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5

和平海棠
首页 > 英语培训 > 道德底线英文翻译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athermatthaus

已采纳

问题一: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什么 我认为做人的底线是:道德底线! 但在现在的社会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各种社会道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通俗点说也就是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在利益面前最能真实的反映个人的道德底线了。人嘛可以贪财但不要唯利是图,可以好色但不要滥用感情,可以说谎但不要伤害他人,毕竟生活在目前的社会里需要我们先自保后自足。势利点、虚荣点、圆滑点无可厚非但还是要有个底线,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生存于世的底线:道德底线! 关于虚荣心,我在网上看到有这样的解释,想和大家分享共勉一下: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虚荣心强的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昔日的荣耀经历或今日的辉煌业绩,他们或夸夸其谈,肆意吹嘘,或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自己办不到的事偏说能办到,自己不懂的事偏要装懂,一切为了提高自己。虚荣心强的人喜欢炫耀有名有地位的亲朋好友,希图借助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对于那些无名无,份、地位 “卑微”的亲朋则避而不谈,甚至唯恐避之而不及。 虚荣在字典里的解释是: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誉。心理学认为: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他们在物质上讲排场、搞攀比;在社交上好出风头;在人格上又很自负、嫉妒心重!1.伤害我的人,我会一直保持微笑 , 因为我不喜欢与狗计较;2. 欺骗我的人,如果被我知道,轻者一笑而过,重者请自觉的滚出我的视线;3.出卖我的人 ,我向来是,一次不忠、百次不用;4.喜欢我的人 ,朋友之间的友情在我心里一直胜于爱情;5.骂过我的人 ,脏话代表不了你多大事 ,你还没资格让我为你破坏自己的形象;7,爱过我的人 ,有时候爱本来就是一种伤害,记住伤害都是来自于彼此,不是单方; 8.抛弃我的人 ,我不会因此而恨你,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抛弃的人是最爱你的;9.拿我不当回事的人,我也没必要把你放在眼里, 我喜欢装傻,有些事自己明白就好,但绝不喜欢装比, 可以容忍我喜欢的人欺负我,不喜欢的人绝不会让你有欺负我的念头;10.平常心,看平常事,诚信待每个人,没有心眼、没有阴谋、我会对这样的朋友深交;11. 耍心眼子的,没良心的,没有孝心同情心的,给我滚,不喜欢和畜生打交道;12.我可以包容朋友犯下的任何错 ,但记住我的包容有底线;13. 任何真心话,我都愿意用心去听,对我真心的人,我会双倍回报,陷害我的人,我也会双倍奉还,别侮辱我的人格,有的就是脾气;14. 朋友开心时候记得我 ,难过的时候记得还有我; 15.女人不要拿你的漂亮当你的资本,心美的女人才是最美; 16.男人不要拿你的金钱和你的车来炫耀你的本事,因为你不是李嘉诚也不是比尔盖茨;17.不要做随便的女人或男人,因为随便的前提是: *** ; 18.坚决不做第三者,宁愿孤单终老; 19.不会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上,因为人的心都是肉长的;20.喜欢低调、不喜欢张扬、喜欢安静、不喜欢喧闹 ; 问题二:大家好!请问“做人的底线”这句话应该怎么去理解?越详细越好! 指的就是一种人做人很有原则,虽然并非完美的人,但是这样的人有他所坚守着的原则,要是有人触犯到了他的原则,也便是触犯到了这个人做人的底线,这样有原则的人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问题三:英语翻译 良心是做人的底线 英文怎么说? 翻译为Conscience is the bottom line of life, is also the purpose of my life. I always remind myself that do things must be aboveboard, a clear conscience望采纳。 问题四:做人的底线 良心是一个人的做人底线,丢什么也不能丢了良心。 否则,丢掉了这根“底线”, 就必然会把自己送入失败的人生“黑洞”, 为天下人所不齿。 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不能愧对天地, 愧对自己的良心, 做人必须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问题五:做人的原则和底线经典句子 做人要有气度,做人要有原则,做人要有底线,做人要有骨气,做人要有品味, 做人要有志气,做人要有锐气,做人要有自信,做人要有准则,做人要有品德,做人要有修养,做人要有理智,做人要有责任,做人要有爱心,做人要有孝心,做人要有诚心,做人要有善心,做人要有良心。 问题六:北京品质佳美装饰.人心向善。良心是一个人的做人底线 说得好!说的太好了!良心是我们行走社会的本钱!没良心,则没好名声! 问题七: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什么,最底线 我觉得 道德这个东西,正人君子会说礼啊,孝啊,仁啊,义啊……这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道德的道,意为一个准则、道理,德,意味着品德,我的理解就是“遵守一个信条、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品德。 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在很多时候是不能太有道德的,毕竟正人君子很多时候只能赢得尊敬,而不能战胜小人。那么,就出现一种处世之道――拥有一个道德底线。 底线在哪里? 可以损人利己,但不能损过头,必要的时候要帮人家一把,别太缺德; 可以利人利己,这是最完美的道德标准; 不可以损人不利弧,这是最垃圾的、最没道德的表现,已经逾越了道德底线; 不可以利人损己,因为想在这世上生存下去,就不能自己害自己。 给自己的良心一个交代,要学会内疚和不安,但也要掌握好尺寸,太内疚就会产生副作用,内疚的用处是让你良心尚存。 尽量不要因为自己而辱及他人的尊严,有时候自己的尊严可以舍弃,但别人的尽量不要伤害,因为它不属于你。 时刻记住忏悔和反思,并且要让自己知道何对何错、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和意义…… 总之,道德底线就是你良心的承受底线,有时候,还是把底线设的往前一些吧。 问题八:随和是素质,低调是修养,良心是底线,那么心态决定了什么 为人要低调,性格要随和,不要高高在上,这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问题九:从做人的道德底线和良心而言,不能欺骗的三种人是 善良的人,好心的人,有良知的人。 问题十:人心向善.良心是一个人的做人底线,丢什么也不 丢什么也不能丢了做人的信誉,人心向善加上有信誉,做人才会快乐。

道德底线英文翻译

342 评论(14)

北条真理

Please go forward for three steps.Please draw back with two steps.Please move aleft for one step.

237 评论(13)

送哦夏季

His behavior has been beyond the moral bottom line

281 评论(8)

triangelrain

那是无中生有的“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 伪“训言”是怎样流传的 中广网北京1月27日消息 近日,记者接到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陈应宏老师的来信,反映部分媒体刊载的“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内容不真实。他担心,披上“哈佛”外衣的这些原本不存在的“训言”,会通过其他报纸杂志、互联网等,以讹传讹,流传越来越广。 无中生有的“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 “One day,has not been able again to come.”(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Studies this matter,lacks the time,but is lacks diligently.”(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些错误频出的英文版“哈佛图书馆自修室墙上的训言”,陈应宏恐怕不会想到,他会在某一天与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学图书馆建立联系。 陈应宏在2009年12月初被告知,学校要请广告公司制作一批中英文对照的标语展板,内容是20句哈佛图书馆墙上的中英文训言。然而,当发现这些训言的英文“一塌糊涂”,有的连主语都没有时,他感到非常意外,并在去年12月14日给哈佛大学图书馆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向其求证是否有这些“训言”。 第二天,哈佛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Deborah Kelley-Milburn回复了陈应宏的邮件:“已经有很多人就这个问题询问过我们。我想,这是一个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民间传说。我们哈佛大学里的各家图书馆(哈佛大学共有70余家图书馆——记者注)都没有这类‘训言’。” 他进而求证: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什么?结果被告知,哈佛大学的校训是拉丁文“VERITAS”(即中文“真理”的意思——记者注)。这一校训与陈应宏提出质疑的那20句所谓的“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显然大相径庭。 伪“训言”传播路线图 记者发现,至少可以追溯到2008年3月1日,在一些网络论坛上就有了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有网友在一个名叫“雨巷寻香”的交流英语翻译论坛上发帖,讨论“《哈佛大学图书馆警句》的比较正式的翻译”。 发起话题的论坛管理员称,网上流传的关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的一些中文语句“被译成不明不白的英语,有些更被传为‘哈佛校训’”。他担心,网上乱传的东西,会被一些人误以为英文佳句范例。 记者发现,在原始帖子中的中英文警句共20句,其中,中文的内容与此后刊发在杂志和图书上的几乎没有差别,但英文的内容却与此后的版本差别很大。 该帖很快在“雨巷寻香”论坛中引起热烈讨论,管理员对一些重要的进展进行批注。例如,他指出,有些英文警句实际上是通过相关软件从中文逐字逐词“翻译”过来的。 2008年3月,《读者》杂志在当年第7期上刊登了作者署名为“爱谁谁”的《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一文,但只有中文内容。 同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一书。作者是丹尼·冯,他在简介中称自己1991年毕业于北京某高校,彼时就职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家公司。有媒体报道,中关村图书大厦2008年12月29日至2009年1月4日排行榜中,社科类书籍《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销售排名第七。 2008年11月至12月,《三晋都市报》对《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一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连载。2009年1月30日,《解放日报》春节特刊的第8版用了大半个版面刊载了这20条“训言”以及书中部分内容。 与此同时,网络上对所谓“训言”真实性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就有人联系了哈佛大学图书馆或去过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人,求证这些训言是否真的存在。 但这并没能阻止这些无中生有的“训言”的传播:仍有许多网友在论坛或自己的博客上转贴这些“训言”;一些学校还把它们制作成双语展板,布置在学校的教室和走廊的墙上。 尽管丹尼·冯在《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一书中提到的英文版的训言和网上流传的版本并不相同,还存在语法问题,但这些“训言”却误导了相当一部分读者。 有的读者后来在写文章时引用了该书中的某些“训言”,发表在报纸杂志上,这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比较重要的理论性文章(如2008年第7期《新湘评论》刊载的《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党的建设》一文),进而造成了更大范围的谬传。此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财富星空”节目也曾播出过这些“训言”。 作者承认编造“训言” 陈应宏曾给《读者》杂志编辑部打电话询问刊载《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一事,该杂志副总编辑侯润章称,该文章是作者投稿过来的,文责自负。 《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作者丹尼·冯在该书的“前言”中写道:“虽然没有实力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但我知道很多中国人都有哈佛梦,梦想进入那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美丽大学。国内的朋友来美国玩儿时,我带他们到东部游览,哈佛是一定要去的。每次到那座神圣而美丽的学府,参观它那古老而朴素的图书馆时,看到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时,我都会有一番新的感悟。” 陈应宏给丹尼·冯发邮件求证:“这是真的来自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的训言呢,还是您杜撰的一个国际玩笑?或者是文化洋垃圾?如果真有,那么请您把英文原版发过来让我欣赏一下。” 但他一直没有收到作者的回复,于是便给出版该书的出版社打电话询问此事。该书的责任编辑之一告诉他,她只负责内容的文字校对工作,也没有见过这些“训言”的英文原文,需要联系作者核实后再给答复。 今年1月4日,在与出版社总编辑的电话沟通中,陈应宏被告知,出版社已联系上了作者,作者承认这些所谓的“训言”确实是没有的。因此,出版社将在网站上把相关介绍撤掉,并且不再印刷该书。陈应宏告诉记者,1月5日,出版社的网站上就没有关于该书的介绍了。 “该书的策划人在1月5日下午专门给我打了电话,表示道歉,承认自己把关不严。”陈应宏说。 伪“训言”流传的危害 有网友指出,伪“训言”之所以在我国网络盛传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1.名校效应。哈佛大学是国际知名大学,冠以它的名字,自然能吸引很多眼球;2.这些所谓的名言警句,确实也是很有道理的,大家喜欢;3.国人的盲从心理,一般不会去对事情的真实性较真儿的。 陈应宏对这些无中生有的“训言”对社会可能带来的危害表示担忧:“以前只听说过在中考或高考的语文作文中,有考生编造所谓的‘名人名言’或类似的训言,唬得个别阅卷老师也拿不准真假,现在没想到,竟然有正规出版社策划、编造出的‘哈佛训言’来欺骗大众。这种现象如不予以揭露,不仅会让更多的国人上当受骗,对此奉为经典,还会有更多的‘牛津训言’、‘剑桥训言’,甚至‘北大训言’、‘清华训言’问世。” 陈应宏表示,这些所谓的训言本身并没有害处。在他看来,书中提到的这些“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其实是按照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编造出来的。 “为什么要披上洋外衣呢?说明作者或出版社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影响。”陈应宏说,他希望作者能严格自律,不要为经济利益而放弃道德底线;新闻界和出版界要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坚决杜绝类似的“伪文化”和“伪洋文化”。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马凤娟

10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