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3

桠枫娇娇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苏是摄影师英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灵魂尽头z

已采纳

1、罗伯特·杜瓦诺

在法国摄影界,罗伯特·杜瓦诺和亨利·卡笛尔·布列松堪称为一对并驾齐驱的大师。这两人的摄影都以纪实为主,但风格却迥然不同。布列松经常云游四海,作品比较深沉严肃,关心各地民族疾苦。杜瓦诺则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为创作基地,喜欢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风趣的瞬间。

2、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August 22, 1908 Chanteloup-en-Brie, France– August 3, 2004 Montjustin, France)法国人,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3、安妮·莱柏维兹

安妮·莱柏维兹曾是摇滚音乐界旗帜性的、最年轻有为的摄影师,她的人像摄影风格某种程度上定义了《滚石》这本杂志的封面,而在八十年代《名利场》创立之初,莱柏维兹又因主编蒂娜·布朗之邀进入时尚摄影领域,如今她已是美国名人当中最具声望、最有号召力的摄影师。

4、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

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Adams) 美国摄影师。1902年2月20日生于旧金山,1984年4月22日去世。亚当斯曾被时代杂志(TIME)做过封面人物,还出任主角演了五集的电视影集《摄影--锐不可当的艺术》,是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象征人物。他的摄影书已印了上百万册,在美国的超级市场都可以买到。

5、史蒂文·梅塞

史蒂文·梅塞,世界顶级时尚摄影师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处在时尚摄影的浪尖,有时尚摄影教父之称。梅塞以一种简洁、明快、通俗的风格拍摄各种时尚照片。单观察梅塞的风格,可以看出他对时装摄影的纯影像的语言把握得很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蒂文·梅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塞尔·亚当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妮·莱柏维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列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伯特·杜瓦诺

苏是摄影师英文

199 评论(9)

布丁的信仰

用眼神表现人物心情(人像)众所周知,能够表达人物内心的,无非三大要素:眼神、表情和动作。这其中,眼神最为关键。一张人像摄影作品中,眼神的成功运用将有助于人物感情的表达。人物的丰富情感世界,或喜、或怒、或悲、或迷茫、或陶醉……都要通过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展现出来。

121 评论(14)

狼人发生地

Anna Sui有许多人都把这个设计师的名字翻译成安娜·苏,其实,她的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关系并不大,她是姓萧的。这个百分之百的华人(母亲是上海人,父亲是广东人),现在是美国时装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了。虽然她是第三代的美国华裔,但是毕竟还是中国人,我们也有理由为她骄傲。生活背景:和许多大师级的人物一样,她在童年时期就显露出了非凡的设计天分,她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是为自己的娃娃和邻居孩子的娃娃设计服装,为它们打扮。她的设计天分可能来自于母亲的艺术基因的遗传,她的母亲曾在巴黎读过艺术专业。在最初的阶段,ANNA SUI有一本剪贴簿,里面贴着自己的“大作”,她还称之为“天才档案”。这个小女孩后来进入美国著名的帕森设计学院就读,在那里找到了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这就是史蒂夫(Steven Meisel),两人的合作对ANNA SUI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留着童花头、圆圆脸、黑发、笑容可鞠的ANNA SUI外表是颇有东方感的,但是美国的生活背景却使她骨子里面已经非常国际化了,这从她特立独行的性格中可以看出来,也从她的设计作品中表现出来。设计生涯:她的设计生涯的真正起始点应该说是在设计学院学习的时候,谈到当时的感受时,她说:“我在做一些我孩提时代想穿的那种衣服。生长在底特律,得到的东西是有限的,我总在试图重新捕捉小时候从杂志上看到一些肖像时的那种兴奋感,这种感觉激发了我无穷的创造力。”在正式推出自己的系列之前,她作为一个自由的设计师,也作为一个配合摄影师的风格造型师,为时尚媒体提供自己的新颖创意,这段时间虽然还是默默无名的,但是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ANNA SUI推出自己的第一个系列,只有6件作品,但是立刻就有订单跟进。她的风格非常务实,在真正举办自己的发布会之前,她对市场已经了如指掌,也有相当程度的商业敏感度,所以,她的风格虽然非常前卫,但是商业运作的部分却是一点也不马虎的。第一次个人时装发布会是在1991年推出的,有浓烈的嬉皮风格。1992年,她就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只不过2年以后,她就获得了纽约设计师协会颁发的佩里·艾力斯奖。现在,ANNA SUI已经拥有服装、服饰配件、化妆品、香水、家居用品等系列产品,并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有专卖店。她非常注重对亚洲市场的开拓,事实证明,在亚洲她的影响力也非常深刻。设计风格:基本上,她的设计风格是让你第一眼就被抓住的。她总结自己的设计理念是“略带幽默、摇滚风格、反怀旧感觉”。事实上,她非常喜欢用旧旧的东西经过重新处理来得到新鲜的观感。色彩的搭配出人意料,丰富,有奇异的和谐;基本的款式轻巧、简洁,但是并不喜欢极简主义。她的作品注重细节,喜欢装饰。她的牛仔裤就是招牌特征之一,绣花、缀钻石等等,充满了街头感觉的同时也保留了一点高贵的影子。就像前面提到过的,她的服装虽然前卫,可是她的主导思想仍是强调可穿性和市场感的。在每一季时装发布会之前,ANNA SUI总是进行全面彻底的市场调查,以便了解现时市场最关注和最热衷的东西。因此,她的设计总能保持一种激情和活力。ANNA SUI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设计师,她喜欢用自己的眼光来判定对时尚的取舍。比如她非常喜欢用比较便宜的面料做出让许多人都能够接受的服装,再比如她的香水系列有相当惊人的拥护者。设计师要成功,必须有自己的个性,这个定律被无数次地证明了,这次也没有例外。在推出自己的香水的时候,她说:我从来就没有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香水,所以,我只好自己设计一款了。她的自信和个性由此可见一斑。ANNA SUI年表:1955年 8月4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1973年 1990年 从美国Parson's设计学院毕业后,为摄影师史蒂文·密歇尔工作。职业是自由设计师和造型师。1983年 在美国纽约建立自己的时装公司。1991年 在纽约举办第一次发布会,系列的感觉是“嬉皮风格”1992年 在纽约开设专卖店,发布男士系列。1995年 用自己的二线品牌“Sui”打入欧洲市场。1998年 香水“ANNA Sui”问世。

88 评论(12)

留留恋恋

小摄影师 作者:[苏联] 列·波利索夫 [人教版课标本、鲁教版第五册课文] 6 小摄影师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其打开纸团,上面写着: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17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