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阿阿陽不是阳
基本资料】国名:尼日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ger) 独立日:8月3日(1960年)语言: 官方用法语,豪萨语大部分通用。 货币: 非洲法郎 同北京时差: -7.00 国际电话码: 227 国庆日:12月18日(1958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6∶5。自上而下由橙、白、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一橙色圆轮。橙色象征沙漠;白色象征纯洁;绿色代表美丽富饶的土地,也象征博爱和希望。圆轮象征太阳,还象征尼日尔人民为保护自己的权力而不惜牺牲的愿望。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为绿色,正中一轮金色的太阳;左上角为交叉着的两把剑和一只矛,象征尼日尔古老的王国和悠久的历史;右上角是粟穗,象征农业;下方是水牛头,象征畜牧业。盾徽两侧各悬挂两面尼日尔国旗,下端的绶带上用法文写着“尼日尔共和国”。 【国家地理】自然地理:尼领土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北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和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毗连,东同乍得相邻。全国大部地区属撒哈拉沙漠,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部乍得湖盆地、西南部尼日尔河盆地地势均较低平,为农业区;中部多高原,海拔500-1000米,为游牧区;东北部为沙漠区,占全国面积60%。格雷本山海拔1997米,为全国最高点。尼日尔河在尼境内长约550公里。是世界上最热国家之一。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1140万(2002年)。全国有5个主要部族:豪萨族(占全国人口56%)、哲尔马-桑海族(22%)、颇尔族(8.5%)、图阿雷格族(8%)和卡努里族(4%)。官方语言为法语。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语言,豪萨语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1.7%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基督教。交通:境内尚无铁路。全国共有全天候公路1.35万公里。主要公路是从马里的加奥经尼亚美向东至津德尔和从阿尔利特到塔瓦的“铀矿之路”。进出口货物需要通过邻国贝宁的科托努和尼日利亚的拉各斯转运。传统的运输方式仍占有重要地位,如北部的骆驼队和河湖上的小船。航空有初步的发展,尼亚美有国际机场,塔瓦、马拉迪、津德尔、阿加德兹和阿尔利特有小型机场。首都:尼亚美 (Niamey)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国土西南部尼日尔河左岸,在当地哲尔马语中,“尼亚美”意为“母亲汲水的河岸”。人口100万(2000年)。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14℃,年平均气温28.9℃。年降水量350~750毫米,每年6~9月为雨季。
冲哥是个姐
国名:尼日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qer)
首都:尼亚美
面积:126.7万平方千米
人口:1289万(2006年)
民族:其中豪萨族占全国人口的56%。其他为哲尔马一桑海族、颇尔族、图阿雷格族、卡努里族和图布族等。
语言:官方语言为法语。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语言。
货币: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
国家地理
尼日尔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是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东邻乍得,西接马里、布基纳法索。南与贝宁、尼日利亚接壤,北与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毗连。全境大部分是高原,地势北高南低,中北部海拔700~1000米。北部有许多岛状山地,格雷本山海拔1997米,为全国最高点。东北部为沙漠区,沙漠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中部为海拔600~800米的高原。为游牧区;南部地势较低。西南部有尼日尔盆地,为农业区。境内多内流的季节性河流,尼日尔河在境内长约550千米。铀矿储量居非洲第一位,世界第五位。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年平均气温30℃,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
尼日尔国名的由来
国名源于非洲第三大河尼日尔河。“尼日尔”在拉丁文中意为“黑河”或“黑人之河”,得名于沿岸居住的黑人。“尼日尔”一词是由柏柏尔语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