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64

可乐狗DOGS
首页 > 英语培训 > 宇宙英文缩写简称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辉love玉

已采纳

◆宇宙Universe没有缩写,如果实在要写,可写成【UNV.】

宇宙英文缩写简称

245 评论(10)

阿波罗三下

宇宙:universe

读音:英 ['juːnɪvɜːs];美 ['juːnɪvɜːrs]

n. 宇宙;万物;世界

例:The universe exists in space.

宇宙存在于太空。

例:The depth of the universe is immeasurable.

宇宙无限深广。

扩展资料

同义词

1、outer space

英 ['aʊtə(r) speɪs];美 ['aʊtər speɪs]

太空; 外层空间

例:The space shuttle will orbit a weather satellite.

太空梭将把一个气象卫星送入运行轨道。

例:Living in space is not an impossible dream.

在外太空居住不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2、cosmos

英 ['kɒzmɒs];美 ['kɑːzmoʊs]

n. 宇宙

复数:cosmos或cosmoses

例:Our world is but a small part of the cosmos.

我们的世界仅仅是宇宙的一小部分而已。

例:Therefore, God projected the cosmos and souls.

因此,上帝投射了宇宙和灵魂。

285 评论(10)

淡淡的生活

universe

122 评论(13)

新民娜姐

宇宙的别名有cosmos,universe,space,кocMoc、kosmos,cosmos,κoσμo、universe、九天,太虚,星空,天外等等。

在西方,宇宙这个词在英语中叫cosmos,universe,space,在俄语中叫кocMoc,在德语中叫kosmos ,在法语中叫cosmos,它们都源自希腊语的κoσμoζ,古希腊人认为宇宙的创生乃是从浑沌中产生出秩序来,κoσμoζ,其原意就是秩序。

但在英语中更经常用来表示“宇宙”的词是universe.此词与universitas有关.在中世纪,人们把沿着同一方向朝同一目标共同行动的一群人称为universitas,在最广泛的意义上,universitas 又指一切现成的东西所构成的统一整体,那就是universe。即宇宙,universe和cosmos常常表示相同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的是物质现象的总和,而后者则强调整体宇宙的结构或构造。

在汉语中,宇宙有九天,太虚,星空,天外等等称呼。宇宙“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所以“宇宙”这个词有“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宇宙是多样又统一的;多样在物质表现状态的多样性;统一在于其物质性。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

宇宙另一种解释:它只是人类视觉和触觉下的产物,更根本的是种思维世界,它不是物质世界,只依赖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它没有时间和空间,没有任何真理能证明它的存在。

320 评论(8)

唔记得叫咩名

英文中宇宙有两个词,Universe和cosmos。没有缩写。

116 评论(11)

站在时光深处

宇宙 在西方,宇宙这个词在英语中叫cosmos,在俄语中叫кocMoc ,在德语中叫kosmos ,在法语中叫cosmos。它们都源自希腊语的κoσμoζ,古希腊人认为宇宙的创生乃是从浑沌中产生出秩序来,κoσμoζ其原意就是秩序。但在英语中更经常用来表示“宇宙”的词是universe。此词与universitas有关。在中世纪,人们把沿着同一方向朝同一目标共同行动的一群人称为universitas。在最广泛的意义上,universitas 又指一切现成的东西所构成的统一整体,那就是universe,即宇宙。universe和cosmos常常表示相同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的是物质现象的总和,而后者则强调整体宇宙的结构或构造。 宇宙观念的发展 宇宙结构观念的发展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实。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为了说明行星视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1609年,J.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年,伽利略·伽利雷则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用大量观测事实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1687年,I.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使日心说有了牢固的力学基础。在这以后,人们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太阳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1584年,乔尔丹诺·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18世纪中叶,T.赖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从而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在此后一个半世纪中,H.沙普利发现了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J.H.奥尔特发现了银河系的自转和旋臂,以及许多人对银河系直径、厚度的测定,科学的银河系概念才最终确立。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而当时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这样的天体系统。此后经历了长达170年的曲折的探索历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视差法测仙女座大星云等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个世纪,人们通过对河外星系的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宇宙演化观念的发展在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俶真训》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认为世界有它的开辟之时,有它的开辟以前的时期,也有它的开辟以前的以前的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还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浑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 太阳系概念确立以后,人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太阳系的起源。1644年,R.笛卡尔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旋涡说;1745年,G.L.L.布丰提出了一个因大彗星与太阳掠碰导致形成行星系统的太阳系起源说;1755年和1796年,康德和拉普拉斯则各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现代探讨太阳系起源z的新星云说正是在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1911年,E.赫茨普龙建立了第一幅银河星团的颜色星等图;1913年,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则绘出了恒星的光谱-光度图,即赫罗图。罗素在获得此图后便提出了一个恒星从红巨星开始,先收缩进入主序,后沿主序下滑,最终成为红矮星的恒星演化学说。1924年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提出了恒星的质光关系;1937~1939年,C.F.魏茨泽克和贝特揭示了恒星的能源来自于氢聚变为氦的原子核反应。这两个发现导致了罗素理论被否定,并导致了科学的恒星演化理论的诞生。对于星系起源的研究,起步较迟,目前普遍认为,它是我们的宇宙开始形成的后期由原星系演化而来的。 1917年,A.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运用他刚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态、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1922年,G.D.弗里德曼发现,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静态的,它可以是膨胀的,也可以是振荡的。前者对应于开放的宇宙,后者对应于闭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个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 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这一发现是对膨胀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纪中叶,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他们还预言,根据这一模型,应能观测到宇宙空间目前残存着温度很低的背景辐射。1965年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了伽莫夫等人的预言。从此,许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标准宇宙模型。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 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 宇宙图景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层次结构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共有九大行星: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目前只有极少数科学家同意开除它,降为矮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 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26颗。行星 小行星 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直径约140万千米,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14万千米。太阳系的大小约120亿千米(以冥王星作边界)。有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内,从侧面看很像一个“铁饼”,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3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现已观测到大约有10亿个。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200亿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

336 评论(10)

haozai4130

先说一个问题,宇宙大爆炸理论只是一个假说,当年霍金提出这个假说的依据是发现许多星系都在向外运动(也就是正在膨胀),他便猜测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这种方法只是个猜测,假如几百万年后发现宇宙在收缩,再过几百万年既不收缩也不膨胀,那又该如何说呢?人类的文明只有几千年,认识宇宙的时间相对于宇宙的历史只是一个瞬间,由这一个瞬间怎么能说明几亿倍的时间之外的事情变化呢?所以大爆炸理论提出者霍金本人现在也倾向于宇宙不是大爆炸形成的。宇宙的结构太复杂了,人的思想永远也想不到尽头。人所能看到的只是我们这个时空,除了我们这个时空,跟我们重合的还有人都数不清的时空,那些空间也有那些空间的状态和无数的生命。那些空间和我们这些空间的生命即使穿身而过人都没有感觉。只是现在科学还没有认识到而已。现在科学也认识到了:构成人的细胞呀、分子呀、原子呀、原子核和电子呀相互间是有间隙的,放大到很多很多倍之后,发现间隙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其他空间的生命和我们这空间穿身而过没有感觉。宇宙除了这些空间之外,还层次的划分,不同层次又有各自数不数的空间,里面有数不清的生命。人以为自己是宇宙最高的唯一生命,其实很可笑,宇宙的生命太多了。只是他们有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标准。他们有他们的思想(和人的思想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们也不会来干预人类社会。宇宙是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就是达到如来这个层次都看不到我们这个小宇宙的边缘。而在庞大的宇宙体系之外还有更大的宇宙体系。那个宇宙体系存在形式和状态和我们这个宇宙更加不同了。----跟你讲了这么多,只怕你听了不相信这是宇宙的真实结构。回答者:cxq2510 - 经理 四级 5-30 08:17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给分过的时间有点久了...写这么多辛苦了其他回答共 18 条缘来缘去缘随缘 ——我相信世间一切皆一个缘字. 种下怎样的因, 便有怎样的果. ....回答者:依凌迟 - 探花 十一级 5-30 07:10你用“宇宙是什么”这个标题在百度上搜索,就能搜到N个答案。回答者:zgq2093 - 总监 八级 5-30 08:07首先我相信精神也是物质的一种,只是物质达到某个极限时转化为了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说这些似乎和宇宙无关。但是,我很小的时候就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外面是太阳系,太阳系外面是银河系,银河系外面是总星系,总星系外面是……,我的天,无穷无尽才对,因为你有所谓空间存在,那必定会有一个“外面”的东西让这个空间作为依托吧。我想说的是,我们认识的宇宙,会不会外面是一个混沌的意识在依托,意识是没有界限的,也不用界限的。另外,我们物理课上常学的原子理论,质子和中子外面围绕着很多电子,这是不是有点象一个太阳系,地球们围着太阳转的样子。那我就想了,是不是宇宙中的这些东西,只不过是组成某一样物质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基本组分?就是说,地球也许就是一个“电子”。我又在想,也许有一天我们有能力把电子给解剖了,会不会发现电子的构造和地球类似?呵呵。科技在不断进步,人类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认识,我们目前的世界是唯物的,我们大都相信自己看到的,以及科技所能达到的层面,并且在科技所能达到的程度上进行研究,不断进步。就象我们人类一两百年前认为燃烧是由于燃素引起的,后面有了新的研究手段才研究出目前这个理论,并不是说一两百年前的那个答案就是错的,只能说以那时候的认识,得出的这个答案,在那个时候就是正确的。呵呵,我想说什么呢?是在说人类如果按部就班地认识世界,那认识的过程是无穷无尽的,就象佛祖说的世界大同,以及也书说的拯救过世界之后的面貌,又象马克思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按照唯物的手段,无限趋近,而永远达不到,达到的,就是世界的终极。宇宙所有的秘密都解开了,人类所有智慧都拥有了,我想和现在的人类会非常不同。宇宙的背后是什么呢?就象那个终极,我们不断地趋近真实答案。我突然想,是不是我们在历史上就走错了呢?人类从远古的原始的特异功能阶段,走向意识和语言的世界,结果其实误入歧途。人类原始状态的思想意识,也许才是和宇宙相通的,他们“知道”一切,感知一切,天人合一,他们之间沟通从来不用语言,而用的一种叫做意念的东西。我能感觉到那种东西,并且能理解那个时代那些人类的交流方式和强大的能力。否则,我想我们的祖先,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如何生存下来的?我们相比于其他的动物,没什么特长的地方!不要告诉我人类的脑袋比别的动物发达!因为这种发达不是天生的!我们原始的祖先,其实具备特异功能,而随着语言和文字的发展,我们的那些功能退化了,人变得庸俗了,唯物了!反而对世界,对自然的感知能力差了。古代一直强调天人感应,我们中国古代,有各种玄学,就是在追溯我们远古的祖先的行为方式。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应该是最接近那种方式的,可惜,我们也在慢慢丧失某些功能,某些传统。说回到宇宙,我想,我们凭现在的唯物主义发展,凭所谓的科学手段,我想我们想知道宇宙的终极是没有可能的。除非……除非我们通过某些训练达到特异功能,达到通灵……我们才能洞悉宇宙。

135 评论(13)

亲爱的猪小呢

一般是辅音结尾,如果元音之后还是元音,则要加上上一个元音,因此宇宙的缩写是:Uni

32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