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听风
智能电网小区,也称为智能小区,是利用现代通信、信息网络、智能控制、新能源等技术,通过构建小区智能化和信息化设施,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方便、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智能小区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日本、欧美等地,90年代进入我国。主要为了推销高档楼盘而做的一些智能化概念设计。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房地产经济的蓬勃发展,很多地区开始建设居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部从2000年起,开始实施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同时组织行业专家开始进行居住区智能化相关标准研究和编制。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明确提出在用电环节建立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开展基于用电互动服务的智能小区关键技术研究;2009年6月,在北京莲香园小区和阜成路95号院开展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家居及增值服务等示范展示工作,为智能用电小区的研究和建设进行了前期探索。目前,我国智能小区建设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个是建设部模式,主要功能要求为:集中监控管理;水电气计量和收费;安防监控和管理;户内灾害报警和紧急呼叫;关键设备远程监控。主要建设内容:监控中心、通信网络、可视对讲、周界防范、闭路监控、IC卡门禁、照明控制、停车场管理、可视对讲、巡更管理、户内安防等。另一个是国家电网模式:主要是通过建设基于智能电网的智能小区,实现用电服务、低压配电监测、充电管理、分布式电源和储能、需求响应、智能家居、增值服务等功能。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