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97

沙发里的土豆
首页 > 英语培训 > drank的英语翻译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黑鬼佐二

已采纳

干杯的说法有一下五种:

1、drained the cup.把杯子喝干了

Colum drained the dregs from his cup.

科拉姆将杯中所剩一饮而尽。

2、bottom up英 [ˈbɔtəm ʌp]   美 [ˈbɑtəm ʌp]

颠倒,<俗>干杯!

Ganbei! That means "bottom up" in chinese.

“干杯”这是中国话的干杯。

3、cheers英 [tʃɪəz]   美 [tʃɪrz]

int.举杯敬酒的用语;谢谢;再见

v.鼓励;喝彩( cheer的第三人称单数 );鼓舞

This is just for you. Cheers!

这是特意为你调制的,干杯!

4、drink to

英 [driŋk tu:]   美 [drɪŋk tu]

举杯祝贺

Let's drink to his memory, eh?

让我们为缅怀他而干杯,好吗?

5、toast英 [təʊst]   美 [toʊst]

n.烤面包;干杯;接受敬酒的人;(在某领域)广受赞誉的人

vt.& vi.向…祝酒,为…干杯

vi.烤火,取暖;使暖和;烘烤(面包片等)

I propose a toast to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peoples of the twocountries.

我提议为两国人民的友谊干杯。

drank的英语翻译

94 评论(14)

紜亦眠观520

干杯的英语:toast,读音:[təʊst]。

toast英 [təʊst]   美 [toʊst]  n.烤面包;干杯;接受敬酒的人;(在某领域)广受赞誉的人,vt.& vi.向…祝酒,为…干杯。

toast的用法示例如下:

1.All of us drank a toast to the bride and bridegroom.

大伙向新娘新郎敬酒。

2.He rounds off by proposing a toast to the attendants.

他向来宾祝酒,圆满结束了活动。

3.A toast to our friendship!

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4.He filled everyone's cup and proposed a toast to the guests.

他给每个人满上了酒,建议为来宾们干一杯。

扩展资料:

“干杯”英文“Toast”一词起源于16世纪的爱尔兰,原意是烤面包。当时的爱尔兰酒徒,有这样的习惯,把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及去除酒的不纯性。

到了18世纪,“干杯”这个词才有了今天的含义,并且发展成社祝贺颂辞。

toast 第三人称单数: toasts 复数: toasts 现在分词: toasting 过去式: toasted 过去分词: toasted

80 评论(11)

冰灵蜜蜜

在英语中,drink 是动词原形,是喝的意思。用在一般现在时态,此时主语如果是三单,则要变成drinks。drank是动词的过去时,用在一般现在时态。drunk 是动词的过去分词,用在完成时态的句子中,此外还作形容词,表示“醉的”。英语学习的方法。1 学习英语的首要理念:要努力去了解“是什么”,而尽量少去了解“为什么”。因为英语是语言,很多语汇和句型的用法没有道理可讲,没有“为什么”可言,人们就是这样用的,就是这样说的,记住就好。当然了,仔细分析起来或许可以找到语法上的解释。婴儿时期,我们学说话的时候,从来没有问过“为什么会这么说” 吧,但是为什么后来会说的这么好?因为我们听的多,说的多,自然就记在脑子里了。2 学习英语的最好方法:背诵课文。因为英语是我们的后天语言,所以必须将人家现成的东西反复在脑海里形成神经反射,不用关心为什么这样说(同第一点)。推荐《新概念英语3,4册》。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教材的经典程度超过《新概念英语》。它的语法是最规范的,结构是最严谨的,流传了好几代人,依然保持最为持久的生命力。3 学习英语需要多种形式的神经刺激。真正学好英语,不经历背诵大量文章,写大量东西,听大量文章,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比如一个新单词,我们在书上看到,默写,背诵,还不能说真正认识了。在听力中听到了这个单词,能反应过来是它吗?在想表达这种意思的时候,能反应过来应该用它吗?……我们当初学说话的时候,都是无形中进行了听,说,读,写等不经意的“练习”才全面掌握了这门语言。4 学习英语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英语学习不是靠突击可以学好的,一下子花上好几个小时拼命学英语,是无济于事的。它的特点在于“细水常流”。每天花上十几分钟的零碎时间听,背一段课文,记几个单词,长期坚持,逐渐会得到提高的。5 要着意“卖弄”。新学会的词汇和用法,应该在可能的场合多多练习使用。不要老是用自己喜欢或者熟悉的单词或者句型,这样的话,新学的东西永远得不到强化,慢慢的又会变的陌生,人将会永远停留原有的水平。不断地将新东西变为旧东西,又不断接触新东西,再将其变为旧东西,如此往复,才能不断提高。

267 评论(11)

殷血丹霞

是drink 的过去式...“喝”

146 评论(12)

海飄愿瓶

drink 是动词原形,用在一般现在时态,此时主语如果是三单,则要变成drinksdrank 是动词的过去时,用在一般现在时态drunk 是动词的过去分词,用在完成时态的句子中,此外还作形容词,表示“醉的”;作名词,表示“醉汉”

112 评论(9)

呲呲呲呲呲呲

干杯的英文是drink a toast。

基本解释:

1、[drink a toast] 喝完杯中的酒(用于劝酒或庆贺的场合)。

2、[Let us drink! cheers] ——用作祝酒时用语。

“cheers”在英国口语中常表示“谢谢”的意思

在古时,人们在干杯时总是用右手执杯,伸直与肩齐,这是为了让对方看到,祝酒者腰间没有暗藏武器,这是友好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与“干杯”相似的词称为杜举,表示接受敬酒者的敬意或劝导,同时也是对敬酒者的尊重。在中国古代,喝酒首先是一种礼仪活动,是很庄重的,其次才是娱乐身心的活动。

起源:

“Toast”一词起源于16世纪的爱尔兰,原意是烤面包。当时的爱尔兰酒徒,有这样的习惯,把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及去除酒的不纯性。

到了18世纪,“干杯”这个词才有了今天的含义,并且发展成社祝贺颂辞。干杯时,人们往往还要互相碰杯,据说这与教堂敲钟是同一意思,为了驱除恶魔。

另有一说是因为当时欧洲贵族盛行用毒酒进行谋杀,因此上流社会的人们在聚会饮酒时,会事先和大家互相碰撞各自的酒杯,以使各自酒杯中的酒碰溅到对方的酒杯中,以显示酒中没有下毒,象征诚意。后来这种形式就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显示绅士正直风度的礼仪流传了下来。

百度百科--干杯

357 评论(10)

女王Z大人

1、drank英[dræŋk]美[dræŋk],v.喝; 饮; 喝酒; (尤指)酗酒;drink的过去式。 2、[例句]I think we could all use a drink after that!我想我们在事情办完之后都得痛快地喝一杯。

235 评论(14)

天骄建材

一个过去式的和一个普通人式

18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