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123459876
最好是用Long,然后加注释,因为中国的龙跟西方的Dragon不管是形象、引申义,还是所蕴涵的意义都不一样,而且是本质上的不同,Dragon是象征邪恶的。这是我上翻译课的时候我们翻译教授说的。。。
yangwenmoney
个人认为中国龙和西方dragon根本不是一回事情,中国龙没翅膀,而西方dragon有,而且如second11刚才也提到“中国龙在中国表示的是一种神圣的象征,而西方龙在西方人眼中是可怕的怪物”,根本就有本质区别。不知道最初谁把中国龙翻译成了dragon,这样我们自称“龙的传人”,西方就认为我们自认是西方dragon那个邪恶怪物的传人了。造成误会很大,我支持另选择翻译方式,但是这个不是我这样的个别人能改变的。+++++++++++++++++++++龙,是中国的象征。我们自称是龙的子孙,唱着《龙的传人》,过节时要舞龙,吃水果要吃龙眼,生肖要属龙,看风水要青龙白虎,农历五月还要过一个“龙舟节”。作为中国人,如果不知道龙,就真是太不爱本国的文化了。Dragon,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圣乔治屠龙传说中有每个月都向附近城邦要一个少女的恶龙,金羊毛传说中负责吃掉敢染指金羊毛的勇士的火龙,RPG(Role-Playing Game)中龙们就是帮助玩家升级&增加顶级装备的好同志,在电影中是继陨石、哥斯拉、外星人之后又一企图毁灭地球的东东。Dragon的定义及起源Dragon,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物呢?微软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Dragon, a legendary reptilian monster similar in form to a crocodile and usually represented as having wings, huge claws, and a fiery breath.”(龙,一种传说中和鳄鱼类似的爬虫,它一般被描述为拥有翅膀、巨爪和烈焰的怪物)。查查英文字典,就会看到这样的解释:“dragon;严密警戒的人;可怕或危险的东西;严厉的女监护人”。从这里可以看出,dragon不受欢迎,甚至可以说是邪恶的生物。我们可以从各种传说中找到印证。
奈奈小妖精
其实早在2001年出版的THE 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 © 2001就已经明确将西方Dragon与中国龙统一起来了,其定如下。Dragon Noun。1 a mythical monster like a giant reptile。In European tradition the dragon is typically fire-breathing and tends to symbolize chaos or evil,whereas in the Far East it is usually a beneficent symbol of fertility,associated with water and the heavens。有一些人非要说什么“瑞兽”的龙没法与“魔兽”的Dragon共享同一个词,在西方人看来,仅仅用一句简单的话(In European tradition...whereas in the Far East...),便什么问题也没了。更早的如七十年代出版的《荷兰语大辞典》在其Draak条下也是西方Dragon与中国龙分列义项而兼收并蓄。由此还可以上溯到1934年出版的《韦氏英语大辞典》(国际第二版)与其修订本的《韦氏大辞典》第三版(1961年出版),均在Dragon字释义下对西方Dragon与中国龙相加解释。这两个版本的《韦氏大辞典》还收录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其中第二版还顺带提及Dragon Boats(龙舟),参见第七百八十一页,除此外,这两个版本的《韦氏大辞典》均收录了汉语“龙”字的音译Lung,作为Dragon一词的异体。之所以用Lung,而不是Long,是因为威妥玛拼法是当时最标准最通行的汉语拼音。比如在《韦氏英语大辞典》(国际第二版)第七百八十一页,Dragon的第十一个义项如下。Chinese Myth。 etc。 A supernatural creature (Chinese “lung”) of ancient and uncertain origin, in popular belief connected with rain and flood。 The dragon is a symbol of the Emperor, of good fortune, and of the yang as opposed to the yin, and is usually beneficent being。 See YANG, YIN。上述定义已经堪称详细完备,即使与最新版的《辞海》及《汉语大词典》“龙”字的定义相比,也毫不逊色。《韦氏大辞典》第三版(1961年出版)中“中国龙”的定义较第二版来得简略,但也有可取之处, 这样写的好处是“重点突出”,而且1999年版的《辞海》对“龙”的定义也同样简略。a beneficent supernatural creature in Chinese mythology connected with rain and floods现在有一些人非要宣扬一个龙字的新音译,声称从前的人都错了,把一个Loong字如何精妙的捧上了天,理由无非如下。“瑞兽”的龙没法与“魔兽”的Dragon共享同一个词。Loong这一个拼法中的oo象形,如龙的眼睛,从未听说英语是象形文字或英国人要用象形的方法改良他们的文字。其次中文也早已不在用“象形”的办法造字了,常用字三千中哪一个是最晚用象形法造出来的?在什么时候?年代?朝代?再者说oo像龙的眼睛过于牵强附会,英语单词中含有oo组合的有很多,比如Floor、Boom、Soot、Boot、Booze、Broom、Groom、Room等等又都分别应该像什么样的形?如果旁的含有oo字母的英语单词都没象形一说,Loong却有,为什么要特殊?再次Loong不符合现代汉语音译的国家标准,纵使Lung的拼法“陈旧”,要与时俱进,也应该优先考虑Long,而不是别的什么杂七杂八异想天开的拼法。至于如华人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字之一是“Lee Siu Loong”之说荒谬至极。李小龙的英文名字最通行的有且仅有Bruce Lee这一个,除此外的一切拼音在西方国家的华人圈外几乎无人知晓。这一种偷梁换柱的说法犹如说近代中国人曾经给USA这一个国名的汉译起了一百多个音译, 但最终其余的译名都不传了,只有“美国”这一个译名予以保留。如今再提从前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无人知晓的其他音译又有什么必要?即使承认“Lee Siu Loong”这一拼法的合法性,也不能说明“龙”字在广东地区甚至香港地区就一无例外地被转写成Loong,一百多年来,香港地名“九龙”在英语中常常被写成Kowloon,有的时候亦作Kawlun、Kaolong、Kaolung、Kawlung等等,这说明“龙”字的粤话读音的英语音译远非Loong这一种,拼写根本谈不上统一。说到此,不能不提到赛珍珠,Pearl S. Buck. 她于1942年以中国素材为主题出版了《Dragon Seed》一书,汉语的书名市她亲自选定的,叫《龙子》。该书一出版,就好评如潮,不久便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在该书的扉页上,她有这么一段题记。To the Chinese the dragon is not an evil creature, but is a god and the friend of men who worship him。 He “holds in his power prosperity and peace。” Ruling the waters and the winds, he sends the good rain, is hence the symbol of fecundity。 In the Hsia dynasty two dragons fought a great duel until both disappeared, leaving only a fertile foam from which were born the descendants of the Hsia。 Thus, the dragons came to be looked upon as the ancestors of a race of heroes。This is the story of China at War。这一段文字,充分显示了英语Dragon是一个中性词,本身无所谓好坏,用在赛珍珠笔下,便自然而然地带有了中国文化的气息。这一段文字还显示了赛珍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同情,更让人惊讶的是,关于夏朝典故的征引,其中文原文竟然来自《史记》的第四卷《周本纪》!
馨怡FANG
the offspring of Chiese nation!dragon在西方文化中是一种可怕的怪物,此处不能直接译为dragon,会引起误解,而龙的传人实际上就是指炎黄子孙,即中华民族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