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买易得
装饰小板凳
小学英语听读的重要性2008-02-01 17:38阅读:417晗晗博主很神秘,什么也没有留下~关注小学英语听读的重要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一般都有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并随录音跟读这一环节。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认真搞好这一环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培养听说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听录音,听录音跟读,是培养听说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录音磁带所提供的语言是标准地道的英语,是学生学习的样本,搞好这一环节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我认为学生在听录音跟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足够的时间。其次,要注意听录音教学安排的层次性,明确每个层次的目的和任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听录音朗读的效果。录音教学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初步感知——可以让学生合上书听。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录音,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听完这遍录音后检查对问题理解程度,进行适当订正。然后进入第二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听音跟读。在这一环节,让学生打开书,边看书边听录音并跟读,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对于大多数学生听不清楚,模仿有困难的地方,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重复,也可以指名发音比较好的同学示范,领读 。切忌匆匆而过,使学生感到含混不清。 第三个层次:巩固练习。在这一阶段,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巩固听读的效果。如:先让学生合上书,听一遍录音,然后提出与录音内容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再打开书,边听边跟读,找出答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通过使用暂停键,要求学生读出下一句;在听录音朗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听读效果;适当运用小组竞赛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等 。 总而言之,听录音的每一阶段都要带有明确的目,要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用心听,口脑并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机械跟读的毛病。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听录音这一环节起到它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 重视听录音环节,搞好听说教学,这是我在此次培训中所得到的最大收获。希望外研社今后举办更多这样的培训会,因为这不仅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教师们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受到很大的启发,从而为以后的日常教学开辟一条新路。
懒洋洋一家
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为开展日常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对学生而言,听力往往又是难度最大的。传统的教学长期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状态也影响了他们听力的发展,语言环境的缺失也使得学生听力能力相对薄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中国学生告别“哑巴英语”的学习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英国着名语言学家P.格里说过:“初学者更需要天才教师的技巧。”教师在英语的启蒙阶段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几年的教学,我有如下思考。 听力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获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语言学研究表明: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先听得懂,然后才能表达得清。这一点可从幼儿语言学习中看得更清楚。幼儿牙牙学语首先是认真地听,然后才能模仿着说。即使是最简单的“妈妈”,也是在听了父母多次反复训练,才最终开口说的。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它是主动的解释,而不是被动的感知,更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在瞬间就完成了,但对连续语流从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听者不断地进行辨别、比较、记忆和判断。要较好地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技巧。学生需要对内容情节、对没有听清楚的内容进行猜测;找内容的大意;抓关键的细节等。这些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呢?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对听力练习有兴趣,克服恐惧的心理。 美国心理学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根据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一个人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时刻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小学生不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要听清、听懂稍纵即逝的语言材料,明确语言的含义,与此同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回答问题。一旦出现不会回答的题目,学生会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变得手忙脚乱,结果往往连最简单的词句都听不懂。因此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避免使其产生厌恶甚至抵触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听懂一段文章,必须具备听的动机、自信心和自然放松的状态。所以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单词和句子的教学,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来学习而不是进行机械的操练;课堂上进行对话表演活动,设计合理的动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牛津教材中,每单元都是有情节的故事图片,我就请学生们组对进行模仿、配音的听说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潜移默化地练习了听力。有了兴趣,学生听的热情就被调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