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51

林小贱灬
首页 > 英语培训 > 同声传译英语翻译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imyforever

已采纳

同声传译,简称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同声传译的最大优点在于效率高,可以保证讲话者作连贯发言,不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同声传译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一种翻译方式,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通常用于正式的国际会议。目前,世界上 95% 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传译的方式。特点是讲者连续不断地发言,而译者是边听边译,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秒,最多达到十多秒。译者仅利用讲者两句之间稍歇的空隙完成翻译工作,因此对译员素质要求非常高。 同声传译也叫同步口译。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同步说出目的语译文,因此同声传译又叫同步口译。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传译员以“闪电般的思维”和令人叹服的口译技巧,成功克服上述多重任务( multi-tasking )间的交织、重叠和干扰给大脑造成的能量短缺和注意力分配困难,使听和说并行不悖,成为与源语发言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明星。 根据 AIIC (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规定,同传译员只要翻译出演讲者内容的 80 %就已经算是合格了(同传译员翻译出演讲内容的 90 %、 100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很多人平时说话非常快,演讲时又只顾及自己的演讲内容或带各地的口音,同传译员只好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储备和经验来全力以赴。那些有意放慢速度照顾同传译员的演讲者毕竟不是太多,这就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同声传译是指口译员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坐在隔音的同传室, 俗称“箱子” 里,一面通过耳机收听源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完整地翻译成目的语,其译语输出通过话筒输送。需要传译服务的与会者,可以通过接收装置,调到自己所需的语言频道,从耳机中收听相应的译语输出。这一专门职业虽然叫做“会议口译”,但是除了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之外,也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诸多领域。就两种口译模式的使用情况而言,交替传译多用于规模较小且只涉及两种工作语言的场合,如外交会晤、双边谈判、访问考察、小范围磋商、记者采访、司法和准司法程序、宴会致词、新闻发布会,以及一些小型研讨会等。而同声传译,由于其具有不占用会议时间的优势,已发展成为会议口译中最常用的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国际场合。几乎所有正式的国际多语言会议以及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欧盟)都采用了同传作为标准口译模式。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语言只有6种,按英文字母顺序为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6种语言同等有效,代表们发言时可以任意选用其中一种。秘书处日常使用的工作语言,则有英语和法语两种,实际上英语使用更广泛。凡是联合国的正式会议,代表们的发言都要在现场用阿、汉、英、法、俄、西6种语言“同声传译”。正式文件,包括重要发言,都要用6种文字印出,因而每次正式会议都必须安排6种语言的翻译,不得有任何疏漏。为了完成繁重的翻译任务,联合国秘书处有一支庞大的翻译队伍,由会议事务部管辖。口译和笔译分开,两者加起来有470多人,分别由该部下属的口译与会议司和翻译司负责。“联大”会堂和各个会议厅都配有同声传译。每个语种,都有一个称之为“箱子”的同声传译工作室。6种语言共有6个“箱子”。开会时,每个“箱子”里通常坐着3位译员,每位译员头上都戴有耳机倾听发言,轮流对着话筒翻译。会场内,每个座位上都装有6种同声传译机,代表们可以按旋纽选择自己想听的语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设立在德国纽伦堡的国际法庭审判法西斯战犯时,首次采用同声翻译,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大型国际活动中采用同声翻译。同声传译是各种翻译活动中难度最高的一种翻译,常常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

同声传译英语翻译

258 评论(9)

一见卿心711

translate in the same voice

169 评论(15)

小v爱火锅

同声传译就是实时翻译,属于口译翻译服务里的一种。比如说现在有个人正在说话,而译员则需要在不打断这个人说话的同时还要马上就将他说的话翻译出来。不过现在大多数都是将译员关在一个“小黑盒”里面翻译。同声传译也是非常考验译员能力的一种翻译服务,也是翻译服务里比较难的一种服务。了解更多同声传译和口译的内容可以搜雅言翻译

275 评论(14)

天地为凭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220 评论(12)

Ilovesmile

问题一:同声传译是什么意思? 您好,同声传译,简称同传,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翻译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头翻译方式。 希望可以帮助你,伐希望你会对这个答案满意o(∩_∩)o 问题二:同传是什么意思。 同声传译,简称同传(simulta骇eous interpretation),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 问题三:同声传译和口传翻译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一般分同传和交传。 实际上翻译并不一定要翻译专业毕业(翻译专业刚有没几年,不是科学学位而是专业学位),对两种语郸都有要求。比如,汉语不好也不可以。 翻译专业书面翻译和口头翻译都学,或者说是训练。 问题四:同声传译是怎么回事,什么原理? 同声传译因为与发言人同步进行翻译,无须占用会议时间而受到了会议组织者的欢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行于许多国际组织。所谓同声传译指的是用一种语言(译入语)把另外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与原语发言人几乎相同的速度,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式。近年来,世界很多地方称这种翻译为“会议传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在大多数情况下,同声传译是通过会议设备来完成的。译员坐在特制的口译箱里,通过耳机接听发言人的讲话内容,随即通过麦克风把原语发言人的讲话内容用译人语传达给大会的听众,听众则利用耳机选择所需要的语言频道,接受翻译服务。与交替传译相比,同声传译具有以下优点:(1)在同声传译中,发言与翻译同时进行,不占用会议时间;(2)同声传译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在同一时间内对多种语言同时进行翻译。(3)在大型国际会议中,译员有时可以事先得到发言稿件,早做准备,提高翻译的准确率。因此,现在国际上的会议,百分之九十都是采用同声传译的方式进行。同声传译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常规同传:在翻译中,译员没有稿件,靠耳听、心想、口译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声传译工作。(2)视译:译员拿到讲话人的书面讲话稿,一边听讲话人的讲话、一边看稿、一边口译。(3)耳语传译:不需要使用同传设备。译员一边听讲话人的发言,一边与会代表耳边进行传译。 (4)同声传读:译员拿到书面译文,边听发言人念稿,边宣读译文。同声传读需要注意发言人在宣读论文过程中增加及减少的内容,有时发言人也可能会突然脱稿进行发言。[真题网提供 pass-e]2、同声传译的工作程序同声传译的工作程序可能简单表示为:也就是原语发言人在会议厅主席台(或会场)对着麦克风发言,同传译员则坐在特制的口译箱里通过耳机接听原语信息,同时用目的语言准确传达原语信息,通过麦克风把信息传达出去。面听众则通过耳机接收翻译内容。在上述同声传译程序中,以下几个方面对同声传译的质量会带来影响:(1)发言人:信息发出者。其讲话内容、发言速度、言语逻辑、讲话口音等都对同声传译员对原语的理解带来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翻译质量;(2)同传译员:同传译员是翻译成败的关键。同传译员在工作中要做到“一心多用”,听、想、记、译几乎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因此同传译工作极具挑战性;(3)同传设备:同传译员的翻译结果要靠设备才能为听众所接受。同传活动中,译员要熟悉设备的操作。特别是遇到多语种翻译要用“接力翻译”(relay interpreting)时,更应该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同传译员一般要在工作前30分钟到场检测设备。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找有关的技术人员解决。在口译过程中,始终应该有设备技术人员值班,以解决应急问题。3、同传译员素养要求《羊城晚报》 2000年11月19日曾在头版同日特稿中对担任“广东省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同声翻译工作的同传译员做了较高的评价,称他们是“九段翻译,技惊四座”。这一评价道出了同传工作之难。同声传译工作一向被认为是口译工作的颠峰。因此对译员的素养要求很高。一般来讲,同传译员应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并具备以下素质:(1)扎实的双语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传译员应该是属于语言敏感型的人。对语言(外语与母语)的捕捉能力要强。对于新生事物要感兴趣并及时记住一些新闻新语的表达。同传译员在工作中是没有时间可以考虑的,因此,平时的语言......>> 问题五:同声传译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和条件 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言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对源语言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和转换,同时要对目标语言进行监听、组织、修正和表达,说出目标语言的译文。 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传译员需要以“闪电般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技巧,成功克服多重任务间的交织和干扰,因此容易给大脑造成能量短缺或注意力分配困难。 根据 AIIC(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规定,同传译员只要翻译出演讲者内容的80%就已经算是合格了(90 %~100 %的“同传”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平时讲话速度非常快,演讲时又往往只顾及自己的演讲内容,甚至还会掺杂各地的口音乃至方言,同传译员只好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储备和经验来全力以赴。能有意放慢速度来照顾同传译员的演讲者毕竟不是太多,这就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进入同声传译的门槛相当高,理想的状况是接受正规的会议口译培训,打好良好的语言、技巧基础,之后再通过实际的翻译任务,积累经验。 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成熟的会议经验之外,进入同传行业还需要有很强的求知欲望,由于职业的需要,译员在做翻译的同时也往往要与很多领域的知识打交道,因此有人称“同传是任何领域的半个专家”,掌握广博的知识是做好同传的重要前提。 同声传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技术。因此,有一定的基本原则可以在翻译中遵循,以达到更加有效地完成口译工作。在同声翻译,特别是汉英同声翻译工作中,以下几条可以作为指导我们进行翻译的原则: 顺句驱动 在同传过程中,译员按听到的原语的句子顺序,把整个句子切成意群单位或信息单位,再使用连接词把这些单位自然连接起来,译出整体的意思。这种翻译方法为 “顺句驱动 ”。如以下句子按顺句驱动的原则来译: “所有人 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 来学习,不论他们是哪个民族、 何种性别、 何种肤色、 只要他们可能接入互联网。” 译文:“All can study by relying on internet resources regardless of their race, nationality and sex providing that they could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同声传译是与原语发言人的发言同步进行的,翻译活动必须在原语发言人讲话结束后瞬间内(或同时)结束。因此,同传译员要最大限度地在翻译过程中争取缩短翻译与原语发言之间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越小,译员记忆的内容就会越多,译出的信息也就越多。英汉语的语序差别较大,要完全听明白原语语序、意义之后再进行翻译则很难跟上原语发言人。因此,“顺句驱动是英汉同声传译的一个最大特征。” 随时调整 调整是同声翻译中的校译过程,是译员根据接受到的新的内容调整信息、纠正错译、补充漏译的重要环节。如英语中的时间、地点状语等大多出现在句尾,在使用“ 顺句驱动” 进行翻译时,会出现译完主句,又出现状语的情况。如:“I went to Holiday Innfor a seminar at 10 o’clockyesterday.”按顺句驱动的原则,可能这样译:“我去了假日酒店 参加一个研讨......>> 问题六:什么是同声传译?与翻译有区别吗?谢谢! 前者是说 在对方功话的时候你自己听的就是自己会的那种语言 后者是说 在对方说话的时候有人把他翻译出来了 两者本质上一样但是 性质不一样 一个人工 一个智能

309 评论(10)

佳音音乐

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口译员坐在会议室里,一面听源语讲话,一面记笔记。当讲者发言结束或停下来等候传译的时候,口译员用清楚、自然的目的语,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源语发言的全部信息内容,就像自己在演讲一样。会议口译中的交替传译要求口译员能够听取长达五至十分钟连续不断的讲话,并运用良好的演讲技巧,完整、准确地译出其全部内容。 交替传译是否比同声传译容易? 无论交替传译还是同声传译,其目的均在于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能够实现清晰、无障碍的即时沟通。会议口译层次上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并没有高低难易之分,两种口译模式相辅相成,且其功能以及对质量的要求是完全相同的。称职的会议口译员应当掌握两种模式的口译技能。 就两种口译模式的使用情况而言,交替传译多用于规模较小且只涉及两种工作语言的场合,如外交会晤、双边谈判、访问考察、小范围磋商、记者采访、司法和准司法程序、宴会致词、新闻发布会以及时间短的小型研讨会等。而同声传译,由于其具有不占用会议时间的优势,已发展成为会议口译中最常用的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国际场合。几乎所有正式的国际多语言会议以及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欧盟)都采用了同传作为标准口译模式。

274 评论(13)

AAA平淡的一生

现在技术进步,同声传译不仅仅局限人工翻译了,机器翻译的准确性也在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一般文字性的翻译,机器翻译已经能有90%的识别率和准确性了。 一般场合下,利用翻译软件,基本就能达到沟通的要求,亲爱的翻译官软件,有一个倾听功能,特别适合在演讲或者会议时,演讲者不停的说,手机上插上耳机(也可以不插),手机上就能不停的显示演讲者的翻译结果,耳机里能听到播放的语音。也能节省很大的费用,同声传译收费真的很贵。

27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