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6

j解y语h花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文转换的定义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抖抖小姨

已采纳

词性转换是指一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可以在添加或减去一些前或后缀后得到新的单词。

词类转换是指英语中的某一词类译成汉语时转换成另一词类:英语名词、介词、形容词或副词转换为汉语动词;英语动词、副词转换为汉语名词、形容词;英语名词转换为汉语形容词、副词。

名词转译成动词:

一些由动词词根派生的名词以及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常可转译为汉语的动词。

Rockets have foundapplicationin theexplorationof the universe。

译文:火箭已经被用来探索宇宙。

Two days after hisdisappearancehis wife got the news of his death。

译文:他失踪两天后,妻子得到了他的死讯。

At thethoughtof his failure in this test, Brian felt greatly ashamed。

译文:一想到自己未能通过这次测试,布莱恩就感到非常羞愧。

英语中介词的使用频率相对于汉语来说要高得多。实际上英语中很多介词在语境中可带有明显的动作意味,例如“书上,across, against, past, toward, through, with”等。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汉语表达的通顺流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一些介词转译为动词。

Away she skipped over the lawn,upthe path,upthe steps,acrossthe veranda andintothe porch。

译文:她转身蹦蹦跳跳地跑了,越过草地,踏上小径,跨上台阶,穿过凉台,进入门廊。

This proposal wasagainstthe spirit of group。

译文:这个提议违背了集体主义精神。

形容词转换为动词:

由动词派生的形容词在作表语时常常带有动作的意味,因此在译成汉语时往往转译为汉语的动词。

The substance is notsolublein water。

译文:这种物质不溶于水。

副词转换为动词:

英语当中的副词在做表语或宾语补足语时也经常可以转译为汉语中的动词。

This textbook will beoutpretty soon。

译文:这本教材很快就要出版了。

英文转换的定义

350 评论(10)

WHMooooooooo

应用语言学界和语言教学领域关于母语对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有着不同看法。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外语学习只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刺激一反应”从而形成第二语言习惯的过程。该理论认为母语在课堂上的使用会剥夺学生接受第二语言的输入机会。20世纪70年代,语言大师Chomsky对行为学习理论进行了抨击,认知心理学理论逐步取代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新评价了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随后,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受到各国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他们认为,课堂语码转换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输入。从第 1 页现实意义的角度看英语课堂的英汉语码转换有如下四个功能:促进教学;填补“词汇空缺”;元语言功能;辅助交际功能。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语码转换;课堂效率语码转换是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近年来,应用语言学家及教师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和课堂教学效果探讨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论证课堂语码转换的功能,有效地促进了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发展和教学实践。课堂语码转换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双语教学研究,随后受到世界其它各国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他们从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角第 2 页度研究课堂语码转换,认为课堂语码转换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师生在课堂上使用母语并不是因为能力缺陷,而是为了便于理解和学习。、“语码"及“语码转换"语码是指任何一种语言、方言及其变体[1](P134)。语码转换是指“一个多语码的个人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的语码调整或转换[1](P145),即说话人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或同一语言中不同变体间的转用。著名语码学家Myers-Scoaon将语码转换定义为“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转换不拘数量,可以仅仅是一个词或几分钟的谈话;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谱系关系的另一种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第 3 页体。[2](P85--950)在本文中,语码转换主要涉及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英汉语码转换须依赖两个条件:(1)要有言语交际的需要和行为;(2)参与言语交际的人必须具备说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能力。在对中国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以汉语为母语的教师和具有一定水平的学生都符合这两个条件,能够在课堂上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码间进行随意转换。语码转换可以分为“句际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转换”两种。“句际语码转换”是指语码转换发生在句子和句子之间,如“Cod bless you!是美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而“旬内语码转换”指在一个句子中发生语码转换,如“你有没有看过Gladiator?”在课堂教学中,句内语码转换和句际语码转换常常是交叉使用的。第 4 页二、课堂语码转换的理论基础就母语(L1)对第二语言(L2)学习的影响,应用语言学界和语言教学界一直持有不同的看法。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研究曾经十分盛行,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把环境看作是刺激,把随之形成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用在教学实践上,该理论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适当行为,消除不适行为。据此,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不断接受L2的“刺激一反应”,从而形成L2的语言习惯。但是,“学习者头脑中关于母语的语法结构知识干扰了第二语言语法知识的获第 5 页得”[3](P236)。L1和也之间的差异会产生干扰或负迁移,致使学生在学习L2的过程中产生困惑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预见或解释错误并有意识地把对比分析结果教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二语习得环境,让学生大量接受目的语L2的输入,反复接受,模仿并强化语言刺激~反应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如此一来,母语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就被忽视了。事实上,从19世纪末直接教学法开始,母语在二语课堂中的使用一直是不被提倡的。一些学者如Ellis等认为,使用母语组织课堂教学或教授语言知识,剥夺了学生接受目的语的输入机会。[4](P6)而学生有可能更专注于第 6 页教师用母语表达的内容,从而忽略了目的语的输入。接下来,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使用逐渐减少,进一步削弱了母语在教学中的作用。后来的听说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都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使用母语。当语言学研究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许多学术领域出现了新的思想,形成了所谓的“认知革命”。这次革命导致了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衰落,乃至认知主义的崛起。作为他们的代表,Chomsky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批判,对比分析法也遭到质疑。于是,认知法逐步取代了行为主义理论,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主导思想。不过,语言学界在倡导认知主义的同时,并未排斥模仿与习惯在外语习得中的作用,开始重新审视母语在L2学第 7 页习中扮演的角色。Corder将“干扰”重新定义为“调解”,即学习者由于还未掌握足够的第二语言知识而采用的一种交际策略。[5](Pi)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第二语言学习者初期更多地依赖母语。同时,心理主义者认为,第一语言习得是“习得机制”在起作用;二语习得是一个发展过程,是“创造性建构”过程,随着二语习得者熟练程度的提高,Ll即母语的作用会相应减弱,这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适时、适量使用母语或者进行语码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Cook提出,教师运用Ll开始授课,继而转换到L2,再转回Ll。这样的语码转换能够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教学,使课堂功能达到最大化。[6](P48--53)三、课堂教学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第 8 页关于语码转换的动因与功能,国外学者已有较多论述。笔者认为,英语课堂上的汉英语码转换功能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促进教学。语码转换是为了适应学生水平而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Cook认为,语码转换是~种高度熟练的语言活动,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排斥母语的做法限制了语言教学;利用第二语言虚拟“真实”的课堂交际不管有多大的优势,避免使用母语都是不符合交际原则的。[7](P105)课堂中英汉语码转换的首要功能便是它对教学的促进功能。在堂上使用英汉码转换,可以使学生对所涉及的英文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举例说明I老师想向学生解释“keep fit”这个短语,他可能会说“我们到第 9 页健身房去keep fit”。这一表述中虽然并未对所涉及的英语进行直接解释,但keep fit的意思一目了然。换一种情况,教师为了更多地输入英语,完全用英语讲了这句话:“we go to the gymnasium to keep fit”结果,有很多学生因为不认识或者没听懂“gymnasium”这个单词而没能抓住这句话的意思,当然也就不会理解“keep fit”这个短语,老师的教学目的也因而无法达到。此外,在英语课堂中,如果遇到对英语掌握程度不够或者词不能达意、晦涩难懂的情况,教师或学生可以在一个句子里转换或混杂不同的语码,借助中文解释语法点或语言点。这种积极因素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其自信心,降低其“负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积极第 10 页主动接受“输入”,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第二,填补“词汇空缺”。所谓“文化空缺”或“词汇空缺”,是指某些词之为一种文化特有,其它民族、文化中不存在或缺乏。如汉民族的医学用词“虚”“寒”,儒家哲学中的“仁”,道家的“道”与“无为”,气功的“气”、“阴阳”等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词汇。[8](P128--130)教师在解释这些词的时候就非常有必要借助语码转换,让学生联系词语相对应的文化进行理解。例如,中国dumpling”,对中国学生来说,经过“triangle—shaped dumpling”_“粽子”英汉语码转换,学生明白得直观而迅速。相比第 11 页之下,如果教师单纯用英文讲“trian.gle-shaped dumpling”,学生未必能猜到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英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triangle.shapeddumpling”这个东西。另外,教师在讲解某些英文释义复杂的新词语,尤其是科技词汇、专业术语或是难以表达的英汉语名词时也需要进行语码转换。因为在教师进行英汉语码转换后,更容易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母语知识概念,让他们把教师讲授的新词与头脑中的知识“对号入座”。从而更易嵌入记忆。第三,元语言功能。在实施元语言功能的语码转换中,通常既采用句际语码转换,又采用句内语码转换,尤其是在解释或对比也和第 12 页Ll的词汇用法、语法结构、文化价值观的语境中。某些简单的单词或句子转换成母语更能让学习者精确地掌握其意义和用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了解外语词汇在母语中的含义会使学习者获得一种参照,从而理解并自信地使用该词。[9](P56_-58)例如:Teacher:A hot potato,you guess the meaning of it?其实汉语里面也有相对应的说法,“烫手山芋”。For instance,we say“he is a hot potato”,就是说他是个很难对付的人,hard to deal with。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某件事是个“hot potato”,很难处理。在这个例子中,教师从英语转换到汉语,指出汉语和英语中有相似的词语表达方式,再分别用汉语和英语解释它的意义和用法。这第 13 页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hot potato”的意思,也掌握了该如何运用这个词。第四,辅助交际功能。研究者认为,语码转换者在语码转换的过程中主要是要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从而实现或接近某个或某些具体的交际目的。Verschueren于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的理解》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语用学研究模式,可用来理解为什么课堂交际中会需要语码转换。该书认为,语言使用者为了最终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必定会使用一定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就是一种辅助交际的策略。[10](P16-21)英语课堂中,英汉语码转换对于增进师生感第 14 页情和调节课堂气氛是相当必要的。Giles用言语顺应理论来解释语码转换,指出说话人为取悦于对方,对自己的语言或语体做出调整,使之与对方的语言或语体趋于一致,即语言靠拢。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转换语码,与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的母语靠拢,从而可以取悦学生,使师生在情感上更加靠拢,也因此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输入,使教学顺利地进行。此外,教师在发布课堂指令、布置作业以及重复所讲内容的重点时,也应该经常进行语码转换。这样做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节省时间。教师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提供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而且还要创造一种情感障碍程度低的“语码输入输出”环境。教第 15 页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英汉语码转换这一语用策略,在保证学生最大量的目的语输入的前提下,适时、适量地使用母语进行必要的具有语用功能的语码转换,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他们对教师“输入”的吸收,达到促进课堂效率的目的。

142 评论(10)

珠宝理财

英语中的句型转换主要是给定一个句子按要求转化为另一种句型,通常是“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相互转换。动词以及动词的不定式各种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例如:Helikeeatapple.把陈述句改为否定句、一般疑问句。1、否定句:Hedoesn’tlikeeatapple.2、疑问句:Doesshelikeeatapple?扩展资料:句型转换技巧:一、肯定句改否定句的方法1、在be动词后加not。如:isnot,arenot,amnot,wasnot,werenot;2、在can,should,will等后加not。如:cannot,shouldnot,willnot;3、上述都没有的,在动词前加助动词否定形式don’t/doesn’t/didn’t。4、some改成any。二、肯定句改一般疑问句的方法1、把be动词放在句首,剩下的照抄,(some改成any,my改成your等)句点改成问号。2、把can,shall,will等放到句首,剩下的照抄,(some改成any,my改成your等)句点改成问号。3、上述都没有的,在句首请助动词Do/Does/Did帮忙,剩下的照抄,(some改成any,my改成your等)句点改成问号。三、肯定句改特殊疑问句的方法1、在一般疑问句的基础上,句首添加一个疑问词即可,可根据划线部分确定是什么疑问词。2、接着找be动词或can,shall,will等放在疑问词后面,若没有则请助动词do/does/did帮忙,写在疑问词后面,howmany除外,必须先写物品,再写be动词等。3、划线部分去掉后剩下的内容照抄,(some改成any,my改成your等)4、句点改成问号。

29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