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ppylee
现如今很多学生会的只是“哑巴英语”,能考很高的卷面分数,却无法流利地说出来,为此我总结了如下教好英语口语的方法。
优质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1. 要有一个让学生说话的理由。很多年轻的英语老师觉得口语课最难的一点就是如何让学生开口讲话。 如果你准备了一个类似“Today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oil pollution.”你想象一下你的学生的感受,what?oil pollution?没有背景知识,可能pollution这个单词还不认识,没有兴趣,没有任何动力去说。你微笑着眼巴巴看着你的学生吐点什么出来,学生一脸茫然地回望着你。那么,你就要让学生有动力有兴趣。你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aim,但是这个aim不会顺利成章地得到,你要frame your activity .不要一进来就发卡片开始让学生说啊说啊。先来一个lead-in, 你可以发一个和话题相关的图片,学生可能会来点兴趣,至少不会被那抽象的话题吓坏了。然后你可以再用一些类似头脑风暴单词法,让学生头脑风暴一些和图片相关的单词,甚至可以在互动的课堂中将学生头脑风暴的单词做mind map。 这里对教师的考验比较大,因为首先你不知道学生会说什么,其次是你要快速,即兴在学生所有的brainstoming里面找到逻辑链,写在黑板上,形成可以回答这个topic的思路!这点非常重要!所以为什么推荐口语老师学习一些mind map的知识。或者,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方法是用听力来引导口语。找一些和这个话题相关的视频,例如政治类的话题可以找个奥巴马演讲,商业类的话题可以找个马云演讲,设计一些小的听力练习,然后让学生再输入型的环节中积累单词,积累举行,熟悉场景,然后再抛出你那无敌抽象的话题。至少学生的陌生感已经消却。我在每节上课之前和课间都一定会先放视频(不论是纯娱乐还是和教学目的相关),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叫克拉伸的人的理论-input 啊input... 导致我的备课时间无限拉长。下面是相关资料,如有兴趣,大家自行参阅。Krashen, S. D.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Addison-Wesley Longman Ltd.
2. 课堂中的互动和交流。有了开口的理由和课堂的目的,之后就是如何设计互动了。口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再正常不过。如果是一对一,还是走information gap路线比较稳妥。你掌握了一些信息,然后通过暗示引导各种方法让学生慢慢也猜到这些信息。哈哈,然后你们就有communication啦。有一些比较常用的互动方式。如果是小班或者一对一:请尝试: Picture difference tasks就是我们俗称的“两幅图找不同”,是information gap训练中的一种。相信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大班, 请尝试: Pyramid Discussion 对于这个课堂设计,来重点解释一下。什么叫pyramid金字塔,这是一个能够balance全班参差不齐口语水平和鼓励所有学生开口的一个方法。譬如你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What are the four most useful things to have with you if you are shipwrecked on a desert island?这个就是一个假设型的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口语训练设计。可以写在黑板上或者印在讲义上,按照上面的所说的引导学生快速思考,快速形成idea。老师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但是在讨论结束的时候需要每个小组拿出一个达成compromise的解决方案。那么,有各自不同idea的学生就会为了这个compromise叽叽呱呱讨论,尽量鼓励学生用英语讨论!最后每组可以来交流他们交流达成的solution。最后看看一个班是否能够达成统一的一个solution。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哪怕是最胆怯不敢发言的学生,也至少能在小组中发言交流。这其实就是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将交际教学法(CLT)发挥到了极致就在于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不断地处于communication 甚至negotiation中,口语的教学精华也就是这里体现-带着目的去教,让学生在英语口语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提升学生自信的绝好途径。
因为他们每节课都会有成就感。
最后再来介绍一个大家都很喜欢熟悉的role play。悉心设计一个好的角色扮演,会让整个课堂增色。
你有一些角色分配。
role card越清晰越好,因为这是一场表演,要让学生们越入戏越好。教师的指令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
要让学生明确知道场景是什么,会发生什么,自己要做的是什么。事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note-taking之类的准备,保证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思考和找到兴奋点。
音标自学方法
1,学习工具:镜子,口香糖/话梅/橄榄等,手机。
镜子用来对口型。对于入门学习者来说,口型不对,发音肯定不对。所以学习资源都是视频,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发音者的口型。(当然,你观察老外平时发音,口型似乎没什么讲究,这和你说汉语是一样的。但是学习二外,就完全不一样了)
口香糖/话梅/橄榄等,这是用来更好的locate你的舌位的。如果你对自己的舌位不敏感,感觉不到发某个音时,你的舌头到底是哪里比较紧张,到底是高是低,那么就建议你刚开始学习的适合,试试这个办法。练习一段时间后,你的舌头会更敏感,就可以不再用这个“麻烦的”方法了。据说,一个韩国的老师,在学习音标前,就会有一系列练习舌头的方法,把舌头伸出来又缩回去的重复练习。为了更好的做好公众号的录音,我约了一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行家,她也跟我说,他们学习普通话的时候,就是要不断的练习自己的口腔和舌头以及下颚,才可以更好的做到字正腔圆。
手机用处最多。既可以当镜子来用,还可以录音,还可以录像。录音,就是为了让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然后和标准音做比对。自己边读边听的声音,和自己录下来再听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声音传递方法,所以效果会很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感觉自己录下来的声音和平时说话的声音不一样的原因了。录像,这是tertio的“用嘴听英语”的原创。“新招放送:使用手机自拍摄像,不出声默读一句话。使用该录像想象发音动作和语音。”他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练习听力。昨天在他公司,和一些学员一起感受了,觉得这个方法很神奇。有种立马回觉得听力变慢边清晰的感觉。在这里,我还觉得,单独用于音标练习也是很靠谱的。录像可以完整记录你的口型变化,用来比对标准发音者的口型变化。
2,更好地形成肌肉记忆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发这个音,是因为口腔肌肉没有练习过这个音,只有反复练习,口腔肌肉形成一定的记忆后,我们才可以脱口而出,一说就对。那么,如何更好地形成肌肉记忆呢?这里有两个方法:
1,刚开始学这个音的时候,不要急于发声,先把注意力集中到口型和其对应的口腔肌肉状态上,这样可以更好的找到肌肉感觉。然后,就是发出这个声音。如果这个声音和标准音有出入,那么就再微调,微调后重复不发声的肌肉练习。如此不断重复,直到巩固。
2,早上练习效果最佳。这是经验之谈。我指导过很多学员,早上开声效果最好。就像很多唱歌唱戏播音主持一样,都是早上开声。这部分的科学研究支持,还有待去阅读相关文献。
3,只要是可持续的音,比如长元音这种响音,要尽可能的发得长一些,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发音的稳定性,更多的刺激口腔肌肉,形成更好地肌肉记忆。
4,对于所有的音,如果可以,尽可能嘴型夸张。因为只有在练习的时候夸张,平时说话才有可能做到发音饱满。比如tʃ这个辅音,尽量的圆唇,尽量的把嘴送出去。想象嘟嘴的感觉。这个音,对于很多男生,很难发,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嘟嘴!可是英语中有很多圆唇音,尤其是ʃ/tʃ/ʒ/dʒ这四个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最头痛的音,如果嘴型对了,标准的音很快就可以学会,因为这几个音的舌头都是很放松自然的一个状态,不需要可以去定位。
偶是透明哒
一、课程的性质与仟务
英语口语是当今中国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具课。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特点与培养目标,口语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原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增大词汇量,注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与服务行业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与英、美国家的人沟通,英浯口语教学也应成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 则
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是遵循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反映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做到注重基础,循序渐进,梯度适当,强化能力,实际实用。
根据以上原则,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课文主题与年轻人生活、思想紧密相关,题材广泛,多是年轻人感兴趣且乐于交谈的题目。
2、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练习精心设计,形式生动活泼。
3、培养学生全面的口语能力,包括叙述、对话、交谈、讨论、辩论等多种能力。
三、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听
1、能听懂课堂用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能听懂教师用学生所学过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和教学内容。
3、能听懂对方在学生所学过的语言范围内,用略慢的语速谈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偶尔需要对方重复。
4、能基本听懂没有生词、题材熟悉、难度略低于所学材料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10—120个词。
5、能听懂广播、电视及其他音像制品中,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语言材料。除教材外,泛听总量应达到40小时以上。
说
1、能就课文的内容较熟练地进行问答并能进行简单的讨论。
2、能较熟练、灵活地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表中的内容,围绕日常生活的话题,进行初步的交际。
3、能够用简单的语句,比较连贯、清楚地介绍本人、家庭、朋友、班级、学校和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社会、文化、科技等情况。
读
1、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和有关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等不同题材的材料。
2、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件、请柬、通知、便条和常见标志等。
3、能运用一般的阅读技巧,基本把握所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主要事实、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
4、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5、能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语篇未直接写出的意思。
6、除教材内容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20万字左右。
写
1、能就已学课文的内容作简单的改写。
2、能听写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10—120个词;书写速度为每分钟15个词。
3、能在日常生活中,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等;能填写简单的个人履历表等。书写格式、行文及常用词语等无严重错误。
4、能根据提示,在30分钟内写80—100个词的短文,意思表达清楚,无严重语言错误。
语音
1、能熟练地借助一般的拼读规则和音标读出生词。
2、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调、语音基本正确。
3、经过准备,能较连贯地朗读没有生词,难度略低于所学课文的材料。
4、在口头表达时语调自然、语音基本正确。
词汇
1、累计掌握1200个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要求能在口笔语中运用。此外,还要求累计学习75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只要求在语篇中理解其意义。
2、能在上下文中理解《词汇表》中的兼类词和多义词的意义。
3、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在上下文中理解派生词和合成词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根据少数民族英语硬件及软件资源相对缺乏与落后的特点来明确英语口语课程的任务:
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
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3)能在口头表达中适当地自我修正;
4)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
5)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6)能用英语表演生活小短剧;
7)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二、学情分析
为了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我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时增加了英语口语。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仍然未脱离“哑巴英语”的时代,对新新事物,尤其是英语在其中充当关键作用的东西知之甚少,小学阶段也未接触过英语,学生思想单纯、性格内向等种种原因,英语口语课堂中还是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行为。
口语课堂经常会出现冷场,甚至在教师的鼓励和激励之下仍无人响应的现象;部分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表达起来却又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经常要借助母语甚至本地方言才能勉强表达;部分学生的口语发音和表达只有他个人明白;部分学生只敢在小组中进行口语交流,不敢在大范围内展示自我;也有部分学生很少或从不发表意见,乐意做个旁观者。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帮助学生去除思想和心理障碍,调动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习“口语”的实效性,让学生开口大胆说英语,就成了英语口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计划
1、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敢说愿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研究表明,人在对某事物有着浓厚兴趣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的各县,乡学校,其有利的一面就是英语课对新进校的学生还保持着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是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催化剂。
对于学生,教师不能进行传统的枯燥无味的纯粹语音教学,不必过分强调其语言的准确性,也不必片面追求熟练,要坚持“小步子”教学和创新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这样会大大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敢说愿说。
2、组织口语活动小组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是费时多,效率低。特别是现在班级人数多,整个教学过程未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课堂活动机会极少,这对口语教学十分不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全面的挖掘他们的才能。在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后,把班级分成若干个4—5人小组。在分组时,既考虑学生的性格、兴趣的特点,又注意基础差异,特别是选定小组长非常重要,既要口语基础好,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又要有较强组织能力。他们应该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一座桥梁,起着联络、沟通作用。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听说两条线,给每个人开口说话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做主人的自豪感。
小组活动的素材非常关键。机械的、无真实交际意义的口语问答或一般对话的简单记忆、背诵,绝对难以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创设真实语境是让学生张口说的关键,也是最能调动积极性的办法。为了寻找一种让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办法,要创造多元化的语言情景,接近学生的生活真实情况进行交际。
每次出口语练习题目,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选取自身感受最深刻的话题,杜绝偏题、怪题或没有时代气息的旧题。当学生觉得无法用现成的英语进行交际时,教会他们用不同的词汇,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表达。平时的口语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交流合作,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害羞、怕错等心理障碍,对开口说英语往往显得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在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就要努力创造宽松的环境,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这样,他们在小组中,可以平等地进行交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教师在整堂课中的角色,也悄然地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交际的合作者和协调者、学生语言指导者和课堂的管理者。
一、教学目标:
根据去教研室的计划结合学校的实际,小学生的口语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开始形成一些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能根据简单的指令做动作、玩游戏和做简单的事情。能用简单的英语问候、交换简单的信息。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教材中的英语歌曲和歌谣基本会唱。能在图片或多媒体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英语小故事,或者根据图片或提示说单词或句子。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善于模仿,积极参与,乐于开口。
二、分类目标
(一)语言知识
1、词汇
本册书有关的文具、数字、颜色、玩具以及动物等话题的51个单词、词组
2、语法
了解物品有单复数形式
3、功能
了解有关打招呼、问候、介绍自己拥有的物品,喜欢的颜色,能做的事情,询问别人是否拥有某物等的日常用语。
(二)语言技能
1、听做
1)能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并做出反应
2)能根据简单的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颜色、做动作
3)能根据听到的单词识别或认图、实物等
2、说唱
1)会唱本册书的4首或以上的英语歌,能念4首或以上的歌谣。
2)能模仿说英语,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3)能看图说单词或句子
4)能用英语打招呼、致以简单的问候和能用英语互相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
3、玩演
1)能听懂和会做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表演英语歌曲、歌谣及一、二课本故事。
(三)情感态度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念歌谣、听故事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
(四)学习策略
1、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说英语。
2、注意生活中使用的简单的英语。
(五)文化意识
1、知道英语中简单的称呼、问候和告别语。
2、能对赞扬做出适当的反应。
三、提高本课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提高每一节英语课的质量,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反复的呈现,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领悟能力,尽量为日后的教学大好基础。
3、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每天要听录音,读书的时候尽可能的认读单词或者短语。
四、课时安排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突出职教特色,着眼能力培养,在职校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开设英语口语课是十分必要的。英语作一门工具,对于开展国际交往,促进交流十分重要,而英语口语则在其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成为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没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英语口语技能训练课,口语技能的训练包含听、说、读、写多种技能的综合训练。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经一定准备后,就一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话题作3—5分钟的连贯性发言和交谈,做到语音、语调、语法基本正确。
二、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英语专业的学生。
三、教材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和录音教材和IP课件。
文字主教材:《英语口语教程2》(学生用书)
文字辅教材:《英语口语教程2》(教师用书)
录音带:2盘
IP课件:5讲,内容包括专家讲座、主编姚保慧教授介绍课程学习重点、终结性考试辅导。
四、教材内容
“英语口语(3)”共开设36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内容为《英语口语教程2》第1—9单元。
英语口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建议教学时应重视面授与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面授重点为每单元的口语技能训练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表达模式
通过四个简短的对话展示一至二种功能项目的不同表达方式。
2、口语技能训练
通过大量的口语技能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巩固和扩展所学语言功能的常用句型,强化交际技能。
3、话题讨论
通过对不同话题的讨论加深对英、美等主要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的了解,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正确得体的交际。
4、趣味英语
通过内容生动、形式多样、文体不同的素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综合语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