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0

逍遥石子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专业教学设计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唐伯兔吃小白兔

已采纳

一、写课题(topic)和课型(type of lesson ) 1、课题相当于文章的标题 2、课型指该节课的讲授类型,英语的主要课型有:新授予课(new lesson)、巩固课(reinforcement)、复习课(revision)、听力课(listening)、阅读课(reading)、语法课(grammar)、写作课(writing)等等 二、写教学目标( objectives)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准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由于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所以写教学目标时,要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操作和检测,一般三到四个目标为宜. 三、写教学的重点(main points),难点(difficult points)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教学难点是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障碍,关键要找到攻克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教案中写清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提醒老师在讲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四、写教具(teaching aids) 课堂上需要什么教具要写清楚,如多媒体、录音机、教材录音、练习题、图片等.vedios,flashcards 五、写教学过程( procedures)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主要写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写教学环节,即教学任务.2、写知识点和所用时间.3、写教师活动.“教什么”、“怎样教”,即写清楚要教的内容和方法,写出使用教具的时机和方法,写板书内容等.4、写学生活动. 六、写课堂训练题(exercises) 备课时精心设计的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题要写在教案中.写清出示这些题的办法,如用ppt、黑板、学生学案、补充材料或学生课本等. 七、写课堂小结(summing-up) 课堂小结是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小结的方式和方法要在教案中写清楚,不论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还是由教师归纳总结,都要注意把本节课的内容纳入知识系统之中,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 八、写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s) 板书是有声有色的教学语言,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启发性.因此,教师要课堂上要有计划地使用黑板,板书什么内容、写在什么位置,用什么颜色的粉笔等要在备课时设计好,并写在教案中. 补充:备课前必须回答的问题:1、学生的已知是什么.2、本节课学生将要学会什么.3、学生学完后能做哪些以前不会做或做不好的事.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英语专业教学设计

348 评论(13)

多收了三五斗啊

一. 背景内容包括:1. 说明使用的教材名称.2. 前一节课,为这节课做了哪些铺垫.3. 本节课为下次课做哪些准备.二. 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与技能:a.学习的知识.b.应掌握知识的方法及程度2.过程与方法:过程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去设计:即从学生的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这是认识过程,也是智力活动;是知识技能的具体运用.方法:即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的一种活动方式.教学方法具有多层次、多形式.但总体上可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两大类.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单一性教学方法是狭义上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问、或用演示、或让学生自学、讨论、练习等单一活动的方法所进行的教学.综合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广义上教学方法,它是把教学原则、教学形式、课堂结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等包括在内,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如魏书生创造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教师备课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属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发现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备学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学法指导应遵从5项原则:⑴. 体现自主性(不强制灌输,而重在引导点悟)⑵. 体现针对性(不主观臆想,掌握学情,有的放矢)⑶. 体现操作性(不繁琐笼统抽象,操作方法具体明确)⑷. 体现差异性(不搞一刀切,区分对象分类指导)⑸. 体现巩固性(不一蹴而就,立足反复强化,长期训练).学法指导方法:应体现多层次多形式,通常有5种形式:⑴. 渗透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随时渗透.)⑵. 讲授指导(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⑶. 交流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⑷. 点拨指导(学生在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⑸. 示范指导(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效仿.)3.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学生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三. 教学重点、难点(略)四. 学习环境设计是指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所提供的教学环境.如:教师为学生准备的软件、或课件、或评价表……五. 教学理念的思考简单地叙述你在这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什么理论支撑下设计完成的.阐述你的一些认识(或看法)或是具体实现的过程.六. 具体的教学过程(略)七. 板书设计要简捷地反映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线索.谈如何写好教案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因此写好教案对于教师授课十分重要.写好教案主要应当掌握三个基本环节:一是要掌握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吃透教材.每个学年、每个学科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这个教学目的是通过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要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必须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科书为依据,明确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以期教学时有据可依,得心应手.二是了解学生.兵家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若想教学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学生,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三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写好教案,为上好课做充分准备. 教案的内容应包括: 1.教学目的.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4.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引入就是课堂导语.课堂导语是门艺术,它是教与学的纽带,是让学生走进教材、掌握教材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确定的教学目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

131 评论(14)

雨丰是小兔

Unit2 Section B(3a-4)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Section B的第二课时,其主要内容是巩固复习并进一步学习表述身体的种种不适,通过一篇阅读材的学习让学生料了解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学习相关词组及短语,了解健康的饮食习惯,并通过3a及3b的练习巩固情态动词的用法,再用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具体运用。在教学中,我将灵活运用教材并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内容。(二)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关于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这种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整体发展基础上的。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结构及认知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语言知识目标单词:学习掌握词汇:way/traditional/believe/weak/angry/medicine/western/everybody/etc. 功能:学会如何表述身体的不适并提出建议;语言结构: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may等的用法。句型 :What’s the matter (with…)? …is/has…. …should/shouldn’t/may… 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2、语言技能目标能综合各种信息,准确表达建议。通过捕捉特定信息,抓住关键词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3、学习策略目标:通过多媒体、游戏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目标语言并能用该目标语言进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等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会主动学习,有效交际,能形成用英语思维和发表建议的能力。4、情感目标:使学生能通过询问他人身体状况来帮助别人,给人提出适当的建议,在人际关系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使学生通过Groupwork,Pairwork等活动培养出一定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对中国传统中医有所了解和热爱。学会健康的饮食习惯。(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复习掌握表示身体不适的词:tired/hungry/thirsty/stressed out/etc.2、学习词汇:way/traditional/believe/weak/angry/medicine/western/everybody/etc.3、学习句型:What’s the matter (with…)? …is/has…. …should/shouldn’t/may… 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难点:1、句型: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2、用情态动词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二、学情分析1.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时这一阶段学生记忆力好,好表现,好竞争,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活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根据教育心理学,如果学生对于一件事情有极大的兴趣,他们就会排除主观和客观的种种消极因素,全身心一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2.本课学情分析:本课是Unit2 的Section B部分,学生在本单元Section A中就已熟悉What’s the matter?这一句型,掌握了一些描述疾病的词汇和提出建议的句型,这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教学中可采用活动教学法及情景交际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词汇,掌握重点句型,同时能较好的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类似问题。三、教法渗透1、教材处理。《新目标英语》中的具体语言目标通过各种各样的Tasks来实现的;学生需要运用具体而特定的行动来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本节课我希望能始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2、教法运用本课主要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情景交际法和活动教学法。在本课中,我将设计竞猜、记忆等游戏及汇报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用Power point将课本所需要的录音、图片、文字、图表和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使抽象的语言变得直观,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创设情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的多向交流。四、学法指导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策略,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依据课改的精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1、 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用生动的课件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2、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我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氛围,把课堂变成有声有色的舞台,让学生在乐中学。3、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连贯的听说读写、游戏、竞赛等,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4、学习策略的指导:本节课将在课堂活动中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围绕着课堂任务分工合作,在活动在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能力。创建开放式,探究式的课堂,有意识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我让学生观察课件画面,回答问题,让学生学会使用认知策略;让学生表演对话,实现交际策略;引导学生交际,主动练习和实践,是调控策略的体现。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卡片等是资源策略。五、教学程序教学步骤 活动内容 设计思路Warming up 1、Two students act an conversation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2、Review and guessing game A student act as a patient. (The teacher act as a patient.)T:What’s the matter with me?S:Do you have…?T:What should I do?S:You should….T:Let’s do a guessing game.Ask the Boys and girls have a competition 1、每日课前表演是我教学的一部分,即每次让2个学生编好一段对话,在课堂前3分钟表演,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2、通过竞猜游戏,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句型“What’s the matter?”,用Do you have…?来提出假设。通过竞猜,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为学习新课打下伏笔。Pre-task 1、 Show the students the picture of “Ba Gua”. Let the students know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yin and yang.2、 Use the PPT to teach some new words.For example:T:(Show the picture of medicine) What’s this? It’s a kind of medicine. (Ask the students to repeat “medicine”)Teach the other words like this. 1、 出示八卦的图片,给学生讲解西医与传统中医的差异以及保持阴阳平衡的重要性,加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热爱。2、 通过多媒体的教学,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单词,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直观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单词。学生印象更加深刻。While-task Task 1、Fill in the information card.Play the tape of 3a twic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card below.Problem Diagnostic(症状) Should ___and___ Have too much yin Eat___, like beef and Dang sheng herbs.___and hungry Have too much ___ Eat more yin food, like___Task 2、Thinking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a healthy lifestyle in Chinese way?Ask some students to answer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Task 3、 PairworkStudents work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If we have too much yin/yang, what else can we eat? Then ask som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answers. The teacher can help some students while they need help.Task 4、WritingLet the students try to fill in the blanks in 3b. Then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ss. 在任务活动中,3a、3b分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在教学3a时,我将教材二次开发,设计成了一个听力,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先有个大致的感受,同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表格,让学生能顺利完成,同时也让学生的听力得到一次训练。然后根据教学的需要我设计了听、说、读、写四个任务,并将部分任务放在结对活动中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有时间和机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各个任务,学生也基本能掌握本课的重要内容。Post-task 1、 Survey and report.(Groupwork)A. Get the students to make a survey about what problems they have met. Then fill in the form below.Name Problem AdviceB. Get each group to send a student to make a report after they finish the survey.Show the students the model:There are ______classmates in our group.They are ______(names).…____________________(problem).We think he should/shouldn’t____(advice).2、 Memory gameAfter the report, let the students recall:Who met the problem? What should he do?Have a competition to ask the students to remember and say the student’s name 1、通过调查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尽情参与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安排学生推举出一个表达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做汇报,这样做到了分层教育,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同时在汇报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在任务活动中的语言失误进行纠正,保证学生学习的正确性。2、在调查汇报完成之后紧接着让学生用竞赛的方式回忆刚才同学汇报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听同学汇报时才不会没有目的,这既练习了听力,又活跃了课堂。Homework Write an article with the name of “Do you have a cold/headache/…?” Write about what you should and shouldn’t do. 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写作巩固本课的重点难点。六、板书设计Unit 2 Section BTable 1 CompetitionProblem Diagnostic(症状) Should ___and___ Have too much yin Eat___, like beef and Dang sheng herbs.___and hungry Have too much ___ Eat more yin food, like___ Boys Girls Name Problem AdviceTable 2教学反思

102 评论(14)

猫猫猫啊哩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入了一个新阶段。《新课标》首次使用了“大概念”一词(本文采用“大观念”),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教育部,2018)。《新课标》虽然未对学科大观念进行具体说明,但在学科本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维度蕴含了重要的大观念,对确定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和开展课堂评价具有核心的指导作用(王蔷等,2020)。 大观念的提出为解决教学设计缺乏纲领性统领、内容碎片化、过程表面化和评价形式化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案,为课程改革迈入新阶段注入了活力。深化课程改革一定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抓手,推动教学设计以大观念为统领,促进英语课程由聚焦语言知识点转向关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容,由碎片化学习转向整合关联的结构化学习,确保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地课堂。本文将从大观念的视角,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如何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大观念的内涵 从学科本质看,大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的核心知识、思想和价值。 Whiteley(2012)认为,大观念(big ideas)是理解的基础,是联结碎片化知识点的有意义的模式。大观念可以理解为从零散概念中统整或提炼出来的上位观念,将有限的、深层次的重要观念进行有意义的联结,共同构成学科的连贯整体。大观念集中体现学科本质性的思维方式和关键观点,是“学生深入挖掘学科内核的概念锚点”(王蔷等,2020)。 从课程内容看,大观念是联结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架构。 Bloom等(1981)认为,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学者和教师要提炼学科领域的抽象大观念,帮助学生将其运用到各种情境中去解决问题。大观念是学科结构的骨架和主干部分(顿继安、何彩霞,2019),为课程内容的组织提供了有序框架,帮助学生在不同知识点间建立合理对接,形成持久留存的、体系化的核心观念,为迁移应用奠定基础。 从过程与方法看,大观念是“统摄教与学过程的原则和方法”(王蔷等,2020)。 李刚、吕立杰(2018)指出,大观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与基础,它指导教师从更上位的视角出发,整合教学内容,规划教学和评价活动。对学生而言,大观念可以帮助他们在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形成结构,为推动整合性的学习创造可能,指向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大观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科知识或不同人群对象,同时还有不同的层次。就英语课程而言,既有宏观层面关于英语课程本质和内涵的大观念,也有相对微观层面关于语言知识的内涵和教学的大观念。对教师而言,它是统领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对学生而言,它是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所达成的育人目标。具体来说,它是学生完成学习后生成的新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及价值观念,是学生可以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用于解决问题的素养,是能够对学生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观念,并会持续影响其品格、品性和行为表现。显然, 有关特定主题的大观念通过单一语篇的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学生只有从多角度建构相关主题的知识,挖掘单元内不同语篇背后的深层意义,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对该主题的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 三、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与意义 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教材等教学资源后,结合学习主体的需求,搭建起的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子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使教学能够围绕一个完整的单元主题设定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单一语篇小观念的学习和提炼并建立关联,生成基于该单元主题的大观念。基于大观念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大观念有利于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聚焦主题意义的建构,剖析单元内各子主题间的关联及其对学生建构该主题下大观念的价值,为学生探索学科关键知识、转化能力、形成素养奠定基础,服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二,大观念有利于指导教师整合课程内容、整体规划教学与评价活动。 它使教师超越对零散知识的关注,重视以完整的主题意义为指引,以学生的持久理解为目标进行单元内容的组织和活动的设计(Hume & Berry,2011)。也就是说,教师能从更上位的角度,将凌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知识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崔允漷,2019),并在教学中融入持续的评价,确保目标落实。 第三,大观念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单元大观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能够有效依托多种类型语篇,从不同的角度或深度围绕同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解析(王磊、黄燕宁,2009),并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意义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起连贯的、整合性的知识结构(Wiggins & McTighe,2005),逐步形成单元大观念,促进语言能力、人文素养、思维品质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 四、基于大观念开展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途径 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师 首先 要从课程大观念出发,明确单元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单元教学的核心理念; 第二 ,从课程内容视角,研读单元全部内容,提炼单元大、小观念,搭建单元整体框架图,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第三 ,围绕具体语篇,梳理结构化知识和语言重点,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第四 ,基于大观念对单元内课时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并基于规划设计各语篇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探究主题意义,建构小观念并逐步形成单元大观念。在活动设计中,教师应同步拟定课堂评价的方式和具体的评价要点,推进教、学、评一体化。 下面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三Unit 8 Green Living单元为例,从学科本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三个视角阐释如何以大观念为统领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 阐明单元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首先要基于大观念,从学科本质视角阐明单元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教师应用完整的陈述句概括自己对学科本质和学科内容的认识,提炼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例如,我们为Green Living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确立了如下指导思想: 单元教学设计围绕Green Living这一主题展开,关注单元内各文本之间的联系,在主题引领下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知识的建构中形成对Green Living的深层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推动核心素养落地课堂。 以上指导思想是教师基于对《新课标》的深入理解和内化提炼出来的大观念。教师以这一大观念作为统领,把握教学主线,选取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并在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监测自己的教学流程是否围绕主题意义探究展开,活动设计是否偏离逻辑,以及学生是否能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等,从而适时地进行调整。 2.搭建单元内容框架并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应从课程内容视角,研读单元全部内容,提炼单元大、小观念并建立关联,搭建单元内容总体框架图,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围绕单元主题意义梳理单元内各语篇的核心育人价值,建立单元内各语篇内容间的有机关联是设计和组织单元内容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基于大观念,在看似各自独立的语篇内容之间建立联系,梳理单元内各语篇的子主题,提炼小观念,并在小观念之间建立显性关联,共同指向单元大观念的建构,形成以大观念为统领的单元框架图,为促进学生多方面融合发展绘制蓝图。 Green Living这一单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中的环境保护。基于单元主题,教师首先对各语篇子主题进行提取与分析,生成小观念。例如,Lesson 1 Roots and Shoots一课阐释了just-me-ism这一错误观念对环境的危害,介绍了环保组织Roots & Shoots的理念,并号召每个人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建立Lesson 1与Topic Talk主题之间的联系,并将其提炼为“绿色生活中对个人作用的认识”。接着,教师继续挖掘各语篇小观念之间、语篇小观念与单元大观念之间的联系,将语篇进行整合、重组。在本单元中,教师通过分析各小观念所体现的绿色生活的不同侧面,建构起绿色生活中“对个人作用的认识——众人的努力——对现状的关注”的显性关联,形成单元主题内容关联图(见图1)。 need-to-insert-img 图1 Green Living单元主题内容关联图 进一步挖掘语篇之间的共性联系可以发现,单元内各语篇分别从微观层面的个人、社区,到宏观层面的国家、人类,构建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单元核心价值,而“全球携手,人人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则融合在每个语篇之中。本单元的Project中关于绿色生活的倡议涵盖了绿色生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内容,有效地整合了各语篇的主题内容,从而能够促使学生获得对绿色生活的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统观整个单元,教师围绕Green Living这一主题形成了多角度的小观念建构,进而引导学生自然生成该单元主题下的大观念,即绿色生活是每个人的选择结果:树立环保观念,加入环保行动,关注环保现状。 基于以上对单元内容的梳理和整合,单元内容不再呈现为散片状,而是构成了层次分明、关联紧密的单元框架图。教师基于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清晰和全面的把握,可以在分课时教学中,定位所授课语篇在单元中的位置以及对形成单元大观念的作用,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大观念,形成对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 完成单元大、小观念的提炼后,教师下一步就要思考如何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整体规划单元教学活动,以确保在各个语篇的教学中落实大观念。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制定需围绕大观念和小观念的建构展开,遵循可操作性、可检测性的原则,反映学生完成某一课时学习后所形成的素养。单元目标应兼顾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体现学生学习后形成的新的认知、态度、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即能够伴随学生未来成长的大观念。 以Green Living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基于单元大、小观念,制定了如下单元目标和课时安排(见下表)。单元目标体现了从单元主题中提炼的对个人作用的认识、众人的努力等角度,具有关联性和建构性特征。 Green Living单元目标与课时安排 单元教学目标 语篇及课时 对个人作用的认识 描述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谈论自己能为绿色生活做出的努力; Topic Talk (1课时) 梳理并描述Roots & Shoots机构的信息,阐释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性,说服他人加入环保行动。 Roots and Shoots(阅读;2课时) 众人的 努力 介绍易解放及她创立的公益组织,评价易解放的行为; Greening the Desert(听说;2课时) 谈论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促进共享单车良性发展的措施; “White Bikes” on the Road(阅读;2课时) 拓展阅读Reading Club 1: Recycling 介绍太阳能并阐释人类利用其进行生活生产的方式,论述该清洁能源的环保价值。 Solar Energy(看;1课时) 对现状的关注 完成关于共享单车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A Survey Report(写作;2课时) 拓展阅读Reading Club 2: The Environment: A Local and Global Issue 开启绿色生活 合作完成倡导绿色生活的广告,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环保举措。 单元Project(1课时) 3.确定课时目标,设计教、学、评一体化活动 教师应从课程实施视角,围绕具体语篇,梳理结构化知识和语言学习的重点,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活动。 教师应深入研读每一个语篇,提炼小观念,建构基于该语篇的结构化知识和语言学习的重点,如语篇结构、修辞手法、语言特点等。这既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转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在Green Living这一单元中,我们以阅读语篇Roots and Shoots为例,说明如何提炼小观念和梳理语言重点及结构化知识,使学生在围绕小观念探究意义的过程中实现对语言的整合性学习,并能在语言输出环节,有意识地根据交际目的和所学的修辞手法与特定表达,组织逻辑连贯的话语表达观点、态度和价值取向。 Roots and Shoots这一语篇的小观念,即育人价值,是呼吁人们摒弃just-me-ism,重视发挥个体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教师需要从这一小观念出发,提炼有关这一小观念的结构化知识;同时还需要对语篇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段、语言知识等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评价要点的拟定奠定基础。 Roots and Shoots一文属于介绍与议论结合类的文体,结构上采用递进的方式: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just-me-ism的表现及其危害;第二部分(第2~3段)介绍Roots & Shoots组织(成立时间、创始人、目的、名称意义等);第三部分(第4段)讲述该组织的环保理念,呼吁个体加入环保行动。 文章作者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息组织结构,并多处使用排比句或结构相近的短语增加语势,加强说服力。例如,介绍just-me-ism时,作者使用了leave a tap running、leave a light on、drop a piece of litter等,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通过millions of gallons of water would be wasted、 millions of lights would be left on、millions of pieces of litter would be dropped构成排比,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个人行为汇聚带来的巨大影响。再如,“Every individual matters; Every individual has a role to play; Every individual makes a difference.”这些表达富有节奏感,且说服力强。 通过研读语篇的主要内容、文体结构和语言特点等,教师围绕小观念梳理、整合出如图2所示的知识结构图,实现对语篇小观念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零散信息和新旧知识间建立关联,形成基于主题的新知识结构;在问题解决中形成对个体在环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这一小观念的深层认知。 need-to-insert-img 图2 阅读语篇Roots and Shoots知识结构图 基于小观念梳理结构化知识后,教师要将对语篇的研读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究意义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基于单元主题的大观念。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教师确定的阅读语篇Roots and Shoots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学完本课后,学生能够: ① 通过阅读获取与梳理有关just-me-ism的细节信息,如行为表现、危害等,体会排比句的功能与作用。 ② 提取与概括Roots & Shoots的基本信息(成立的背景、时间、创始人、名称的内涵、宗旨及其主张等),梳理结构化知识,体会排比句的力量。 ③ 提炼语篇的信息组织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尝试向他人介绍该组织。 ④ 讨论roots和shoots的象征意义以及Jane Goodall的话语,探讨该机构成立的意义及其核心倡议,联系自我,思考个人应以怎样的行动参与环保。 ⑤ 评价Roots & Shoots这一组织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并运用所学的排比句式等语言修辞手段,号召他人加入环保行动。 目标的设置遵循了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反映出学生基于语篇主题进行意义探究的全过程,体现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发展,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的特点,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与评价。 内容和目标确定之后,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设计就是关键。《新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教育部,2018)。基于具体语言的教学,教师要以帮助学生建构语篇小观念以服务于单元大观念的建构为目标,从学生已有的主题知识和经验出发,设计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的主题意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梳理结构化知识,把握语言重点,将逐步生成的语篇小观念整合到单元大观念的体系中,使师生从广度到深度上探究单元大观念成为可能;之后基于活动观展现教学活动设计,力求体现有层次、有逻辑和有内在关联的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 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 教师首先进入感知注意环节,让学生观看教材上的三幅图片并描述图中的行为(leave the tap running while brushing one's teeth; leave a light on when leaving the room; drop a piece of litter without bothering to pick it up),同时思考并回答问题:Do you agree that such behavior is common among us? What do you think of such behavior?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影响环境的小事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铺垫相关语言,进而启发学生思考:Why do people do this? 从而引出本课的关键词汇just-me-ism。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该词的构词法,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在此基础上,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入获取梳理和概括整合的环节。学生阅读第一段,首先回答“What is just-me-ism?”这一问题;然后根据所读信息,继续思考并阐释just-me-ism的含义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段落中的排比句,体会作者的意图和语言的力量。教师此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激活学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阅读后续段落,分步获取并梳理Roots & Shoots这一组织的基本信息(如成立的背景、原因、时间、创始人、命名的内涵、目的和倡议等),并尝试使用可视化图形概括、整合结构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个体和全体的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交流并完善所建构的结构化知识,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同时,教师还会适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逐步开展对语篇背后意义的分析与判断,指导并评价学生的思维表现。例如,教师可以提问: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meaning of its name? What are roots? What are shoots? 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并阐释其象征意义。 接着进入应用实践类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整个语篇的信息组织方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基于这一信息组织方式和所提炼的结构化知识,展开描述与阐释、内化与运用的活动。具体而言,学生先进行个人内化,再向同伴介绍Roots & Shoots组织,之后在班内分享,充分内化基于学习和理解所获得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至此,完成本课教学目标①、② 和③。 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 教师结合文中Jane Goodall的话,与学生探讨个体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推动作用,引导学生再次关注和体验排比句的功能,同时启发学生联系个人的行为,思考个人的行动,开展批判与评价和推理与论证的活动。教师首先提出两个问题:What contributions does Roots & Shoots make to society? In your opinion, what role can an individual play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此时学生需要整合所学内容,评价Roots & Shoots这个组织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在评价时学生需要基于语篇内容,合理论证个人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发展批判性思维,完成本课教学目标④。接着,教师创设情境,结合课程导入部分三个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场景,鼓励学生基于本课所学内容劝说他人加入环保行动,开展想象与创造的活动。教师在本环节带领学生回归语篇,朗读、鉴赏文中的排比句式,体会其增强说服力的效果,并尝试运用该句式在具体情境中说服他人。在课后作业中,学生以Roots & Shoots组织的志愿者身份,完成一篇说服他人加入环保行动的短文,在新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创新,完成教学目标⑤。 评价是英语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教学和评价活动中,分层、分段评价学生在新知识建构、语言运用、思维发展、观念形成过程中的外显行为(王蔷、李亮,2019)。下面列举几条有代表性的评价要点: ① 学生能举例描述文中提出的具体环保问题。 ② 学生能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该组织的基本信息,多数学生能根据思维导图阐释其命名的内涵,部分学生能评价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③ 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己可以为环保做的大事和小事。 ④ 学生能在合作中有效组织逻辑连贯的话语阐述身边的环保问题,运用排比句式倡议他人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从以上具体语篇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深入探究just-me-ism的危害及Roots & Shoots的理念内涵,逐步形成该语篇子主题下的一个小观念,即摒弃just-me-ism,重视发挥个体力量,从而树立起绿色生活从我做起的环保观念。完成该语篇学习后,本单元第二个教学目标“梳理并描述Roots & Shoots机构的信息,阐释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性,说服他人加入环保行动”得以达成。 以大观念为统领的单元整体教学指向学生的素养发展,相应地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形成了有关Roots & Shoots的结构化知识,并整合性地运用新的知识结构,逻辑连贯地表达对个体环保的新认知,评价该组织的环保理念,创造性地号召他人加入环保行动。教师通过思维导图、问题回答、小组展示等评价工具,关注学生行为表现,评价学生学习状况,从多维度开展综合性评价,监测学生生成基于主题的单元大观念的过程,及时指导和反馈,确保核心素养目标落地课堂。 五、结语 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教学模式,转而开展纲领性统领的结构化、整合化的课程教学。从学科大观念的视角出发,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长远的育人目标转化为基于大观念的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单元的育人价值,并将育人目标融于主题意义探究和语言实践活动中,构成结构清晰、情境丰富的单元育人蓝图,推动单元主题大观念背景下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促进英语学科育人价值落地课堂。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基于大观念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还有待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9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