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次元2015
ICH的中文全称是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国际协调会议,英文全称为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2018年6月7日,在日本神户举行的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2018年第一次大会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当选为ICH管理委员会成员。
扩展资料:
ICH在1990年启动,1991年召开第一届会议,至今已召开五届。该会议由欧盟、美国及日本发起,并由三方成员国的药品管理当局以及制药企业管理机构共同组成。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国以及加拿大和瑞典作为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会议,开始遵循ICH GCP,以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卫生管理当局能够最终相互接受各自临床资料以用于人用药品的注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ICH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国际协调会议)
做梦的燕子
ich是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
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是唯一一个将监管当局和制药业的人员召集在一起讨论药品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并制定ICH指导原则。成为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正式成员,这将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药品监管能力,逐步参与并引导药品注册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安全有效的创新药品早日满足国内外患者临床用药需求。
诞生的背景:
在不同的地区,人们认识到,在药品上市之前,对药品进行独立评估是很重要的。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认识是由悲剧驱动的,比如美国在30年代发生的磺胺酏剂事件:1937年,美国一家公司用二甘醇代替酒精做溶媒,配制色、香、味俱全的口服液体制剂,称为磺胺酏剂,未做动物实验,全部进入市场,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当时的美国法律是许可新药未经临床实验便进入市场的。到这一年的9~10月间,美国南方一些地方开始发现患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大量增加,共发现358名病人,死亡107人(其中大多数为儿童),成为上世纪影响最大的药害事件之一。再比如60年代的沙利度胺时间也是如此。
因此,许多国家在六、七十年代分别制定了产品注册的法规、条例和指导原则。随着制药工业趋向国际化,各国药品注册的技术要求不同,同一药品在不同国家上市需要重复耗时且昂贵的试验和申报,为满足公众需要,尽快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新疗法,各国政府纷纷将“新药申报技术要求的合理化和一致化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