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07

烧掉额回忆
首页 > 英语培训 > 冬至相关英文名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龙宝宝lovyle

已采纳

冬至(别名: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英文名:Winter Solstice)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23日之间。 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但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在北方多数人有吃水饺的习俗,南方人多数人有吃甜食的习俗。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就北京市区来说,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正午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节届即一阳生,新岁实始。《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 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 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相关英文名

344 评论(9)

WJH卡琪屋

答:2020年12月21日是日16时02分这个时候冬至。

323 评论(10)

招妹0916

二十四节气对应的英文名和日期分别是:

立春:theBeginningofSpring(1stsolarterm)Feb.3,4, or 5;

雨水:RainWater(2ndsolarterm)Feb.18,19 or 20;

惊蜇:theWakingofInsects(3rdsolarterm)Mar.5,6 or 7;

春分:theSpringEquinox(4thsolarterm)Mar.20,21 or 22;

清明:PureBrightness(5thsolarterm)Apr.4,5 or 6;

谷雨:GrainRain(6thsolarteram)Apr.19,20 or 21;

立夏:theBeginningofSummer(7thsolarterm)May5,6 or 7;

小满:LesserFullnessofGrain(8thsolarterm)May20,21 or 22;

芒种:GraininBeard(9thsolarterm)Jun.5,6 or 7;

夏至:theSummerSolstice(10thsolarterm)Jun.21 or 22;

小暑:LesserHeat(11thsolarterm)Jul.6,7 or 8;

大暑:GreaterHeat(12thsolarterm)Jul.22,23 or 24;

立秋:theBeginningofAutumn(13thsolarterm)Aug.7,8 or 9;

处暑:theEndofHeat(14thsolarterm)Aug.22,23 or 24;

白露:WhiteDew(15thsolarterm)Sep.7,8 or 9;

秋分:theAutumnEquinox(16thsolarterm)Sep.22,23 or 24;

寒露:ColdDew(17thsolarterm)Oct.8 or 9;

霜降:Frost'sDescent(18thsolarterm)Oct.23 or 24;

立冬:theBeginningofWinter(19thsolarterm)Nov.7 or 8;

小雪:LesserSnow(20thsolarterm)Nov.22 or 23;

大雪:GreaterSnow(21thsolarterm)Dec.6,7 or 8;

冬至:theWinterSolstice(22thsolarterm)Dec.21,22 or 23;

小寒:LesserCold(23thsolarterm)Jan.5,6 or 7;

大寒:GreaterCold(24thsolarterm)Jan.20 or 21。

“二十四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廿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238 评论(14)

cindyhouse0221

冬至在12月的

300 评论(14)

cat20121028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号左右是冬至。

326 评论(14)

annielove123

立春 Spring begins.

雨水 The rains.

惊蛰 Insects awaken.

春分 Vernal Equinox.

清明 Clear and bright.

谷雨 Grain rain.

立夏 Summer begins.

小满 Grain buds.

芒种 Grain in ear.

夏至 Summer solstice.

小暑 Slight heat.

大暑 Great heat.

立秋 Autumn begins.

处暑 Stopping the heat.

白露 White dews.

秋分 Autumn Equinox.

寒露 Cold dews.

霜降 Hoar-frost falls.

立冬 Winter begins.

小雪 Light snow.

大雪 Heavy snow.

冬至 Winter Solstice.

小寒 Slight cold.

大寒 Great cold.

扩展资料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215 评论(11)

火星的星星

冬至(Winter Solstice),每年公历12月21-23日左右,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即为冬至节气。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11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