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血丹霞
海飄愿瓶
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教育成为可能,在线少儿英语教育的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加之2020年初疫情影响,全国停课停学使得在线教育市场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在线教育市场渗透率迅速提升,但就总体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来说,2019年整体市场渗透率接近10%,远低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未来少儿英语培训的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2019年少儿英语培训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少儿语言培训中,英语是重要的培训内容。据前瞻估算,目前中国少儿英语培训市场规模已达百亿元的量级,并且以每年15-30%的速度扩张。前瞻根据行业增长速度和发展趋势测算,2019年,中国少儿英语培训行业总体市场需求规模(包含线上线下)达到413.2亿元,同比增长20.1%。少儿英语用户规模达2344万人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少儿英语培训行业用户规模突破2000万人达2046.5万人,其中付费用户规模为614.4万人。近年用户规模的增长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前瞻根据少儿英语培训市场的行业增长速度和用户规模的增长速度测算,2019年用户市场规模约为2344万人,同比增长14.6%,其中付费用户规模达667万人。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渗透率接近10%,与日本、韩国相比有较大上升空间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采用计算公式:渗透率=用户规模/全国0-15岁人口数量;付费渗透率=付费用户规模/全国0-15岁人口数量。2019年,用户规模为2344万人,全国0-15岁人口为24977万人,经过计算可知,2019年我国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渗透率为9.38%,付费渗透率为2.67%。前瞻分析认为,2019年虽市场渗透率有所提升,但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少儿英语培训市场仍有较大空间。日本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渗透率超过35.2%,韩国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渗透率超过60.5%,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渗透率虽然逐渐有所提升,但与日本、韩国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未来有较大的市场提升空间。少儿英语培训行业师资水平分析严格选拔机制,重重筛选优质教师。大多数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师筛选过程都包括资格审核、初试、复试、培训、考核等,每个筛选过程的通过率都较低,以保证老师质量。如瑞思英语的教师来自全球各地,初次面试的通过率为10%左右,而最终的录取率仅为8%;树童英语的录取率仅为5%左右,而具备雅思或托福证书是大多数英语培训机构选拔教师的必备条件。考评机制完善,淘汰教学质量不佳教师。在选择老师后,机构一般还会对老师进行定期培训、考核,设立完整的、规范的教师成长计划,并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淘汰教学质量不佳的老师,保证教学效果和口碑。少儿英语培训市场课程体系现状目前许多头部少儿英语机构引进了欧美的先进教学体系和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国外幼儿园或小学,如美国的同步教材,通过让孩子接触教材中同龄外国儿童的语言,最大限度提升孩子对语言的适应能力。同时,也有一些机构具备自己的研发团队研发教材,如英孚教育;也有采用“国外教材+国内自主研发”结合的方式,如贝乐。——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少儿英语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女王Z大人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1816 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一)早期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1、日托中心:1844 年,第一个日托中心在巴黎开设。目的是保护婴幼儿的身体健康,防止死亡。2、托儿所:第一个托儿所是有麦克米伦姐妹于 1911 年在英国建立的。3、幼儿园:1837 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 1~7 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二)我国的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湖北巡抚端方于 1903 年创办湖北幼稚园,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正式诞生。二、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1、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1)幼儿教育机构数量的增加(2)幼儿教育机构多样化(3)教育质量的提高2、我国教育机构的发展(1)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1903 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 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养院)是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2)旧中国的幼儿园教育三种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陶行知先生开办的“乡村儿童团”,张雪门先生的“北平香山慈幼院”(3)新中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①历史的转折。新中国成立后,在办园方向上、教育思想上和教育目标上都得到了整顿、改造和发展。②曲折起伏的前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幼儿教育虽然有起有伏,但总体是向前发展的。(4)幼儿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腾飞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也出现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发展趋势是:由国家、企业、机关办,转向各种社会力量办,特别是农村、个人、法人团体等积极办园;入园人数比重由城市逐步移向农村。②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1989 年 6 月,国家教委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制定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草案),并于 1996 年 6 月正式施行。《规程》不仅明确地规定了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任务,而且立专章对幼儿园教育从原则到活动的组织、教育的形式、方法等作了规定,规定中充分体现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十分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规律,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1989 年 8 月,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该条例用法规的形式规定了幼儿园的任务、管理以及保育教育工作,并明确了各级地方政府在幼儿园的发展、管理等方面的责任,使我国幼儿教育管理从此跨入了法制化轨道。2001 年 7 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它就《规程》中有关“幼儿园的教育”这一部分内容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在《规程》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了过渡的桥梁。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