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L童鞋
1.鼋 2.大鲵 3. 紫貂 4.白鳍豚 5.金丝猴 鼋鳖类要数鼋最大 别名 蓝团鱼,银鱼 学名 Pelochelys bisroni英文名 Bibron's soft-shelled turtle 鳖科 Trionychidae 分布 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鼋是鳖科动物中最大的一种,背甲长33-47厘米,宽30-41厘米.背盘圆形,背甲外包有柔软的革质皮肤,呈灰色,平坦,裙边不发达.头小,吻突较短,鼻孔在吻突前端.四肢具发达的蹼,内侧三趾具爪.尾短,不露出裙边.头,颈可完全缩入壳内,四肢不能缩入.头部为灰褐色,具浅色不规则斑纹,颌黄白色,腹面白色.瞳孔椭圆形. 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善于钻泥沙.以水生动物为食. 我国古代既开始饲养,常在庭院放养一两只.由于鼋的背甲骨板可以入药,且肉味鲜美,遭到了大量捕杀,现在野外的数量已经不多. _ 大鲵 别名 娃娃鱼 学名 Andrias davidianus 英文名 giant salamander 隐鳃鲵科 Cryptobranchidae 分布 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脸.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需加强保护. 紫貂 紫貂也会上树 别名 貂,貂鼠,赤貂,黑貂,大叶子 学名 Martes zibellin 英文名 sable 鼬科 Mustelidae 分布 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新疆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紫貂体躯细长,四肢短健,体型似黄鼬而稍大,体长40厘米左右,尾长12厘米左右,体重0.5-1.0千克.雄性一般比雌性大;具5趾,爪尖利弯曲.耳大直立,略呈三角形.尾毛蓬松.体色黑褐,稍掺有白色针毛;头部淡灰褐色,耳缘污白色,具黄色或黄白色喉斑;胸部有棕褐色毛,腹部色淡. 紫貂生活在气候寒冷的亚寒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多在树洞中或石堆上筑巢.除交配期外,多独居;其视,听敏锐,行动快捷,一受惊扰,瞬间便消失在树林中.多在夜间到地面或雪下取食,食物短缺时,白天也出来猎食,以小型鼠类,鸟类,松子,野果,鸟卵等为食,活动范围在5-10平方公里之内.每年4-5月份为发情期,妊娠期9-10个月,每胎2-4仔,3岁后达到性成熟,主要天敌是黄喉貂和猛禽. 紫貂的冬毛皮以绒毛细密丰厚,皮板富弹性,颜色滑润为毛皮上品,遭到大量捕杀. 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白鳍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长江口约 1600千米的江段内,以鱼为食,喜结群活动小群约2~3头,大群约9~16头. 白鳍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l—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成熟个体最大体长,雌性2.5米,雄性2.3米,体重100~150千克,有恒定体温,总是在36摄氏度左右.胎生,每胎一仔,每年春季生育仔豚,初生仔豚体长约80厘米. 20世纪80年代中期调查,长江中的白鳍豚总头数已下降到200头以下,其中50%分布在湖北省石首县至武汉市上游江段,主要栖息在弯曲河段或弯曲分汉河段的大回水区中. 1997年"长江中下游调查白鳍豚行动计划",经过观测表明,白鳍豚现存数量不容乐观,已不到100头.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枝城以上江段,南京以下江段,洞庭湖和鄱阳湖内,已难以见到白鳍豚的身影.专家们分析,使白鳍豚锐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鱼类资源迅速减少,使白鳍豚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愈来愈匮乏. 金丝猴别名仰鼻猴.在中国四川省西部,北部山地,云杉,冷杉,槭,桦,箭竹,杜鹃等丛生的针阔混交原始林里,有时听到远远传来咔嚓,咔嚓声.走近些,能辨出是在攀折树枝,却听不到任何动物叫唤声.远眺,只见皑皑白雪覆盖着山林,一年倒有近半年积雪,山境显得格外幽静.近看,在林海中抬头留神观察,才能见到树枝间穿梭闪跃而过的金灰色猴子.它就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金丝猴,不论野生或饲养的,都只中国才有. 金丝猴身被长毛,浓而厚的金灰色或金黄色背毛,长度可达二十多厘米.脸庞呈蓝色,面型纯朴和蔼.还生了一对朝天翘的鼻孔,所以又得了个"仰鼻猴"的名字.这个鼻子给它增添憨厚稚气的神情,更惹人喜爱. 初生幼仔的毛呈乳黄色,洁净可爱.一岁以后黑色的冠毛逐渐增多,颈侧开始有黄红色的金毛,背毛为黑褐色.随着年龄的增长,毛色继续变化,到两岁以后,全身毛色变为金黄,头顶,背部还有些黑褐色.四岁左右成熟.雄猴体大魁梧,身强力壮,更是漂亮;雌猴则斯文苗条多了. 金丝猴有十几只一群,也有几百只一群的.群内老幼雌雄都有,大群中还分小群,好似一个大家庭.成群游荡,徐徐转移,各群都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和相对稳定的路线,周年来回迁移寻找食物.以树叶,野果,嫩枝芽为食,甚至连苔藓植物也吃. 由于金丝猴毛色绚丽,毛皮可作高贵的装饰品,过去滥遭捕杀,种群的生存受到威胁.近三十年来,已予保护,自一九六三年起先后在四川,贵州,湖北,陕西建立保护区,严禁私自捕杀.
面包超人311
1 中文名 普氏原羚 拉丁学名 Procapra przewalskii 俗名 黄羊,滩黄羊 英文名 Przewalski's Gazelle CITES公约附录 未列入 IUCN等级 资料不足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种间竞争,种群隔离,过度捕猎 2 中文名 藏羚 拉丁学名 Pantholops hodgsoni 俗名 羚羊,藏羚羊 英文名 Chiru, Tibetan antelope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未列入 红皮书等级 渐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作为食物被捕猎,因为贸易被捕猎 3 中文名 云豹 拉丁学名 Neofelis nebulosa 俗名 乌云豹,龟纹豹,荷叶豹,艾叶豹,樟豹 英文名 Clouded Leopard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易危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因为贸易被捕猎,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作为食物被捕猎,栖息地破坏 4 中文名 黑麂 拉丁学名 Muntiacus crinifrons 俗名 红头麂,蓬头麂 商品名 麝香 英文名 Black fronted Muntjac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易危 红皮书等级 渐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种内生物学特点,栖息地破坏,作为食物被捕猎,因为贸易被捕猎 5 中文名 滇金丝猴 拉丁学名 Rhinopithecus bieti 俗名 黑金丝猴,黑仰鼻猴,雪猴,花猴 英文名 Black Snub-nose monkey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未列入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因为贸易被捕猎,栖息地破坏,种群隔离 保护措施 限制捕猎 6 中文名 麋鹿 拉丁学名 Elaphurus davidianus 俗名 四不象 英文名 Pere David's Deer CITES公约附录 未列入 IUCN等级 濒危 红皮书等级 野生绝灭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 7 中文名 蜂猴 拉丁学名 Nycticebus coucang 俗名 风猴,懒猴,风狸 英文名 Slow Loris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I IUCN等级 未列入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过度捕猎,种内生物学特点 8 中文名 梅花鹿 拉丁学名 Cervus nippon 俗名 花鹿,鹿,哈 商品名 鹿茸,鹿鞭 英文名 Sika Deer CITES公约附录 未列入 IUCN等级 濒危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因为贸易被捕猎,作为食物被捕猎,过度捕猎,栖息地破坏,种群隔离,种间竞争,天敌动物 保护措施 限制捕猎 9 中文名 亚洲象 拉丁学名 Elephas maximus 俗名 野象,老象,印度象,大象 英文名 Asian Elephant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濒危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因为贸易被捕猎,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作为害兽被捕猎,过度捕猎 保护措施 限制捕猎 10 中文名 蒙古野驴 拉丁学名 Equus hemionus 俗名 野驴,亚洲野驴,野马,骞驴,胡,右郎,什麻特 英文名 Asiatic Wild Ass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未定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 11 中文名 双峰驼 拉丁学名 Camelus bactrianus 俗名 野驼,野生双峰驼,野骆驼 英文名 Bactrian Camel CITES公约附录 未列入 IUCN等级 易危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 12 中文名 熊狸 拉丁学名 Arctictis binturong 俗名 熊灵猫,熊灵猫 商品名 貉獾 英文名 Binturong CITES公约附录 未列入 IUCN等级 未列入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种内生物学特点,种群隔离 13 中文名 熊猴 拉丁学名 Macaca assamensis 俗名 阿萨姆短尾猴,大青猴,喜马拉雅猴,蓉猴 英文名 Assamese Macaque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I IUCN等级 未列入 红皮书等级 渐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 14 中文名 黑长臂猿 拉丁学名 Hylobates concolor 俗名 黑冠长臂猿,吼猴,撩梆猴,料猴,风猴,黑猴 英文名 Concolor Gibbon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濒危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种群隔离,种内生物学特点,过度捕猎 保护措施 限制捕猎 15 中文名 雪豹 拉丁学名 Uncia uncia 俗名 艾叶豹,荷叶豹,草豹 英文名 Snow Leopard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濒危 红皮书等级 渐危 国家保护等级 二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 16 中文名 白暨豚 拉丁学名 Lipotes vexillifer 俗名 白暨豚 英文名 Yangtze River Dolphin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濒危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回游被切断,过度捕猎,环境污染 保护措施 迁地保护 17 中文名 野牛 拉丁学名 Bos gaurus 俗名 白袜子,野黄牛,印度野牛 英文名 Gaur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易危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 保护措施 限制捕猎 18 中文名 大熊猫 拉丁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俗名 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兽,貘,食铁兽 商品名 英文名 Giant Panda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濒危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过度捕猎,种群隔离,种内生物学特点,种内生物学特点 保护措施 特殊保护组织,保护行动计划,限制捕猎 19 中文名 朱鹮 拉丁名 Nipponia nippon 俗名 朱鹭,红鹤 英文名 Crested Ibis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 IUCN等级 濒危 红皮书等级 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种内生物学特点 保护措施 特殊保护组织 20 中文名 金雕 拉丁名 Aquila chrysaetos 俗名 布日古德,老雕,鹫雕,红头雕 英文名 Golden Eagle CITES公约附录 附录II IUCN等级 未列入 红皮书等级 渐危 国家保护等级 一级 濒危原因 因为贸易被捕猎
snowmemory098
世界12种濒临灭绝动物 1.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苏门答腊虎 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3.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说什么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4.奥里诺科鳄鱼:南美洲体形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12种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5. 僧海豹(monachus-monachus ormonkseal) 据专家估计,世界上仅有500只,生活在地中海,受到海水和海滩生态环境变坏的影响,被渔民大量捕杀。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类,生活在马达加斯加。 7. 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8.奥瑞纳克鳄鱼(OrinocoCrocodile,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 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9泰国猪鼻蝙蝠 10. 夏威夷蜗牛 11.微型猪(pigmyhog,学名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在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 12.斯比克斯鹦鹉: 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希望。
真的啊1988
Bag wolf 袋狼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奇妙的动物,从它的头和牙来看,它是一只狼。然而它的身体又像老虎一样有着黑色的条纹。它可以像鬣狗样用四条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样用后腿跳跃行走,它和袋鼠一样同是有袋动物。因它的特征,又人们叫做塔斯马尼亚狼、斑马狼、塔斯马尼亚虎。它的灭绝是由于捕杀。最后一只袋狼死于一九三三年。North American seals 北美海豹北美海豹的身体长达两米以上,体重一百六十公斤。它性情温和,动作缓慢,即使见了人,也不会掉头就逃。人类疯狂的猎杀使北美海豹越来越少,最后一只海豹出现是在一九五二年。Baba Li Lions 巴巴里狮子它身体全长三米左右,比现在生活在地球上地狮子要长四十公分左右。它体重二百三十公斤,曾经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狮子。欧洲和阿拉伯的国王或皇帝们都把狮子比喻成权威的象征。巴巴里狮的最后阵地是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一九二二年,最后一只巴巴里狮是被人类的猎枪击倒的。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