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枫1988
有很多先是二楼朋友说的做卡片还有猜单词,迷语。可叫学生一人准备一个谜语,一天一人,轮流做交流,除了谜语还可以交流故事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进行比赛,可吊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求胜欲。以下是其他的一些游戏1. 介词游戏:掷一塑料物件(例:球、动物、水果等),看扔在哪儿?接着老师问“where is it?”.2. Bingo:预先做好许多Bingo卡,在卡上有九个方格,每个方格中有一个对象(例:数字、实物图、词汇。。。等)。而老师有20-30个对象,老师可以从中选取一个对象说出来,学生听到后,就在Bingo卡上找相应的方格,找到做上标记。老师一个个说,学生注意在卡上做记号,当九个方格都打上标记就Bingo了。3. 蒙上眼睛猜:给学生一个水果,让他/她辨认,说英文词汇。也可以猜磁性字母,当猜出该字母后,还要说出以此字母起始的词汇。4. 猜谜:老师做一个动作,让孩子猜:这动作表示什么,需说英语。孩子间也可以玩。所表示内容:形容词、祈使指令或什么动作。5. 低语传话:在黑板上贴着许多词汇、数字或语句。把学生分成两组,并排成列。老师对两个队列的学生轻声说某一个对象。队列中的学生就依此向后传,直到队末尾,最后一个学生跑至黑板前,把对应的对象圈起来,接着跑去听老师说下一个对象。这也可以稍作变化:画一个图、写一个词汇或把相应对象擦去。6. 计时:老师说一个指令,看哪一个学生的动作响应最快。7. 拼合英文语句:把英文语句写在纸上,然后把词汇分开剪下来。分组的学生要设法在把它拼合起来,并展开竞赛。8. 练习:a) 练习链 孩子围成圈。给第一个孩子一个提示(一张卡),孩子就用英语说出有关的话,接着把卡(提示)传递下去。这成为一个链。在传递到末尾,又回到第一个孩子,这时又给出新的提示(卡)。b) 练习链(变型) 在第一个提示转回来以前,就给下一个提示。c) 双链练习 一个链,正向着转;另一个链,反向转。d) 随机传递 这类似于前述练习链,区别在于传递,由孩子自由决定传给谁。原则是每个孩子都要传到。e) 延伸练习: 老师举起一张闪卡(或给出一个提示),孩子由此延伸成句子。例:孩子说着一句话,老师举起一张闪卡(或给出一个提示),孩子就随着改变这句话,要有老师提示的内容。老师提示:”dog”,学生可说:”It’s a dog.” 老师提示:”cat”,学生可说:”It’s a cat.”f) 问/答练习链 第一个孩子问第二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在问第三个孩子前,必须回答好问题。就这样传下去。g) 三重练习 把孩子分成三组,孩子都站在椅子前,老师举起闪卡,孩子需说相关语三次,然后很快坐下。最后坐下者,他所属小组扣分,或作为惩罚必须回答一个问题。9. 找闪卡:老师说出某一对象,孩子跑着去找对应的闪卡,找到后交给老师,并再用英语说一下对应该对象的话。10. 闪卡记忆游戏: 把许多张词汇闪卡放在桌上,排成行。然后把闪卡一张张翻转。要求孩子能试着说出每张卡是什么词汇。11. 猜一猜:让一个孩子拿一张有图或词汇的卡,背面对着这孩子,让其他孩子们问拿卡的孩子,可以问几个问题,直至可以猜到那是什么为止。也可以由老师用色彩和形容词描述该卡,然后让孩子们猜那是什么?12. 海蒂游戏:把许多张闪卡(或词汇卡)放在桌上,排成行。学生分成两组,各自从两端起始:读词汇或说相应话语。以后,各自循序前进到下一张卡。当两组相遇在同一张卡,则两人玩“剪刀、石头、布”,玩输的一组再从头重新开始。某组到达终点,获一分。游戏重新开始。13. 找图片: 孩子根据所学单元的词汇画一个图,把图放在某处,问其他同学:Is the (词汇)(介词on/under) the table/floor/chair)? 或问Where is the (词汇)?孩子回答需用介词。14. 匹配: 把孩子分成两组,各自拥有大、小写字母卡。要求两卡匹配,进行竞赛。也可以用词汇卡和图片匹配。15. 听带几步曲:第一次听带 学生听录音带第二次听带 学生听录音带,并触摸相应的词汇或图第三次听带 学生听录音带,然后重复其话语。最后 学生自己说。16. 记忆: 老师在黑(白)板上写一组词汇。然后读这些词汇,并让学生跟着重复读,接着全部擦除。要求学生说出已经擦去的词汇。老师把孩子说出的词汇写回黑(白)板。对能力强的板,让孩子来写这些词汇。17. 记忆游戏: 老师在黑(白)板写或画上数字、字母或其它对象。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老师从黑板上擦去一个对象,然后让孩子睁开眼睛,说擦去了哪一个对象。也可以用闪卡固定在黑(白)板上。18. 人浪: 学生排成行,排头的学生说:”one!”,并站起来,举起双手。接着,旁边的学生说”two!”。在此同时,前一个学生正在坐下去。这个波浪传到另一端再返回来。19. 0(圈)和X(叉): 画一个3X3格纸,每一个格画一个对象,对象是词汇、字母或数字。把班级分成两组,一组以0表示,另一个以X表示。第一组选一格,对应该对象,用英语说句话。如果说得正确,就占领该一个。用O或X表示。争取占领成一线的三格,这线可以处于水平、竖直或对角多种方向。20. 翻卡配对: 把许多配对的卡放在桌上,学生翻两张卡,根据卡给与说明,如果两卡配对,则赢得两卡,如不匹配对,把卡放回原处,有其他学生玩。21. 画图听写: 老师描述一个图,学生按照它画一个图。例:“Draw a table.”, “Draw a cat under the table.”22. 介词操练: 例:The students stand/sit + 介词 + floor/chair/table.Stand on the chair.23. 跑和拿: 学生分两组。老师对各组第一个学生说一个词汇,然后,学生轻轻地说着传下去,最后一个学生跑着去拿相应的卡片,并高声说出该词汇。24. 跑和触摸: 把东西放在教室四周, 老师说一个词汇,学生跑着去触摸对应的东西,学生在触摸的同时,还要高声说出该词汇。25. SIMON说: 按老师的指令做,但是,只有老师加有please的指令,学生才做;不加please的指令,则不做,否则,犯规,扣分。例:Please touch your head!做! Touch your head.不做.26. 拍: 面向上的闪卡放在桌上,孩子把手放在头上,当老师说一个对象,学生争着拍相应闪卡,第一个拍卡者,赢得此卡。看谁赢的卡多。 27. 慢慢地显示:老师拿着一张闪卡,用东西把它遮盖,又使卡慢慢地显露出来。孩子们争着说不过去它是什么图,动作或词汇。谁认为知道,就可以说。28. 站(位置):老师把词汇、短句或字母写在纸上,并贴在四周墙上、椅子上。孩子们原本站在中央,老师给出指令,孩子就要跑至相应位置(或站)。例:a/an的使用。老师说:”egg”, 学生应跑到an站, 老师说:”dog”, 就应跑至a站。29. 像打网球: 来回接着说:一来一去。学生分着两组。一个学生说:“A day of the week.”!,另一个学生要接着说:“Monday, Tuesday,…Sunday”.然后,两个学生来回依次说。老师说一个形容词,学生要说它的反意词。30. 接触并指点:实践和理解”this”和”that”.老师说:“This is a chair”。学生跑去触摸这椅子。老师说:“That is a chair”. 学生尽力跑离椅子,并指责着该椅子说:“That is a chair”.也可以用其它对象。31. 真/假: 孩子对老师的话做出响应。如果话是真的,孩子则站起来,重说一遍。如果是假的,则坐下。32. 转身面对: 把孩子分成两组,领两个孩子走向前,使他们背对背。两人各拿一个闪卡。其他孩子说:“”,两孩子同时转身,各自说出对方拿的闪卡所对应的话语、词汇等。33. 白/黑板接力连线 / 白/黑板接力跑和画圈:把白/黑板分成两边,写着数子/字母/词汇。学生分成两组,排成行,老师给一个提示。各组第一个孩子跑过去,把对象连起来,然后跑到队尾。下一个孩子接着按下一个指令去连接。也可以分成三组,黑板分成三个区,三个组运作。34. 写、擦去和再写:把黑板分成两半。老师写一个特定的词汇,写出其拼写的字母,两边都写。接着读该词汇。然后,让孩子闭上眼睛,老师擦去一个字母,每个组的第一个学生跑过去写上擦去的字母,也可以全部擦去,接着要求写上完整的词汇。这个游戏也可以玩数字。
king独秀
英语课上没有适当的教学方法,就调动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然就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初中学生的特点是上课积极活跃,动手动脑能力强,同学之间有相互竞争的意识。怎样能把这种优点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到在课堂上设置游戏,能够激活课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变成课堂的主体。现在简单谈一下我对课堂游戏教学的一些认识和看法。1、课堂游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从获得知识的角度讲,素质教育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布鲁纳认为,应该“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从发展能力的角度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永远起自于主体的积极过程”,如果离开主体去不断地积极活动,那就没有什么智力的动力可言。这就充分说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挖掘学生最大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唤醒教育的主体自觉,启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为没有教育的主体自觉,学生只能是一群被人驱赶的羔羊。课堂游戏正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学生能普遍动脑、动手、动口广泛地进行交流信息,处于自觉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发展能力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深度。 2、课堂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又一要求。如何把创新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关键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课堂游戏恰巧从根本上改变了封闭教学的沉闷局面,让学生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来。游戏走进课堂,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把重视传授知识变成了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过程;把教师从真理的代言人、至高无上的权威,改变成学生民主、平等、自由地进行自我展现的过程。一个宽松、广阔的创新环境悄然形成,它不断地启发、诱导学生在学到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学生的个性在游戏中得到尊重,尊重个性就是尊重创造。面对学生,我们应永远充满信任和期待,以爱的春风绽放每一朵春蕾,用信任的目光开启每一个心灵的宝库,使创新教育在英语课堂上得到真正的体现。 3、课堂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素质教育主张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还要学会合作。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强调集体精神,善于合作被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素质提了出来。一个人若想生存,就必须审时度势,学会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合作。因此,大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他们消除自我封闭的心理,妥善处理好人缘、地缘,乃至血缘的各种人际关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课堂游戏恰好帮助我们改变了老师的“一言堂”,开辟了师生间、学生间平等交流的好场所。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各有差异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来启迪自己的思维。在游戏中,知识、能力、性格得到了相互碰撞和升华。在游戏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批评,学会了接受,而且还展现自我、认识了自我、完善了自我,使个性得到了和谐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养成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4、课堂游戏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拓宽英语学习的新天地 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英语,而且还会让学生懂得如何准确地运用英语。这一过程也正体现了“语言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课堂游戏帮助学生冲破课堂范例的同时,还使他们的英语学习走进了生活。把窗户打开,让清风进来,使英语教学在不断改革中进行创新。因此,让游戏走进课堂,不但可以使我们的英语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而且还能够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新天地。 游戏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手段,运用游戏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恰当地确定课堂游戏内容的原则就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决不能为游戏而游戏。就教学环节而言,恰当地确定课堂游戏应该做到三点: (1) 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就应该选用趣味性强,便于集中注意力,而且又能有效达到最佳状态的游戏。 (2) 在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相适应的游戏,把基本语言知识编排在生动活泼又能达到技能要求的游戏中。这一环节的游戏应把握时机而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游戏的最佳效果。 (3) 在课堂教学后期,可以采用一些轻松快乐且富有总结性的游戏,让学生在享受游戏快乐的同时,使自己掌握的英语知识再一次得到巩固和升华。 在课堂游戏教学中,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同。教学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的灵活,掌握的就好。反之,教师教法不当,学生就学的吃力、枯燥,甚至厌学。对学生的游戏效果应进行多方面的强化或者鼓励。在游戏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学会总结、创新,从而进一步强化游戏效果。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发展,才会使他们具备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品质。我们在课堂上设立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