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火+流萤
碎碎瓶安
我是英语专业的,现在大三,以下是我个人体会:1、英文的被动式远比中文句子用得多,而中文经常是直接陈述句。2、英文的一句话可以拉得非常长(文章中,口语中没人会把句子拉得很长),有若干从句和插入语进行修饰,而中文则以短小精悍见文采,特别是用成语或古文。3、英文的比较长的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后面,特别是从句,如:A girl who is...而中文则把定语都放在前边来修饰后面的名词,如一个眼睛大大的梳着辫子的女孩。4、英文中的逻辑顺序不固定,如因为...所以或如果...就,这些条件从句可以置前,也可以置后,而中文基本都是按顺序来的。5、英文的一个动词可搭配的对象比中文的一个动词要多很多。比如“cut wheat”割麦子 “cut cake”切蛋糕 “cut finger-nails”剪指甲 说完了细节上的东西,下面说一说英语国家的写作习惯,也算是一种思维方式吧。 英文文章开门见山,结构规矩,基本是个总分总的结构,以让读者充分理解作者思想为目的。中文文章更倾向于虚无缥缈的东西,喜欢埋伏笔,以让读者充分展开想象空间为目的,中国的散文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培训英语思维主要是针对于写作和口语这两个汉译英的输出项,因为对于阅读、听力等输入项来说,只要学好语法和词汇,就基本都能理解。而在输出项中,为了避免英语不地道,也就是避免出现Chines-English的现象,所以需要英语思维。训练英语思维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是:1、训练语感。什么时候该加从句或不定式了,介词该用哪个了,这些光靠背还是不够的,相当一部分程度上靠语感。而我个人看来提高语感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和背诵,读的顺了,背得溜了,做完型的时候我就非常有感触,不用看选项我就基本能知道填什么了。一说this is a girl后面就会不自主地接上定语,无论是不定式还是分词还是从句什么的。2、模仿。英语的用法需要不断地熟悉和开拓,多多阅读,多注意文章上的表达。练习写作的时候就尽量去模仿那些表达方式,用得多了,表达也就融入到你的英语中了。3、尽量不要用中文去理解英文,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只能做到意思相近,而不能做到对等,否则会对你的英文思维很有害。要以英文去理解英文,尝试自己用英文去翻译英文,也就是靠自己的理解用英文表达出来。 你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汉语思维已经根深蒂固,思维方式的完全转变是不可能的,所以能做的也只能是尽量提升英语思维。
雾夜狂奔
思维方式这个东西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其决定因素除了民族、文化之外,还有很多:性别、教育程度、知识结构等等。一般英语学到一定程度的,思维其实都是中英混合的,而且中文思维占得比例的稍多一些。在说中文或英文时都有体现。 两种思维的不同也不只局限在语法、逻辑结构中,更多的应该是体现在看问题的角度上。比如说,中国人中伦理,英美人中认知;中国人重整体、偏综合性思维,英美人重个体、偏分析性思维;中国人重直觉,英美人中实证;等等。这个就不单是语言对比的问题了,和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你要具体了解的话,可以搜一些英汉对比的文献看看,在讨论文化和翻译的文献也会有涉及。 不过,你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并不是要去研究英汉对比,而是想让自己形成英语思维,其实说的简单点,就是想让自己的英语尽可能地道、就像native speakers说出来的一样、而不是chinglish。这个的确没有必要刻意去培养,学习的同时就可以做到。 说到方法,一楼那位说得虽简单,其实很有道理。只要接触足够的地道的英文,时间长了自然就有感觉了。有时候看到一句话就知道地道不地道,不需要说出具体是哪里不地道。 要保证自己接触足够的地道的英文,无非就是在听和读两个方面。 1.每天坚持听原版的材料,新闻、访谈、故事、有声书,英文歌曲、电影、剧集也是不错的材料; 2.每天坚持阅读原版的材料,名著、畅销书、杂志、报纸,英语的网站……有毅力的话,每天还要背诵一些英文,以加深记忆。 做到这样,你积累起来的英语都是地道的,等你要用(说和写)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冒出来的。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