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2

金夫人照相馆
首页 > 英语培训 > 增删改查的英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咕噜咕噜SP

已采纳

增 增加一行 insert into xxx values xxx删 删除一行 delete from xxx where xxx改 更改一行 update xxx set value xxx where xxx查 查询 select xxx from xxx where xxx

增删改查的英文

291 评论(12)

nanaxuanku

网上找的代码一般很复杂,你要读不懂的话一点进步也没有。既然你选择java我可以给你简单介绍一下一般商业开发的流程。第一步 建立对象模型比如你选择(1)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 那么先抽象出所有的对象①商品代码管理 ②供应商管理 ③客户管理 ④进货 ⑤出库 ⑥查询与报表 可以抽象出1、商品2、供应商3、客户4、仓库单5、系统管理员基本上这5个也就够了,毕竟只是toy程序然后分配属性商品 商品ID 商品名 商品计量单位 备注 ……供应商 供应商ID 供应商名称 供应商联系方式 ……客户 客户ID 客户名称 客户联系方式 ……仓库单 出入库ID 出入库流向 出入库数量 出入库商品ID 客户或供应商ID 出入库单价(因为经常变动所以放在这里) ……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ID 系统管理员登录名 系统管理员密码 ……根据这些你就可以在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字段来保存数据,并且在java中建立这几个类来进行管理了第二,抽象出每个类的功能,基本上每个类都需要包括基本的四种操作1、增加 2、删除 3、修改 4、查看俗称增删改查下面只讨论可能存在的其他操作④进货 ⑤出库 ⑥查询与报表 这三条表示对于仓库单类来说只需要增和查两种操作,删和改都不包括其中。管理员这里需要一个登陆功能(是查的变形)。普遍对于增删改查的英文缩写为crud 即create read updata delete(不按顺序翻译)一般商业做法为有几个类就建立几个管理类(最基础的做法,也很可能为了一个类建立很多接口或其他实现),于是我们需要下面几个类来进行实体类到数据库的转化。1、商品管理2、供应商管理3、客户管理4、仓库单管理5、系统管理员管理每个管理类的具体分析,括号内为参数,如果多于两个参数可以使用重写定义两个同名函数1、商品管理 增加商品(商品) 删除商品(商品或商品ID) 修改商品(商品) 查找商品(无或者商品ID)2、供应商管理 增加供应商(供应商) 删除供应商(供应商或供应商ID) 修改供应商(供应商) 查找供应商(无或供应商ID)3、客户管理 增加客户(客户) 删除客户(客户或者客户ID) 修改客户(客户) 查找客户(无或客户ID)4、仓库单管理 增加仓库单(仓库单) 查找仓库单(无或仓库单ID)5、系统管理员管理 增加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删除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或系统管理员ID) 修改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查找系统管理员(无或系统管理员ID) 登陆(用户名,密码)相信里面的sql不用我来写了吧!^-^接下来你需要配置jdbc等和数据库连接的部分,这部分都是固定的,你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举个管理类的例子,比如商品管理类的第一个方法增加商品,因为传过来的参数是商品类的对象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使用。(我没有写ID,建议你在数据库中直接配置成自动生成,因为在java中生成的话需要有很多考虑,比较繁琐) 增加商品(商品1){ String 商品实例名 = 商品1.商品名; String 商品实例计量单位 = 商品1.商品计量单位; String 实例备注 = 商品1.备注; String sql = “insert into XX表 (商品名,商品计量单位,备注) values (商品实例名,商品实例计量单位,实例备注)”; 执行sql语句(sql); }

166 评论(14)

咖喱小周

第一步:需求分析。此步骤主要是为了明确需求。第二步:需求确定。此步骤主要是为了确认有哪些需求,形成需求说明书。第三步:代码开发。此部分主要是完成数据库设计,代码开发,功能实现。第四步:代码测试。此步骤主要是为了进行代码的调试和功能的测试。第五步:形成版本。此部分就能够形成产出物,进行实际应用。备注:以上步骤只是主要部分,还有一些评审等步骤各个公司的需求不太一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即可。

120 评论(15)

茱莉亚罗伯杨

前者是预编译,然后传给数据库,后者是直接把sql语句传给数据库。由此可见,前者效率更高,并防止sql注入。所以推荐使用前者。

17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