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leba2013
首尔英文:Seoul
首尔(朝鲜语:서울 ,英语拼法:Seoul),正式名称为首尔特别市。旧中文译名为汉城,2005年更改译名为首尔,是大韩民国的首都和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亦是朝鲜半岛人口最多的城市。
首尔市位于朝鲜半岛中部,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首尔的位置最早为传疑时代的真番国,公元前18年,朝鲜三国时期的百济首先定都于此地,之后成为高丽王朝的南京。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亚洲金融危机,汉城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一度创造了汉江奇迹,并出现了三星、现代等大型跨国公司。2005年1月,汉城市政府宣布中文译名更改为“首尔”。
扩展资料
城市历史
首尔位于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最早为传疑时代的真番,辰国等后被统称为三韩部落的栖居地。
首尔从朝鲜三国时期的百济国都慰礼城始建,就开始了它在朝鲜半岛上作为首都或重要城市的地位,此后,今日的首尔一直都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家必争之地。
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开京(今开城)建立朝鲜王朝,1394年迁都汉阳并将汉阳改为汉城。
1945年8月朝鲜半岛解放后不久即实行美苏分据,初期仍名为京城府。
1946年8月15日,美军政厅公布法令第106号,将京城府从京畿道分离,更名为“서울”(拉丁字母转写为“Seoul”)。由于该名称没有对应的汉字,中文使用者沿用了李朝时期的汉字名“汉城”。
1960年代至1997年,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汉城也从战争后的废墟迅速恢复发展成为现代都市,并创造了汉江奇迹。
1986年,汉城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
1988年,汉城成功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2002年作为第一东道国的首都,汉城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韩国行政首都从汉城迁往韩国中部地区,即后来的世宗市。
2004年10月,迁都计划被韩国宪法法院裁定违宪,韩国政府遂改以搬迁部分行政机构的形式设定世宗市的行政中心城市地位,汉城得以维持首都的地位。
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李明博宣布汉城的中文名称正式更改为“首尔”,并正式向中国方面要求协助改名,曾一度引发中国大陆内部的舆论讨论。
2010年,韩国政府放弃从2003年以来迁都世宗市的计划,首尔仍继续维持首都地位。
2012年7月1日,世宗市正式启用为行政中心城市后,韩国青瓦台、韩国国会、大法院等重要国家机关仍然驻于首尔,而其他36个政府机构则于2012年9月至2014年年底期间陆续迁往世宗,陆续分担首尔市的行政首都职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首尔
林子夕silva
首尔(谚文:서울;英文:Seoul),全称首尔特别市,旧称汉城。大韩民国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亚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韩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首尔位于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朝鲜半岛的中部。最早为周朝的真番东夷小国的栖居地,1394年朝鲜国王李成桂迁都汉阳并改为汉城。1948年起改称韩语固有词“서울”(首都的意思),成为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名的城市。2005年1月,韩国政府宣布“서울”的中文翻译名称正式更改为“首尔”。首尔全市下辖25区,面积约605.25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极高城市之一。虽然首尔仅占韩国面积的0.6%,但其GDP却占全国GDP的21%。[1]首尔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居世界第五。同时也是高度数字化的城市,网速和数字机会指数均居世界首位。首尔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朝气蓬勃的人群、繁华喧闹的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充满活力的首尔到处呈现出令人心动的景象,拥有首尔大学、汉阳大学、成均馆大学等大专院校34所,是名副其实的大学之城。首尔有冠岳山、三角山、仁旺山、景福宫、德寿宫、昌德宫等名胜古迹。市区内的浓荫下,古老的宫殿、庙宇等同直入云霄的现代建筑群交相辉映,显示了首尔既古老又现代的历史和时代风貌。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