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佬胚祖宗
我不反对大家的翻译方式,但是我的意见跟大家很不一样。 作为小说,一个吸引眼球的名字可能给书的销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有人把《水浒传》翻译成“3 woman and 105 man”。翻译回中文大概是“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 从学术角度讲,这种翻译荒唐之极,但是从商业的角度讲,这是最现实的翻译方法。“Journey to the West”是美国记者 埃德加·斯诺 的作品,中文名《西行漫记》。以前曾经有人问过,中国古典名著的翻译方法,也有人问过“降龙十八掌”怎么翻译到英语当中。其实学术上最可取的翻译方法就是音译。《西游记》完全可以翻译为“Xiyouji”。 楼主的问题如果有出处的话,不妨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翻译方法,比如,如过楼主是想出《西游记》的英文版,不妨放弃这种学术上最可取的翻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阿岚懒懒
《西游记》Pilgrimage to the West; Journey to the West 《三国演义》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红楼梦》A Dream in Red Mansion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水浒传》 Heroes of the Marshes; Water Margins
浦江海鸥
《红星照耀中国》的原名就是《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西行漫记》是美国的译法,翻译成中文就是《红星照耀中国》。
张学良对共产党及红军的认识由不了解,看不起,到了解之后的由衷佩服,认为共产党太厉害了,有共产主义信仰,能够团结一心,不仅渗透,统战工作做得好,宣传工作深入人心。
而且能够顺应民意,得到老百姓的拥护,进而提出抗日要联合共产党。并且主动提出要申请加入共产党,近三年时间他对共产党及红军的认识与评价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转变的同时带来行动的转变,由积极剿共变为联共抗日。
写作经历: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