啵嘶小王子
深泽直人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概括为“无意识设计”。“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是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种设计理念,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比如,经常做饭的人一般都知道,煮米饭时放一些辅料可以使做出的米饭达到意想不到的口味,比如放醋可以使煮出的米饭更加松软、香嫩,即使大部分人知道这个常识,但是因为一时疏忽仍会有忘记添加辅料的时候。因此需要这样一种设计,可以使人在煮米饭时的一个无意识动作中自动添加相应辅料,这种设计就称为“无意识设计”。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一种生活需求,而非改变,设计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杂。因此,好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使设计让生活更美好。特别是在工业设计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设计师力图否定约定俗成的设计,用自己的思想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样就无形中加重了人们的“适应负担”,“无意识设计”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而是关注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把这些细节放大,注入到原有的产品中,这种改变有时比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更伟大。“无意识”并不是真的没有意识去参与,而是人们知道自己需要某些东西,但还没意识到到底想要什么而已,而深泽关注的,正是人们所忽略的有关“无意识”的种种生活细节。深泽用一个简单的道理阐释了他设计的思想根源:在走路的时候,一般人会选择沿着给盲人专用的道路走,那样可以不用眼睛看而不走错。也就是说,这条黄色的、平时提供给盲人使用的路,又体现了它的新价值。而人走路并不仅仅是儿时学会的一种行为,而是在走路的时候要看脚往哪儿踩,也就是在寻找脚踩的一种价值。所以,发短信时循着盲道而行,就是一种寻找价值的连续的行为,而当人、物与环境达到完美和谐的时候,这种行为就成了一种无意识的有价值的行为。
古蒂guti
“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是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种设计理念,即为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人有意味的享受。无意识其实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一些想法、观念等并不被我们所意识到,它们贮藏在内心深处,但是会通过相应的行为表现出来。而这些行为也就反应了你的潜在需求。
举个深泽直人CD播放器的例子,可能有些人会有这样的记忆,就是儿时见到的电灯多为拉绳开关,而且那个时候我们还喜欢重复的拉动,让电灯不断的闪烁,这个设计唤起了我们童年的记忆,当我们回到家看到墙上的CD播放器,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去拉动开关打开音响。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去做,这就是你的潜意识引导了你的行为,而这种潜意识就来源于你童年的回忆。
总结一下我理解的无意识交互设计,无意识交互设计其实就是通过有意识的设计让人们自然而然地寻找到有价值的连续行为,让用户的操作和体验过程形成一种流,让用户觉得虽然自己是这样正确地操作了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样去操作,让他们感觉不到设计的存在。
深泽直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自己觉得与其说是设计新的东西,倒不如说是找一个实际上已经存在,但是你还没有真正发现的东西”。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世间轮回,万物无常”,人世间的每样东西不管是从事物表面还是深层次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联系,深泽直人所说的这种“实际上已经存在的东西”就是建立在我们对生活以及万物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想法和灵感,我们需要真正的去发现这个东西就需要不断去了解万物,观察生活。
当新产品出现在市场或者是新技术出现在产品上时用户最担心的是自己用不来新产品或者不适应新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操作。交互设计不仅仅是产品与用户之间生理行为上的交互,更在于心理上的交互。最终起作用的决定用户选择或放弃的还是在用户的心理上,只有在心理上用户认同了产品,产品的交互才具有最终的含义。所以我们应该为用户营造一个熟悉的环境,让我们的设计更贴近用户的生活,让表现模型更接近用户心理模型从而减轻用户的认知负担以及心理恐惧让他们接受我们的产品和新技术带来的新的操作方式。苹果为什么创造了智能手机时代,就是因为他把体验做到极致,让人们从内心上正真接受了这个产品。
在学习交互设计的过程中,我一直在不停寻找他的定义,最后发现,其实当我们将设计回归本质,不再背负过多的责任时,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和传达信息,我们只需要去寻找好的解决和传达的方式。
“环境引发了行为,当人们和环境和谐互动时,我们称之为美。”——深泽直人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