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8

无敌幸运星1
首页 > 英语培训 > 浙江高考英语泄密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lover冬儿129

已采纳

不是的,一卷比二卷难,一些地方用一卷,一些用二卷,高考卷泄密不太可能的

浙江高考英语泄密

280 评论(10)

乖乖小猫侠

近日,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按理说成绩出来了,很多人暂时会松一口气,可没想到英语成绩公布不久便激起了千层浪。 许多学生表示居然出现“倒加分”的情况,成绩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有些成绩略差的学生反而出现高分情况。一时间事件持续发酵,不论是事件的亲历者还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都在网上炸开了锅。 面对质疑,11月27日上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英语科目考试成绩的说明》回应称,“浙江省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安排2次考试,考生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较高1次的成绩。在2018年11月刚结束的英语科目考试中,根据答卷试评情况,发现部分试题与去年同期相比难度较大。为保证不同次考试之间的试题难度大体相当,浙江省招委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在制订评分细则时,决定面向所有考生,对难度较大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语言运用)的部分试题进行难度系数调整,实施加权赋分。其他试题未作调整。”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英语科目考试成绩的说明》 此回应一出,网友们更加一头懵了,很多人都表示从未听过加权赋分的说法。梯方君首先想到的是上海高考综合评价录取中采用的类似方法,即将高考成绩、面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各自的权重折算分数最后组成最终录取分数。 至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这种说法梯方君也不便评论,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针对“倒扣分”的事件,网友们如此关注,最大的原因应该是高考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高考,而且未来我们的亲人也会经历高考。 但是,在梯方君看来,该事件的正确打开方式除了督促有关部门给出合理解释或者解决方案之外,更应该意识到或许我们对高考政策的了解还不够。因为高考改革在推进,为了让人才评价标准不断趋于合理,不少地方的高考政策变得更为复杂细致。 即使是走在高考改革前列的上海市,高考新政策公布已有4年,毕业生已有两届,但依然有很多学生对复杂的新政策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所以与其在网上胡乱评论,有孩子的家长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下当地的高考政策。今天,我们针对上海高考政策,讲一下大家主要关注的问题以及个别盲区。 温馨提示: 1、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末增加了地理、生物的合格考补考; 2、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末增加了6门学科的合格考补考; 3、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末增加了7门学科的合格考补考; 4、取消了原先高三第二学期4月的6门学科的合格考补考。 合格考的地位 1.全市末位约5%的学生为不合格(说法不一,但很少比例不通过是确定的),基本上补考之后最终都会合格。2.合格考合格才有资格报考对应科目 的等级考,才能被高校录取。3.合格考因为很容易通过,总体地位不高。 我们知道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顾名思义,合格考主要区分在学业上是否合格,而等级考是要对学生达到的水平分等第的,并且将等第再换算成分数计入高考成绩,所以等级考一定是更重要的。 考试科目 考生可根据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在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 考试条件 对应学科的合格考合格方可报考,所以高一没办法参加,理论上地理和生物是同时允许高二和高三的学生同时参加的。复读考生可以继续使用有效内的等级考成绩,也可以更换科目或重新报考原科目刷成绩,但必须先注销有效期内的相关科目的等级考成绩。

226 评论(14)

蔷薇紫馨524

古人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说的就是古代科举考试对人的命运的改变,我们现在的高考也是如此,为了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完九年义务再读三年高中,这时候才能踏上高考的考场,一展才华,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却也有一些思路“清奇”的考生“另辟蹊径”——比如偷从保密室偷走高考试卷!这个人不仅仅通过偷试卷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一届考生的命运!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的杨博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过他的老师都认为,他考上一个重本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将杨博和盗走高考试卷的人联系起来。不过绝大多数平常成绩好的学生,可能都会在高考前遇到各种“败走麦城”的情况,因为对自己的期望越高,失望往往就越大。

杨博也不例外,在2003年4月的一次重要的模拟考当中,他的状态失常,考出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分。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是一个差生的话,大约会安慰自己:“没事的,下次肯定比这次好。”如果是个一般的优等生的话可能会去焦急的复习,但是到了杨博这里就不一样了,他一下子精神状态高度紧张,为自己6月份的高考担忧起来。

想想他一个被老师评价为考重本完全没问题的人,就算考砸了考个普通一本也是妥妥的,为啥要这么担心呢?但是受了一次打击的杨博却担忧日增,最后居然铤而走险,在5月份来到了南部县教育局办公楼踩点,经过仔细研究,他找到了存放试卷的“密保室”,并且熟悉了周边的环境,然后才离开。

6月4日的凌晨,“全副武装”的杨博带上各种工具来到了事先打探好的密保室,这时候安保人员都已经下班,也没有人会想到会有人前来偷盗试卷,杨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到来几乎没有任何人知道。不过谨慎的他还是害怕有人突然过来,所以首先断掉了附近的电源,然后撬开大门和存放试卷的铁皮柜,拿走了理综卷、文综卷、语、数、外各一份,然后匆匆逃走。

回家后杨博将试卷上的题目彻彻底底的研究了一遍,并且将答案背诵、记忆。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偷走试卷不久之后,教育局就发现了试卷丢失的事情,并且迅速上报上级,同时还搜集了杨博作案的指纹。得知试卷泄漏,为保证高考的公平性,国家决定临时启用“备用卷”,杨博在此之前可能根本都不知道国家还有“备用卷”这种操作。

等到进了考场之后,杨博跟其他考生都傻眼了!杨博傻眼是因为,试卷的题目跟自己偷来的试卷上的完全不一样;而其考生傻眼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备用卷”的难度简直是变态级别的,因为备用卷都是在正常的考卷泄密之后才使用的,所以设计得比普通考卷难度高得多,而且内容也完全不相同!

而当年高考备用卷的数学卷就是传说中的“数学帝”葛军出的,平日里考试能考120以上的学生在那场考试当中也只能拿到80-90分,其他科目的难度也都相对增大,很多考生考完之后跑出考场抱头痛哭,乃至于当时有的学校专门把学生召回安慰他们不要太过于伤心。而杨博呢?在错愕与惊慌当中他考了515分,这对于他考重本的目标可能稍微少了一些,但是进一个普通一本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抱着极度崩溃的心态,6月12日杨博回校填报志愿,在录指纹之后被警方逮捕,最后杨博承认了犯罪事实,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说到这里,故事就讲完了,今天今年的高考也已经考完,广大考生也不必再担忧成绩的问题了。毕竟:

高考俱已成风去,昂首阔步看未来。

文成武就皆有数,无限风光从此开!

108 评论(14)

黄小月abc

一、主体不同

1、高考一卷:又称全国乙试卷。

2、高考二卷:又称为全国甲试卷。

二、使用省份不同

1、高考一卷: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英语听力部分)

2、高考二卷: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语文、数学、英语)。

三、特征不同

1、高考一卷: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教材为依托,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2、高考二卷:根据新课程的特征,分必考与选考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考全国一张卷

154 评论(12)

snowberry911

一、主体不同

1、高考一卷:又称全国乙试卷。

2、高考二卷:又称为全国甲试卷。

二、使用省份不同

1、高考一卷: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英语听力部分)

2、高考二卷: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语文、数学、英语)。

三、特征不同

1、高考一卷: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教材为依托,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2、高考二卷:根据新课程的特征,分必考与选考题。

205 评论(12)

谷穗的宝贝

01 加权赋分是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的测试与评价中常用的术语,其主要目的是调整测试均衡效应,更好地解释测试的结果分数。加权评赋分提供了基于许多标准选择项目的系统过程,在为每个项目分配权重和分数之后,通过将每个标准的权重乘以它的得分并添加结果值来计算加权赋分。 2018年11月浙江英语高考成绩加权赋分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2018年11月高考外语英语科目成绩结果中出现大量系统性成绩偏差引发的争议事件。此次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是一起因决策严重错误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事件背景 根据浙江新高考试点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直接挂钩,选考科目考试成绩以赋分方式计入高考成绩,但是语数外不参与赋分,按照原始分计算。 学考中的选考科目,7门中选3门,选考的成绩不是直接计入高考,实行的是赋分制,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 在2018年11月刚结束的英语科目考试中,根据答卷试评情况,发现部分试题与去年同期相比难度较大。 为保证不同次考试之间的试题难度大体相当,浙江省招委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在制订评分细则时,决定面向所有考生,对难度较大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语言运用)的部分试题进行难度系数调整,实施加权赋分。 其他试题未作调整。 社会质疑 浙江教育考试院原定于11月23日晚公布选考科目及外语成绩,实则于11月24日上午公布。英语公布成绩后,出现了大量客观题高分段考生最终成绩显著低于预计成绩,而客观题扣分较多者反而作文普遍扣分较少的现象,甚至出现根据官方答案预估的客观题扣分大于最终成绩与满分的差值的情况,即作文扣分为负分的“倒加分”。在普遍认为此次试题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不少中学的总体成绩与以往持平甚至高于过去,引起社会各方面质疑以及对此次高考工作的公正性的疑虑。 2018年11月25日晚,“浙江高考英语”话题热度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据河南大学新媒体暨舆情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浙江高考英语”微博话题下,阅读量达1.1亿次,讨论量达3.5万条。 另外,同期进行的“七选三”科目也被爆存在问题。2018年12月1日央视网发文称2018年11月选考物理的人数最后统计是2.8万,但实际保底赋分却存在偏差,按保障机制规则计算,相应的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至少也要有4.2万。 政府介入 2018年12月1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表示,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决定成立以省长袁家军为组长、有关权威专家参与的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2018年12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2018年11月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情况调查结果,认定此次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决策依据不充分、决策严重错误,导致结果不公正、不合理。并取消这次考试的加权赋分,恢复原始得分。同时,调查组责令决策者浙江省教育厅向社会发布整改措施并正式道歉;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党委书记郭华巍被责令免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王玉庆被免职并由浙江省监察委立案审查,院长孙恒予被诫勉谈话,纪委书记陈煜军被监察组立案审查。

9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