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9

niuzhirong
首页 > 英语培训 > 武汉大学校训英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梁山好汉v

已采纳

Self-seeking is pioneering new Hongyi

武汉大学校训英文

235 评论(15)

月球的球球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细微之处见精神——中国著名大学校训巡礼 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精神”,一所大学的校训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其精神风貌。里面特搜集了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一些著名高等学府的中英文校训: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8): Patriotism, Advancement, Democracy and Science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Tsinghua University (founded as early as 1911):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Wuhan University (date back to 1893): Improve Yourself, Carry Forward Stamina, Seek Truth and Develop Innovations 武汉大学(前身建于1893年):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Tianjin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5): Seek Truth from Facts 天津大学(创建于1895年):实事求是 Zhejia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7): Seek Truth and Be Creative 浙江大学(创建于1897年):求是创新 Shando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1): Noble in Spirit; Boundless in Knowledge 山东大学(创建于1901年):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Nanji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2): Be Honest and Intelligent, Study Hard and Act Sincerely 南京大学(创建于1902年):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2): Learn to be an Excellent Teacher; Act as an Exemplary Person 北京师范大学(创建于1902年):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Southeast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2): Strive for Perfection 东南大学(创建于1902年):止于至善 Fudan University (founded as early as 1905): Rich in Knowledge and Tenacious of Purpose; Inquiring with Earnestness and Reflecting with Self-practice 复旦大学(始建于1905年):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Jinan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6): Loyalty, Credibility, Sincerity, and Piety 暨南大学(创建于1906年):忠信笃敬 Tongji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7): Discipline, Practicality, Unity and Creativity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Nankai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19): Dedication to Public Interests, Acquisition of All-round Capability, and Aspiration for Progress with Each Day 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unded in 1920): Strict Standard and Sufficient Effort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于1920年):规格严格 工夫到家 Xiamen University (founded in1921): Pursue Excellence, Strive for Perfection 厦门大学(创建于1921年):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Sun Yat-sen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24): Study Extensively, Enquire Accurately, Reflect Carefully, Discriminate Clearly, Practise Earnestly 中山大学(创建于1924年):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date back to 1937): Seek Truth from Facts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建于1937年):实事求是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unded in 1939): Solidarity, Diligence, Practicality and Creativity 北京理工大学(创建于1939年):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41): Be United, Alert, Earnest and Lively 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1年):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ounded in 1953): Dedication and Practicality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1953年):奉献 求实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founded in 1958): 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Proficient, Associating Truth with Fac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1958年):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 National Tai Wan University (date back to 1927):Cultivate Your Virtue, Advance Your Intellect; Love Your Country and People 国立台湾大学(前身建于1927年):敦品 励学 爱国 爱人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37): To Learn and to Apply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 香港理工大学(创建于1937年):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

359 评论(15)

一抹熙云

清华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校训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复旦大学校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南京大学校训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上海交通大学校训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中山大学校训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川大学校训 :精韧不怠,日进有功 山东大学校训 :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南开大学校训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东南大学校训 :止于至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西北工业大学校训 :公、诚、勇、毅 中国农业大学校训 :博大精深 中国人民大学校训 :实事求是 苏州大学校训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中国地质大学校训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湖南大学校训 :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西北大学校训 :公诚勤朴 暨南大学校训 :忠信笃敬 西南交通大学校训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首都医科大学校训 :扶伤济世,敬德修业 中国海洋大学校训 :海纳百川,至人至德 北方交通大学校训 :知行 云南大学校训 :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 福州大学校训 :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中国政法大学校训 :厚德 明法 格物 致公天津大学的校训 :“实事求是”,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赵天麟首倡并承继至今。 东北财经大学校训 : 博学济世——学贯中西乃为博,才高德厚以济世 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 武汉大学校训: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同济大学校训: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吉林大学校训: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 西北大学校训:公诚勤朴 东北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知行合一 上海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国防科技大学校训:奉献 求实 东北财经大学校训:博学济世 青岛大学校训:博学笃志 明德求真 守正出奇 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明德厚学 求是创新 哈佛大学校训:1.现在睡觉的话会做梦而现在学习的话会让梦实现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2.我无所事事地度过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们所奢望的明天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3.感到晚了的时候其实是最快的时候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4.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Not matter of the today will drag tomorrow. 5.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而没有学习的痛苦是一辈子的Time the study pain is 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 life-long. 6.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连学习都征服不了你还能做什么?The study certainly is not the life complete. But, sincecontinually life part of - studies also is unable to conquer, what butalso can make? 7.学习不是因为缺少时间而是缺少努力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 8.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self-control and the will. 9.无法避免的痛苦就去享受吧!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10.早起的鸟儿有虫吃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diligently, can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 11.成功并不属于每个人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12.时间在流逝HOW time flies. 13.今天流下的口水将变成明天流下的泪水Now drips the saliva, will become tomorrow the tear. 耶鲁大学校训:“Lux et Veritas”这是拉丁文,我只认识一个“et”是“和”。汉译是真理和光明,搜的。 还有写网上找的 但没有英文版1.哈佛大学校训:与柏拉图为友,刓与亚里士多德为友,刑更要与真理为友 2.斯坦福大学校训: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3.普林斯顿大学校训: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凥为世界服务 4.麻省理工学院校训:既学会动脑,冻也学会动手 5.耶鲁大学校训:真理和光明 6.哥伦比亚大学校训: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 7.加州理工学院校训:真理使人自由 8.剑桥大学校训:此地乃启蒙之所,别智识之源 9.牛津大学校训:主照亮我 10.爱丁堡大学校训: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刡也能发现其内涵 11.海德堡大学校训:服膺真理、正义及人文精神 12.柏林洪堡大学校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刈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3.柏林自由大学校训:真实、公平、自由 14.京都大学校训:自重自敬自主独立 15.早稻田大学校训:学问独立,凲培养模范国民 16.庆应义塾大学校训:理想之门 17.多伦多大学校训: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 18.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训: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 19.悉尼大学校训:繁星纵变,凩智慧永恒 20.巴黎理工大学校训:为了祖国,凢科学和荣誉 21.南洋理工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击力求上进,凑逆境求存 22.汉城大学校训:真理至善 汉译是真理和光明,搜的。

109 评论(12)

藏青妹妹

武汉大学百科名片 武汉大学校园景色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府。目前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 中文名:国立武汉大学外文名:Wuhan University,WHU简称:武大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创办时间:1893年类别:国立综合性大学现任校长:顾海良所属地区:中国武汉主要奖项:中国最美丽的大学目录[隐藏]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校名拾趣 校训释义 校歌品鉴 校史档案 【历史变迁】 【鼓励与鞭策】 【校史年表】历任校长 数字武大 珞珈撷英 院系设置 校园文化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校名拾趣校训释义校歌品鉴校史档案 【历史变迁】 【鼓励与鞭策】 【校史年表】历任校长数字武大珞珈撷英院系设置校园文化 [编辑本段]学校概况 武汉大学校徽(常用但并非官方公布)武汉大学有着丰富的内涵与人文底蕴。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 “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的大学精神。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 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 “ 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 学校简介【学校环境】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路16号 ,武汉大学校园占地面积5 600亩(含附属医院占地面积438亩),建筑面积389万平方米(含附属医院建筑面积536 76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校园濒临东湖,环抱珞珈,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如:宋卿体育馆、老图书馆、半山庐、十八栋。近年来,武大学人又进一步精心治理校园,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等文科区标志性建筑群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珞珈校园更加多姿多彩。学生住宿区桂园、枫园、樱园、梅园因其风景而命名,春夏秋冬,桂樱梅枫可以说是诗情画意。还有湖滨、星湖等住宿区都各有特色。校内四季常青,花香流溢,以樱花最为有名,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相关景点(每年春季3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武汉大学都会吸引数百万的游客前来赏花,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常常引发一些讨论的热点),武汉大学校园内就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古树名木13株;此外,还有大量小灌木、野生花卉、药用植物和岩生植物,如盘龙参、紫芝、海金沙、金鸡菌、挖耳草、江南毛莨等。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数量众多的珍稀植物,使珞珈山被誉为全国树木园,曾有植物学家到校园考察后,惊叹武大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事实上,拥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武汉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武汉大学校园内还先后建有“六一纪念亭”、“闻一多先生纪念塑像”、“鲲鹏展翅”、“李达塑像”、“爱因斯坦塑像”、“阿兰·佩雷菲特塑像”、“李四光塑像”、“王世杰塑像”、“孔子铜像”等人文景观。【学校概况】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 ”和“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 “ 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近年来,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计算机大楼等拔地而起,成为学校迈入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2000年经合校组建后,,校园增加到四个校区分别为:文理学部(一区,即原国立武汉大学校区)、工学部(二区)、信息学部(三区)、医学部(四区)。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学院(系)。有110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03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84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9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目前普遍认为的理工类的较强势院系有: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国际软件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文科社科类院系则是武汉大学的传统优势优势领域,如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5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300余人,有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校,非双聘)、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校、非双聘)、2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8位“973 项目 ”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位 “863 项目 ”计划领域专家、3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在学生的文化生活方面,有学生喜爱的“四大名嘴”、“珞珈讲坛”为代表的教会大学生思考的学者与讲坛,还有藏书丰富,建筑风格古朴的图书馆让学生迷恋。更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节,让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17项, 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第一、二、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三位,第四届居第二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 五个一 ”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 智囊团 ”和“ 思想库 ”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译著《康德三大批判新译》、学术专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等成为新时期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 “ 创造、创新、创业 ” 教育的新理念,培养 “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 ”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1280人,硕士研究生10731人,博士研究生6736人,其中包括港澳台侨学生566人(截止2008年武汉大学录取港澳台侨学生总人数连续五年居全国内地普通高校之首),有外国留学生 1491 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293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磨砺,百余年的辉煌。武汉大学正充满信心,豪迈地迈向美好未来! [编辑本段]校名拾趣武汉大学的之前的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旧时汉语的书写顺序是从 右向左,“国立武汉大学”,所以按如今的从左至右的习惯就成了“学大汉,武立国”,读来慷慨大气,意味深长,甚是巧妙。关于“学大汉武立国”的理解一般有两种(实际上意思基本一样)。“学大汉,武立国”即像汉朝那样以武立国,使人想到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宣言。另一种就是把“大汉武”连起来就成了“像汉武帝那样立国”,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自不必说。这样理解也同样豪情万丈。一个大学的名字倒过来读,也一样意味深长,磅礴大气的情形,在古今中外都是绝无仅有,前无古人的。这也是武大学子一直引以为豪的地方之一。“学大汉,武立国”这一绝妙的巧合是武大教授,兼副校长吴于廑于1950年首先提出的。1950年,他在全校抗美援朝参军参干动员大会上,以《学大汉武立国》(把“国立武汉大学”牌楼按由左至右顺序来读)为题,作精彩讲演,使师生员工深受鼓舞。"学大汉,武立国"从此名满天下。 [编辑本段]校训释义为继承和发扬武汉大学的光荣传统与优良校风,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不断焕发精神,刻苦学习,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1993年第一次校务委员会审议,武汉大学新校训定为: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该校最早前身为“自强学堂”,其名也取此意。“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武汉大学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就含此一词。用“自强”、“弘毅”,既概括了上述含义,又体现了武汉大学的历史纵深与校风延续。“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概言之,武汉大学新校训的整体含义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积极奉献的伟大志向,以坚毅刚强的品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办好社会主义的武汉大学,不断为国家作出新贡献。 [编辑本段]校歌品鉴纵观武汉大学历史,正式作为校歌的乐曲主要为四首:学堂歌、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国立武汉大学校歌、现校歌。以下分别予以叙述。一、学堂歌:为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受外国学堂歌曲及中国古风影响,主要目的是“感发其忠爱之忱,鼓励其自强之志”,格式为六字句加七字句,共分十三段。乐曲曲调厚重凝实,铿锵有力,沉稳中而有起伏变化,充分体现了学堂的神圣与教育的庄严,可谓为佳作。但由于学堂歌按令“遍发湖北通省各学堂、各军营”,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作是自强学堂或方言学堂的校歌,因此在此处不加赘述。二、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歌:是武汉大学前身国立武昌高师的校歌。校歌在张渲校长主持下作成,词曲作者不明。歌词如下:“乾坤清旷,师儒道光,国学建武昌。镜湖枕麓,屏城襟江,灵秀萃诸方。 东西南朔,多士跄跄,教学益相彰。 朴诚有勇,陶铸一堂,学盛国斯强。”曲调婉转飘逸,似从云中飞过,同时又落地有声,无有虚无缥缈之感,代表了师范学校教书育人、刚柔并济的特点。就歌词而言,本词开门见山,抒发天地安泰、普道尊儒的思想,表现了传统师范教育的精神特点综观全词,浑然天成,一气而就,以四言五言之传统诗词形式,并工对仗格律,充分表现了武昌高师的办学宗旨、理念与特色,令人闻歌识校,难以释怀。三、国立武汉大学校歌:武汉大学校歌创作之巅峰向无争议,是为国立武汉大学校歌。该校歌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词曲作者亦不详,现今版本国立武汉大学校歌系由表桓昌校友回忆歌词,何淑英校友提供曲谱而得,与其他版本或有不同。全词如下:“黄鹄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朝斯夕斯,日就月将。 再举兮,知天地之圆方,念茫茫宇合,悠悠文物。 选珞珈胜处,学子与翱翔,任重道远,来日亦何长。学子与翱翔,努力崇明德,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及时爱景光。”全词极尽引经据典之所能,文言歌词虽有晦涩难懂之嫌,但其音律协和,意蕴深远,则远非白话所能及。歌词采用文言,并非有些人所谓的固步自封、保守陈旧,而是对传统文化以及学校精神遗产的继承与发扬。校歌为大学之门户,代表大学之形象、大学之精神。国立武汉大学作为名师云集、众才合璧之高深学府,承载了中华数千年传统文明,并极力吸取西学之所长,如此理应以深邃高远之文言雅句来表现本校、宣扬本校,而远不是寥寥数行白话文所能展示的。在结合文言韵律的基础上聆听国立武汉大学校歌,方才酣畅淋漓。听毕凝思,词曲皆紧凑衔接,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曲调婉转多情而又似催人奋进。综览全词,跌宕起伏,层次分明,顺势便将国立武汉大学的景、情、人、思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予人以雄浑壮丽而又间杂轻盈柔和之感,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四、现校歌:由珞宣作词,陈国权谱曲,严格意义上说是代校歌,为1998年所征集。歌词暂列如下:“东湖之滨,珞珈山上,这是我们亲爱的学堂。百年沧桑,弘毅自强,根深叶茂育桃李,满园芬芳。啊……美丽的珞珈山。多少雄鹰竞翱翔,竞翱翔。扬帆长江,奔向海洋,这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德业并进,求是拓新,大同寰宇向未来,我创辉煌。啊……心中的珞珈山。今朝多磨难,明日作栋梁,明日作栋梁。”其歌词为白话,虽通俗易懂,然略显轻薄。按毛翰的话说,“(现校歌)远不及其国立时期老校歌的典重隽永”。现校歌主要以现校训作为校歌的中心。武汉大学现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现校歌中“百年沧桑,弘毅自强,根深叶茂育桃李,满园芬芳”与“德业并进,求是拓新,大同寰宇向未来,我创辉煌”正是表现了现校训的四大精神。但除此之外内容较为空洞无物,诗韵不足,意象也略为死板,因此不能全面体现武汉大学的学校精神与办学理念。现校歌虽然轻柔优美,但曲调过高,使得未经过专门音乐发声训练的同学难以按原调唱毕乐曲,这更是现校歌的一大败笔,完全没有遵循原校歌琅琅上口的风格。综论之,现校歌是具有时代气息的一首歌曲,但却并不适合用作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武汉大学的校歌。[1]

105 评论(8)

相关问答