语听力能力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辨别单词的发音,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单词的意思。在听的时候,如果遇到生词,特别是对关键词汇比较陌生,将大大影响听力效果。很多学生词汇量过小,没有牢记学过的单词,导致听力理解效果不佳。另外学生也存在着语音和语速障碍,在学习英语口语的时候,有些学生没有障碍单词正确的发音,导致听到此单词的时候,不能够迅速反应过来。在课堂上,教师讲课时,语音一般较慢,英语课文朗读带的速度也比较慢,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很难适应语速较快的材料,难以招架,特别是遇到连读、弱读、重读、爆破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时,跟不上理解不了。

二、提升英语听力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师要加深对听力教学的理解,建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一定要加深对听力教学要求的理解,听力教学不是简单的听,而是与说、读和写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英语教学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听的训练要与说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高考的要求,确定听力教学的目标,比如说理解一些日常性的交际用语,推测话语背后的含义等等。

(二)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英语教学中,听力材料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听力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选择那些紧扣教材内容,并与高考接轨的听力材料。高中课本里的文章涉及面广、语言地道、文笔流畅,极大地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为了加强他们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同时提高他们对这类题材的听力能力。同时与高考接轨的阅读材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听力教学更具针对性。

(三)丰富听力教学模式

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丰富听力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听录音然后规范性的模仿,有必要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为其示范。对于学生来说,听力能力培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听音、辨音能力。掌握好了单词发音,语调的特点,以及英美发音上的不同,听力就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其次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基本掌握文章大意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文章出现的关键词,用英文解释或肢体语言,让学生做出猜测。对于比较重要的句型或者难点理解,老师可以反复播放或者借助其他教学媒体,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听力内容。再次,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听力技巧,在学生做完听力练习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以让学生把握听力理解的要点。

(四)学生要增加词汇量,纠正口语发音

构建英语语言知识体系,包括对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的掌握,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边听边做笔记。要加大阅读量,多了解西方文化,注意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拓宽知识面。学生要了解西方文化,可以多读《中学生英语报》、《英语周报》、《周刊》、《英语沙龙》之类的英语报刊。学生在读书读报中遇到了生词可以自己先猜,读完文章后再去查生词,准备一个生词本,把生词集中记到上面方便以后经常复习。词汇应尽量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去记。同时,由于口语与听力是分不开的,学生也要加强口语练习,纠正口语发音,只有口语好了,听力也才能更好。

10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