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pai
引言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英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优化英语教学结构已然成为了基础教育的重点任务。尤其是面对高中阶段即将要应对人生中最后一场关键性考试、同时马上要与社会密切接轨并运用英文语言参与社会生活的学生,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培育其学科核心素养是势在必行的。因此,从高中英语的学科特征和知识结构出发,立足于单元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优势,探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法是迫在眉睫的。 一、深入研读教材,明确单元主题与语篇话题的联系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参照、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托,想要真正实现单元整体教学,就必须加强对教材的分析,从中寻找单元主题和不同语篇话题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分析不同内容之间的思维、情感联系,确定整体教学目标,再以不同语篇内容、情感价值态度为划分依据设计相对独立的基础教学活动,分别培养学生的不同英文素养,如语言能力、文化品格等[1]。这样一来,由单元主题到单一语篇来设计、由单一话题向单元主题来落实,由简入繁地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单一目标的实现逐步完成综合性人才培养任务,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还能学会学习的方法,即:单元(整体)学习方法,形成严谨的学习思维。毫无疑问,这不仅对他们在现阶段英文领域的发展大有裨益,还能为其后续在其他学科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Teenagelife为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教材Unit1内容),教师为更好地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工作,就需要先对单元主题“Teenagelife”展开分析,再对ListeningandSpeaking、ReadingandThinking、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ListeningandTalking、ReadingforWriting等不同语篇的内容展开分析,寻找其与总话题“Teenagelife”之间的深层联系,再对应不同语篇的教学任务设计与总目标紧密相连的语篇教学目标,循序渐进、目标明确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听力引领教学,由主题到话题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其中听力是最基础的一部分,也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我国学生本就长时间处于中文语言环境当中,已经形成了比较难以改变的中式语言思维,若听力教学始终缺少,学生无法“浸润”在英文语言环境当中,他们势必不会很好地形成英文思维,也就谈不上发展语言能力、文化品格等素质素养了。因此,落实单元整体教学、加强对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必要给予听力教学足够的重视,从听力开始重新设计教学活动[2]。同样以Teenagelife为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教材Unit1内容),以ListeningandSpeaking为第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听力材料将学生带到话题讨论的情境当中,同时借助听力过程中标准的英文语言发音熏陶以及快节奏的思维变化培养其语言敏感度和英文思维。简单来说,教师可以将教材配套光盘中的音频文件在课堂上播放,鼓励学生一边听音频一边对照教材“做听力习题”。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听”和“做”的结合,沉浸在英文语言环境当中,大脑不断跟随音频中的语言表达和习题对“听到了什么(单元主题)”、“听到的内容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语篇话题)”展开思考,学生的思维品质必然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后续教学活动也能更“自然”地展开。 三、话题引领阅读,结合语篇深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接前文所言,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与学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的英语学习重心,教师想要将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来,就必须加强对阅读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简单来说,秉承“让阅读不脱离单元主题”的原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阅读文本、结合单元主题思想设计“阅读引导题目”,鼓励学生从“引导题目”出发独立阅读文章,让他们在“读文本”的过程中思考题目并在阅读结束后回答[3]。这样一来,以“引导题目”为支持,学生的整个“阅读”都是自主并充斥着思考的,其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英文思维自然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以Travelingaround为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教材Unit2内容),将ReadingandThinking(阅读活动)设计为第二课时,教师就可以围绕单元主题“环球旅行”以及“旅行者在旅行中的心理变化”,依托语篇“AmazonRainforestTour”、“LakeTiticacaTour”等设计“Doeseverytripinvolveaboatride?”、“WhatwasthecapitalofIncaEmpireinthe13thto16thcenturies?”、“Howdifferentlandscapescanmakepeoplefeel?”等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本,鼓励他们自主读并分析作者对不同旅行风景的介绍及其背后蕴藏的情感,同时寻找问题答案。如此,本就在问题的影响下对语篇内容产生了一定好奇的学生,自然会更主动地阅读文本并思考问题,学会在文章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有效方法,不仅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实现很好的发展,日后在考试中的解答阅读题目也会更游刃有余。 四、拓展引领学习,丰富内容促进学生文化品格发展 再者,就是关于教学内容的拓展。受篇幅限制,高中英语教材能够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是存在一定限度的,这在无形中阻碍了他们对于英文知识的深入探索,以及英语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因此,设计单元整体英语教学活动,教师有必要围绕单元主题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英文知识,同时利用丰富的内容影响其文化意识,促进其文化品格的正向发展[4]。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学生在丰富素材的支持下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品格,他们就会对英文语言越来越感兴趣,进而更主动地探究相关内容、交流相关问题,最终在不断的探究、思考、讨论中持续加深语言和思维素养、优化学习能力。以Naturaldisasters为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教材Unit4内容),将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与ListeningandTalking结合起来设计为第三课时,围绕主题思想“让学生对自然灾害形成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信心和能力,使学生产生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中搜集更多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图片、视频,如“汶川地震和灾后重建”、“洪水和抢险救援”等,提出“Whydoyouthinkthesenaturaldisastershappen?”、“Whatwouldyoudoifyouwereaskedtogoonarescuemission?”、“Whatdoyouthinkwecandonowtoavoiddisaster?”等问题,要求学生自行查询其他科学资料并运用英文语言阐述自己观点。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在话题讨论中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意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意义,提升自然文化意识,又能发展语言能力、资料搜集能力,其文化品格与语言素养、学习能力均能发展到新的高度之上,尤其是文化品格,可以轻松达成质的飞跃。五、阅读写作结合,深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最后,就是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在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中,阅读与写作始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在重视阅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实“学以致用”教育任务,让学生在理解“英语”、学会“说英语”的基础上,获得“将思想通过英文文字表达出来”的能力,在根本上提升语言能力、深化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中,应适当布置写作任务[5]。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单元所学知识运用在写作当中、以单元主题思想丰富自身作文情感,在阅读结束后、写作开始前带领他们系统总结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以Languagesaroundtheworld为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教材Unit5内容),单元主题就是“世界各地的语言”,是应用性比较强的,与学生学英文知识的“运用”目标不谋而合,教师就可以在第四课时ReadingforWriting中围绕阅读文本“TheChineseWritingSystem:ConnectingThePastAndThePresent”,结合“EnglishWritingSystem”设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学习所了解到的中英文文字表达方式差异运用英文进行写作。并在其正式开始写作之前,将思维导图工具利用起来,带领他们总结可能在作文中应用到的单元词汇、句型等,一方面为作文做准备,一方面夯实单元学习、将“语篇教学”向“主题任务”做最后的整合,培养学生总结性学习思维,深入发展其总结素养。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单元视为最小的教学单位,系统地将单元内各个语篇衔接起来围绕听、说、读、写设计形式多样、内涵相关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在讲授后部分内容时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回忆前部分所学知识,能够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全面培养其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英文思维、文化品质、学习能力等综合素养,对高中生在英文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大有助益。教师应对此形成科学认识,积极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探寻更科学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以便更好地发挥单元教学优质促进学生成长。
HELLO小不不
教育 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英语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英语教案大全一
《Unit 2 Working the land》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使用恰当地阅读方式与技能,如略读(skimming), 快速阅读 (fast reading),细读(close reading)等
(3)情感目标:让学生不但学习袁隆平的科研精神,更要学习他不计较名利,踏踏实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1. 话题的引导。(Pre-reading)
1).开头通过设计了一首熟悉的诗歌,让学生知道话题---farming.
2).涉及到提高产量从而解决世界饥荒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中心话题--伟大人物袁隆平。
2. 跟读与阅读 完成导学案练习
贯彻目的与困难策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在阅读的不同阶段,灵活使用各种阅读策略,捕捉 文章 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采用整体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1)、通过阅读训练,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略读(skimming)的 方法 把握文章的大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章中心把握能力。
2)、精读各个段落语段,侧重培养快速捕捉文章重要细节的能力和猜测生词的能力,学会欣赏文章中的优美 句子 。
3: 阅读过程--浅层次阅读。(Reading I)
1). 其中关于人物的基本信息中,通过设计了一个信息表格的浅层次阅读练习,对文中人物有了初步了解。
2). 关于他的梦想,书本上描写得非常生动,我让班里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画了一幅漫画,利用画面反映课文第四段所描述的内容,同时用第一人称配了声音效果。
4. 阅读过程--深层次阅读。(Reading II)
在处理了一些简单信息之后,阅读人物最重要的是要读出人物不同于其他人的成就以及值得学生学习的一些可贵品质。就这两方面的内容,设计了一棵树的形象,引导学生去寻找袁隆平作出的成就以及他身上拥有的可贵品质。
5.知识点的处理:由句子的分析带出语言点,记住句子,记住了单词用法
课后习题
一、单词拼写
1. ____________ vt. & vi. 斗争; n.努力
2. ____________ adj. 感到满意的
3. ____________ n.自由; 自主
4. ____________ vt. & vi. 配备; 装备
5. ____________ n. 产量, 输出量
6. ____________vt. 输出 n.出口
7. ____________vt. 搞乱, 使糊涂
8. ____________ n. 补给; vt.提供
9. ____________ adj. 适当的, 相配的
10. ___________vt. 使膨胀 vi. 发展
二、单词运用
1.We had a ___________(努力) to stop the criminal.
2. The document will be _____________ (传阅) to all members.
3. I’ll type your report if you’ll baby-sit in e_________.
4. Our farm ___________ the market with fruits and vegetables.
5. We should s__________ the results of the exam briefly and report to the headmaster.
6. Sydney’s population _____________ rapidly in the 1960s.
7. He has a ____________ (晒黑的) face and bright eyes.
8. The plane _________ speed as it was approaching the airport.
9. The workers there worked _______ crazy, with only thirty minutes’ break at noon.
10. He __________ (耕作) the farm with great success.
Comprehending:Paraphrase these sentences.
1. At that time, hunger was a disturbing problem in many parts of the countryside
2.Using his hybrid rice, farmers are producing harvests twice as large as before.
3. Thanks to his research, the UN has more tools in the battle to rid the world of hunger.
4.He would much rahter keep time for his hobbies.
Consolidation Exercise;
1._____ your generous help, or I will not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A.Thanks to B. Because
C. Thanks for D. Thank to
2. It is so_______ that he is always making noises.
A. disturbed B. disturbing
C. disturb D. disturbs
3. He missed the bus, for ________ he came late for work..
A. whom B. that C.where D. which
4.你必须戒除掉自己吸烟的坏毛病。
5. 满意于学生的成绩,他如释重负的笑了。
6. 他宁愿在家里看电视也不愿意打 篮球 。
高中英语教案大全二
《Chinese seasonal festival》
一、教材分析
1.单元内容所体现的意义:本单元的主题为Celebration,主要是介绍了中外国家的一些主要节日,以及人们在一些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交际中的 文化 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2.课前的内容与本节内容的内在联系:在Warm-up 环节部分,学生已了解一些关于“庆祝”的内容及相关词汇,为本课的话题作了一些词汇和内容的铺垫。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和对学科学习的情感表现: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多样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喜欢把语言学习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
2.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学生对本课话题Chinese Seasonal Festivals 已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经历和 经验 ;况且在Warm-up 环节,学生已了解了一些相关的内容及词汇,这些都有助于语言活动的开展 。但是要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其他技能:高一的学生已初步具备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但需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A.词汇和 短语
seasonal, journey, celebrate, traditional, including, Lantern Festival, origin, decorate, take part in, burn down, sweet dumpling, culture, Zongzi
B.重点句子
1)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Chinese people.
2)In the old days, dragon boat races were held in Chinese communities.
3)Lanterns were usually lit by candles and decorated with pictures of birds…
2.语言技能目标:
1)提高从文章中获取主要信息,并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2)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3.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用英语简单介绍中国的节假日。
2)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一些主要的节日及其相关的历史源源,从而尊重 传统文化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4.情感与人文素养目标:
1)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变化,引导学生形成乐于与他人合作,具有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2)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和资源,并能整理、分析和 总结 ,从而充实生活。
3)通过文化的了解,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5.重点与难点:
1)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获取信息,理解全文。
2)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1.教学设计理念:1)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
2)采用激发主体兴趣的教学模式。
3)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2.教学策略: 1)Fast reading to get general idea.
2) Careful reading to get detailed information.
3) Free-talk before reading to mak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what they will learn.
4) Group work after reading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they have learned better.
五、教学用具
a recorder, a computer, and a projector
六、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
T: What is your favorite season? What festivals happen during your favorite season?
( 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本课的主题:Chinese seasonal festival. 由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入课题)
S1: I liker summer. There are Children’s Day, Dragon-boat Festival and Mother’s Day.
S2: My favorite season is winter. They are Spring Festival and Lantern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S3: ……
T:Well done. Thank you. Now, let’s enjoy some interesting pictures and guess what is happening and what is being celebrated.
(欣赏图片和讨论的同时,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本课有关的三个节日上:
端午节 、 元宵节 和 中秋节 。并且通过图片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节日和如何表达,如 清明 节, 母亲节 等)
Step2 While-reading
1.Fast-reading
Read the texts quickly. 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festivals.
Picture A Mid-Autumn Festival
Picture B Dragon Boat Festival
Picture C Lantern Festival
(快速阅读环节中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 快速阅读技巧 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达到理解课文表层意思的目的。此类问题可提问一般的学生,增加他们 学习英语 的信心。)
1.Careful-reading
1)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first passage carefully and answer 3 questions below.
(1)When i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celebrated?
(2)What do people eat on this day?
(3)Why is this festival important?
(细读环节则是对重要的段落进行细读,加大信息量,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选取了文章的第一段,引导学生观察和提取与中秋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
2)在老师示范完第一段提问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然后两组间针对此段文章内容互相提问(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既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发问和回答的能力,也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3)Read the texts again and fill in the table.
高中英语教案大全三
《Scientists at work》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单元背景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新的发明和发现都层出不穷。生活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们更应用心去体会并感受科技和发明创造者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而能联想到他们平时所学的学科及知识,并用英语为媒介进行知识的整合与串联。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与争论,因此如何正确的看待或处理这些问题,也成为广大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的知识。
2.学生情况分析
本单元的设计与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经过高一上半学期新教材学习基础之上。学生已经逐步的适应了在活动与任务中学习英语以及如何处理语言知识与活动开展的关系。并且,他们也已经形成并培养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语言技能
听:在听懂教师向学生讲述实验中注意事项基础上,继续学习并强化捕捉特定信息的能力,以及确定全文主要话题的概括能力。
说:应能在了解一定的现代科技发明基础上,思考并学习如何对一种新的事物进行描述。同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叙述事物的利与弊端。
读:强化略读、查读等阅读微技能,训练通过寻找关键词,主题句等方式更快速并准确的确定文章的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的总体框架与脉络。继续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猜词技巧猜测部分单词,并在上下文体验中感受某些佳句给读者带来的深层含义。
写:学习在对事物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句型与词汇描述对事物正反面的不同观点,同时更应注重掌握一些必要的过渡词增加此类写作的条理性与层次感,并应熟悉议论性 作文 的基本写作框架。
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
(1)。进一步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调查、采访、讨论等活动完成任务,取长补短,加强团体协作意识。
(2)。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不同学科特点的思考,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话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用批判的思维去接受新的事物,增强他们的 辩论 意识与能力。
(4)。意识到科技工作的艰苦以及所必需的个人品质与素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语言知识
词汇:学习并使用一些与science 和scientists有关的词汇。
语法:进一步了解一词多义现象与合成词的构成。
功能:学习如何就某一事物给予别人指导与说明。
话题:掌握有关实验说明的话题表达以及如何从正反两方面对某一话题进行分析讨论。
学习策略
指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抓重点、做记号、摘笔记等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并鼓励学生增加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合作,继续培养正确的 自我评价 与相互评价的习惯,从而总结交流学习所得,进一步形成有效的 学习方法 。并指导学生把 英语学习 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发挥已掌握的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上网等方式增加用英语思维与表达的能力,了解实验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向上的 学习态度 ,形成具有批判性的看问题习惯。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science and scientists。话题依附于听力、对话、阅读与写作等语言载体中。本单元的话题内容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说是以英语为媒体让学生表达他们对平时理化生等理科课程,特别是相关实验,所想到及感受到的内容。因此,尽管本单元的话题对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难度,但却有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生活而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特点。
Warming up设计了四幅与学生的理科课程有关的图片,学生通过对日常熟悉的相干实验工具及场地的识别,展开相关学科特点与学习的讨论。同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们在Listening部分能熟悉某些实验室的规则及注意事项,掌握如何给予别人指导与说明,并能抓住文章的中心话题,捕捉相关细节内容,回答有关的问题。
Speaking则是一个极富时代气息的讨论练习。要求学生们能对现在热门的尖端科技有所了解,(练习中提供了诸如Maglev train, cloning, nuclear energy, computer 与 space flight等内容)然后能就这些新的科学技术与工具进行理性的辨证的思考,既能感受到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也能发现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并能通过讨论、对话等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一部分也应该是本单元写作内容的一个铺垫。
Reading讲述的是科学家 Franklin的风筝实验,从而证明Lighting and electricity are the same的 故事 。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充分感受到实验对于科学工作的重要性及科学家是如何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的。同时能落实材料中所出现的一些单词与短语的使用。
Language Study是在本单元词汇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构词法。主要是兼类词、一词多义现象及合成词的构成。
Integrating skills 通过学生对科学家是否应利用动物进行实验,从而达到发明新产品现象的讨论,理性的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这一问题。同时在阅读、思考与讨论的基础上,写下一篇阐明自己观点、立场与看法的短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能就某一话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展示一个物体的利与弊两个方面。同时能在讨论时学会运用哪些结构与单词对事物进行评价,诸如“ It’s good / bad / harmful for… / It’s dangerous / expensive / important / unnecessary/ It brings people …/ It can help people…
(2)。掌握如何就某一话题给予别人指示与说明,能熟练运用 Don’t do… / Don’t forget to… / Make sure… / Remember that… / Do be careful of…等结构进行讨论、对话与表演。
(3)。能进一步了解一词多义及合成词的知识。以便能更好的区别单词词义与猜测单词词义,利用构词法知识扩充词汇量,并能真正做到为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