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8

真锈菜刀
首页 > 英语培训 > 政治指导员英语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qian1004

已采纳

部队考学有复习的资料,这些资料就是往年军队考试的试题和相关复习范围。

政治指导员英语

80 评论(8)

北冰洋的海豚

想去部队当兵,考学上军校,该怎么办?这几步走对了,人生就此改变!

194 评论(12)

小熊爱兔兔

关于部队考学如何复习的问题,师之航为你解答。由于每年的军考大纲在3月份左右才出来,师之航建议你可以先使用:《军考助航》框架性的知识点考点的细化概括,配套经典例题讲解,零基础学习,提分学习都非常适合 。可以配套使用《必背手册》各科重点集合与一本书内,常见公式,语法,词汇,化学方程式,常见简答题等。有些基础后,可再加上《历年真题详解》,感受军考真实题型,把握做题节奏。

328 评论(8)

yissluckyg

没有。破折号(dash)是标点符号的一种,形状为“——”(汉语中为两个汉字长,英语中为两个英文字母长)。用来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者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汉语中破折号有20余种用法,而英语中破折号用法相对较少,约有10种左右,且均包含在汉语破折号用法当中。现从英、汉破折号相对应的用法入手,谈谈英语破折号的使用。 1.英:用来表示或突出同位语。例如: Only one thing is now wanting—a refrigerator.现仅缺少一件东西——冰箱。 汉:用来引出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例如: ……水作深黑色,泛着油光。留心看时,水面细细地在那里动,其中游泳着无量数的蚊虫的前身——孑孓。 2.英:用来概括前面列举的若干东西。例如: New houses,larger schools,more sheep,more pigs and chickens,morehorse and donkeys—everywhere we saw signs of the commune's prosperity.新房子,扩建的学校,更多的猪、羊、鸡、马和驴,到处(是)我们可以看到公社的繁荣景象。 汉:表示总结上文。例如: 中国反是,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的。——这些,就是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 3.英:用来表示犹豫或迟疑。例如: I—I—I rather think—maybe—Amy has taken it.我——我——我想——也许——是爱梅拿了吧。 汉:表示犹豫不定或迟疑。例如: 我希望是那样——但是——那就是——啊,我来试一下吧。 4.英:用来表示意思的突然转折。例如: “And may I ask—”said Xiao Wu;“but I guess it's better for you to ask himabout it.”“我可以问——”小吴说,“不过我想还是你问他的好。” 汉:表示意思转折。例如: 呵,省里派来的?敢就是李克,特派李克——不,移作特派员的巡行指导员李克? 5.英:用来表示反问。例如: It is clear—is it not?—that we must practise strict economy.很清楚——不是吗?——我们必须厉行节约。 汉:用两个破折号引进疑问形式。例如: “自然物质”——是不依赖发音器官?不依赖大脑?不依赖神经元?不依赖传递声波的空气?——语言竟会在一种连马尔本人也说不清楚的环境中“成长”。…… 6.英:表示在说话时有意地中断了一下,以便强调或引起别人注意破折号后面要说的话。例如: In a word,the spirit of the whole country may be described as—self-relianceand arduous struggle.总而言之,整个国家的精神可以说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汉:表示语气的停顿。例如: 有一次是除夕,大家都回去过年——我的家那时还在上海,也不想进城去玩——L夫妇知道我独在,就打电话来请我吃火锅。 7.英:用在一个引用的句子前面(代替一个冒号,或与分号一起连用)。例如: Uncle Wang laughingly answered—“No,no;stay where you are.”王大叔笑着回答说:“哦,不用了,不用了,就呆在那儿吧。” 汉:用于引语之前。例如: 心底下的微语,突又响亮到可以使方罗兰吓得——你说是反动,是残杀么?然而半个城是快意的? 8.英:用在一个解释性的插入语前面和后面,相当于一个括号。(这种用法在英国英语中尤为普遍)。例如: Then the proposals—both Xiao Yang's and mine—were adopted.后来两个建议——小杨的和我的——都被采纳了。 汉:把解释性话语放在两个破折号之间,第二个破折号后面可以用逗号表示句中停顿。例如: 蜘蛛进行交际使用的当然不是语言——蜘蛛连声音也发不出——,它靠得是蜘蛛所传达的“波”分辨。 9.英:用在一个解释性的分句或句子前面。例如: How lucky the girls nowadays are!—they can go anywhere,say anything.今天的女孩子多幸福啊!她们哪儿都能去,什么话都能说。 汉:破折号引出的话对前面一个陈述句进行解释。例如: 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柏”与“九”本不能对,“柏”与“百”同音,因而与“九”为借对。 10.英:用来表示“从……到……”的概念,尤指生卒年份。例如: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is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and dramatistsin the history of Bristish Literature.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和剧作家。 汉:用于年份之间,表示时段或人物的生卒年。例如: 1939——1940年我又在上海写了《春》的续篇《秋》。 11.英:用来补充说明,特别是在非正式文字中。例如: We'll be arriving on Monday morning—at least,I think so.我们将在星期一上午抵达——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汉:表示补充说明前面的分句。例如: 掉转身,望着小窗外的黑夜,——一个冷漠的冷酷的昆明的黑夜。

148 评论(14)

anne贝多芬

张茜是湖北人,个人履历张茜(1922-1974),女 湖北武汉人,原名掌珠,小字春兰,笔名耿星(译《沙原》、《平平常常的人》署名)。 张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陈毅的夫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日宣传,1938年赴南昌参加新四军,在皖南新四军军部从事战地宣传工作,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调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工作,在茅山根据地与陈毅结婚,后随新四军东进抗日,皖南事变后,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华中分校宣传干事、新四军卫生部政治指导员,华中建设大学财经系统政治干部。抗战胜利后,随新四军军部北移,任山东野战军直属队副协理员。 上海解放后,到上海第三次与陈毅会合,此前曾自学英语、俄语,1951年到北京俄文专校学习。1953年任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编辑。1955年至1957年,先后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任编译。又在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工作,多次陪同陈毅出访欧亚国家。 “文革”中曾受到诽谤和陷害,陈毅逝世后,她不顾疾病缠身,亲自编订《陈毅诗词选集》,1974年因肺癌病逝于北京,张茜生前为军事科学院某部副部长,有《张茜诗抄》。爱情故事交织着血与火的爱情陈毅认识夫人张茜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期间。当时,张茜是新四军服务团演员,陈毅对文静秀雅的张茜一见钟情,但张茜觉得不合适。然而在长期的战斗生活中,张茜对陈毅的战绩、政绩、人缘和个性逐渐了解,特别是她诵读陈毅的梅岭诗章。于是,一对抗日志士在战斗间隙倾心而谈,陈毅敞开心扉讲起了自己的战斗经历和历经磨难的情怀,陈毅光明磊落的气度深深打动了张茜的心,两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不久,张茜接到陈毅写给她的一首情诗:春光照眼意如痴,愧我江南统锐师。豪情廿载今何在,输与红芳不自知。 张茜感到无限幸福,她庆幸经过交织着血与火的考验,终于在皖南温馨的春夜里,找到了忘年知己,她决心与陈毅结为生死之交。对他俩的恋爱生涯,在张茜后来写给陈毅的信里,有极其生动的反映:每当清明的夜晚,月色悬空的时候,仰看星月,就不禁沉溺于回想,忆起了往事。我记起皖南初恋的光景:田坤大盆村的初叙,在小室里历时8小时的长谈,您送我回部的月夜。还有在江南水西您以大衣裹住我,送我回驻地的夜晚。婚后的许多日子,都是多么甜蜜呀!我还记得您写过一篇抒情文,名为《月夜》的。可惜这些信件都没有存留。待我们的儿子长大时给他们看看他们的父母年轻时代的事迹,多好呢! 1940年2月,陈毅与张茜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驻地江苏省溧阳县的水西村结婚。聚少离多 书信诉真情张茜先后担任抗日军政大学华中分校宣传干事、新四军卫生部政治指导员,1942年5月、1943年9月生下昊苏、丹淮,在繁忙工作的同时照料两个儿子。 作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挥军南下途中,1949年4月5日在安徽忙里偷闲写信给张茜:“我现在由蚌埠转至合肥附近,一片金黄菜花一片稻田,麦绿如油,南方景色十分可爱,多年久居北方,不禁有新鲜感觉。你既然任医学宣教工作,望努力,但盼望多多照护三个小孩,我不能兼顾,一切只能靠你了。南下工作很忙,每每开会,写文件,谈话,几乎没有多的休息时间,如果亦有稍稍可空闲的工夫,就想你能来我身边为好,就以你不同我南下为欠为念。好在胜利很快,望于打下南京之后,火车搞通,即盼你能同三个小孩迅速南下会合,不然让多年来夫无妻伴,妻无夫陪,儿子离父母,父母离了他们的爱儿呀!望注意身体,你吃得太少,要养得胖胖的来见孩子的爸爸!” 恩爱的夫妻情,深厚的父子爱,感动得张茜泪洒胸前,工作的紧张疲乏,养育三个孩子的辛酸劳累,顿时一扫而空。 上海解放后他们一家五口终于团聚,但是张茜不以高级干部夫人资格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又刻苦攻读英语和俄语,先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做编译工作,以耿星为笔名,翻译出版了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奇的小说集《原沙》和李昂诺夫的多幕剧本《平平常常的人》。陈毅感言:妻子是我的知己陈毅对张茜的刻苦学习精神非常支持,1951年4月在写给父母亲的一封信里,对张茜大加称赞:“张茜已到北京俄专学习,定今年底结业。彼能完成俄文修业,此后即可担任俄校教务和通译,学有专长,立身有道,甚可喜也。本来她在革命阵营服务已近15年,历任科员、科长、政治协理等职,并又任上海俄校教务副主任,她如果继续工作是不成问题的,如果评薪水亦将是团级待遇,可得月薪400单位,但仍主张其再学一年,养成专门俄语人材,才更能切实可靠,有巩固的发展前途。因此,不能不让她远去京门一个时期。这是新中国为人做事基于各有专长的根本原则,望双亲本此意告儿弟兄妹并及下辈。中国人人如此何愁不富强,如果仍旧惯,依赖即寄生剥削,于己于国皆非了局。” 陈毅夫妇都忙着工作,生活节奏不同,虽然同住但两人相互体贴,经常传字条交流信息。1958年9月的一个凌晨,张茜见陈毅因为到毛泽东那里开会回来得晚,她临走给陈毅留下这样一张便条:“宏!我夜半出发,胡诌一首打油诗,留笔候教。春兰。” 陈毅起床后看到张茜的打油诗,饶有兴味地吟道:夜雨淋沥秋漏长/参观公社心意忙/为怕酣睡误时刻/未曾入眠即起床。 陈毅一直忙工作,在家呆的时间不多,他几次遗憾地说,教育孩子在我们家是母亲的专职,他也尽量抽时间通过写诗教育子女。高饶反党联盟被揭露后,毛泽东特意找陈毅谈话,讲到向党伸手问题的时候,毛泽东说“伸手岂止高饶”,归来与张茜议论良久,挥笔写下脍炙人口的《七古手莫伸》: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张茜看了深受感动,为与陈毅互勉,欣然命笔写下座右铭:“满招损,廉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为了工作,必须休息。” 陈毅称赞张茜是真正的知己,亲自撰写砚铭,后面写有“春兰自制”四字。逆境中荣辱与共在十年内乱中,陈毅无论是挨批,还是遭贬,都得到张茜精神上的慰藉;无论是流放,还是身患绝症,都得到张酋的陪伴和照料。“九大”之后不到半年,陈毅被流放到石家庄,以往所享有的一切待遇都取消了。张茜自己动手煮饭、洗衣,在生活上悉心照料陈毅。此时陈毅虽感觉身体不适,但保健措施已完全撤消。张茜在去一家制药厂下放劳动的几个月中,凭着自己的聪颖好学,居然在药物学方面有了很大长进。 陈毅的腹痛一天天加剧,张茜忧心如焚,考虑再三,写信向周恩来总理报告了病情,于是,在流放一年后,张茜陪陈毅国北京治病。但是,陈毅的肠癌已到了晚期,张茜在整整一年的护理中,心情压抑,呕心沥血,也身患癌症。她振作精神,尽可能多地给予陈毅以慰藉而减轻剧烈的病痛。在陈毅弥留人世之际,张茜特意把齐白石手书的陈毅于1936年写的《赠同志》的挂轴带到病床前:二十年来是与非,一生系得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同时,张茜也写了一首慰问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征途履危难,抗疾亦当如易看。 在失去亲人的巨大不幸时刻,张茜“不被哀痛之情所压倒,不被恶疾之势所慑服”,遵照陈毅的遗命,着手整理他的遗稿。她在重病中用不到一年的时间编辑了一部《陈毅诗词选集》,并写下了评价中肯的序言,吟成了字字泣血的两章题后诗。但天不假年,她已无力完成对陈毅其他文字的整理了,于是,她把这件重于自己生命的工作交付给了自己的孩子。相关故事在新四军文工团里,束颖和陈毅元帅的妻子张茜是战友,后来也成了很好的朋友。“张茜在新四军皖南军部服务团,我在挺进纵队服务团,她是军服团一名出色的演员,演过很多戏。我们第一次见面是1938年,我刚刚参加新四军,和张茜同台演出,她饰演苏联短剧《第四十一》女主角,张茜以她精湛的演技,博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那时她和陈毅还不认识。第二次见面是在1940年的苏北塘头召开座谈会,张茜同志和我们谈革命文艺创作,让新入伍的女兵们获益匪浅。陈毅和张茜的恋爱和结婚我并没有看到。” “第三次见面是1956年,陈毅带领中央代表团去西藏,回京后因劳累过度,来到广州疗养。当时,我和老孙在广州工作,陈毅和张茜在广州的日子是老孙全程陪同的。记得有一天,我们在宾馆请陈毅吃狗肉,吃了一半,张茜去大学里看书,认真学习《楚辞》,理由是缩短与陈毅的文化差距。陈毅吃着狗肉,突然问我丈夫身上有没有带中华香烟,要了一包烟却没有抽,而是放进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铁盒子里,我和丈夫都莫名其妙,老总幽默地说,张茜限制他吸烟,把香烟放在铁盒子里规定每天只能抽几根,还要定期检查,他这几天把铁盒子里的香烟全抽完了,回去不好报账,只好再放一包进去。我们都乐了。”为了陈毅休息,张茜把棋盘掀了“有一次,我们夫妇和陈毅夫妇从广州坐船到中山。陈老总和老孙一起下围棋,他们两个人都有棋瘾,一下就下了一晚。陈老总身体并不是很好,也不能熬夜。张茜两次去催陈老总早点休息,身体更重要。陈总却还在棋瘾中没听张茜的劝告,还要继续下棋。张茜见陈总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她就火了,把他们正在下的棋盘给掀了。” 束老和张茜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73年,此时陈老总已经去世,张茜又被发现得了肺癌。她和丈夫、同志几次去看望张茜,每次都见她在埋头整理陈老总的诗词,劝她要保重身体,她摇摇头,说已经来日不多了,要抓紧整理陈毅诗词,否则不好向陈老总交代。没多久,张茜就病重了,医院院长请张茜吃饭,束老也前往作陪,发现张茜吃得很多,“其实,这是对抗疾病的需要,也是为了延长生命,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主要是打算让陈毅的诗词早日出版。”

123 评论(14)

哈韩哈哈规格化

张茜(1922-1974),女 湖北武汉人,原名掌珠,小字春兰,笔名耿星(译《沙原》、《平平常常的人》署名)。 张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陈毅的夫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日宣传,1938年赴南昌参加新四军,在皖南新四军军部从事战地宣传工作,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调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工作,在茅山根据地与陈毅结婚,后随新四军东进抗日,皖南事变后,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华中分校宣传干事、新四军卫生部政治指导员,华中建设大学财经系统政治干部。抗战胜利后,随新四军军部北移,任山东野战军直属队副协理员。 上海解放后,到上海第三次与陈毅会合,此前曾自学英语、俄语,1951年到北京俄文专校学习。1953年任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编辑。1955年至1957年,先后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任编译。又在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工作,多次陪同陈毅出访欧亚国家。 “文革”中曾受到诽谤和陷害,陈毅逝世后,她不顾疾病缠身,亲自编订《陈毅诗词选集》,1974年因肺癌病逝于北京,张茜生前为军事科学院某部副部长,有《张茜诗抄》。

30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