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普诺斯0907
葫芦hú lú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葫芦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基本解释1. [bottle gourd]2. 一年生蔓草,叶如心形、互生,花白色,果实如大小二球重叠,除其果肉,可充器皿3. 该蔓草之果实4. 葫芦属某些植物的泛称5. [bottle gourd peel]∶用作中药的该种植物的干燥果实,用于利尿消肿6. [block;block and tackle;tackle]∶滑车的俗称7. [calabash]∶由葫芦壳做的器具(如瓶、壶)取一葫芦。——宋· 欧阳修《归田录》8. [muddled]∶糊涂,宋元时有“葫芦提”俗语,意即糊里糊涂;葫芦庙,《红楼梦》里虚拟的庙名。意即糊里糊涂的地方详细解释1. 植物名。也称壶芦、匏瓜。果实像重迭的两个圆球,嫩时可食,干老后可作盛器或供玩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於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 刘本道 ]就船中取一个盛酒的葫芦上岸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静宁州道士》:“ 陕西 静宁州 一道士,卖药於市,手持小葫芦。”2. 同“ 胡卢 ”。笑;嗤笑。 清 谈迁 《国榷》卷一三五:“后史氏饰美,不为有识者所葫芦乎!” 郭沫若 《蜩螗集·颂苏联红军》:“[纳粹的将军们]唱着 拿破仑 时代的 俄国 民歌幽默地令人葫芦:‘已经有了全 欧洲 ,为甚么要到 俄罗斯 来吃苦?’” 葫芦的英文翻译以下结果由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1.a calabash; a bottle gourd; a white-flowered gourd
学生和赞美诗
葫芦用英语:calabash。
n. 葫芦;炮弹果
短语
Calabash Brothers 葫芦兄弟 ; 葫芦兄弟电影版 ; 葫芦娃
Calabash Nebula 葫芦星云
calabash gourd 葫芦 ; 瓠瓜 ; 观赏葫芦
同近义词
例句
A calabash is a light-green vine fruit, also known as opo squash or long melon.
葫芦是一种藤状植物的草绿色果实,又被称为瓠子或者长瓜。
隐形冠军
葫芦葫芦(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是属于葫芦科葫芦属的一种植物,它是爬藤植物,其果实也被称为葫芦。葫芦的果实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在成熟后收割加工为容器或者烟斗。新鲜的葫芦皮嫩绿,果肉白色。 中文名称: 葫芦 外文名称: Calabash Gourd , Bottle Gourd 二名法: Lagenaria sicerari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 目: 葫芦目 科: 葫芦科 属: 葫芦属 种: 葫芦 一【葫芦简介】二【葫芦艺术的特点】三【葫芦由来】四【葫芦传说】五【葫芦的吉祥意义与风水力量】葫芦·中药材·版本一葫芦·中药材·版本二【葫芦制作技法】 这是瓢葫芦[编辑本段]一【葫芦简介】 【葫芦产地】 过去有人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印度与非洲。但据考古材料记载,亚洲的中国、泰国,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非洲的埃及,都曾出土过石器时代的葫芦化石。早在近一万年前,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经生长着葫芦植物。据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的考古发现 ,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开始种植葫芦,而用葫芦作为盛水的用具则要早于陶器和青铜器。在以后的岁月里,人们对葫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它的利用也愈来愈广泛,如用它制成乐器,作为养虫的器具,甚至用模具套制出多种多样的高级艺术品——葫芦器。这些都说明,葫芦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植物,不是从外国引进的;当然,也没有材料说明,葫芦是由我国传到外国的。 【葫芦挑选】 一、葫芦要干透、型好、芯正。 二、葫芦上手要有坠手的感觉,葫芦越重密度越高,所以葫芦的生长期要长。 三、葫芦上手撮一下应当有圆润光滑的手感。 四、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弹性,行话:瓷皮糠里。 五、葫芦的皮色应当干净,必须没有一点瑕疵,要像水一样干净,行话:一汪水。 六、皮色惨白的葫芦千万不能要,因为葫芦肯定用药水浸泡过。 七、拿起葫芦用鼻子问一下里子和外皮的味道,没有动过手脚的葫芦应该发出浓郁自然的葫芦香味。如葫芦里子和外皮有刺鼻的味道或者一点味道也没有的,这表明葫芦本身已经做过手脚,坚决不要。 成熟的葫芦去皮风干后呈淡黄色,托在掌中有果实沉甸感,稍用力摇动有清脆的葫芦籽撞击葫芦内壁发出的清脆“哗哗”声,属上佳葫芦。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逐渐成暗黄色,长时间日照颜色会逐渐成褐紫色,在加上收藏者长期用手赏玩,葫芦表面会有一层自然包浆,更显晶莹光洁。 品质优良的葫芦不仅外观重要,更重要的是葫芦壁的厚度,壁厚为葫芦生长过程中养料供给充足,未受病虫害侵扰,且生长周期长,葫芦品种纯正。宜雕宜烙,在艺术家手中雕琢起来得心应手,手随心愿,且保存时间长。制成工艺品可收藏盘玩数百年不朽不腐。 葫芦本身经过长期的把玩以后,本身的色泽会逐渐由黄变红、由红转紫,光亮润泽。这种颜色葫芦的价值必然远远高于一般葫芦。因此有的商家为了逐利的需要,作旧现象随之而生。以下介绍几种葫芦作旧的方法。 一、日照涂油法:将葫芦置于阳光之下,均匀地暴晒一段时间以后,在用质地细密的布料蘸上干净的核桃油均匀涂于葫芦的表面。如此上面的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就可以极大地加快葫芦变色的过程,不过要想达到那种古色古香的境界还是需要经过1到2年左右的时间方可。 二、沸水煮色法:将葫芦放到浓红茶水、中药儿茶水或者红木末水之中煮或高温浸泡一段时间以后使色彩浸入葫芦的表皮之内。 三、高温油炸法:将葫芦完全浸入高温的食用油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葫芦就会变颜色,显得古色古香了。 不过如何作旧我们依然有办法将其与真正自然变色的葫芦给区分开来。下面是一些简易的鉴别方法:从颜色上看人工作旧的葫芦可能在色度上酷似自然变色的葫芦,但却没有内敛的光晕,表面的那层浮光皮生硬无比,很容易鉴别。其次看葫芦的内壁,自然变色的葫芦显得比较陈旧,特别是虫具,葫芦的内壁一般会是灰黑色,并经常有虫蛀的痕迹。而人工作旧的葫芦则不然,其内壁的颜色多与外壁的色泽相同,并有侵染之相。最后,从葫芦各部位的着色程度来看,自然变色的葫芦各部位色泽不完全一致,一般是把玩、触摸越多的地方色泽越深,反之则越浅。以范制葫芦为例其阳文凸起的部位由于经常受到摩擦后色泽较其他部位深的多。而人工着色的葫芦在这方面则截然相反;盘玩摩擦越多的地方会掉色而变浅,反到是凹陷之处色泽更深。[编辑本段]五【葫芦的吉祥意义与风水力量】 一、吉礼、吉市为吉器。 “合卺(jǐn),夫妇之始也”。将一只葫芦剖作一对瓢,以线相连用以饮酒合婚,古代称为“合卺”,象征新婚夫妻连为一体。由自然物为吉器即吉祥物,正是早期居民的经验与创造,葫芦获得了“文化”属性,开始成为文化载体、文化事象。 二、围绕葫芦的生长态势、性能与实用,古人不断将逐步发展的感知、希望、幻想加诸于它。如: 1、适应性强、长势好、果实累累圆润饱满,令人联系家族兴旺,繁衍,美满。 2、既为食,又为器;作器皿既能容纳、包藏,并且不拒固体、液体,又便于多种使用,携带,贮存;除因袭上古为吉器,象征天生品质以及被重视、重用,又寓意顺利、富裕、如意。 3、由济水,共济,代表保平安、济世救人;以利水与易燃成灰等可入药,还可用以装药及作火器、兵器,进而代表医药,健康,长寿,甚至包括驱灾难、避凶险。仅此,已足够“五福”,不论是《尚书·洪范》所列“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命终”抑或通常所指福、禄、寿、喜、财。不仅如此,经《葫芦枣》、《壶公》传说,善待道人可由葫芦带给致富财源或得登入“壶中仙境”,“壶中仙境”在道家臆想中即至高无上的福地:无忧无虑、长生不老。因《八仙过海》传说,葫芦跻于“暗八仙”亦即“八宝”,获“宝葫芦”之誉,并“葫芦中岂只存五福”之谓,包罗了“应有尽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由于葫芦所具封闭、包藏等原生形状与性能,诱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及神秘感。 三、福、禄、万、生、升的谐音。福、禄与福禄因谐音用葫芦表示,子孙万代用枝叶繁茂、多果的葫芦藤蔓表示,笙表示生与升,葫芦的称谓与书写仅汉字楷体不下50种,也是葫芦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以最基本的瓠(hù)、壶、葫,钟卢、芦,匏(páo),瓢而言,可直析为大瓜,大圆球,大包或大泡,和瓢瓜对照方言并虑及早期居民发音或较单一,或不尽相同,瓠一浮一蒲一匏一漂一瓢有所近似结合声韵,恰似仿效葫芦受物体、流体作用的拟音,即噜,呼噜,浮噜,噗噜……葫代福,芦代禄,蔓代万,笙代生、升均为约定俗成,笙又因声音如春天生机勃发而代表生机。葫芦笙成了许多民族的吉祥乐器。 四、合卺,婚礼专用吉语。 合卺是结婚的同义词,吉祥词,专用的庆贺词。首先,它源于前文所述《昏义》等记载。其次,合婚饮酒用葫芦作瓢特定字——卺从楷体解:上部丞即承,为继、延续,和佐,相辅、相助之义;下部巳,为篆体卩,即竹,现作节,指贞节、节操、操守。如《昏义》所讲“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一对新人各以一系红绳之半瓢交杯对饮,后合二半瓢为一体用红绳系牢成为婚礼上最重要的仪式,寓意不言而明。 五、葫芦多种多样造型超越吉祥图谱。 吉祥图谱或图案是中华吉祥文化历史的积累和重要部分,为建筑,装璜,雕塑,绘画,刺绣,剪纸等不同材质、不同工艺、不同需要的构思与设计提供参照。葫芦或花、果、叶、蔓连绵,或突出果实,在有关图谱中或为主,或为辅。猴子上葫芦意为从此见者一家代代封侯,葫芦金刚、葫芦兄妹是正义与神通的化身。诸多的葫芦图谱,表明了葫芦在中华吉祥文化中的地位和作为吉祥物过去与现在的稳固地位。 六、葫芦谐音“福禄”。因它是草本植物,其枝茎称为“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福禄”“万代”即是“福禄寿”齐全,故它是吉祥的象征。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表意家族人丁兴旺、世世荣昌。 七、送瓜求子是我国民俗活动的重要事项,《清稗(bài)类钞·迷信类·食瓜求子》条记载“中秋夕,徽州有送瓜之俗,凡娶妇而数年不育者,则亲友必有送瓜之举。” 八、道观及佛庙也多以葫芦宝顶作为镇寺庙之灵宝。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比较起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特殊思维方式的民族,象征主义就是这种特殊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和标志。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孙人丁兴旺。因此,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悬挂着葫芦,其称之为“顶”,据说有此措施后,居家比较平安顺利;较讲究的民众,则用红绳线串绑五个葫芦,称为“五福临门”。在台湾的乡间,流传一句谚语:“厝(cuò)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聚财、富有。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拉祜(hù)人把葫芦籽钉在小孩的衣领上以保佑孩子平安生长;姑娘和少妇则喜欢在领口、袖口、统裙边锈上葫芦花纹以示吉祥;葫芦花洁白无瑕象征着爱情的纯洁、痴情。一些民族的小伙子也常在三弦和赠给姑娘的信物筒上,雕刻葫芦图案,象征爱情像葫芦花一样洁白、纯净。亚腰葫芦在外型上看是由两个球体组成象征着和谐美满,寓意着夫妻互敬互爱,因此摆放一只在床头,永保家庭和睦,民俗研究者认为,吉祥的葫芦满足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葫芦是常用的风水道具,因为它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将好的气场收纳为己有,也可以将坏的气场吸收殆尽,不至于造成危害,是辅佐风水布局、加强感应的绝佳道具。风水用葫芦一般采用天然葫芦瓜晒干成品或铜制葫芦。 葫芦是风水学中常用之物,效果好,威力大,作用奇特,它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医病,二是化煞收邪。《飞星赋》曰:‘七有葫芦之异,医卜兴家。’七为兑卦,如果这个方位有山如葫芦状,为葫芦砂,主人在医卜星相方面有很高的学术和发展。在洛书里兑卦在西方。 葫芦主医卜星相,如果有人是从事这个方面职业的,在家中挂葫芦,则对事业和学术有利。在《鲁班寸白薄》中有此诗:墙头梁上画葫芦,九流三教用功夫,凡往人家皆异术,医卜星相往来多。除此之外,葫芦还是一件神秘之物,可以降妖除怪,阻挡任何煞气,特别是铜葫芦化煞效果最好。 在风水上,令人运程阻滞并带来疾病的星耀,都是五行属于土,而铜葫芦即拥有化解土煞的功效,如果在铜葫芦的底部及盖加上八卦图案,便成为效果更佳的‘八卦化煞葫芦’,为何能化煞呢?原因有四: 一、铜葫芦五行属金,可化土煞; 二、葫芦有两个圆形的葫芦身,圆形属金,可化土煞; 三、八卦为天地万物的符号代表,能化解各类不同的煞气; 四、葫芦嘴窄身肥,所收煞气,易入难出。 可见,其化煞功能非同凡响。另外,遇到一些不好变动的风水,例如压梁、路冲、形煞等等,葫芦也能够化解僵局。 住宅中有大梁压床、压灶等梁煞,可以在大梁上或两梁之间,挂一个葫芦来化解。 打开窗户或大门,就可以看到医院、殡仪馆、坟场、庙宇、监狱、屠场、垃圾场、色情场所,或住家底下刚好是停车场之出入口,这都会对住宅中人的财运、事业、健康、情绪等有不利的影响,解决方法是在迎接这些煞气的窗户或大门上,悬挂葫芦即可。 不限材质,把葫芦挂在汽车后视镜或机车龙头上,对行车平安也有帮助。 医病保健康 葫芦是过去医师装盛仙丹妙药的法器,它能纳福增祥、去除灾厄;并且吸取空间中的秽煞之气,恢复原本的干净清晰。对身体不好、罹患疾病的人,能够缓和症状,让身心都好过一些。从风水命理的角度来看,人之所以会生病,与犯到病符星有莫大的关系。先找出住宅中的病符星方位之后,再放置葫芦,即可达到保健康之效果。用法如下: 1、在床头放置三个葫芦。 2、准备两个葫芦,一个挂在门背上,另一个则挂在厨房门上或厨房内的瓦斯炉附近。 3、除了上述地点外,也可找出‘病符星’方位所在,将葫芦放置于此。 增夫妻感情 夫妻感情淡薄、经常为小事争执,这样的家庭将会经营得很辛苦。想要增进夫妻感情,葫芦也能派上用场。 准备葫芦一个,最好是铜制的或木制的,不限时间,安放在主卧室的床头上,将可收夫妻恩爱的效果,对促进家庭和乐,甚至生育能力都有不错的助益。 纳气招福禄 葫芦的音与‘福禄’相近,而它的外形圆滚有曲线,看来相当福气,加上入口小、肚量大的特色,仿佛能够广吸金银珠宝。挂在财位上,葫芦纳进了财富,就不易外流,守财聚富功能一级棒。 将葫芦放置在生肖财位,可以放在桌上,也可以悬挂在这些方位的门口或墙壁上。 【葫芦用途】 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果实老熟后经一定处理可作容器,如酒壶;生活用具,如水瓢;鸣虫玩具,如蝈蝈葫芦;及观赏品等。 ·食用 葫芦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祯《农书》说:“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条作干……”又说:“瓠之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无穷,烹饪咸宜,最为佳蔬。”可见古人是把葫芦作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种多样,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烧汤清香四飘,其味鲜美。与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论葫芦还是它的叶子,都要在嫩时食用,否则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价值。 ·药用 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葫芦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医治多种疾病。据古代医书记载,葫芦花味甘,性平,无毒,可做解毒之药,对各种瘘疮尤为有效。蔓、须药性与花相同,可治麻疮。葫芦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龈或肿或露,牙齿松动。又可治面目、四肢肿,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痈疽恶疮。尤以葫芦壳的药用价值最高,其味甘,性平,无毒,用于消热解毒,润肺利便。愈是陈年的葫芦壳,疗效愈高。 ·乐器 在古代,葫芦是制作乐器的重要原材料,其价值不亚于丝,竹。《尧典》中有匏为八音之一的说法。葫芦笙最早载于汉代的《礼乐志》:“有葫芦笙。”后来晋崔豹《古今注》又一次提到:“瓠有柄者悬瓠,可以为笙,曲沃者尤善。秋乃可,和则漆其里。”这句话是说长柄葫芦可以加工成笙,其中以曲沃的葫芦最佳。除了笙、竽等簧管乐器外,葫芦还可以做弦乐器或弹拨乐器的共鸣箱。葫芦还可以做鸽哨,分很多种,制法各异。 “葫芦丝”在民间称为“葫芦萧”,别处也有称为“葫芦笙”,名称的变化原因说法不一,有说是解放初期,知识青年下乡,将傣族不标准的汉语“萧”误听为丝而得名,有说是为了区别于哈尼族的“芦笙”又区别于“萧”(萧无簧),故文艺工作者将它定名为“葫芦丝”。说以前者居多。葫芦丝的傣语名称为“筚朗道”,“朗道”为“葫芦”的傣语名,“筚”为傣语对吹管乐器的总称。德昂语称“筚格宝”,阿昌语称“拍勒翁” ·日用 葫芦作为日常用具,其用途也是多方面的。葫芦开口做成各种形状的器具使用,最常见的是用来装水或装酒的水壶或酒壶,也可用来舀水、淘米、舀面、盛东西东西等。在古代葫芦还被用来盛药,它保存药物确实比其他的容器如铁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为它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药物的干燥,不致损坏变质。另外,葫芦还能制成舟和农具,甚至被制成火器,在战争中使用。 ·鸣虫葫芦。 葫芦器范制工艺自清康熙朝始创,兴盛于乾隆道光。至清末同光时期官模器逐步衰落,一些宫廷范制葫芦的艺人将手艺传出紫禁城,带到宫外,自民国初期民间范制葫芦器已经初具规模,对其他地区不了解,我单说天津,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有着悠久的码头文化,加上离北京较近亦受北京皇城满洲旗人文化影响,同时由于天津有对外开放的租界地也接纳了许多外来文化,当时有前清废帝溥仪在津静园暂居,前清的遗老遗少王公贝勒每日簇拥其左右。下台的政客,军阀也蛰居于此,这些人每日除去吃喝玩乐,养花玩鸟,驾鹰斗虫几乎没有什么正事,但这些都为后来天津鸟市文化的雏形奠定了基础,别的不说单说葫芦虫具,当时天津有几位范制葫芦的大家:旋家大爷、李六爷、史老启、常春堂张家、陈摆饰、萧扯子等。其中数旋家大爷、李六爷、史老启、常春堂张家这老四位为主,旋家大爷和李六爷种植葫芦其中有一小故事:李六爷个子很高,一眼瞽目,人称大李六或瞎李六,当年六爷也是喜欢养虫玩葫芦,一次到旋大爷家中去买当年的好葫芦,旋大爷故意将精品收起,只留下一些普通的货色给六爷挑选,六爷问旋大爷是否有精品,大爷言道好坏全都在这里,你就选吧,六爷没有相中,失望而归,不几日有人拿一旋家当年精品葫芦来向六爷显宝,并言道是旋大爷亲自选好给他送去的,六爷闻听非常生气,找到旋大爷要问个究竟,并发誓自己种葫芦,转年六爷真的开始种植葫芦,由于六爷没有什么经验,资金也不丰厚,糊制葫芦模具所用纸张多为草纸(也称灰纸是比较廉价的纸张)这样被六爷误打误撞开创出了草纸模,且由于经验不足葫芦蔓很少打尖,肥水不足出现了糠胎儿,虽然密度较差但养虫出音极佳。后来旋大爷与李六爷合伙一起种植葫芦,有一种黑虫葫芦棠梨肚走壮子了(变形),比棠梨肚肚大腰粗,最后两家平分这些走壮子的葫芦一家一堆,就将这些走壮子的葫芦称为两大堆。 再说常春堂张家,可称天津卫药行的大商贾,在天津南门外大街开设店铺,老东家坐堂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老东家喜欢养虫玩葫芦,后来老东家因为常常给津郊八里台的农民义诊治病,八里台的乡绅送给了常春堂五亩土地,并盖了几间房,地点在十五间房(今复康路图书馆附近),老东家平时就在那里为周围的百姓看病,同时邀请了旋大爷、李六爷、史老启在那里种植葫芦范制葫芦虫具,当时几位先生相互取长补短,在当时(上世纪三十年代)形成了一个范制葫芦虫具的制作高峰,旋家的代表作瓦加纸金钱扁、松脖棒子、步步得、玉簪把等;李六爷代表作草纸模棒子,玉簪把,步步得、紧脖鸡心、油瓶子、签筒子、白虫炮筒等。常春堂有花模棒子(仿官模)、两大堆玉簪把等。在这里不得不说史老启,这位老先生范制葫芦的手艺很高,仿制他人的葫芦可以乱真,尤其是仿制的本长葫芦,几乎与本长无异,现在有史老启手捏一说就是指的这种葫芦。史老启的作品有棠梨肚、步步得、锣鼓槌、油瓶子等。[编辑本段]葫芦·中药材·版本一 【拼音名】Hú Lu 【英文名】SEMEN LAGENARIAE SICERARIAE 【别名】嘎贝哲布(藏名)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的干燥种子。立冬前后摘下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性状】本品扁长方形或卵圆形,长1.2~1.8cm,宽约0.6cm,表面浅棕色或淡白色,较光滑,并有两面对称的四条深色花纹,花纹上密被淡黄色绒毛,一端平截或心形凹入,一端渐尖或钝尖。对种皮质硬而脆,子叶2,乳白色,富含油性。气微,味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