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老鼠NANA
文莱国【国名】文莱达鲁萨兰国(Brunei Darussalam)(简称:文莱国)【面积】5765平方公里【人口】34.45万(2001年)。其中马来人占67%,华人占15%, 其他种族占18%。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还有佛教、基督教、拜物教等。【首都】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位于文莱-穆阿拉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1995年)。原称文莱市,从十七世纪起即成为文莱首都,1970年10月4日改为现名。【国家元首】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穆伊扎丁??瓦达乌拉(Sultan??Haji??HASSANAL??BOLKIAH??Mu‘izzaddin??Waddaulah),1967年10月5日继位。【简况】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北濒南中国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并被沙捞越州的林梦分隔为不相连的东西两部分。海岸线长约161公里,沿海为平原,内地多山地,有33个岛屿。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年均气温28°C。古称渤泥。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6世纪初达到极盛时期。16世纪中期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相继侵入。1888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6年英国恢复对文莱的控制。1959年与英国签订协定,规定国防、治安和外交事务由英国管理,其他事务由苏丹政府管理。1971年同英国重新签约,规定除外交事务和部分国防事务外,苏丹恢复行使其它所有内部自治权。1978年苏丹赴伦敦就文莱主权独立问题同英国政府谈判,缔结了友好合作条约,据此,英国于1984年1月1日放弃了其掌握的文莱外交和国防权力,文莱宣布完全独立。【政治】独立时,苏丹宣告文莱永远是一个享有主权、民主和独立的马来伊斯兰君主制国家。独立以来,苏丹政府大力推行“马来化、伊斯兰化和君主制”政策,巩固王室统治,重点扶持马来族等土著人的经济,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严格维护伊斯兰教义。2000年,文莱政局基本保持稳定。2月,苏丹政府向文莱法院起诉杰弗里亲王滥用国家财产案,5月此事因双方达成庭外和解而得到妥善解决。2001年,文莱政府继续在社会生活中全面强化“马来伊斯兰君主制“,并加大反腐力度,重视解决失业问题,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文莱是东南亚第三大产油国和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石油和天然气是经济支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和出口总收入的95%。近年非油气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2001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66%。近年来,文莱政府大力推行经济多元化和私营化政策,力图改变过分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一经济结构。近年来建筑业发展较快,成为仅次于油气工业的重要产业。服装业亦有较大发展,已成为继油气业之后的第二大出口收入来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市场狭小、基础设施薄弱以及技术和劳动力严重匮乏等。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文莱经济造成冲击,文货币(与新加坡币等值流通)曾贬值,经济萧条。为振兴经济,文莱政府设立了国家经济理事会,对政府所属企业和公用事业实行私有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石油产量和出口,整顿金融秩序,削减政府开支。此外,文莱政府计划到2003年把文莱建成东盟东部成长区服务、贸易和旅游中心。2000年8月,文又提出通过推动私营部门的积极参与,把文莱建设成为一个区域金融中心。2001年成立全球常青公司,初步解决阿美迪奥公司破产案。1999年以来,文莱经济逐步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2000年经济增长率为3.0%。2001年公布了第八个五年发展计划(2001-2005年),总预算为73亿文元,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76.19亿文莱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1年):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22116文莱元。货币名称:文莱元。汇率(2001年10月):与新加坡元实行1:1汇率挂钩,1美元=1.824文莱元。通货膨胀率(2001年):2.7%。失业率(2001年):4.5%。(资料来源:文莱财政部2001年度统计)【资源】1992年估计石油蕴藏量为14亿桶,天然气约3950亿立方米。森林面积46.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81%。【旅 游 业】旅游业是文莱近年来除油气业外大力发展的又一产业,2001年是文莱旅游年,文政府采取多项鼓励措施吸引海外游客赴文旅游。2000年,文莱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 1999年赴文的外国游客约127.6万人次。主要旅游景点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水村、王室陈列馆、赛福鼎清真寺、杰鲁东公园等【交通运输】公路:2000年总长为3271.9公里。2000年共有注册车辆217769辆,其中私人轿车186305辆,货车17499辆,摩托车7151辆。水运:水运是重要的运输渠道。穆阿拉深水港是主要港口,此外还有斯里巴加湾市港、马来弈港和卢穆港等,主要供出口石油和液化天然气使用。与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泰国、菲律宾、印尼和台湾有定期货运航班。2000年共有各类注册船只209艘,各港口共装卸货物110.59万吨。空运:首都有国际机场。文莱皇家航空公司有10架客机,开辟了26条国际航线。2000年文莱国际机场客流量96.06万人次,货运量25539.2吨。
维尼蜜罐
文莱是一个国家而已。
文莱(Brunei)国名,全名文莱达鲁萨兰国,又称文莱伊斯兰教君主国,位于婆罗洲北岸,南中国海南岸,亚洲东南部,于1984年1月1日独立。文莱属热带雨林气候,炎热多雨。年均气温28℃ 。整个国土被马来西亚所分割、环绕。文莱是个以原油和天然气为主要支柱的国家,总产值几乎占整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50%。在东南亚,石油储量和产量仅次于印尼,居第2位。文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2011年人均GDP为48333 美元,位居世界第六。文莱国教为伊斯兰教。
文哥哥哥哥哥
文莱 国名: 文莱达鲁萨兰国(Brunei Darussalam) 独立日:1月1日(1984年) 国庆日:2月23日(1984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黄、白、黑、红四色组成。黄色的旗地上横斜着黑、白宽条,中央绘有红色的国徽。黄色代表苏丹至高无上,黑、白斜条是为了纪念两位有功的亲王。 国徽:呈红色。一弯新月环抱着一根棕榈树干,其上为展开的双翼,双翼之上为一顶华盖和一面旗帜,这象征文莱信奉伊斯兰教和苏丹至高无上。在新月中央用马来文写着“永远在真主指导下,万事如意。”中心图案两侧有两只手臂,表示人民向真主祈求,人民对苏丹和政府的拥护。国徽底部的饰带上写着“和平之城——文莱”。斯里巴加湾市中心融伊斯兰与马来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物国家政要: 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Haji Hassanal Bolkiah),1967年10月继承王位。王储穆赫塔迪·比拉(Al-Muhtadee Billah),1998年8月册封为王储。 自然地理:国土面积5765平方公里。文莱达鲁萨兰国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北濒南中国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并被沙捞越州的林梦分隔为不相连的东西两部分。海岸线长约161公里,沿海为平原,内地多山地,有33个岛屿。东部地势较高,西部多沼泽地。属热带雨林气候,炎热多雨。年均气温28℃ 。 人口:总人口约35万(2004年),其中马来人占67%,华人占15%,其他种族占18%。文莱的国语为马来语,通用英语,国教是伊斯兰教,其他还有佛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首都: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 ,位于文莱-穆阿拉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原称文莱市,从十七世纪起即成为文莱首都,1970年10月4日改为现名。 简史:文莱古称渤泥。自古为酋长统治。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6世纪中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相继入侵这个国家。1888年,文莱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41年,文莱被日本占领,1946年英国恢复对文莱的控制。1959年,文莱与英国签订协定,规定国防、治安和外交事务由英国管理,其他事务由文莱苏丹政府管理。1971年,文莱与英国重新签约,规定除外交事务和部分国防事务外,文莱恢复行使其他所有内部自治权。1978年,文莱苏丹赴伦敦就主权独立问题同英国政府谈判,并缔结了友好合作条约。根据条约,英国于1984年1月1日放弃了其掌握的文莱外交和国防权力,文莱宣布完全独立。独立以后,苏丹政府大力推行“马来化、伊斯兰化和君主制”政策,巩固王室统治,重点扶持马来族等土著人的经济,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严格维护伊斯兰教义。 政治:文莱是一个“主权、民主和独立的马来穆斯林君主国”。1956年9月29日颁布第一部宪法。独立后它的基本条款继续有效。1971年和1984年曾进行重要修改。宪法规定,苏丹为国家元首,拥有全部最高行政权力和颁布法律的权力,同时也是宗教领袖。设宗教、枢密、内阁、立法和世袭等5个委员会(1984年独立后,立法委员会停止运作,内阁委员会改为内阁政府),协助苏丹理政。经济:文莱是东南亚第三大产油国和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是文莱的经济支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6%和出口总收入的95%。石油储量和产量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东南亚第二,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万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文莱政府大力推行经济多元化和私营化政策,力图改变过分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一经济结构。 新闻出版:文莱新闻社是文唯一官方新闻机构,创建于1959年。主要报纸:《婆罗州公报》,日报(英、马来文);《文莱灯塔》,周报(马来文)。文莱广播电视台创建于1957年5月,是文莱唯一的广播电视台。广播电台拥有两个广播网,一个用马来语和方言,一个用英语、华语和廓尔喀语广播,现每天播音超过30小时。电视台从1975年起开设彩色电视频道,播放马来文和英文节目。外交:文莱奉行不结盟和同各国友好的外交政策,1984年2月24日加入联合国。文莱视东盟为其外交基石,与东盟各国关系密切,1984年1月7日成为东盟第六个成员国。文莱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间的关系,是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文莱1994年4月15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1991年9月30日,文莱与中国建交。2004年9月,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公报。2003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3.46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1亿美元。2005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文莱进行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