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9

小v爱火锅
首页 > 英语培训 > 互联网英文的比例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q1109胖丫头

已采纳

目前遍及全世界的国际互联网,最初的来源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军事网络。当初设计它时,并没有想到要把网络拉到全世界,只是单纯地希望如果有一天核战争爆发,能有一种网络在受到毁灭性攻击之后,仍然可以通行全世界,具有迅速恢复畅通的能力。从ARPANET到NSFNET,70年代,美国国防部开始进行DARPA计划,开始架设高速且有弹性的网络,重点是当美、前苏两地间的网络如果断线时,资料仍可经由别的国家绕道,到达目的地。而这项计划的成果就是ARPANET。之后随冷战的解冻,ARPANET也慢慢开放给民间使用。但是美国基于军事安全上的考虑,另外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NSFNET,专门负责全球性民间的网络交流。这就是美国的INTERNET。从英文上来说,Internet与INTERNET是完全不一样的意思。INTERNET:指的就是美国的NSFNET,也就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单在美国的这个部分。Internet:则泛指“全世界”各国家利用ICP/IP通讯协定所建立的各种网络(范围包括全世界而不单指某一地)。目前你使用电脑拨号上网,就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喔。虽然美国政府拥有Internet的很多权限,但是为了科技的发展,美国本身并没有对网络上的任何行为收取大量的权利金(因为国际互联网是美国政府出钱研究开发的),所以很多的研究机构,得以以很低的成本加入Internet技术与服务的研究开发,Internet也因此得以发展成全世界最广的网络。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有些资料,例如金融、电信、国家机密等通常不采用一般的Internet网络传输。例如:电信的服务,因为资料量相当大,电信局通常会自己维护一个电信网络。同样地,银行的财务系统也是独立的网络,通常是向电信局租的。金融系统必须非常重视安全性与速度,如果接到Internet上的话,就可能会发生黑客入侵的现象,这样就可能会造成个人或银行财产上的损失。其实世界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网络,并不仅限于我们所认识的Internet,例如各银行间有自己的财政系网络;航空业也有自己互通讯息的网络;军事单位有战管的网络;先进的欧美国家,一直都有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开发,这些也都是一个一个的网络。“国际互联网”在其中只是一个规模最大、最热门、也是最开放的一个。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和书籍

互联网英文的比例

216 评论(13)

catcat654321

您好。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他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INTERNET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则在于本身。

131 评论(15)

纳木错dolphin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他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INTERNET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则在于本身。 因特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20世纪6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到70年代,ARPAnet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但是每个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然不能互通。为此, ARPA又设立了新的研究项目,支持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有关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法将不同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形成“互联网”。研究人员称之为“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这个名词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研究实现互联的过程中,计算机软件起了主要的作用。1974年,出现了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其中就包括了TCP/IP——著名的网际互联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这两个协议相互配合,其中,IP是基本的通信协议,TCP是帮助I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 TCP/I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即TCP/IP的规范和Internet的技术都是公开的。目的就是使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正是后来Internet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IP,选定Internet为主要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并把其它的军用计算机网络都转换到TCP/IP。1983年,ARPAnet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军用,称为MILNET;另一部分仍称ARPAnet,供民用。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5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NSFnet。1988 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NSFnet主干网利用了在ARPAnet中已证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术,准许各大学、政府或私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1989年,ARPAnet解散,Internet从军用转向民用。 Internet的发展引起了商家的极大兴趣。1992年,美国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了一个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NS),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叫做ANSnet,成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干网。它与NSFnet不同,NSFnet是由国家出资建立的,而ANSnet则是ANS 公司所有,从而使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 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运作。而此时Internet的骨干网已经覆盖了全球91个国家,主机已超过400万台。在最近几年,因特网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很快就达到了今天的规模。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从60年代开始,ARPA就开始向美国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经费,以促进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1968年,ARPA为ARPAnet网络项目立项,这个项目基于这样一种主导思想:网络必须能够经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它部分应当能够维持正常通信。最初,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点: ⑴支持资源共享; ⑵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 ⑶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⑷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 ⑸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 1972年,ARPAnet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1980年,ARPA投资把TCP/IP加进UNIX(BSD4.1版本)的内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TCP/IP协议即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该年1月,ARPA把TCP/IP协议作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其后,人们称呼这个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网际互联网为Internet,TCP/IP协议簇便在Internet中进行研究,试验,并改进成为使用方便,效率极好的协议簇。与此同时,局域网和其它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 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了使全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能够共享这些超级计算机设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于TCP/IP协议簇的计算机网络NSFnet。NSF在全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中心相联,最后将各超级计算中心互联起来。地区网的构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于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隶属于某一机构或在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户的计算机互联而成,连接各地区网上主通信结点计算机的高速数据专线构成了NSFnet的主干网,这样,当一个用户的计算机与某一地区相联以后,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级计算中心的设施,可以同网上任一用户通信,还可以获得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数据。这一成功使得NSF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信息的意识,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重视越来越加强,这些都强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发展,使联入这两个网络的主机和用户数目急剧增加,1988年,由NSFnet连接的计算机数就猛增到56000台,此后每年更以2到3倍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1994年,Internet上的主机数目达到了320万台,连接了世界上的35000个计算机网络。现在,Internet上已经拥有5000多万个用户,每月仍以10-15%的数目向前增长,专家预测,到1998年,Internet 上的用户将突破1亿,到2000年,全世界将有100多万个网络,1亿台主机和超过10亿的用户。 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计算机人员和军事部门进行科研的领域,而是变成了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在Internet 上,按从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航空公司,农业生产公司,艺术,导航设备,书店,化工,通信,计算机,咨询,娱乐,财贸,各类商店,旅馆等等100多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1995年,Internet开始大规模应用在商业领域。当年,美国Internet业务的总营收额为10亿美元,预计1996年将会达到18亿美元。提供联机服务的供应商也从原先象America Online和ProdigyService这样的计算机公司发展到象AT&T、MCI、Pacific Bell等通信运营公司也参加进来。 由于商业应用产生的巨大需求,从调制解调器到诸如Web服务器和浏览器的Internet 应用市场都分外红火。 在Internet蓬勃发展的同时,其本身随着用户的需求的转移也发生着产品结构上的变化。1994年,所有的Internet软件几乎全是TCP/IP协议保,那时人们需要的是能兼容TCP/IP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如今Internet重心已转向具体的应用,象利用WWW来做广告或进行联机贸易。Web是Internet上增长最快的应用,其用户已从1994年的不到400万激增至1995年的1000万。Web站的数目1995年到三万个。 Internet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 今天,Internet已连接60,000多个网络,正式连接86个国家,电子信箱能通达150多个国家,有480多万台主机通过它连接在一起,用户有2500多万,每天的信息流量达到万亿比特(terrabyte)以上,每月的电子信件突破10亿封。 同时,Internet的应用业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从学术研究到股票交易、从学校教育到娱乐游戏、从联机信息检索到在线居家购物等,都有长足的进步。据统计,目前在Internet的域名分布中,.com--即商业所占比例最大,为41%;.edu--(科教)已退居二线,占有30%分额。去年在Internet的成长中,商企界的成长占了其中的75%。但是在亚洲一些国家里,当局者却试图封锁本国的网络与国际网连接,其封锁网络技术超过发达国家。这无疑是开历史的倒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nternet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其应用将涵盖从办公室共享信息到市场营销、服务等广泛领域。另外,Internet带来的电子贸易正改变着现今商业活动的传统模式,其提供的方便而广泛的互连必将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 然而Internet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如网络无整体规划和设计,网络拓补结构不清晰以及容错及可靠性能的缺乏,而这些对于商业领域的不少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性问题是困扰Internet用户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虽然现在已有不少的方案和协议来确保Internet网上的联机商业交易的可靠进行,但真正适用并将主宰市场的技术和产品目前尚不明确。另外,Internet是一个无中心的网络。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Internet的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Internet才能更好的发展。

198 评论(13)

魔神坛老佛爷

互联网,万维网,最早诞生于美国

205 评论(14)

妩媚的撕纸座

根据互联网世界统计(IWS)数据显示,2011-202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46.48亿人,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达到59.6%。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超46亿2010年以来,全球互联网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互联网世界统计(IWS)数据显示,2011-202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6月(5月31日),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46.48亿人,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达到59.6%。2020年,世界人口预测将达到77.97亿。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46.48亿,占世界人口数量的59.6%。2000-2020年,世界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了近12倍。亚洲地区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截至2020年5月31日,亚洲互联网用户数量为23.66亿,占世界的50.9%;其次为欧洲地区,互联网用户数量占世界的15.7%。从互联网渗透率来看,北美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达到94.6%;其次为欧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为87.2%。中、印、美互联网用户数量排名前三根据互联网世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中国、印度、美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排名前三。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为9.04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进行了调整),互联网渗透率为64.5%;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量为5.6亿,互联网渗透率为40.9%;美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为3.13亿,互联网渗透率为94.7%。世界互联网渗透率排名前三国家分别为科威特、卡塔尔和福克兰群岛,截至2020年一季度,互联网渗透率分别为99.6%、99.6%和99.3%。非英语网页数量正在快速增长根据W3Techs监控数据,访问最多的万维网网站中,使用英语的页面占比超过了一半。其他语言主要是俄语、西班牙语、德语和土耳其语。截至2020年3月,访问排名前1000万得网站中,使用英语的比例为59.3%,使用俄语的比例为8.4%,使用西班牙语的比例为4.2%。近年来使用非英文网页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3月,互联网上使用英语的人数占比为25.9%,使用中文的人数占比为19.4%,使用西班牙文的人数占比为7.9%。

35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